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勞動基金炒股失敗,一個月虧掉749億養老錢,年輕人有些慌

2020-12-05 騰訊網

◆打理好養老金,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解局出品

11年前,趙本山,在小品《不差錢》上留下一句經典的臺詞: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著,錢沒了。

這種痛苦,幾百上千萬的臺灣地區年輕人,最近感受得非常深刻。

因為,他們的養老錢,一個月被虧掉749億(新臺幣,約相當於173億元人民幣)。

這麼多錢是個什麼概念?

臺灣地區一共有2360萬人,也就是相當於全島每個人財富一下「蒸發」3173.7元。

而且,都是養老錢、救命錢。

01

一個超過4萬億的錢袋子

我們先把事情簡單捋一捋。

在臺灣地區,有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就業保險基金等等,差不多相當於我們大陸的「五險」之類。

他們把這些基金統稱為勞動基金。

這個勞動基金總規模超過4萬億新臺幣,勞動退休基金又是其中大頭,佔到3.5萬億。

這個退休基金是公司(僱主)按不少於6%的工資存到員工戶頭下面,員工也可以自己再交一部分。

簡單地說,就是大家養老錢、救命錢。

他們為了管好這筆錢,就專門成立了個部門叫「勞動基金運用局」,就是來負責拿這些錢去投資。

根據去年的年報,這個部門一共有141個人,其中,60個是大學畢業,77個是博士、碩士。

今年他們光薪資預算就高達3488萬新臺幣。

02

一個月虧掉749億

這樣豪華一個部門,管理這樣大規模的基金。

本應該如魚得水。

原本好像也應該是這樣,今年前8個月,累計收益達到771.4億元。

但是,到了9月好像風雲突變:

一個月虧掉749億,把前8個月的收益虧到只剩下22.4億。

這為什麼一下能虧掉這麼多?

簡單來說,就是拿到資本市場投資,比如,去投資股票、債券等等。

然後,還拿出一半多的資金交給其他機構去投資,通常也是股票、債券之類的。

俗話說,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但臺灣地區這個「勞動基金運用局」,卻是大失水準。

讓很多年輕人目瞪口呆。

因為,這個投資業績實在是太差了。

有人就炮轟,因為疫情,全球很多國家都在搞寬鬆政策,熱錢全世界到處跑,臺灣地區股市漲得也很好,大盤都在漲。

臺灣股市前9個月回報率4.32%,和MSCI指數回報率也有1.37%。

勞動基金前9個月收益率只有可憐的0.05%。

偏偏是勞動基金,炒股失敗。

03

給外國人接盤?

很多臺灣年輕人就很不解。

他們在網上說,「光是買臺積電或是0050就賺到幾百億了吧?!」

0050就是臺灣地區股市的一個指數。

所以,他們質疑:

到底是買了什麼垃圾股?

是哪些智障操盤手不用抓出來嗎?

不過奇怪的是,翻看公布數據,勞動基金股票投資裡,臺積電的確是大頭,幾個基金投資股票超過20%的份額都在臺積電上。

關鍵是臺積電從今年初到9月底,已經大漲超過30%。

難道勞動基金買了個假臺積電?

有網友就分析:也許是他們做了接盤俠。

外資在高位賣掉了30多萬張臺積電股票,很可能勞動基金「被安排」接盤,從而製造臺股很強的假象。

結果,外資高檔位賺飽飽跑了,勞動基金自己嚴重套牢在臺積電。

04

剛剛揪出一條大蛀蟲

一把虧掉這麼多錢,臺灣地區上下震動。

臺灣地區相關部門也不能沒有一點舉動,11月27日就把「勞動基金運用局」投資組前組長遊迺文給抓了。

面上能看到的是,遊迺文月薪在新臺幣10萬元左右(差不多相當於人民幣2萬3),但是從2012年9月開始到今年9月,他每月信用卡消費竟多達15-20多萬元。

並且,還陸續有900多萬元不明存款存入到他的帳戶。

簡單地說,就是收入和消費明顯不相符,而且有巨額不明來源財產。

原本遊迺文申請12月2日退休。

這下,他恐怕很難平安落地。

目前,已經查明的是遊迺文接受宴請招待,指示代操券商下單特定公司股票超過400張,和寶佳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主管邱裕元共同炒作特定公司股票,以低買高賣方式獲利。

據說,遊迺文還私下開設投資群組。在遊家,一共搜出三四臺平板,每臺平板都有很多投資群組。

他許諾,投資哪個股票一定賺,然後再用勞動基金拉抬股價。

簡單來說,就是拿普通人的養老錢來做局。

久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所以,虧了也沒什麼稀奇。

不過,虧了也沒關係,反正不是自己的錢。

只是苦了臺灣地區的年輕人。

而實際上,就像我先前在一篇文章裡說的,因為經濟生活壓力,臺灣年輕人根本不想生孩子。

臺灣地區生育率已經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

而且,已經出現「生(出生率)不如死(死亡率)」的情況。

比如,今年一季度臺灣地區總人口就是負增長(6553人)。

而臺灣地區勞保基金恰恰採用的模式是:這一代的退休金,由下一代來繳。

但現在,出生率不斷下滑,「繳少領多」。

有統計顯示,在2016年的潛藏負債(未來須支付的金額)高達8.96兆元新臺幣;

到了2018年底,這個數字暴漲8500億元,達到9.81兆元新臺幣。

「擊鼓傳花」的遊戲,也許有一天就玩不下去了。

有預測,這一天很可能在2026年就會來臨。

而現在,又遇到投資巨虧。

也難怪臺灣年輕人著急。

相關焦點

  • 3億老鼠倉,券商男所長和80後美女基金經理被抓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最新文書,區志航因與泰信基金的基金經理袁某串通設立「老鼠倉」,趨同交易達到2.81億餘元,非法獲利324萬餘元。區志航因此被判處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二審改判三年六個月。
  • 千億基金公司陷醜聞:夫妻暗箱操作老鼠倉,被罰2.28億還進監獄
    在一封判決書上顯示,華寶興業某基金經理利用未公開的信息,犯了交易罪,非法盈利1.14億,結果被警察查到,除了沒收1.14億利潤,還再罰了1.14億。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聰明反被聰明誤。不過親屬沒有落井下石,還幫著籌集資金,她的親屬在一審和二審期間的103天內籌集了1.4756億元,繳清了蔣寧被罰沒違法所得和罰金,使得蔣寧刑期從6年6個月降為5年。
  • 歐洲時尚之王真的慌了!平均每月虧10個億,今年打算關掉上千家店
    歐洲時尚之王,這次真的慌了!要知道,Inditex集團在此之前可是歐洲最賺錢的服裝時尚企業。而最近3個月淨虧損達4.09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2億),平均下來每月要虧掉10個億人民幣。該集團的背後老闆是前世界首富阿曼西奧·奧特加。給大家簡單的梳理下,Inditex集團始創於上世紀60年代,總部位於西班牙。
  • 深度扒皮:招財大牛貓的基金大虧,別把投資人的錢不當錢
    話不多說,一起來圍觀網紅「招財大牛貓」的基金虧成啥樣了!今天天本司機在「水木社區」看到一個「牛貓的基金好慘」的帖子。發信人eloveooo (風清雲淡),寫道:好久沒關注了,當初吹得還挺厲害。招牌產品,指數增強,不如直接買指數,同期也30%以上…… 感覺這家私募總體得給客戶虧10億以上。   這行其實大專畢業,還真做不來的。
  • 果然「炒股不如買基金」!上證指數三年「0漲跌」,基金卻大賺50%...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市場每一天都在起起伏伏,各種風格的投資者穿梭其間,各人有各人的收穫。從近兩三年市場看,頻頻上演的是演「炒股不如買基金」。基金君發現,在3年前,也就是2017年11月17日,上證指數收於3382點,而2020年的11月17日,上證指數收盤於3339.90點。這意味著,差不多3年來上證指數是「零漲幅」,而期間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獲得50%以上的收益率,更有近200隻基金實現業績翻倍。
  • 臺鳳梨酥名店「佳德」年營業額達7億 被爆在虧錢
    原標題:臺鳳梨酥名店「佳德」年營業額達7億 被爆在虧錢 圖:「東森新聞雲」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知名糕餅店佳德的鳳梨酥揚名海內外,店門口時常可見排隊人潮,在這樣的氛圍下,總有佳德靠鳳梨酥「大賺」的說法
  • 南京出現炒股家教 每堂課少則三四百多則上千元
    「這是我從十多年炒股失敗案例中總結出來的。如一隻股票,在高位突然放量,但價格卻不漲。且在分時圖上,價格始終不能逾越當日均價,我就會選擇先退出觀望。這些對於曾吃過虧的股民來說,可能會知道,但對於入市時間並不長的股民來說,可能就不清楚了。」杭先生補充說:「股市風險很大,新股民得到失敗的經歷,可能要比獲得成功經驗更寶貴。
  • 吃相難看的金融大佬:不光胡祖六,金牛獎基金經理照樣坑人!
    只因為周可彥是一位拿獎到手軟的明星基金經理。  周可彥2013年8月加入銀華基金,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擔任銀華富裕基金基金經理。  其中他掌舵的銀華富裕基金總規模115.34億元,任職期間收益率高達97.02%,創下其基金生涯最佳紀錄。
  • 7月新基金吸金3000億 本周潛力爆款基金全來了!(附最強...
    7月新基金吸金3000億 本周潛力爆款基金全來了!(附最強攻略)】7月來A股漲勢如虹,「爆款基金俱樂部」門檻直接從100億提升至200~300億級別,越來越多投資者加入了買基金的大軍。雖然近期市場有所調整但整體人氣仍然旺盛,而7月20日到24日又有18隻主權權益基金進入發行,預計還將爆款湧現。這些主動權益基金的產品信息、發行信息、基金經理人選等,值得投資者細緻關注,認真篩選。
  • 世界最大社保體系建成 覆蓋10億人的養老保險改革加速
    未來30年之內,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將從現在的約三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變成約一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4.25億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2億人,總覆蓋人數為9.75億。   重磅改革連續推進   我國2013年啟動了新一輪養老保險改革。雖然目前並沒有公布完整的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但遵循著「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陸續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 我國養老機構專業護工普遍短缺 養老護理行業為何留不住年輕人?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孔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至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4億人,佔總人口的18.1%。今年3月,民政部發布數據顯示,全國有200多萬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工作人員只有37萬,其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與此同時,一個護理員平均要服務近10個老人。
  • 螞蟻財富數據出錯,涉及100多家基金公司!90後炒基金成跳動的韭菜?
    也有基民稱:「其實基金銷售機構出錯並不鮮見,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只是當下這個時點,交易活躍,掉鏈子就容易給基金公司添麻煩。」在社交論壇上,不少基民曬出了自己的虧損。1億基民大數據曝光90後買基金人數最多去年8月,南方基金髮布的這份《一億基民大數據報告》,以該公司1億戶客戶為大數據,從幾個方面描繪出這些最賺錢基民的特徵。
  • 社保、養老基金三季度投資路線圖曝光
    來源:國際金融報社保、養老基金三季度投資路線圖曝光:加倉電子、食品、環保等行業,押中多隻暴漲股羅葛妹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向來以穩健的投資風格著稱,一直被價值投資者視為投資風向標。隨著2019年首批三季報陸續披露,備受關注的社保基金及基本養老基金的持股動向也逐漸展現在大眾眼前。在第三季度,他們鍾情於哪些領域?又「狠心」離開了哪些公司?
  • 從基金公司老鼠倉想到的
    我們要做一個純粹的投資者,也要選擇那些純粹的基金經理。崑崙也認為不能將基金經理個人行為等同於基金公司不行了,這未免有些偏激。因為像易方達、匯添富等大牌基金公司也都發生過。但對近年來發生老鼠倉的基金公司,崑崙認為一定要保持警惕。本來在強監管下,這種事情越來越少了,近幾年還出現挺說明問題的。一般這種案子時間都很長,最近下的判決都是好多年前的事。
  • 「養命錢」炒股 慎防「鱷魚」變「壁虎」
    昨日,據《中國證券報》報導,南方某省已經獲準將1000億元的基本養老基金轉交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一季度將開始投資。    受養老金入市等利好刺激,昨日A股絕地反彈,上證指數收盤飆升4.18%,創28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分析人士認為,「地方養老金入市有望實現雙贏,但本次試點直接投資於股市的資金不超過400億元,短期更多只是心理層面的影響。」
  • 葉檀:7000億元人民幣火速進場 馬上會有一個大牛市?!想多了!
    10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公布數據,截至9月底,18個省(區、市)政府跟社保基金會籤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帳,已經開始投資。
  • 華寶基金老鼠倉案始末:女基金經理3年狂賺一個億,二審被判五年
    帶著家人三年違法賺取一個億,最終錢款沒收還搭上了牢獄之災。 出品|投研觀察作者|周天一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前華寶基金投資副總監蔣寧特大「老鼠倉」案的判決結果,二審判決蔣寧有期徒刑五年。此時曝光陳年老鼠倉案對華寶基金口碑或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 正規科創板配資炒股公司正好配資線上股票配資平臺:到底股票配資...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現已沒有人不知道炒股這回事了,可是實踐上真實在炒股的人還是十分少,這首先是由於沒有錢,是真的沒有餘錢去炒股,幾百塊幾千塊炒股也提不起愛好,來來回回反而總是以虧本收場,這都是由於沒有方針,沒有可以盼望的炒股方向,單單想靠炒股盈餘把本金擴展起來,這個動力實在是缺乏,怎樣辦呢?辦法便是股票配資, 那麼,究竟股票配資怎樣掙錢?
  • 原華寶基金基金經理涉案近30億,非法獲利超億
    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表明,原判認定,被告人蔣寧自2010年7月3日至2013年8月22日間,擔任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華寶興業基金,現已更名為華寶基金)發行的行業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華寶行業精選)經理,對該基金買賣股票擁有決定權。
  • 線上槓桿炒股配資平臺正好配資在線股票配資公司:低利息配資炒股有...
    許多股民想配資炒股想方設法降低本錢,更低的融資利息意味著更低的融資本錢,更高更大的盈餘空間。不光是融資利息,任何關係到資金的東西都是越低越好,比方佣錢,管理費等。 正好股票配資平臺認為本錢這種東西必定要控制在規範的範圍內,假如脫離規範的去尋求低本錢,無異所以舍本求末,丟西瓜撿芝麻。其實配資炒股的本錢也是有必定規範的,假如一味尋求低價的融資利息,就要承當更大更糟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