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為什麼要把天文望遠鏡建在太空中?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1-01-10 汽車資訊潮流圈

在生活中一些攝影和氣象員都會有自己的天文望遠鏡,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外天空的一些景象。在地上我們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而在太空中還有大型的「哈勃望遠鏡」,只不過太空的望遠鏡看得更遠更清晰。那它為什麼要建在太空中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吧。

最初的天文望遠鏡是由伽利略在1609年發明的,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發現,可以說沒有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就沒有現代天文學。而經過科學家一代一代的改進最終成為現在圖片上看到這種。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地面上普通的天文望遠鏡在大氣層或者是天氣不好的情況下效果就會不好。終於在1990年美國發射的哈勃望遠鏡升入太空,擺脫了大氣層和天氣的影響。就相當於把眼睛放在了太空中,盲點降到最小,不受天氣和大氣層幹擾得到更多精確的天文資料。

由於哈勃望遠鏡在天空中,所以維修或者更換配件都很麻煩而且資金也很龐大,所以各個國家開始建造「電望遠鏡」逐漸取代太空中的哈勃。而國建造的「FAST500米口徑的電望遠鏡」歷時22年建成,是世界最大的口徑也是最靈敏的電望遠鏡。也將我們國家天文學提高了一個新的層次。

人類最初把望遠鏡健在太空是為了避開大氣層有更好的研究效果,而如今科技發達,在地面上利用電望遠鏡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也不用再把太空人和配件發射到太空中去維修作業了,不用去浪費人力資源和龐大的資金了。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有意在加那利群島建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中國網3月2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19日報導,加那利群島自治區政府宣稱,俄羅斯政府有意在該島建設直徑61米的天文望遠鏡,若該計劃得以實施,這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根據該政府的聲明,莫斯科大學校長維克託·薩多尼切在俄羅斯首都參與一個跟加那利群島政府共同商討有關籤署推廣科學協議,以及STARMUS會相關事宜之際,在其演講中提到了俄羅斯政府的這個計劃 。加那利自治區主席保利諾·裡韋羅,也參加了這次有關舉辦第二屆STARMUS盛典相關事宜的會議。
  • 為什麼在太空喝水可能會窒息?太空人親自示範,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在太空喝水可能會窒息?太空人親自示範,看完你就明白了太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那真的是可望而不可級的,自古以來我們就對地球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一直都想去地球外面的世界看看。其實我們人類還沒上太空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地球外面是太空了,這就要歸功於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了。
  • 你眼中的天文攝影是什麼?
    你試過在夜晚拍下低垂的月亮微弱的光嗎?你看過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嗎?如果你對以上任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肯定接觸過天文攝影了。天文攝影就是給宇宙中的物體拍攝照片,與使用的攝影器材無關(無論你用的是傻瓜相機,還是哈勃望遠鏡)。而拍攝對象可以是任何東西,小至月球,大到銀河系。圖解:有人在1054年目睹了這顆超新星的爆炸。
  • 【科技日報】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
    TMT這個直徑達30米的光學望遠鏡受光面積將是目前人類使用最大口徑光學天文望遠鏡的9倍,空間解析度則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12倍,其強大的宇宙洞察能力必將引發天文學研究的飛躍發展。雖然TMT有其巨大優勢,但能夠與TMT匹敵的另外兩架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也在籌建中。
  • 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入門者須知
    所以你必須先要了解以下這份簡要的建議。你很容易就能從天文學書籍或網站上觀賞壯美的圖片,或者是通過小型望遠鏡看到類似的畫面。但不要忘了這些美麗的景色應該是用大型天文臺設備或者是相機的延時曝光才拍到的,這些拍攝手法會將所有的細節和顏色展現出來。然而,這並不是你從你家後院的望遠鏡裡看到的東西。
  • 除了地球2.0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還發現了什麼?
    它由一架太空望遠鏡的名字而命名。  這架耗資6億美元、2009年3月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如何發現地球2.0的呢?除此之外,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還有其他什麼令人類驚奇的發現呢?  不少媒體驚呼,人類在遙遠的太空中找到了地球的「2.0版本」。  儘管Kepler-452b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液態水,並且可能接收類似太陽光為光合作用提供基礎,但是,科學家們目前無法證明Kepler-452b上存在生命。  原因是,發現這個行星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並非探測器,無法做到近距離觀測,它只能判斷星球大小,無法分析出行星的構成和大氣狀況等具體參數。
  •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這個成立於2013年8月的群,讓珠海越來越多的天文愛好者找到了情感的共鳴。  等你與我仰望星空  在這個群中,大家都知道,V9是國內業餘天文愛好者中唯一能純手工製作卡塞格林式天文望遠鏡(卡式)的牛人。去年冬天,V9加入珠海天文愛好者群,他看到大部分群友都沒有用過大的鏡子,群裡也沒有公共設施,就主動提出給群裡做一臺,供全體群友活動時使用。
  • 解讀南極冰穹A:地球最佳天文觀測點之一
    那麼我國為什麼選擇在南極建臺,意義何在?即將前往南極執行科考任務的天文學家朱鎮熹博士解答了這些問題。  南極冰穹A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觀測地點之一  朱博士對這次選址建臺的理由如數家珍:南極冰穹A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觀測地點之一。這樣的站址對望遠鏡的觀測效率的提高有極大的好處。第一,觀測時間長。
  • NASA發布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梅西耶星表圖集
    誕生於 200 年前(18世紀)的梅西耶星表,為我們指出了宇宙中百餘個明亮的星雲、星團和星系的精華部分,天文愛好者們用小型望遠鏡都能欣賞到。令人欣喜的是,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一批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梅西耶星表圖集,畫面的震撼力遠超普通人的想像。
  • 夜觀星象時以「人民的名義」聊聊天文望遠鏡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兩個問題。首先要解答吃瓜群眾最容易感到困惑的問題。是不是想觀測天文就必須用到天文望遠鏡?不是。天文望遠鏡一次只能看到一小塊區域裡的東西。而業餘天文觀測裡有很多目標是大範圍的天區,比如看銀河、看星座、看流星雨等,用望遠鏡觀測相當於管中窺豹,根本看不過來。看這類目標時以肉眼直視為主,要想拍照則是單反+廣角鏡頭,基本用不到望遠鏡。
  • 超越韋伯:科學家構想未來超級空間望遠鏡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2018年,美國最新研製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就將發射升空,此時此刻,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著手展望更下一代的空間望遠鏡了。這是因為尖端科技以及大型設備將需要多年,乃至數十年時間去計劃、建造和發射,而科學家們不希望等到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快要退役時再做匆忙謀劃。
  • 天文愛好者新手必讀:三大主流品牌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
    接觸天文望遠鏡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並且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個廠家上百種型號的天文望遠鏡。應朋友之約現將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三大品牌(星特朗、博冠、寶視德),入門級望遠鏡做一個評述以及對比。本文主要針對如下三款80MM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分別是:星特朗PowerSeeker80EQ、博冠天鷹80EQ、寶視德80EQ。新手選購望遠鏡常常會關注那些具體的參數,比如口徑、焦比、極限星等、鍍膜等等,這些當然是天文望遠鏡的重要參數,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輔助性配件,這些配件如果質量不好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觀星體驗。
  • 耗資2.6億,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背後真相讓人無可奈何。射電望遠鏡對人類探索太空起到重要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國對太空越發好奇,美國登月計劃的成功代表著人類正式邁進宇宙探索的第一步,人的視力十分有限,想要看清楚遠距離的事物就需要藉助一些工具,望遠鏡的出現給予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而想要探索更遼闊的宇宙,自然需要高精尖的設備,比如天文望遠鏡。
  • 無人機視角: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倒塌視頻發布
    據外媒報導, 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倒塌的戲劇性畫面已經公布,它顯示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科學儀器的最後時刻。 望遠鏡--一個巨大的、1000英尺寬的碟形天線上方懸掛著一個接收器和雷達發射器--在2020年8月遭受損壞後於2020年12月1日凌晨倒塌。
  • NASA新太空望遠鏡SPHEREx將探秘「宇宙大爆炸」
    據外媒報導稱,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一個宇宙學模型,描述了科學家們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設計了一臺太空望遠鏡,它將能夠探測宇宙,尋找那些最早時刻的證據。NASA還宣布,其望遠鏡建造計劃中的宇宙歷史分光光度計、再電離紀元和冰層探測器(SPHEREx)進展順利。目前,NASA將開始進行最後的設計工作,並開始建造望遠鏡,希望在2024年到2025年之間發射該望遠鏡。
  • 首席科學家揭秘給衛星取名:「慧眼」有中英文名還有暱稱!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5日訊(記者高萌) 「團隊所有努力,為的就是讓我們擁有自己的『慧眼』,去活捉黑洞,去看那個潛伏在星空中極端熾熱的高能宇宙,看繁星不斷上演的生死故事,還有宇宙中稍縱即逝的驚鴻一瞬。」今日11時00分,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英文縮寫「HXMT」)衛星成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宇宙中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那是什麼力量在支撐它們呢?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奇幻照片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哈勃深空場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不僅具有很大的科考意義,而且還非常的漂亮,像「太空禮花」、「創生之柱」、「星系玫瑰」這些照片讓人類驚嘆之餘又充滿了對宇宙嚮往之情,對於哈勃望遠鏡拍攝無數的宇宙照片,如果我們仔細對比的話,會發現這些照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這些照片顯示的星球、星雲以及其他物質似乎都「漂浮」在太空中
  • 千古 | 致凱克望遠鏡之父
    他還是凱克望遠鏡的首席設計師與項目科學家。1965年尼爾森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隨後1972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基本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加州理工學院就讀時,他參與協助設計與建造了一臺口徑為1.5米的望遠鏡。
  • 想完爆都教授 天文觀測與攝影發燒指南
    尤其是在某一瞬間,你視野裡的天體可能突然像你展示它令人迷醉的細節,並且還可能帶給你一種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的感覺。就如同本文開始的木星一樣,那就是需要高素質的APO望遠鏡或是高素質的反射鏡、折反射鏡。有,那就是折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因為有了中央反射鏡導致的遮蔽,所以所有的發射式的天文望遠鏡,有效口徑要比其直徑小很多,而且由於遮蔽導致的結果是成像反差遍地,畫質不如APO,但是優勢也明顯,口徑可以很大卻不用特別貴。業餘界口碑相當不錯的Celestron C8或是C9.25,只要9000元左右。
  • 風味天文|這些Logo廣為人知,因為早已存在於宇宙中?
    一說天文,大家的印象中總是一副「高冷範兒」,可是如果充分發揮想像力,它也可以別有一番「風味」!從本周開始,我們又有一個全新的欄目上線啦!風味天文——帶你「品味」宇宙的味道。第一期的內容,從宇宙中的Logo開始~宇宙 LOGO撞標不可怕,誰*誰尷尬?不不,如果是跟宇宙中的天體撞標,無異於獲得了最佳廣告位。我們從哈勃空間望遠鏡拍到的火狐Logo開始看起。麒麟座V838變星爆炸 vs.太空火狐Mozilla公司的開源瀏覽器正式更名為Firefox是在2004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