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四足動物循環動畫怎麼做?給你一篇超透徹的教程

2021-01-10 界面新聞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學術趴翻譯館自今年5月26日開張以來,一直致力於為學術趴讀者們傳遞國外優秀動畫知識。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宮崎駿動畫的剖析,也奉上過皮克斯的基礎教程,未來也將再接再厲,為大家翻譯更多乾貨。今天我們翻譯教程的講師來頭非常大,即便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也一定看過他的作品。

這次的教程來自倫敦動畫師Felix Sputnik,在進入今天的主題前,讓我們來欣賞一下Felix Sputnik製作的一些動畫片段!

Felix Sputnik生於德國,後移居倫敦。他有著近三十年的動畫師從業經歷,曾經為世界各地的動畫電影工作,其中包括擔任理察·威廉士《小偷與鞋匠》的主動畫師、蒂姆·伯頓《殭屍新娘》的二維動畫師。他也獨立製作動畫廣告,更是獲得過全球頂級廣告獎項,莫比斯廣告獎!

近幾年來除了做動畫,他也開始往實拍電影美術和故事版方向發展,近幾年接連擔任了蒂姆·伯頓版《愛麗絲夢遊仙境》韋斯·安德森《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故事版畫家。

怎麼樣,今天教程的講師夠大牌了吧!

相信大家在動畫製作中,常常都會需要繪製四足角色,但是四足動畫並不是那麼容易製作的。那麼,今天讓我們一同學習大師的經驗,看大師如何畫四足動物循環動畫!

製作四足動物行走,小跑和飛奔的動畫前,我們需要知道一些基礎知識。

1.四足動物行走

假設動物利用兩根棍子行走,那麼運動中的最低點是接觸位,最高點是過渡位。

和腿相比,身體重得多,當腿與地面接觸時,身體會由於慣性繼續向下運動。

事實上,在膝關節和肘關節的幫助下,雙腿會彎曲以吸收衝擊。

所有行走的基本模式都相同:接觸位,低位,過渡位和高位。

動物的身體前部是用雙臂在行走,主要的關節是肘關節。在腳部接觸地面後,身體繼續向下;在步伐交換後,身體向上輕微移動。

動物越小越輕,身體向下運動的延遲和幅度就越小。像馬這樣的大型動物,向下運動的延遲和幅度相當明顯。

四足動物的後肢運動就像人類用很長的腳踮著腳尖走路。

現在我們有身體前後兩半,但他們如何共同行走呢?

現在我們得到四種方案:

身體前後部分運動一致,

身體後部慢四分之一個循環,

身體後部慢二分之一個循環,

身體後部慢四分之三個循環。

哪一個是正確的呢?

通過觀察狗走路,我們會發現第一種和第三種都是錯的。

現在只剩第二種和第四種方式。儘管他們看起來都很有說服力,但四足行走的正確方法是第四種方式。

我們可以從頂視圖觀察。

隨著前肢先於後肢向前運動,由腳掌與地面形成的3個接觸點產生的三角區域十分狹小,而且壓根就沒有覆蓋動物的重心。

在正確的方式中,接觸點形成的三角區域面積要大得多,而且一直能夠支撐動物的體重。

由於以上這些特點,動物前後腿著地的接觸點會靠得非常近。

有些動物行走時,後腳會踩在前腳的腳印上。這當然取決於動物的體型比例。

由於每個循環都有四次高位和低位,加上身體前部和後部錯開四分之一個循環,所以身體後部的低點和高點與身體前部相反。身體前部向上運動時,身體後部向下運動,反之亦然。頭部的運動和身體後部的運動一致。

一個四足行走的關鍵張如下:

左前掌接觸位/右後腿過渡位,

右前腿過渡位/右後掌接觸位,

右前掌接觸位/左後腿過渡位,

左前腿過渡位/左後掌接觸位。

細分張(即小原畫)是四個高低位。

所以,一共需要8張原畫。

給這段一拍三加上中間張,就可以得到一個流暢生動的四足行走動畫了。

2.四足動物小跑

四足動物小跑時,身體前部和後部會表現出輕鬆的慢跑。當身體達到高點時,只有一隻腳在地上。過渡位成為身體的最低點。

由於身體前部和後部錯開半個循環,所以慢跑運動的左前掌與右後掌同時著地,右前掌和左後掌同時著地。

慢跑運動腳掌接觸點的軌跡在一定意義上與行走運動的軌跡相似:後掌的落點與前掌的落點接近。

身體前部和後部同時到達低點和高點,頭部的運動稍微延遲,以創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感覺。

慢跑運動的關鍵張如下:

身體騰空/左前掌探出,

右前腿和左後腿過渡位,

身體騰空/右前掌探出,

左前腿和右後腿過渡位。

由於過渡位同時也是低位,騰空位置是高位,只需要添加中間張就可以了。

我添加中間張時,傾向於添加靠近身體高位的姿勢,以使動物慢跑更具有彈性。

3. 四足動物飛奔

如果將一個循環分成四個區域,前肢的接觸位會是左前掌在第三個區域,右前掌在第四個區域。區域三和區域四能夠揭示雙腳騰空的時間。

後肢的接觸位會是右後掌在第一個區域,左後掌在第二個區域。

在提取飛奔的關鍵張之前,讓我來談談動物運動的力量轉移。

當後肢接觸地面時,狗的身長最短,彎曲的身體變成儲存能量的彈簧。

當後腿蹬地,身體與地面的接觸瞬間完成,後腿便推動身體向前。

動物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一時刻伸展身體,利用蹬腿的反作用力,從而獲得前進的動力。前腿保持向前的動力,所以這個時候的動物身體是最長的。

當前腿離開地面時,這時沒有外力輸入,動物失去驅動力。這時,動物四肢離地,騰在空中。動物利用這個時間重新加載彈簧並且彎曲脊柱準備下一次蹬腿。

因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力量從尾部流動到身體前部。 通過觀察和標示出脊柱的運動軌跡,我們能看見一條從動物後部至前部的正弦曲線。這就是力量的傳播。

力量在動物身體上移動的速度比動物本身的移動速度更快。就像個旋轉的輪子,其頂端的速度是輪子自身速度的兩倍,輪子接觸地面的地方並沒有移動。

狗的腳在地上的時候是靜止的,但是動物體內傳遞的力量需要比動物移動得更快,以使四肢追上並超過身體,以便準備下一次推力。

我會這樣選擇飛奔運動的關鍵張:

前掌著地/身體拉伸,

身體後部追趕前部,

後掌著地/身體擠壓,

前腳探出/身體拉伸。

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相同的步態。

狗的前肢著地傾向於先左後右,後肢傾向於先右後左。

馬的四肢著地都傾向於先右後左。

建議大家多看參考或者從朋友那裡借一隻動物來觀察。

這些運動原理也適用於所有生物結構,請盡情嘗試。

上述只是這次推薦教程的要點,完整的視頻教程

翻譯:晴天 / 校對:學術趴翻譯館 / 時間軸:MuuLoo

大家可以通過點擊閱讀原文前往Felix Sputnik的個人網站觀看更多內容,別忘了給辛苦翻譯傳播的學術趴點讚打賞哦!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動畫學術趴是國內動畫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媒體和愛好者社區。

相關焦點

  • 四足動物循環動畫怎麼做?給你一篇超透徹的教程
    今天我們翻譯教程的講師來頭非常大,即便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也一定看過他的作品。(別忘了文章最後有完整視頻教程!)  這次的教程來自倫敦動畫師Felix Sputnik,在進入今天的主題前,讓我們來欣賞一下Felix Sputnik製作的一些動畫片段!
  • 【動畫字幕製作軟體】萬彩字影大師教程
    使用萬彩字影大師完成工程的製作後,除了選擇把工程輸出到雲端或者本地視頻,用戶還可以把工程輸出成GIF動圖,其最大的好處就是用戶能夠最直觀地預覽到視頻的大致內容,而且動圖的內存比視頻要小,萬彩字影大師支持把工程發布成GIF動圖。 *溫馨提示:目前僅支持企業版的付費用戶發布GIF。
  • 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原標題: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非洲肺魚展示了簡單的行走行為非洲肺魚在受控的條件下展示行走行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大量視頻分析,展示了非洲肺魚不僅能夠使用它瘦弱的下肢從地面抬起身體,而且能夠向前移動。
  • 抖音拍攝技巧講解 分段視頻製作方法教程
    每日獲得更多免費課程講座 抖音拍攝教程從操作上來講很簡單:打開抖音——拍攝視頻——上傳音樂——發布。但是拍攝一個優質的抖音短視頻卻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製作:添加字幕、音樂、特效、場景切換、時間、主題等。
  • 抖音壓帽殺視頻怎麼弄教程 背景音樂也超燃
    抖音壓帽殺視頻怎麼弄教程 背景音樂也超燃時間:2019-09-12 13:54   來源:9553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壓帽殺視頻怎麼弄教程 背景音樂也超燃 最近抖音上又出了一個超火的小視頻叫壓帽殺,不知道小夥伴們在刷抖音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過呢?背景音樂也超燃的哦!這個壓帽殺怎麼拍呢?
  • SIGGRAPH 2018 | 自適應神經網絡模擬運動軌跡,四足動物旋轉跳躍...
    雷鋒網按:這裡是,雷鋒字幕組編譯的 SIGGRAPH 2018系列原標題 :SIGGRAPH 2018 Mode-Adaptive Neural Networks for Quadruped Motion Control翻譯 | Binpluto    整理 | 凡江四足動物的動畫製作是一項在計算機動畫方面懸而未解的關鍵問題,而這對遊戲,電影和機器人技術方面有著極大的意義。
  • 早期四足動物盔甲有助呼吸
    生活在距今約295萬年前的半水生兩棲類動物化石,長1.5米。圖片來源:Christine M.Janis 那些最早登上陸地的遠古四足生物,有很多都身披厚厚的盔甲。盔甲由皮膚及皮下骨質板塊構成。這層厚厚的「真皮骨骼」能夠保護血管和神經,使身體保持溫暖和溼潤。現在研究者們又發現了「盔甲」可能具有的一個新功能:它能夠阻止動物體內的血液變酸。 對於這些四足動物來說,陸地生活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
  • 【繪畫教程】超簡單又超可愛動物簡筆畫
    今天又是愉快的周六啊 來一個輕鬆簡單的教程 超簡單超可愛的簡筆畫 這組涵蓋了30多種動物 算是比較豐富的教程了
  • 機器人技術揭示四足動物何時開始直立行走
    根據近日《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機器人和仿真骨架研究表明,史前四足動物學會在陸上更加高效地行走的時間早於此前預期。
  • 恐龍祖先或為四足動物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家Paul Sereno指出:「這是一種輕量級的、用四足奔跑的植食性動物,或許真的很適合當一種完美的寵物。」這種動物的骨骼化石將促使對恐龍祖先的一次反思,因為它們表明恐龍的進化並非源於兩條腿的食肉動物,而可能來自四條腿的植食動物。 一個多世紀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恐龍起源的線索。
  • 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 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
    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 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時間:2018-02-08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 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 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最近有很多小夥伴都在問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
  • 【AE教程】抖動加羽化,讓動畫更生動!
    而動畫的添加,除了有一個大致的想法外,還要注重細節的添加,做到精益求精,才能讓觀眾誇讚哦~    上期的視頻教學中,我們完成了節目《婆婆和媽媽》中動畫案例的第一步,將小黃鴨的運動軌跡進行了設置!  本期的視頻中,我們將繼續對小黃鴨進行動畫細節的添加,讓它變的更加生動可愛!
  • 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
    19世紀初,法國生物學家艾蒂安·若弗魯瓦·聖伊萊最早注意到生活在尼羅河中的一種魚,與人類以及其他陸地動物的身體結構擁有一系列共同點。不久之後,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對此作出了解釋:現代魚類和現代四足動物擁有共同的祖先——古代魚類。通俗來說,可以理解為 「魚類登陸演化成為四足動物,人是從魚演化來的」。在接下來的近200年內,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什麼魚、在何時、怎樣演化成了四足動物?
  • 抖音拍視頻怎麼卡點 卡點音樂視頻製作教程
    抖音短視頻是目前非常火爆的短視頻平臺,用戶可以自行上傳生活中的樂趣和小知識等,那麼抖音卡點視頻怎麼做?下面小編為您帶來抖音卡點音樂教程。  抖音卡點視頻怎麼做?  1.拍攝素材  首先大家要拍攝合適的長視頻作為素材方便後期剪輯,可以在逛街的時候拍攝一個角度比較好的,或者在列車上的時候拍攝外面的場景,總是越長越好,最好是幾分鐘,這樣在後期剪輯中會有更好的效果。比如上電梯、下電梯就是不錯的素材,很多抖音上的玩家都是這樣拍攝的。
  • 超簡單自製狗狗零食教程,鏟屎官們趕緊學起來!
    「我是果媽,每天在這裡和你分享萌星人火龍果的日常,歡迎愛動物的小夥伴記得來看
  • 《自然》:最古老四足動物證據顛覆傳統理論
    《自然》:最古老四足動物證據顛覆傳統理論這些過渡期生物長有偶鰭,而非真正的前肢後肢,並且只有非常有限的爬行能力。作為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希望螈類,提塔利克魚(Tiktaalik)和潘氏魚(Panderichthys)具有3.86億年的歷史。 然而在波蘭發現的痕跡表明,希望螈類其實是一條進化上的「死胡同」。在採石場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發現要數那些清晰的足印了——在一些足印中,個體的足趾都能夠被辨認出來。
  • 一隻四足機器人揭開了3億年前的謎題:早期陸生動物是怎麼走路的?
    有一種假設認為,Orobates——脊椎動物譜系(包括今天的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近親——以及其他早期四足動物當時還沒有進化出一種「高級」的步態,而是像蠑螈一樣拖著自己的身體前進。但是現在,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多學科論文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他們是如何將古生物學、生物力學、計算機模擬、動物活體演示,甚至是Orobates機器人結合在一起,來確定這種古代生物的行走方式可能比我們此前認為的要先進得多。這對理解陸地上的動物運動是如何進化的有很大的影響,對科學家們如何研究各種滅絕動物的活動方式也有更深遠的影響。
  • 四足動物起源研究取得新進展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從魚類進化到四足動物,這已是進化論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魚類是如何一步一步地登上陸地,如何獲得適應陸地生活的身體構造卻是科學家們長年探索的課題。內鼻孔的起源就是其中爭論激烈的一個問題,在11月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博士和瑞典科學家阿爾伯格博士通過合作研究給出了一個解答。
  • 中國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古老基幹四足動物化石(圖)
    為紀念中國泥盆紀脊椎動物的早期研究者、已故著名地質學家劉東生,此次發現的迄今最古老基幹四足動物屬名被命名為奇異東生魚。據了解,作為迄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基幹四足動物,奇異東生魚的發現對追溯包括人類在內的四足動物祖先的演化歷程將具重要影響。
  • X射線分析改寫四足動物的脊椎進化理論
    大多數四足動物的化石都處於非常緻密的巖石當中。對冒險登上陸地的第一種海洋生物的精密骨結構的檢查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有限的,而且也引發了古生物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之間各種各樣的爭論。這項研究所獲得的這些高解析度的X射線圖片表明,4億年前實現短暫陸地旅行的第一種四足動物的脊椎骨由三部分組成,這與公認的理論完全相反。第一種已知的多骨骼組成的胸骨也在魚甲龍的胸腔中鑑定出來。在四足動物第一次進行陸地爬行的時候,一種多骨骼組成的胸骨結構為它的胸腔和身體提供了更多的支撐。(過客/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