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肯定有這樣的人忽悠你,人生第一套房,一定要充分利用槓桿、利用貸款去買房。比如,他會跟你說,沒有什麼比人生的第一套房更方便的融資了,還會給你算通貨膨脹率,甚至會有人叫唆你信用卡套現來買房。
這些人的理論其實很簡單,都是建立在房價會無限上漲的基礎上的,很多人很容易相信了這一系列的說法,為什麼?房價上漲的大趨勢在這擺著,這就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即使再荒謬的說法最後也會被結果來證實,所以有人說紙幣終會大放水的,趕緊買房買房買房,因為人們相信歷史的歸納,即使這些歸納並不靠譜。
你知道這個說法忽略了什麼嗎?他忽略了到底是誰在放水?在中國,真正的貨幣放水其實是老百姓自己給自己放的水,要知道,老百姓買房借貸一年新增九萬億,這才讓很多人聽信了貨幣要放水,認為房價要漲,然後趕緊借貸買房,這就推高了房價,然後又覺得,哇!貨幣真的放水了,房價真的漲了,這是典型的反身性、正反饋循環,真正的演藝分析是什麼?居民這邊大量的新增貸款就已經超過了房產供給的速度,然後房價上漲,然後又吸引更多的居民,更大量的新增借貸,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形成了正反饋循環,這個循環的關鍵在於新增借貸,而新增借貸的關鍵在於什麼呢?居民們的現金流。
特別是那些處於邊緣收入情況不佳還加槓桿買房的這些人,現金流都沒有辦法支持,那居民們的新增借貸就會停滯,房價上漲也會停滯,然後就會開啟一套反向正反饋的循環,這套反向正反饋的循環可能會使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出現大幅度的下跌。
而且有這樣一個認知要分享給你,2021年,如果不是自住的話,三四線城市千萬不要再買了,為什麼這麼講呢?邏輯有以下幾點:
首先,超大型城市群的聚集效應讓三四線城市處於人口流失的階段,這樣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講,更加加劇了已經開始出現的住房空置問題,不信你可以去問問老家、同學,都是人手兩三套房了。
其次就是從2016年開始大規模實施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到2020年年底基本上就完成了,上一波房價快速上漲就是因為棚戶區改造的時候,拆遷款給到了拆遷戶,結果大量的錢又回流到市場當中買房,才把房價給推高了,但是2021年2022年,這些項目基本上就會全部完工,也就是說,沒有太多的錢繼續流入樓市,這可能會刺破房價,促成房價下跌一個重大的原因,特別是三四線城市。
第三點原因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遺留問題,就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計劃生育的遺留問題傳導到了20年後的現在,那個時候計劃生育導致現在購房需求的人群出現明顯的空缺,需求端是大量的減少,而現在卻正處於空缺傳導較為明顯的時期,那麼房價的壓力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說,如果你是人生的第一套房,那麼一定要認清現實,提前規劃好合理加槓桿,同時,如果你是在三四線城市,手裡的房產比較多的話,那麼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了,儘可能的留下剛需部分,剩下的變現才是上上策。
——END——
本文排版:一白
帳號發布:十月夏迪
本文禁止私自轉載!
免責聲明:圖文內容不針對、不抹黑任何事物,編輯此文僅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侵權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筆者將及時更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