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動物不能吃?專家談《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

2020-12-04 海報新聞

【解說】《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那麼《野生動物保護法》需要從哪些地方去完善?哪些動物能吃,什麼樣的動物不能吃?2月28日,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回應相關話題。【解說】呂植認為,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對於動物的保護範圍太窄,大量野生動物未被納入保護範圍,它們既不屬於重點物種也未列入任何名錄,造成了監管空白。在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提到,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這釋放出國家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的信號。【同期】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 呂植1988年出臺的一個保護名錄,基本上在過去的30多年,沒有做過更新和修改。這30多年,我們國家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原來不瀕危的物種,因為隨著建設開發,人們的利用,就變得非常少了。這一次人大的決定把所有的陸生(野生)動物都包括進來了。那麼這其實給後面的立法,也是一個方向性的原則。當然這一點還是需要繼續從科學上進行討論,到底規定到什麼程度。【解說】現行的一些法規,對野生動物的合理利用規定的較為寬泛,呂植建議,在相關法律的修訂中,應當進一步明確對野生動物利用的界限,比如在畜禽和野生動物之間做明確的劃分。【同期】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 呂植所有的野生動物利用,可能這個規定要更加嚴格和明確,在利用上面,對於合法和非法要畫一個更加明確的界限,讓所有人都了解,而且容易實施。(比如)能吃的東西都把它放在畜禽的單子上,不把它叫野生動物。那麼凡是野生動物就不能吃,不管它是野外來的還是飼養場來的,就簡單的一個劃定,這樣的話在執法上可能也比較容易。【解說】在呂植看來,近期陸續出臺的一系列保護野生動物的文件以及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舉措,都體現出國家對此重視程度的提高,也希望能藉此機會,完善落實不同部門及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監督制度,進一步提高有關部門的管理、執法能力。(單璐 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之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8年制定,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期間雖然在「非典」六、關於取消地方重點保護名錄問題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的「地方重點保護」制度,限制了國家合理使用、調劑國內不同地區之間野生動物物種。根據憲法規定,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野生動物的野生資源應當包括在自然資源之列。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野生動物實行普遍保護的原則;野生物種屬於國家所有,地方可以處置本地的野生動物物種,但不能隨意處置,需要經過國家主管部門的批准。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首次明確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
    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首次明確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同時要求定期評估、調整並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違法售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將追究刑事責任。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9年3月1日實施以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得到發展。到2014年底,我國已經建立2729個自然保護區,保護了85%左右的野生動物種群。
  • 《野生動物保護法》啟動修訂,專家呼籲不能只保護珍稀瀕危而要全面...
    疫情當前之際,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表示,已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下稱《野保法》)修改工作,擬增加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另悉,將於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將審議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相關議案。
  • 中國將首次立法認可動物福利,已寫入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初稿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初稿已完成,首次明確動物福利。 (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該法被指施行25年來無實質修訂,內容嚴重滯後。               12月12日,澎湃新聞就《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進展和面臨的問題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常紀文。常紀文不久前參加了全國人大環資委召集的專家討論會,他還是此前一份修法專家建議稿的負責人。常紀文透露,此次修訂對當下熱議的問題都有不同程度回應,初稿已完成,但具體內容不便透露。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在即 專家:保護名錄待擴圍,建議禁食野生...
    有關野生動物保護修法的討論由來已久。資料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於1988年11月8日通過,之後經歷多次修訂,修訂過程則蘊含了對野生動物觀念的轉變。劉長秋認為,可以建立人工繁育的陸生野生動物溯源制度,最後都能落實到養殖戶個體。「這樣就相對比較好控制,但是成本比較高。」2月24日《決定》通過後,距離修訂相關法律又進了一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需要一個過程,「擬將這一修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項目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 哪些動物不能吃?不能吃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
    那麼,哪些動物不能吃?一起來看看:  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對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是如何規定的,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不能交易?  問:帶魚、黃魚之類的海鮮,能吃嗎?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對照表
    以下為《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對照表。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對照表
  • 為動保出謀劃策|西浦學者參與撰寫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建議
    新冠肺炎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可由動物傳播給人類,一般認為病毒來自於蝙蝠。  今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公布並公開徵求意見。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學健康與環境科學系肖凌雲博士在內的野生動物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交了針對修訂草案的建議。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統籌管理與保護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應充分考慮生態平衡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多重因素,統籌協調管理與保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戰略謀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防範公共衛生風險成為重要原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並在全國人大網上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北京農林科學院近日組織召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研討會,法學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一線的執法人員以及社會組織就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條款提出了建議。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是什麼?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審議。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註明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9日。
  • 哪些動物不能吃?雲南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省人民政府要及時組織省司法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及時啟動《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雲南省動物防疫條例》在政府環節的修訂工作,儘早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條例修訂草案的議案。  那麼,哪些動物不能吃?一起來看看:  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對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是如何規定的,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不能交易?  問:帶魚、黃魚之類的海鮮,能吃嗎?
  • 禁食野生動物後的疑問:到底都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也就是說,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陸生野生動物自然死亡的,也不能拿回來食用。水生野生動物除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限制的外,還是可以食用的。 3.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哪些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
    到底什麼動物是可以吃的?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梳理了大家最關心的幾類動物食材,相關問答如下。檢察官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但家畜家禽類除外。  1.問:沿海居民喜歡吃的帶魚、黃魚之類的東海海鮮,能吃嗎?  答:能。
  • 中國擬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 對違法食用野生動物說「不」
    中國擬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 對違法食用野生動物說「不」 2020-10-13 17:55:32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 (黃鈺欽 張素)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
  •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野生動物保護法3次審議過程中,立法人員和社會公眾圍繞保護手段、利用規範、放生行為等多個方面展開討論,加深對如何保護好野生動物這一宗旨的認識。
  • 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來自中林聯智庫的建議
    中林聯智庫成立於2011年,是由國內外林業及相關行業百餘位資深專家、教授和近年來成績斐然的中青年學者以及歐洲、印度、澳洲等境外專家,聯合發起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專業性強、專家規格高、具有廣泛行業代表性的國際化民間林業智庫。
  • ...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的建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將濫捕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安全隱患問題帶入公眾的視野中。截至到2020年立夏的5月5日,全球確診病例數364萬例,死亡超過25萬例。
  • 《野生動物保護法》是怎樣出臺的?
    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異常珍貴,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總有一些人,對這些可憐的動物痛下殺手。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哪些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看這9個問答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哪些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到底什麼動物是可以吃的?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梳理了大家最關心的幾類動物食材,相關問答如下。檢察官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但家畜家禽類除外。1.問:沿海居民喜歡吃的帶魚、黃魚之類的東海海鮮,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