一項新的研究解釋了海鳥、魚、鯨魚和其他小動物,會吞食這麼多的海洋塑料碎片的原因,而結果與科學家預想的不盡相同。
隨著海洋填充塑料碎片增加,數以百計的海洋物種吃進驚人的數量。然而,為什麼這麼多的物種,從最小的浮遊動物到鯨魚,都會吃進這麼多錯誤的食物呢?該問題從未得到充分的解答。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解釋了原因:它聞起來像食物。
藻類被磷蝦消耗,磷蝦是一種小型甲殼類動物,是許多海鳥的主要食物來源。 隨著藻類在海洋中自然分解,它們會發出稱為二甲基硫(DMS)的硫臭味。 海鳥在尋找磷蝦時已經知道,硫氣味會帶他們到他們的飼料場。
事實證明,浮動塑料碎片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平臺讓藻類更興旺。隨著藻類分解,發出DMS氣味,根據11月9日在科學進展公布的一項新研究,海鳥在尋找磷蝦的氣味後,就會被引導至一個「嗅覺陷阱」。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博士生Matthew Savoca說「DMS是開飯的鈴聲。」
「當人們聽到開飯的鈴聲,我們知道食品將是在該地區。這是同一類的想法。一旦鳥的鼻子告訴他們應該找磷蝦,它自己的覓食模式就會開啟,他們的門檻下來食物是什麼。「他們的對食物的門檻就降低。
塑料碎片已經在世界大洋迅速累積,每十年大約增加一倍。在2014年,一個全球性的分析,顯示海洋塑料中十億公噸的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懸浮物的大小,就像一顆米粒般。超過200種動物被記錄在案,顯示牠們會吃掉消耗的塑料,包括了海龜、鯨魚、海豹、鳥類和魚類。尤其海鳥特別危險; 去年的澳大利亞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論是,幾乎所有的海鳥都會吃進塑料。
科學家早就知道,海洋塑料之所以會被吃掉,因為它看起來像食物。例如,海龜,往往錯認薄薄的、清晰的塑膠袋為水母。其他海洋動物,包括魚,由於陽光和波浪作用分解的大小微型塑料的碎塊,類似於他們通常吃的小顆粒。
但是研究如何氣味可能在海洋動物的塑料消費中發揮作用是第一次。Sovaca與一個科學家合作,研究臭味如何影響決策,食品和葡萄酒化學家確定什麼氣味可能是罪魁禍首。「這不反駁塑料可能看起來誘人,」他說。「通常,這是讓動物在該地區覓食的氣味,並打開他們的進食模式。它在它之上添加了另一層。如果它看起來像食物、聞起來也像,那更有可能讓海鳥吃它。
Chelsea Rochman,多倫多大學進化生物學家,研究魚消耗的塑料的毒性效應,稱為研究,了解為什麼海洋動物正在吃塑料的重要一步。
「在整篇關於塑料碎片的文獻中,你可以看到研究人員暗示動物是」選擇」去吃下塑料碎片的,但卻沒有正式的測試或理由解釋,」她說。「這是第一次真正了解為什麼的細節。」
Savoca的團隊決定專注於已經受塑料消耗嚴重影響的鳥類:信天翁,海燕和鸌。他們開始研究通過在蒙特裡灣和博德加灣在加利福尼亞海岸放置微塑料浮標袋。三個星期後,他們檢索了浮標,並在實驗室測試他們的氣味。「他們充滿硫味。」Savoca說。
作者:Laura Parker
編譯:EZDIVE– Sherry Li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出處:National Geo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