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畢婚族"買房故事:為湊首付賣了縣城兩套房

2021-01-13 網易財經

2017年的新年,我們出發,回到故鄉。日復一日的忙碌停住腳步,時光與回憶短暫接續。

讓我們記掛的是,在城鎮、在農村,在故土鄉情的牽絆中,那一張張熱情洋溢又或飽經風霜的面孔,時刻訴說著小人物與大時代的故事。他們有著怎樣的性格、信仰?經歷著怎樣的生活、命運?他們的人生,又是如何與波瀾壯闊的時代發生勾連?對於2017,對於未來,他們有著怎樣的心願和期許?

作家奈保爾曾說,每個故事,每個人,都如鹽粒般微小而珍貴。他們就是時代的「鹽粒」,書寫他們,就是書寫時代的味道。

從今天起,剝洋蔥將推出「記者還鄉系列報導」,來紀錄他們與這個時代的故事。

鄉念,我們在家鄉,相見,懷念。

張雪和葉坤一家人在準備年夜飯,這是他們領證後的第一個春節。新京報記者李聖潔攝

1月25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又是一個北京冬季裡常見的霧霾天。也許是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的緣故,年關將近,北五環外的回龍觀社區顯得有些冷清,大片大片小區整整齊齊地碼在一片寂靜裡。

這天,張雪和丈夫葉坤提前一小時下班,回到回龍觀的出租房裡收拾第二天回家的行李。這是一套50平米的一居室,房間整潔有序,一隻嶄新的空氣淨化器發出嗡嗡的聲響,過濾著室內的空氣。

2016年6月,兩人結束了11年的戀愛長跑,在北京領取了結婚證,從此加入了北漂夫妻大軍。葉坤研究生一畢業就結婚,成了名副其實的「畢婚族」。婚後,擁有自己的房子成為這個小家庭的大夢想。

輾轉半年時間,他們經歷北京房價的暴漲以及北京樓市調控的「9.30」新政,而首付一直是橫亙在兩人面前難以逾越的障礙。

終於,去年12月份,張雪和葉坤湊齊了首付。像大多數80後夫妻組合一樣,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在北京買房,成為兩家人共同的大事。為了首付,兩家人分別賣掉了縣城老家的一套房,並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

留在北京

葉坤和張雪都生於1980年代末山東膠東的一個小縣城,兩人大學相戀。3年前,大學畢業的張雪考上了北京的公務員,葉坤則考取了在北京的研究生,結束了長達8年的異地戀。

葉坤的父母不太希望唯一的兒子留北京。葉坤父母身體不太好,希望兒子畢業後能離家裡近一點。

順利拿到北京戶口的張雪則對於留下十分堅定——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父母能享有更好的醫療條件,要克服一切困難留在北京。

這是很多北漂一族來北京闖蕩的初衷。2016年6月,葉坤研究生一畢業,兩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馬上領證。「當時也顧不上什麼黃道吉日了,6月22日我的戶口就要遷出,我們覺得618讀著挺順的,那天就去領證了。」葉坤笑著說。

兩人隨即在回龍觀租了一間50平米的商住兩用房,房租加水電費一個月大概4500塊錢。身份的轉變以及終成正果的愛情讓這對新婚夫婦對即將展開的生活興奮不已。

張雪一個月工資5000元,葉坤畢業後進入一家國企的基層單位工作,每月薪水4000塊。夫妻二人雖然過著月光生活,但兩人一起遊泳、滑雪、看電影,一起參加了北京的半程馬拉松,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臘月二十八,年關臨近,回龍觀大街上空蕩蕩的,車輛稀少。新京報記者李聖潔攝

瘋狂的樓市

可一說到買房,兩人眼中閃過一絲失落,這半年的緊張焦慮讓他們感到疲憊。葉坤說,「上學的時候也沒太關注房價的事情,覺得暫時與自己無關。」

而在張雪的意識裡,結婚買房生子,必須在30歲前完成。她從小生活的家庭環境、接受的家庭教育讓她本能地抗拒動蕩、充滿變數的生活,能安安穩穩地維持這種「小日子」便是她眼裡最大的幸福。

婚後兩個月,兩人開始看房。沒有看房經驗的夫妻倆被當時瘋狂的樓市嚇了一跳:「中介都沒時間搭理我們,每次出來一套房源就問我們要不要,不要的話第二天漲價幾十萬都有可能。然後第二天再去看就沒有了。」

兩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後在中介的帶領下四處看房,看完3—5套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家,精神與肉體的雙重壓力讓他們緊張焦慮起來。

2016年第二季度,公開資料顯示,上半年北京新房均價則環比上漲了9.51%。新建住宅市場總成交額同比上漲5成。已經買房「上車」的人,或為學區、或為通勤便利、或為改善環境在忙著置換房子,還沒「上車」的人慌忙選房付定金,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徹底地甩下來。

考慮到上班距離、學區等因素,兩人決定把房子買在回龍觀。回龍觀一家房產中介向記者介紹,回龍觀地區現在的房價在4—5萬之間,一套90平米左右的二居室總價在450—530萬之間,而2016年平均每套漲了150萬元左右。

夫妻二人都沒有積蓄,買房只能靠父母。但當眼看房價一天天翻跟頭似的向上漲,他們慌了。去年國慶期間,他們回老家再次尋求父母的幫助。

縣城賣房

張雪和葉坤的父母都是縣城普通工薪家庭,都出生在1960年代。他們這一代人,一生都在時代的裹挾中前行,他們攢錢大都是為了子女成家立業。

此前,張雪和葉坤的父母都在縣城購置了一套房,留給孩子結婚用,他們覺得這輩子的任務算完成了。但北京買房的計劃讓雙方父母壓力倍增。

就在他們國慶回家當天,2016年9月30日晚,北京突然發布樓市新政,要求首套首付比例由30%提升至35%。

持續了大半年的樓市高燒戛然而止,張雪明顯感到了市場變化,成了買方市場,之前沒空搭理他們的中介殷勤了許多,業主報價變得「可以商量」。

張雪夫婦則喜憂參半——感覺房價應該不會像之前那樣瘋漲了,但首付比例卻提高了。

為了湊夠首付,張雪和葉坤的父母決定分別賣掉之前在縣城給他們準備的房子。

「據我所知很多人都跟我們一樣把老家房子賣掉湊(北京房子)首付的。而且縣城裡的房子不太好賣,掛出去一兩個月才賣掉,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肯定很難。」葉坤說。

去年12月,兩套房賣出,合計90萬左右,再加上兩家人的全部積蓄,湊出了160萬。

張雪和葉坤。受訪者供圖

「跟他們比我幸福多了」

拿父母的錢,張雪內心有些五味雜陳,一方面覺得父母一輩子辛苦錢一下子就沒了;另一方面面對北京的房價,她只能依靠父母。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他們將再次過上白天上班晚上看房的生活。根據北京地區首套房最新的基準利率政策,張雪算了一下,買房後他們每月需還1萬多元貸款——這幾乎比二人工資總和還要多。

「只要努力工作,工資會慢慢漲起來的。」葉坤說,「現在心態比剛開始看房的時候好多了,已經從難以接受到逐漸接受了。」

張雪覺得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好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進行。包括成為公務員,也是父母一直的希望。她也並不覺得體制內的生活枯燥,反而特別適應這個系統。

他們發現,周圍的很多朋友和同事正重複著他們買房的經歷。張雪說,有一位來自天津在北京從事IT工作的同學,沒日沒夜地工作發現還是很難攢得出首付,於是寄希望於趕快找個女朋友然後兩家一起湊錢買房。

「我的很多同事一個人在北京工作,老婆孩子在老家,常年分居,根本不敢考慮在北京買房的事,跟他們比我幸福多了。」葉坤覺得應該知足。

(應受訪者要求,葉坤、張雪為化名)

同題問答:

剝洋蔥:2016年的遺憾是什麼?

葉坤:學習工作都太忙了,沒有時間陪妻子出去旅遊。

剝洋蔥:2017年的願望是什麼?

葉坤:希望婚禮順利,然後帶她度蜜月好好放鬆一下。

張雪:希望2017年能變瘦,因為要穿婚紗啊。

剝洋蔥:2016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張雪:以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需要兩人吃飽了。內心需要包容和承擔的東西更多了。

來源:剝洋蔥people 新京報深度報導部出品

本文來源:新京報即時新聞 責任編輯: 馮立啟_NF4677

相關焦點

  • 買房18個月賺到一輩子的錢,秘籍你根本想像不到
    小兩口工作穩定,收入還行,首付湊一湊,月供擠一擠,買個房總不至於太難吧。 Stella的先生在寶安上班,仔細盤算,買得起的地方也不多,索性就把看房範圍縮小到了西鄉。「買房要跟著政策走,西鄉在大空港輻射範圍內,我們對未來的升值潛力還是有信心的。」 兩口子都是不糾結的人,加上目標明確,很快就相中了一套。
  • 買房故事| 2000年2.7千/平買普陀萬裡城(一)
    對於許許多多的年輕人而言,首次買房會涉及的問題很多很多,在首付有限,區域選擇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
  • 開年辯題丨為什麼前浪後浪都覺得年輕人買房更難了?
    聚焦到當下,隨著不少城市的樓市在年底出現的「翹尾」行情,央行和銀保監也為銀行業劃出了兩條貸款紅線,似乎讓年輕人的買房計劃雪上加霜。 @喜樂安康(90年小鎮「菜鳥」): 無論是小縣城還是大城市,現在的房價年輕人都是無法接盤的,我們縣裡面一套房全款60多萬,六十萬百分之三十的首付也要20萬,月供1400左右,要還三十年。看著房價是不高,但在縣城,很難找到工資高於四千的工作。
  • 首付/首付分期不足15萬的價格誘惑,剛需過渡香不香?
    對於年輕的剛需而言,租金高,與其給別人供房子,不如自己養一套房。小戶型以低總價、低月供,作為自住過渡使用,居住質量更有保障。對於投資客而言,購買住宅以租賃等形式來獲取租金回報,最終用途為租住;對於自住者而言,最終需求也是居住的功能性。所以,宜居屬性,在商用的方面裡,是軟肋也是鎧甲!
  • 郊區樓市從量變走向質變,專家建議:買房不能等
    目前已為10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姐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姐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以下內容選自【北京房姐】公眾號| 粉絲問答關注「北京房姐」 微信公眾號,加入知識星球"北京買房" 進行提問,有問必答,全程指導買房 提問:房姐您好,新人首問。
  • 張嘉譯老同學曾忽悠他買房,如今萬分感謝他
    2000年,30歲的張嘉譯帶著3萬元北漂,老同學「忽悠」他:「2萬塊錢買套房,拎包入住。」籤完合同後他才知道,半年內必須交齊17萬首付,否則房子收回。不過,現在他還是挺感謝這個老同學的。張嘉譯北電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西安電影製片廠。
  • 借了借唄首付買房被拒!年輕人的買房之路太難了
    一些人首付還缺點錢,就會選擇通過螞蟻借唄來籌錢。但是借了借唄首付買房被拒是怎麼一回事?今天大表哥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有借唄但房貸也批了是真的嗎?以及借唄用於購房的後果,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 感謝大西安讓我五年穩賺76萬,深圳打工仔第一次返鄉買房記
    【感謝大西安讓我五年穩賺76萬,深圳打工仔第一次返鄉買房記】簡單介紹下,2011大學從現畢業後,和女朋友,一直在深圳上班。我陝南人,她關中的,2015年準備結婚,就想著在省城西安買套房,離兩家都近。2015年快過年時候請了幾天年假,帶著兩人攢的18萬,父母給的六萬,小妹給的一萬總共25萬踏上北上返鄉買房。 2015年時候,西安高新區,雁塔區房子七八千,未央區、滻灞區五六千房子還不少。20多萬首付想買大房子也只能選北郊,東郊。當時第一次買房啥經驗也沒有,靠著看房產軟體和諮詢公司老大姐。
  • 普通人買房的死結!
    普通人買房的死結 1、買房子是低頻消費 普通人一輩子可能最多買2-3套,一套剛需上車,一套改善,最多一套再養老,這算好的了,有的人一輩子只買一套房,甚至有的鐵公雞一輩子都不買房 這些全都因為買房是非常低頻低頻的消費,這就決定了讓普通人做決定是千難萬難的 2、
  • 購房者,全款買房和還貸三十年,差別有多大?
    我國95後買房的人,也就是年齡在25歲以下的這些購房的人,全款買房的比例佔到了43%。25歲以下的人,大多數才剛剛畢業,收入往往還不高,有些人甚至還沒有收入,憑什麼他們能全款買房。答案就是啃老,拼爹媽。早早有了房子,再也不用擔心還房貸的問題了,生活沒有多大壓力。
  • 畢業2年,我和男友是如何買下第一套房的?分享兩個經驗給大家
    一、前言說到結婚,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買房和買車,但我想說,無論你是否選擇結婚,買房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必備品。相對於把錢存到銀行裡,我覺得更妥當的存錢方式是買房。房子是固定資產,一方面可以自住,一方面又可以賺錢。也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把錢砸在房產中。
  • 小夥靠捉蟋蟀,10年買兩套房!最貴一隻賣了1萬2!
    現在有人靠它買房了,信嗎? 還買了兩套!後來發現這小傢伙居然能賺錢 天黑時 他就跑到玉米地或灌木叢 從晚上9點捉到凌晨2點 多的時候 一晚能抓100多隻蟋蟀 少的時候能抓二三十隻 最貴的一隻賣了
  • 獨自買房的人們:無數加班深夜,可以回到自己的小窩
    單身篇一個人的65平米,「結婚就賣了做首付」30歲的馬克來自浙江,在金融機構上班,每天早上6點起床,運動半小時後洗漱出門,到公司的時間大約是早上8點。馬克獨居的家雖然住得遠,但馬克對自己這套65平米的「小房子」很滿意。
  • 昆明市資訊|在昆明買套房出租,40多年才能回本?租房和買房究竟哪個...
    昆明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在昆明買套房出租,40多年才能回本?租房和買房究竟哪個更划算?諸葛找房市場研究員姜國君:「如果是全款買房,用來出租收回成本需要43年;但如果是貸款買房,實際上收回成本的年限還要高,基本上會到六十多年左右,從這個我們也可以倒推來看,居民在昆明租房住,租幾十年房子住,所付出的成本實際上是遠遠低於買房成本的,單從資金支出來看,實際上租房住是划算的。」姜國君介紹,如果買房人購房後,中途將房屋出售,在出售價款能與購房成本持平或有所盈利的情況下,租金收入則可視為純利潤。
  • 為什麼說買房不買14樓?買房應該買幾樓好? 專家權威解答
    目前已為10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姐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姐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目前有兩套兩居,賣掉可湊首付750,月供2w,還有350需貸款。我們夫妻已經沒有首套資格,是只能用接力貸嗎?家裡兩邊老人情況:64歲有一公房未購買;58歲有一已購公房。均無貸款記錄。請問哪個可以做25年接力貸?這種基數較大的房子,稅費和中介費還能否有優惠的方法嗎?
  • 打拼5年湊齊首付,老公毛坯房裡演示洗澡逗哭妻子
    22萬,這可是兩人五年來的全部積蓄,「沒想到我們攢了這麼多錢,可交完首付時又變得身無分文了。」孫聞浩回憶著買房後的喜悅與忐忑,但原本計劃坐完月子後馬上回到奶茶店繼續經營時,今年2月,店被迫關閉,只能在家帶孩子,「現在我暫時沒有收入,養家的壓力全部落在了愛人身上,我得儘快找個新工作。
  • 還房貸的日子太難熬了,當初為什麼要買房?
    你今年買房了嗎?是不是覺得房價漲得一年比一年心碎,一年比一年買不起,可是現在這個大環境又逼得你不得不買房?最近有一句話形容房價挺貼切的:今年不買房,明年三房變兩房,兩房變一房,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作為現在的90後來說,這樣的壓力不可謂不大,對於很多的年輕人來說,背負著多背負著超過自己能力的房貸、車貸,除此之外很多人小孩也生得早,這有一筆巨大的開資,在自己壓力巨大的情況下老的一輩就會接過帶小孩的職責,所以這輩人的壓力也變成了兩輩人的壓力。這些都是現在年輕人所面對的買房的壓力!
  • 2021年對外地人如何在天津買房的建議買房投資拒當韭菜有用的建議
    房價高點2017年3月份時,安華裡當月成交了10套房,平均下來成交均價38669元/平米,最高的賣到了4萬4。而今年11月上半月成交的4套,成交均價在30770-37274元/平米,平均算下來,成交均價33093元/平米。兩者對比,該小區今年11月份時的房價比2017年3月份時跌了14%。
  • 住建部重要信號:2021年起,兩類房子被「打入冷宮」?別再亂買了
    因為現在的房價很高,一般人根本無法全款買房,都是先付一個首付,然後再還30年的房貸。而有些人的首付都是掏空了家裡人的積蓄,甚至還要找親朋好友借一些錢,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但不得不說的是,之前房價快速上漲的時期,很多人都實現了家庭財富的增值。這也刺激了更多的人買房,導致之前甚至出現了「全民買房」的時期。這就導致了大量的資金流入到房地產行業,使其他行業的發展受到阻礙。
  • 2021年,不要瘋狂「加槓桿」買房,哪怕是人生的第一套房
    你身邊肯定有這樣的人忽悠你,人生第一套房,一定要充分利用槓桿、利用貸款去買房。比如,他會跟你說,沒有什麼比人生的第一套房更方便的融資了,還會給你算通貨膨脹率,甚至會有人叫唆你信用卡套現來買房。房價上漲的大趨勢在這擺著,這就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即使再荒謬的說法最後也會被結果來證實,所以有人說紙幣終會大放水的,趕緊買房買房買房,因為人們相信歷史的歸納,即使這些歸納並不靠譜。你知道這個說法忽略了什麼嗎?他忽略了到底是誰在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