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觀星象時以「人民的名義」聊聊天文望遠鏡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爆螢屏,劇中除了達康書記、高育良等正反派主角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就連作為配角的孫連城區長也成為刷屏的對象。尤其是劇中旁白對他的嘲諷「開悟之後,視萬物為螻蟻,唯有胸懷宇宙」,給嚴肅的劇情增加了一絲意外的冷酷幽默。

不過,劇中給這位區長配置的「天文望遠鏡」,卻是被眼尖的天文愛好者看出,只是個玩具級別的低檔貨,更有熟悉望遠鏡的業內人士刨出它在某寶網站的包郵價格尚不到200「大洋」。這樣的貨色足夠讓孫區長開心愉快地「胸懷宇宙」嗎?還有不少觀眾則因為這個場景對天文開始感興趣,想買一臺望遠鏡來「胸懷宇宙」一下了。

初學者在買天文望遠鏡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有哪些品牌款型值得推薦呢?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兩個問題。

首先要解答吃瓜群眾最容易感到困惑的問題。

是不是想觀測天文就必須用到天文望遠鏡?

不是。天文望遠鏡一次只能看到一小塊區域裡的東西。而業餘天文觀測裡有很多目標是大範圍的天區,比如看銀河、看星座、看流星雨等,用望遠鏡觀測相當於管中窺豹,根本看不過來。看這類目標時以肉眼直視為主,要想拍照則是單反+廣角鏡頭,基本用不到望遠鏡。

好的望遠鏡能看多遠?能放大多少倍?

其實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目標也很遠,比如月亮,它與地球的距離是38.4萬公裡,用肉眼直接看毫無壓力;在晴朗的夜空,我們僅靠肉眼就能看到仙女座星系,它距離我們250萬光年。

肉眼的不足在於看不清遠方目標的細節。望遠鏡不是為了看得遠,而是為了看清細節。這種能力是由望遠鏡的口徑決定的,也就是望遠鏡的口徑越粗,呈現細節的能力越大,解析度越高。(人眼在黑暗環境下瞳孔可以擴張到7毫米左右,這就是人眼這臺「望遠鏡」的口徑。)

因此,買望遠鏡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在你預算許可的範圍內,買鏡筒最粗的望遠鏡。

放大倍數則是由望遠鏡的物鏡焦距/目鏡焦距決定的,比如某臺望遠鏡焦距為700毫米,口徑為60毫米。如果使用25毫米焦距的目鏡,放大倍數就是700/25=28倍;如果換一個10毫米的目鏡,放大倍數就變成700/10=70倍。

但要注意,如果物鏡的口徑不夠大,無法把目標上的細節分開,單純提高放大倍數也沒法看清細節,一般來說放大倍數的上限是口徑數值的兩倍。

用了天文望遠鏡是不是就能看到絢麗多彩的星雲、星系等目標?

很難。參見上一個問題,要分清細節得有足夠大口徑的望遠鏡。口徑大則收集光線的能力更強,能讓遙遠星光看起來更亮一些,但遇到實在暗弱的,也只能通過用照相機長時間曝光+後期處理才能出圖。

一般初學者的望遠鏡,只能看到月亮表面有環形山;看到木星、土星不只是一個星點,而能看到其面積增大成為圓斑,土星的周圍有像毛刺或像橢圓的光環;還能看到一些球狀星團或者雙星系統之類的目標能被分出多個星點。

是不是買來一個鏡筒就能用了?

為了觀測得更好,一般來說還要配上用於穩固的三腳架、不同焦距的目鏡、視野較大便於尋找目標的尋星鏡以及手動或電動的赤道儀以防地球自轉影響而跟丟目標……

如果上面那些複雜的信息還沒有把你嚇退,堅持看到了這裡,說明你對天文觀測有一定的真愛,那麼下面開始推薦不同級別的望遠鏡。

通用型選手

首先推薦的是雙筒望遠鏡,它的優點是便攜、日常通用性較強,除了天文觀測,可以作為旅行出遊、觀看演出比賽等活動,而且操作簡便。

希望這能增加你的購買使用率,即使發現天文觀測太難了最後棄坑,也不至於只能擱在床底下攢灰。

博冠樂觀8×42結構緊湊方便攜帶。

博冠獵手7×50價格不高,重量輕,口徑大,體積略大。

雙筒望遠鏡的目鏡沒法更換,它們的標註數據為「放大倍數×口徑」,比如8×42就表示可以放大8倍的42毫米口徑望遠鏡。

入門型選手

其次推薦一些價格在1000—2000元的輕便型天文望遠鏡,這些可以算是入門級別的裝備,用來多做練習、掌握操作技巧是很好的。

在城市裡可以用於觀看月亮、木星等明亮天體;外出旅遊想攜帶也不會太費力。玩差不多了也可以送小朋友或者打對摺賣二手。

星特朗Deluxe90EQ這和《人民的名義》中,趙瑞龍的那一款差不多,如果想拓展的話可以在其赤道儀上加個單軸的電動跟蹤裝置,進行簡單的拍攝。

博冠105/1000特點是口徑大,結構緊湊。

拓展型選手

如果你已經有了前面的裝備,不是完全的新手,後續想繼續拓展裝備的性能,可以考慮擴展至5000—6000元左右的裝備。

信達(sky-watcher)200F4大口徑集光力強,目視有優勢。

銳星80APO無色差成像好,焦距短,適合拍深空天體。

專業型選手

另外,配合專業的鏡筒,可以考慮以下赤道儀,都是能經得起考驗,跟蹤精度足夠的裝備。

信達(sky-watcher)heq5pro萬元以下的經典選擇,適合口徑150mm以下的折射和反射式望遠鏡。

信達(sky-watcher)neq6pro載重大,適合大口徑望遠鏡。

星野攝影選手

如果並不打算搞太專業的設備,而打算走星野攝影路線,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用單眼相機+廣角鏡頭來拍攝大範圍的星空,則可以考慮添置星野赤道儀,而不要只是千篇一律的拉星軌了。

信達大星野赤道儀選擇不同的雲臺配置,可接望遠鏡或照相機。

英國AstroTracTT320X俗稱剪刀腳,可承重15kg。

以上只是從廣大的望遠鏡市場品牌中挑出的一些來作為推薦,小夥伴們也可以以此為線索,在選擇其他款型時加以對比。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下決心買了,就一定要多練習,多使用。一開始使用經驗不足,操作不太熟悉,可能會覺得單調枯燥。但唯有經歷這個階段,才能體會到找到目標的成就感。這種投入實際觀測的體驗,是單純看照片畫冊所體會不到的。

相關焦點

  • 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入門者須知
    許多年來,很多業餘天文學家們對我講述著他們對星空的熱情是如何被第一架天文望遠鏡所點燃。9歲那年,透過的第一架望遠鏡凝視月球那迷人的景象讓我至今難忘。以至於40年來,我從未厭倦過抬頭仰望星空的感受。也許目前你正在認真考慮購買一臺天文望遠鏡,不論是給自己還是為其他人。
  • 十大天文觀星移動應用 幫助天文愛好者觀察星象
    夏季來臨,又到了一年中觀星的最好季節,十大天文觀星移動應用,可以幫助天文愛好者更好地觀察星象。  十大天文觀星移動應用如下:  1、Star Walk - 5 Stars Astronomy Guide  仰望星空,卻並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有了Star Walk - 5 Stars Astronomy Guide這款應用後,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用戶只要將設備指向空中,它就會自動繪出星座圖。
  • 無人機視角: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倒塌視頻發布
    據外媒報導, 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倒塌的戲劇性畫面已經公布,它顯示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科學儀器的最後時刻。 望遠鏡--一個巨大的、1000英尺寬的碟形天線上方懸掛著一個接收器和雷達發射器--在2020年8月遭受損壞後於2020年12月1日凌晨倒塌。
  • 天文愛好者新手必讀:三大主流品牌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
    接觸天文望遠鏡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並且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個廠家上百種型號的天文望遠鏡。應朋友之約現將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三大品牌(星特朗、博冠、寶視德),入門級望遠鏡做一個評述以及對比。本文主要針對如下三款80MM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分別是:星特朗PowerSeeker80EQ、博冠天鷹80EQ、寶視德80EQ。新手選購望遠鏡常常會關注那些具體的參數,比如口徑、焦比、極限星等、鍍膜等等,這些當然是天文望遠鏡的重要參數,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輔助性配件,這些配件如果質量不好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觀星體驗。
  • 【科技日報】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
    這也是「幽靈星系」 的真實面貌首次被天文望遠鏡觀察到。今年5月的蒼穹熱鬧非凡,不少天文愛好者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等候著日環食、半影月食等罕見天文現象的接踵而至。然而對於天文學家來說,赤手空拳地上陣可不行。這不,近期全球似乎開展起一場興建天文望遠鏡競賽,儘管多種「世界之最」的頭銜數易其主,但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神秘星空,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地升級裝備。
  •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這個成立於2013年8月的群,讓珠海越來越多的天文愛好者找到了情感的共鳴。  等你與我仰望星空  在這個群中,大家都知道,V9是國內業餘天文愛好者中唯一能純手工製作卡塞格林式天文望遠鏡(卡式)的牛人。去年冬天,V9加入珠海天文愛好者群,他看到大部分群友都沒有用過大的鏡子,群裡也沒有公共設施,就主動提出給群裡做一臺,供全體群友活動時使用。
  • 科學家為什麼要把天文望遠鏡建在太空中?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生活中一些攝影和氣象員都會有自己的天文望遠鏡,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外天空的一些景象。在地上我們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而在太空中還有大型的「哈勃望遠鏡」,只不過太空的望遠鏡看得更遠更清晰。那它為什麼要建在太空中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吧。
  • 俄羅斯有意在加那利群島建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中國網3月2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19日報導,加那利群島自治區政府宣稱,俄羅斯政府有意在該島建設直徑61米的天文望遠鏡,若該計劃得以實施,這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與加那利直徑10.4米的大望遠鏡以及智利目前正在建設的直徑長達24.5米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相比,俄羅斯該提議建設主鏡直徑達60米望遠鏡提案確實將是個備受矚目的工程。加那利自治區主席裡韋羅稱,俄羅斯望遠鏡能夠在加那利群島建設對加那利來說也將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天文主題展「星空之境」開啟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9月26日報導:今天起至11月26日,上海科技館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1臨展廳免費對遊客開放。  匯集星空攝影作品精華  本次展覽的攝影作品內容十分豐富:有全球著名地景與天象的結合,如海爾波普彗星划過法老陵墓和史前巨石陣的瞬間,滿月之相定格在中亞波斯波利斯和雅典波塞冬神廟;也有遍及中國的天地融合,如川藏高原、黃山上的銀河拱橋拼接影像、莫高窟銀河及故宮等著名山川河嶽與古蹟的星月同框;還有利用攝影終端透過天文望遠鏡記錄下的遙遠的深空天體
  • 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原來是美軍基地:曾截獲蘇聯登月飛船信號
    許多人都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天文觀測平臺,但很少人知道,這個射電望遠鏡其實是美軍支持下建造的,確切地說是美軍的一處秘密基地。近日,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大型射電望遠鏡發生坍塌,重達900噸的射電發射源墜落到直徑305米的碟面上,導致整個射電望遠鏡損壞。從工程角度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無法修復,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只能重新建造,修復的費用比重新建造還要昂貴。
  • 《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
    作為男主角的陸毅則坦言自己首次接觸劇本時就被懸念迭起的劇情所吸引,熬了兩個通宵把劇本看完後,為了更好地詮釋這個「有力度」的角色,先後兩次前往最高人民檢察院體驗生活,毅然參與了這部拍攝難度大、強度高的電視劇。
  • 3月19日晚仁威廟可免費用望遠鏡 觀測星空
    活動:仁威廟會熄燈一小時活動  地點:泮塘路仁威廟廣場  時間:2016年3月19日 19:00-21:00  票價:免費  到仁威廟廣場夜觀星空去  為配合全球「熄燈一小時」活動,廣州市荔灣區科協、廣州荔灣中學、昌華街西關大屋服務中心和廣東省生態學會人文生態專u業委員會等單位,將於明日19時至21時,在廣州市泮塘路仁威廟廣場舉辦「減少霧霾,為藍生活」的環保科普活動,全部活動項目免費。
  • 望遠鏡購買指南第二部分:如何挑選望遠鏡
    這樣的話很容易誘惑剛入門的天文愛好者以及為小孩著想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家長們期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心系宇宙,到時可以用這個工具來「探索天堂奇觀。」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望遠鏡不光浪費錢,而且最後也沒什麼用處。我們稱這些望遠鏡為「垃圾望遠鏡」你在垃圾望遠鏡上花的錢不如用來投資一個優質的雙筒望遠鏡。
  • 你眼中的天文攝影是什麼?
    你看過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嗎?如果你對以上任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肯定接觸過天文攝影了。天文攝影就是給宇宙中的物體拍攝照片,與使用的攝影器材無關(無論你用的是傻瓜相機,還是哈勃望遠鏡)。而拍攝對象可以是任何東西,小至月球,大到銀河系。圖解:有人在1054年目睹了這顆超新星的爆炸。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了這顆恆星殘餘部分的圖像,現在被稱為巨蟹座星雲。
  • 千古 | 致凱克望遠鏡之父
    他還是凱克望遠鏡的首席設計師與項目科學家。1965年尼爾森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隨後1972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基本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加州理工學院就讀時,他參與協助設計與建造了一臺口徑為1.5米的望遠鏡。
  • 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日偏食
    (學校供圖)6月21日下午,天文奇觀——「超級日環食」在環食帶上精彩上演。雖然湛江此次不在環食帶上,只能看到日偏食,但仍然有眾多天文愛好者提前準備好瞭望遠鏡、專業相機等設備,興致勃勃地觀測和拍攝日偏食。當天下午,廉江市第三中學校團委組織該校科技小組和攝影社20名學生,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 星象|Alex 一周宇宙星象播報(12.28—1.3)
    此次滿月發生在水象宮位,也是代表基石、安全感、家庭、房屋的巨蟹宮位,任何星象,都是對每個人都有較多影響的,只是針對、具體到個人,影響的領域並不相同,針對這次滿月,我們需要注意這些事情:  1、 我們是不是經常對家人更容易缺乏耐心,對陌生人反而更容易有禮貌謙讓的舉動?
  • 如何用星象圖找到今天的星宿
    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日知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中國的古人,早在三代時期就已經在觀象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