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理好養老金,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解局出品
11年前,趙本山,在小品《不差錢》上留下一句經典的臺詞: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著,錢沒了。
這種痛苦,幾百上千萬的臺灣地區年輕人,最近感受得非常深刻。
因為,他們的養老錢,一個月被虧掉749億(新臺幣,約相當於173億元人民幣)。
這麼多錢是個什麼概念?
臺灣地區一共有2360萬人,也就是相當於全島每個人財富一下「蒸發」3173.7元。
而且,都是養老錢、救命錢。
01
一個超過4萬億的錢袋子
我們先把事情簡單捋一捋。
在臺灣地區,有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就業保險基金等等,差不多相當於我們大陸的「五險」之類。
他們把這些基金統稱為勞動基金。
這個勞動基金總規模超過4萬億新臺幣,勞動退休基金又是其中大頭,佔到3.5萬億。
這個退休基金是公司(僱主)按不少於6%的工資存到員工戶頭下面,員工也可以自己再交一部分。
簡單地說,就是大家養老錢、救命錢。
他們為了管好這筆錢,就專門成立了個部門叫「勞動基金運用局」,就是來負責拿這些錢去投資。
根據去年的年報,這個部門一共有141個人,其中,60個是大學畢業,77個是博士、碩士。
今年他們光薪資預算就高達3488萬新臺幣。
02
一個月虧掉749億
這樣豪華一個部門,管理這樣大規模的基金。
本應該如魚得水。
原本好像也應該是這樣,今年前8個月,累計收益達到771.4億元。
但是,到了9月好像風雲突變:
一個月虧掉749億,把前8個月的收益虧到只剩下22.4億。
這為什麼一下能虧掉這麼多?
簡單來說,就是拿到資本市場投資,比如,去投資股票、債券等等。
然後,還拿出一半多的資金交給其他機構去投資,通常也是股票、債券之類的。
俗話說,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但臺灣地區這個「勞動基金運用局」,卻是大失水準。
讓很多年輕人目瞪口呆。
因為,這個投資業績實在是太差了。
有人就炮轟,因為疫情,全球很多國家都在搞寬鬆政策,熱錢全世界到處跑,臺灣地區股市漲得也很好,大盤都在漲。
臺灣股市前9個月回報率4.32%,和MSCI指數回報率也有1.37%。
勞動基金前9個月收益率只有可憐的0.05%。
偏偏是勞動基金,炒股失敗。
03
給外國人接盤?
很多臺灣年輕人就很不解。
他們在網上說,「光是買臺積電或是0050就賺到幾百億了吧?!」
0050就是臺灣地區股市的一個指數。
所以,他們質疑:
到底是買了什麼垃圾股?
是哪些智障操盤手不用抓出來嗎?
不過奇怪的是,翻看公布數據,勞動基金股票投資裡,臺積電的確是大頭,幾個基金投資股票超過20%的份額都在臺積電上。
關鍵是臺積電從今年初到9月底,已經大漲超過30%。
難道勞動基金買了個假臺積電?
有網友就分析:也許是他們做了接盤俠。
外資在高位賣掉了30多萬張臺積電股票,很可能勞動基金「被安排」接盤,從而製造臺股很強的假象。
結果,外資高檔位賺飽飽跑了,勞動基金自己嚴重套牢在臺積電。
04
剛剛揪出一條大蛀蟲
一把虧掉這麼多錢,臺灣地區上下震動。
臺灣地區相關部門也不能沒有一點舉動,11月27日就把「勞動基金運用局」投資組前組長遊迺文給抓了。
面上能看到的是,遊迺文月薪在新臺幣10萬元左右(差不多相當於人民幣2萬3),但是從2012年9月開始到今年9月,他每月信用卡消費竟多達15-20多萬元。
並且,還陸續有900多萬元不明存款存入到他的帳戶。
簡單地說,就是收入和消費明顯不相符,而且有巨額不明來源財產。
原本遊迺文申請12月2日退休。
這下,他恐怕很難平安落地。
目前,已經查明的是遊迺文接受宴請招待,指示代操券商下單特定公司股票超過400張,和寶佳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主管邱裕元共同炒作特定公司股票,以低買高賣方式獲利。
據說,遊迺文還私下開設投資群組。在遊家,一共搜出三四臺平板,每臺平板都有很多投資群組。
他許諾,投資哪個股票一定賺,然後再用勞動基金拉抬股價。
簡單來說,就是拿普通人的養老錢來做局。
久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所以,虧了也沒什麼稀奇。
不過,虧了也沒關係,反正不是自己的錢。
只是苦了臺灣地區的年輕人。
而實際上,就像我先前在一篇文章裡說的,因為經濟生活壓力,臺灣年輕人根本不想生孩子。
臺灣地區生育率已經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
而且,已經出現「生(出生率)不如死(死亡率)」的情況。
比如,今年一季度臺灣地區總人口就是負增長(6553人)。
而臺灣地區勞保基金恰恰採用的模式是:這一代的退休金,由下一代來繳。
但現在,出生率不斷下滑,「繳少領多」。
有統計顯示,在2016年的潛藏負債(未來須支付的金額)高達8.96兆元新臺幣;
到了2018年底,這個數字暴漲8500億元,達到9.81兆元新臺幣。
「擊鼓傳花」的遊戲,也許有一天就玩不下去了。
有預測,這一天很可能在2026年就會來臨。
而現在,又遇到投資巨虧。
也難怪臺灣年輕人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