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天堂,顧名思義這裡是鳥兒的天堂,一顆三百多年的水榕樹,撐起了一座天堂!小鳥天堂座落在新會會城以南10公裡的天馬村,毗鄰新會銀洲湖,佔地面積63萬平方米,它有自然的外表、文化的內質,是現代環保的標誌,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小鳥天堂早已成為新聞媒體特別關注的地方,它曾被繪成國畫,掛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掛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它文化名譽滿身,形象入過市徽,被制過郵票郵封,它留下了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足跡。在這兒我們來一場天堂之旅!
【小鳥天堂成名說】 說起小鳥天堂如何成名,那可是一段說不完的故事。 小鳥天堂在被發掘為景點之前,一直沉寂於鄉間。原來,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1933年,還不滿30歲的大文豪巴金先生受新會朋友的邀請南下廣東,並在新會逗留了3天。一天他坐船到「有山有塔」的地方,去探訪梁啓超舊居,經過「雀墩」被縱橫交替,枝繁葉茂的大榕樹和漫天飛舞的小鳥吸引住。
這裡的美景讓他久久不願離開,回到上海後,他懷著興奮的心情寫下《鳥的天堂》這篇優美的散文,從此小鳥天堂的美名不翼而飛。而小鳥天堂之所以能插上翅膀,飛遍國內外,聲名遠揚,則有賴於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巴金這篇散文編入小學語文課本裡,也就是說,近20年來每一個中國人都是讀著這篇文章長大的。 外加最近數年來,當地政府對於小鳥天堂的修葺,才有了堪稱自然界的一大奇觀,世間罕見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觀鳥首先要熟悉每種鳥的習性,其次還要有耐心。
鳥是善飛的動物,不同於觀察靜物。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時間和耐心來等候,不能走馬觀花。此外,鳥類警惕性很強,不能到近處觀察,所以觀鳥時最好攜帶低倍望遠鏡。 每天傍晚,成群的夜鷺離巢,在小鳥天堂上空盤旋飛舞;清晨,夜鷺歸巢,也是一天中夜鷺最活躍的時間。其它鳥類則是早上離巢覓食,傍晚歸巢。中午時分,鳥類大都躲在樹蔭或隱蔽處休息,不易觀察。因此,早晚時分是一天中觀鳥的最佳時間。
夜鷺和池鷺等鷺鳥是樹棲鳥類,白天大都躲在茂密的水榕樹內和竹島的竹林中。但只要有耐心,認真觀察,也能夠看到它們。珠頸斑鳩、白鶺鴒、烏鶇、鵲鴝等則喜歡在地面活動,一般在草地上、樓頂等處便能夠觀察到。翠鳥、白胸翡翠和棕背伯勞則喜歡落在幹樹枝、電線桿頂端和電線上等顯眼的地方。
大山雀和白頭鵯、紅耳鵯、暗綠繡眼鳥等喜歡在樹叢中活動。絲光椋鳥是集大群活動的鳥類,也經常可以見到。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每年5月至9月,是鳥類繁殖季節,所以這時觀鳥一定不要驚擾鳥類,更不要擅自改變鳥巢周圍環境,不可採集鳥蛋和捕捉幼鳥,以免影響當年度鳥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