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二十八宿是怎樣排列的?如何用星象圖找到今天的星宿

2021-01-09 心慧文化

中國的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夜觀天象。

《尚書虞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尚書》記載了早在帝堯時期,就已經專門派人觀察天象以授民時。

《夏小正》是一本我們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記錄天象農事的古籍,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司馬遷是說孔子在夏天的時候,讓大家傳閱《夏小正》這本書,這說明《夏小正》一書很早就有了,成書年代應該在夏商時期,最遲也不會晚於春秋,《夏小正》一書中就記載了夏朝時期的一些天象。

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日知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中國的古人,早在三代時期就已經在觀象授時了。

顧炎武所說的「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這句話也許並不誇張。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中國古代的天文學。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最常見的是北極星、北鬥七星和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更是出現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之中,被寫得神乎其神。

那麼,我們該如何來了解和認識二十八宿呢?

當我們了解並認識了北極星和北鬥七星之後,就可以知道,二十八宿也跟北鬥七星一樣,是繞著北極星這個中心在旋轉的。

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星宿,星宿並不是一顆星星,而是一組星星,中國古人把天上靠得較近的幾顆星星,人為的看成一組,稱之為一個星宿,一個星宿所包含的星星數量有多有少,少則二三顆,多則二十幾顆。

為什麼要把一組星星稱之為一宿,而不是稱之為一組或者一堆呢?

這是因為中國的古人在夜觀天象時,最明顯看見的就是月亮的變化,每天晚上的月亮除了圓缺變化之外,每晚所處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今天晚上在這幾個星星之間,明天晚上又到了另外幾個星星之間,仿佛月亮在星星間運行一樣,月亮在星星間運行了一周之後,又會回到原來的地方,人們就把月亮在星星間所運行的軌道,稱之為白道,把白道附近比較亮的星星,作為月亮運行的參照物,並劃分為二十八組。

為什麼要把白道的星星劃分為二十八組,而不是二十四組或三十組呢?

這是因為月亮在白道上運行一周,差不多需要28天時間,月亮差不多每天夜裡都是停留在某一組的星星上的,經過了差不多28天之後,月亮又回到了原來的第一組星星上,所以古人就把白道上的星星分成了二十八組,又因為月亮每天夜裡是停留在其中的一組星星上的,就好像月亮留宿、住舍在這一組星星上一樣,所以就把這二十八組星星稱之為二十八宿,宿也就是留宿、住舍的意思。

人們為了了解和描述天上的星象變化,就把天上的星星畫成了一張星象圖。

天上的星象圖,就好像地上的地圖一樣。有了地圖就可以把什麼山什麼水分別標註在相應的地方,還可以把人的運行路線,也標註在地圖上;有了星象圖,也就能把什麼星星標註在什麼位置上,還能夠把太陽、月亮、行星的運行軌道,也標註在星象圖上了。

人們把二十八宿畫在了星象圖上,就成了二十八星宿圖。

中國的古人,又給二十八宿取了二十八個名字,分別為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那麼,這二十八宿在天上的位置,是怎樣排列的呢?

因為月亮在每個月初三初四的傍晚,出現在西南方向,然後再慢慢向西落下;初八初九的傍晚,出現在正南方向,然後再慢慢向西落下;十四十五的傍晚,出現在東方,然後再慢慢由東向西落下。

從月亮出現時的位置來看,仿佛是從西面開始的,所以二十八宿的排列,也是由西向東排列的,也就是從某一個位置開始,由西向東依次排列著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等二十八宿,在月亮所運行的白道上,整整一周就排列著二十八宿,就好像是二十八個星官在輪流值班一樣,這就是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

那麼,這二十八個星官的值班時間,又是怎樣安排的呢?

中國的古人,就把立春這一天,作為二十八宿星官開始值班的第一天,這一天的傍晚時分,角宿就會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也就意味著從立春開始,角宿星官開始值班了,然後在第二天傍晚的同一時間再看,就會發現角宿比昨天晚上高了一點點,這就說明角宿星官的值班,已經進入第二天了。

當角宿星官差不多值了13天班之後,再來看東方的地平線上,就會看到亢宿升了起來,意味著角宿星官即將下班,亢宿星官要接著值班了,然後差不多每隔13天,依次接著值班的是氐、房、心、尾、箕、鬥、牛等。

為什麼每隔13天左右,會新升起一個星宿來值班呢?這跟北鬥七星的旋轉是一樣的,在每天傍晚的同一時間看二十八宿,也是一年旋轉一周,一年365天,除於二十八宿的28,差不多就是13天一個星宿。

就這樣在差不多90天的時間裡,也就是一個春季的三個月之內,從東方的地平線上依次升起了角、亢、氐、房、心、尾、箕,當箕宿星官值了13天班之後,時間也就到了春未夏初。

就在春未夏初這個時候,傍晚再來看角宿,就會發現角宿跑到了南方的夜空中,北鬥七星的鬥柄,也指向了東南方向。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來看星象圖了,看星象圖可不能跟看地圖一樣!

我們看星象圖是要面向南方看的,而且還要把圖舉過頭頂,如果是拿著手機的,就要把手機舉過頭頂,眼睛要仰起頭來往上看,最好身體也再往後仰一點,讓自己的頭頂對著星象圖上的北極星,最將星象圖上的北極星對著北方天空中真正的北極星,也就是把自己的頭頂、星象圖上的北極星、天空中的北極星,連成一條直線。

用這個方法看星象圖,剛好可以對治低頭一族的頸椎病,所以我們推薦大家,要多利用手機的星象圖,來看看天上的星象,對頸椎可是非常有用的哦。

用這樣的姿勢看星象圖,我們就可以發現,手機星象圖裡的鬥、牛、女、虛、危、室、壁,在手機裡是在手機的上邊的,當我們把手機舉過頭頂之後,鬥、牛、女、虛、危、室、壁就是在北方而且偏下的地方了,原來在手機星象圖下面的井、鬼、柳、星、張、翼、軫,就是在南方的上空了。

再看手機裡星象圖上的角、亢、氐、房、心、尾、箕,是順時針方向排列的,亢宿在角宿的上面,氐宿在亢宿的上面,當我們把手機舉過頭頂之後發現,原來角宿在亢宿的上面,亢宿在氐宿的上面,角、亢、氐、房、心、尾、箕這個順序,就是他們每天傍晚在東方地平線上,依次升起的順序。

按照以上的二十八宿值班順序,我們就可以知道,在立春的時候,傍晚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是角宿,這時候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東北;立夏的時候,傍晚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是鬥宿,這時候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東南;立秋的時候,傍晚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是奎宿,這時候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南;立冬的時候,傍晚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是井宿,這時候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北。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會有45度的傾斜呢?因為只有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時候,鬥柄才分別指向正東、正南、正西、正北,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只是春夏秋冬的剛開始,所以鬥柄的指向還沒有到達正東西南北的方位。

我們根據以上二十八宿的排班值日表,就可以推算出今天是哪一位值日星官在值班了,比如今天是2020年12月15日,正值柳宿剛剛下班,星宿剛剛上班,恰好是兩位星官交接班的時候,我們知道了今天是柳宿和星宿這兩位值日星官正在交接班,我們就可以同時向這兩位值日星官有所祈求了。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有關天文曆法的內容實在太多了,由於文章的篇幅有限,只能暫時講述到這裡。

其他還有諸如左青龍右白虎、七月流火、北極星到底動不動等問題,將在以後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

上天二十八宿都在哪裡?為什麼是二十八?怎樣才能找到他們

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制定的?這三種方法真有智慧

《易經》《易傳》《繫辭》之間是什麼關係,結合帛書來了解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相關焦點

  • 只要知道了二十八宿的排列和現在的節氣,就能推算今天晚上的星宿
    上知天文,就是非但要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北辰、北鬥、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等知識,還能夠根據相關的知識,對每天晚上的星宿等內容,進行正確的推算。那麼,如何才能根據相關的知識,來推算每天晚上的星宿呢?首先當然要了解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
  • 中國二十八星宿傳奇
    現在連很多六七十的老人,都知道自己是什麼星座,更有很多年輕人用星座判斷運勢,甚至還以此作為自己擇偶條件。我國歷史悠久的28星宿,卻少有人知曉。據傳古天地初現時,天帝派下四獸鎮守衛人間,它們分別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獸完成使命後,以聖獸之血,血祭,獻身於人間,從此四方之獸傳說開始。
  • 二十八星宿有什麼內涵,排序如何?
    「二十八星宿有什麼內涵?」如要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千萬別以為「二十八宿」只與「星佔」和神話有關,那就太小瞧中國古人的深邃智慧了。「二十八星宿」,是中國上古先民天文觀象的偉大創造,標誌著中國古代「時空體系」的完美建立,這在五千年前堪稱獨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稱為後來的中華文明重要源泉。
  • 智慧與神話: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傳說與實際應用
    (一)北鬥七星與二十八星宿1、北鬥七星鍾中國是農耕古國,農耕需要準確地把握農時,古人經過長期對日月星辰和物候變化的觀察,制定了指導農耕的「二十四節氣」,成為指導農業生產的完美時間表。但在這之前相當長的時間,在農耕萌芽之初,如何掌握春季播種時間,是古人長期探索的問題,因為春耕的早晚,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對仰仗天地賜予食物的先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 二十八星宿之朱雀七宿
    這便是四象二十八星宿。為什麼是二十八呢?因為以天球上的恆星為參照,恆星月周期為27.322天,取整數為28天。用二十八宿,環天球一周,這樣就可以通過觀測星象的變化,來確立四季和節氣。宿,是月球宿留之意。
  • 你知道神秘的二十八星宿嗎?
    說起古人,他們的智慧可以說遠遠的超過我們,比如天文方面的二十八星宿。古人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國古人將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所分布的一圈星宿。
  • 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和他們所代表的吉兇內涵
    二十八星宿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夏商時代,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坐標的二十八組恆星,在《尚書》、《左氏春秋》中都有記載。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於農業,主要是用來觀測天文和氣象,對中國日曆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古人通過觀察,發現恆星間的位置不會發生變化,於是就用恆星做標誌來觀察日、月、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 二十八星宿東方青龍星座的寓意
    東方蒼龍七宿 東宮蒼龍包括角、亢、氐、箕、尾、房、心七個星宿,共三百餘顆星,其形象好似蒼龍騰空。角木蛟、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角木蛟,角宿內兩顆主要亮星角宿一與角宿二,分別為青龍的右角和左角。又黃道穿過兩星之間,故七曜諸星的運行軌跡亦多從兩星間經過。
  • 古代天文學探秘:二十八宿真形圖
    二十八宿是古人對黃道圈恆星的一種劃分方法,其劃分依據是月亮28天繞黃道一圈,日行一宿,是謂「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的命名,也都是有依據的,那就是各個星圖的連線,比類像物。
  • 古人死後升仙為星宿有倆人,其中一個就有他
    今天筆者就聊聊傅說(yue)這個人。古人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大小不等的二十八個天區,標誌出日月五星的位置,每一天區稱為一宿,合稱二十八星宿。又根據它們所處的方位分為東、北、西、南四區,用四種動物命名,叫做四象,分別是: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每一區包含七個星宿。
  • 二十八星宿之北方玄武,為什麼說「北鬥主生,南鬥主死」
    二十八星宿的創立,是為了觀測太陽、月球和金木水火土星的運動位置的標記。這些星辰都是處在「黃道」位置在附近的眾星辰。劃分二十八等分的依據是「土星每一年坐鎮一個區域,28年回到原位」,即按照土星運行的規律來劃分的。古言"二十八宿為經,七曜為紀"。
  • 二十八星宿之參商:古人是如何看待星宿的?理清角色與命運的迷思
    《幼學瓊林》;二十八星宿圖李漁又說:「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管中窺豹,從前人的敘述中,參、商是指天上的兩顆星辰的意思毋庸置疑,但參商兩星為什麼不能相見?排列形式是按照中國古代打仗順序,打仗父子兵,中間最亮眼的火紅色就是父王天王星,旁邊兩顆小星依次是太子心前星和庶子心後星。史料記載:「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北鬥,星在天鰲,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顓頊之所建也,帝嚳受之」記錄著太子姬發打著父親文王的旗號討伐紂王之時天生異象。
  • 其實答案與天上的星星有關
    十二地支來源於二十八宿的一種年的表達方式,地支創建的方法是採用二十八宿部分星象符號。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即為二十八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二十八宿的名稱:東方稱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 乾坎艮震中巽離坤兌 《問道》星宿挑戰小攻略
    將黃道附近的星星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通常用於傳統的文學、星佔、風水、擇吉等術數。在《問道》中,同樣有這麼一個挑戰對應了我國傳統二十八星宿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而根據二十八星宿出現的方位,古人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即為「四象」。這四象分別為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合起來就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 湖南這個城市叫「婁底」,竟是以天上的兩個星宿命名的
    這姜子牙的來歷可是不凡,他本是天上的金仙,奉元始天尊之命,入凡間助武王伐紂,推翻殷商王朝。姜子牙和周武王帶領著一眾仙界高人和人間軍隊,在牧野與商朝軍隊展開了大決戰,紂王眼看自己的王朝已大廈將傾,於是在鹿臺自盡,結束了商朝500多年的統治。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新王朝初創肯定要論功行賞,姜子牙作為上仙,就將有功於周朝的眾人名字書寫於封神榜之上,分封了他們的仙職和管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