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韋伯:科學家構想未來超級空間望遠鏡

2021-01-10 太平洋電腦網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2018年,美國最新研製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就將發射升空,此時此刻,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著手展望更下一代的空間望遠鏡了。這是因為尖端科技以及大型設備將需要多年,乃至數十年時間去計劃、建造和發射,而科學家們不希望等到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快要退役時再做匆忙謀劃。

對於望遠鏡來說,口徑越大,其集光能力當然也就越強,從而讓科學家們能夠觀察到更加暗弱的天體。因此毫不意外的,儘管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已經擁有了6.5米的驚人口徑,很多科學家仍然希望在詹姆斯·韋伯之後的更新一代望遠鏡上能夠採用巨大的口徑設計。

天體物理學家,美國宇航局前首席科學家約翰·格朗斯菲爾德(John Grunsfeld)表示:「當我們尋找地球2.0時,它們的亮度將遠低於哈勃超深場圖像中最暗弱星系的亮度。」作為一名前太空人,格朗斯菲爾德曾經執行過多次在軌道上維護哈勃空間望遠鏡的任務,事實上他也是世界上最後觸摸哈勃望遠鏡的人類。

今年4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梅薩舉行的「天體生物學科學會議」(AbSciCon)上,格朗斯菲爾德呼籲未來建造一臺口徑在12米左右的空間望遠鏡。這樣一臺史詩般的設備如果能夠如願建成發射,那將極大幫助我們真正看清太陽系之外,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類地行星,還將幫助我們探尋宇宙最初的起源,並對遙遠的恆星與行星目標開展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

格朗斯菲爾德表示:「我不希望到時候我們會說,要是有個更大的望遠鏡就好了,那樣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發現。我們需要提前謀劃。」

2011年,一名工程師正在美國宇航局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對即將接受超低溫測試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巨大的鏡面進行檢查

超級望遠鏡

在目前各方的議論紛紛之中,作為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之後的更新一代未來望遠鏡,其有力的競爭方案之一當屬所謂「大型紫外/光學/紅外巡天望遠鏡」(LUVOIR)。這是一個設想中的多波段大型空間望遠鏡,其能夠對系外行星,行星形成與演化進行觀察研究,並探查早期宇宙的秘密。根據初步設計,其主鏡直徑將達到驚人的30~45英尺(約合9~14米之間),這一口徑設計已經達到了格朗斯菲爾德對於未來空間望遠鏡的設想。

在會議期間,LUVOIR望遠鏡科學技術定義小組聯合召集人德布拉·費雪(Debra Fischer)表示:「這的確是非凡的眼界。」她將設想中的這款超級望遠鏡評價為「21世紀的空間天文臺」。

按照目前的設想,LUVOIR望遠鏡將有能力觀察遙遠星系內部的恆星新生區域並繪製宇宙臨近空間中的暗物質分布地圖。它還將能夠認證極早期宇宙中的第一縷星光並直接拍攝土星和木星的冰凍小衛星表面的噴泉或火山噴發等現象。從其運行的地球軌道上,LUVOIR望遠鏡將能夠獲取解析度達到每像素約200米的冥王星以及其他柯伊伯帶天體圖像。

對於出席此次AbSciCon會議的科學家們來說,他們對於LUVOIR望遠鏡最大的期待當然是它對於系外行星觀測方面的能力。按照目前設計,這臺超級望遠鏡將讓科學家們可以直接獲取並分析遙遠的系外類地行星大氣成分光譜,從而搜尋生命的痕跡。目前最接近地球的候選目標是Kepler-452b,這顆系外行星圍繞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運行,但其質量要比地球大60%左右。因此,天文學家們目前仍在努力尋找大小與地球更為接近的系外行星,並且希望能夠對其大氣成分進行分析。

費雪表示:「生物痕跡就是我們追尋的目標。」基於科學家們目前對於巖石行星在恆星周圍分布情況的了解,費雪認為一臺像LUVOIR這樣的大型望遠鏡,加上能夠遮蔽恆星光芒的人工日冕儀,將是開展這方面研究的有力工具。按照一般概率估算,一臺4米口徑空間望遠鏡應該能夠找到大約6個與地球相近的系外行星世界,而如果這臺望遠鏡的口徑增加到8米,那麼它將有望找到25個與地球接近的系外行星世界,而如果是一臺口徑達到16米的空間望遠鏡,那麼我們將有可能找到多達100個與地球接近的系外行星世界。

這些數字非常重要,因為並非每一個環境條件與地球相近的星球都能夠發展出生命。因此我們的望遠鏡能夠觀察到的這類星球數量越多,從中找到一個真正擁有宜居條件星球的概率也就越大。

費雪表示:「如果宜居行星出現的概率是10%上下,那麼屆時我們手裡將有30個候選目標,我們可以從中選出可能性最高的那個星球。」

另一方面,時間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根據格朗斯菲爾德的說法,使用一臺口徑16米的空間望遠鏡進行一小時的系外行星搜尋工作,其獲取的結果將相當於一臺口徑4米的空間望遠鏡搜尋10小時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在相同的壽命周期內,更大口徑望遠鏡的效率優勢將更加凸顯。

格朗斯菲爾德表示:「我們將能夠覆蓋到更多候選目標,並從中選出真正的地球2.0。」

得益於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格朗斯菲爾德與費雪兩人都強調了一點,那就是未來空間望遠鏡的設計很有可能將隨著時間推移而出現重大的變化,甚至是目前還無法想像的變化。關於這一點,哈勃空間望遠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這臺人類第一個空間望遠鏡在1990年被發射升空時,科學家們還尚未發現任何一顆系外行星的存在。

但是在今天這個時代,空間望遠鏡必然需要具備探查系外行星大氣層成分的能力,而這是當初的望遠鏡設計者們不可能預見到的需求。未來,LUVOIR望遠鏡也將很有可能重複這樣的故事。費雪說:「它或許將被要求去解答一些我們現在甚至都從未聽說過的問題。」

這是用直接成像法拍攝的南魚座β,通過不同年份的成像,可以追蹤這顆系外行星在軌道上的運動

在軌可維護性

在服役的漫長的27年間,哈勃空間望遠鏡身居地球軌道,卻幫助人類洞察深邃的宇宙。在一開始出現儀器故障之後,太空人們能夠乘坐太空梭前往太空並對哈勃望遠鏡開展維修和技術升級工作,從而不但使其長期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甚至還能通過更新設備,不斷提升觀測能力。

格朗斯菲爾德表示:「我認為空間望遠鏡的可維護性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那樣可以讓你得以不斷為望遠鏡更新設備,從而使其持續升級。」

在2010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要求美國未來的旗艦級天文觀測項目都應該具有可維護性。但是即將在明年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將不具有這樣的可維護性,因為它的提出時間遠在2010年之前。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被安放在距離地球150萬公裡遠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上,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上,任何在軌維護工作都是不可能進行的。

而至於LUVOIR,目前還沒有完全的定論。它最終能否得到批准而真正成形還需要看它與另外一個極具實力的項目——「宜居系外行星成像任務」(HabEx)之間競爭的結果。HabEx項目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對類太陽恆星周圍的系外類地行星進行直接成像並對其大氣層性質進行觀測。

HabEx望遠鏡將採用直接成像技術,使其能夠直接拍攝遙遠行星世界的面貌。但它的用途也並非完全局限於系外行星研究,它還將能夠開展銀河系內外的多種天體目標。

來源: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哈勃下一任繼承者: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啟人類首次觀測宇宙邊界
    截止202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已經在太空運行了30年,直到今天它依然繼續探索著宇宙深處。不過目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最遠可觀測到宇宙誕生後4.8億年的景象。哈勃空間望遠鏡 如果想要觀測嬰兒時期的宇宙模樣,我們就需要一臺大型的太空紅外望遠鏡。因此哈勃空間望遠鏡下一任繼承者,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便誕生了。
  • 60光年外的一個亮點引起了科學家關注,未來地球已提前上演!
    )的克卜勒系外行星搜索望遠鏡到更務實的搜索300光年內系外行星的TESS系外行星搜索望遠鏡!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地獄一般的行星,儘管科學家們有些落寞,但無意中卻揭示了一個真相,未來地球的真相!
  • fate zero:韋伯為什麼會心甘情願成為大帝的臣子
    在fate zero中,大帝與韋伯這對組合可以說是整部番中最靚麗的一對,既有實力在聖杯大戰中大放異彩,他們之間的感情更是令人動容,超越了他們作為御主與從者這層關係的感情,亦師亦友,那問題來了,聖杯大戰總共就幾天,為何韋伯會與大帝產生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 《饑荒》蜘蛛人韋伯生存屬性特點解析
    導 讀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饑荒》蜘蛛人韋伯生存屬性特點介紹 韋伯玩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蜘蛛人韋伯怎麼玩吧。
  • 超越博物學:邁向數字時代的科學教育
    伴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和現代科學的突飛猛進,小學科學教育也遇到了「挑戰」:學生如何通過科學課認識達爾文、亞里斯多德等這些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家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教師如何引領學生掌握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數位化科學工具,讓他們超越日常的經驗,更好地適應未來?本期特別呈現特級教師吳向東關於當下小學科學教育的新思考。
  • 饑荒:蜘蛛人韋伯成了現在這般模樣,究竟是好是壞?
    每一名角色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世,我們本期文章要詳細探究的,與我們可愛的蜘蛛人韋伯息息相關。首先應該要把官方推出的饑荒遊戲背景知識跟大家簡單複述一遍,因沉迷於黑魔法力量的麥斯威爾,被暴亂的黑魔法傳送到了饑荒世界裡面。麥斯威爾想要嘗試離開這個世界,於是藉助僅存的一絲黑魔法的力量把製作連接饑荒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傳送門的方法,交給了一個痴迷於科學實驗的紳士科學家威爾遜。
  • 科學家為什麼要把天文望遠鏡建在太空中?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生活中一些攝影和氣象員都會有自己的天文望遠鏡,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外天空的一些景象。在地上我們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而在太空中還有大型的「哈勃望遠鏡」,只不過太空的望遠鏡看得更遠更清晰。那它為什麼要建在太空中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吧。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於是科學家通過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對早期黑洞進行了研究,通過比對200多個星系的X射線信號,科學家發現早期黑洞擁有特殊的噴流釋放,並具有一些代表性的物理現象,周圍吸積物質存在大量分子氣體和塵埃,這些都是早期黑洞及其周圍空間環境的特點。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在地外星球生命探索領域獲得一項重大突破!
  • 視界面望遠鏡:為黑洞拍首張照片
    就在今年的4月5日到14日之間,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將開展一項雄心勃勃的龐大觀測計劃,利用分布於全球不同地區的8個射電望遠鏡陣列組成一個虛擬望遠鏡網絡,人類或將第一次看到黑洞的視界面。這個虛擬的望遠鏡網絡被稱為「視界面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其有效口徑尺寸將達到地球直徑大小。
  • 饑荒蜘蛛人韋伯介紹 你不知道的韋伯的秘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饑荒蜘蛛人韋伯介紹,你不知道的那些韋伯的秘密呦~大家都知道饑荒蜘蛛人韋伯是饑荒中的角色之一,它可是一個有趣的角色,下面大家就跟隨安趣網小編一起來看看饑荒蜘蛛人韋伯介紹,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那些韋伯的秘密吧!
  • 科學家發現外星人居住的星球,科幻電影將成現實?
    但,科學家在遙遠的外太空無意發現了一顆異常美麗的行星,如果在地球上觀察它,與其它行星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卻被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顆美麗的行星極有可能會孕育出生命。發現之旅眾所周知,人類幾乎每年都會像外太空發射各種功能的飛船和衛星,而這些飛船上基本都會裝載足夠清晰的望遠鏡用以探測周圍的小型天體。
  • 貼上它,任意手機變成320倍超級望遠鏡!
    今年簡直是手機的「望遠鏡」之年,前陣子才開售的華為 P40 Pro,把望遠鏡變焦倍數幹到了 50 倍。而三星也不甘落後,萬元機皇 S20 Ultra,直接是 100 倍混合變焦。「動動手指頭,看到對面海的女孩」但是,華為三星再強,也強不過它。因為變焦不僅僅是個數字,還講求質量。
  • 饑荒:醜陋的外表下,難以掩蓋的是蜘蛛人韋伯的寂寞
    饑荒饑荒遊戲裡面,有許許多多的角色,紳士科學家威爾遜,玩火少女薇洛,喪失親人的溫蒂,擁有強力魔法的圖書管理員等等,都是廣受玩家熱愛的角色。韋伯韋伯,作為所有角色裡面唯一一位以蜘蛛為原型創造的角色,最大的特點就是跟蜘蛛特別親近。
  •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開工建設 2021年開光
    ,建成後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擁有七面反射鏡,由亞利桑那大學主導研發,其聚焦能力是目前最大的光學望遠鏡能力的六倍以上,觀測清晰度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10倍左右。巨型麥哲倫望遠鏡能夠讓科學家更加深入觀測宇宙,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接近時間的起點。科學家認為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的主要觀測目標為系外行星、黑洞、遙遠恆星和星系的光線等。
  • 呼聲最高的「超級地球」或已有生命存在
    在技術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金星是另一個地球,金星的體積幾乎和地球一樣大,而且是地球的鄰邦,因此它同在太陽系中生活,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它在大氣中的位置。但是當探測器著陸時,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金星表面溫度很高,是一片熾熱的焦土,而所謂的大氣是由二氧化碳組成,有時還會有硫酸雨,這種環境就像地獄一樣。
  • 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 蜘蛛人韋伯分析介紹
    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 蜘蛛人韋伯分析介紹時間:2016-12-25 14:5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 蜘蛛人韋伯分析介紹 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呢?周圍有怪,沒法睡這是什麼鬼,相信各位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吧!
  • 千古 | 致凱克望遠鏡之父
    他還是凱克望遠鏡的首席設計師與項目科學家。1965年尼爾森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隨後1972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基本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加州理工學院就讀時,他參與協助設計與建造了一臺口徑為1.5米的望遠鏡。
  • 帶上你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和科學家們一起邁向宇宙深處
    「我是科學家」第五期線下活動&特別專場, 兩場活動招募開始!這類天體是宇宙重元素的主要創造者,與宇宙生命起源以及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它們也是洞察宇宙未來命運的燈塔。 劉凱軍 《今天宇宙空間裡的「天氣」怎麼樣?》
  • 超越美國,天眼成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探索宇宙就靠它了
    貴州天眼在2016年建成之初以500米口徑就超越美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305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我國的天眼計劃在1994年就開始執行了,由沈世釗院士等人為首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始了初步的設計。當年確定好選址問題後,面臨著另一個問題,當地9110位居民的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