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

2021-01-09 勳章

《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字面上描述的內容,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一說到《易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迷信,其實這是千百年來的一大誤解。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佛家認為,世事原本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些事的解讀,卻是從人心生長而出的。如果你的本身是美的,那麼你看到的萬物也會是美的,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醜陋的,那麼,醜陋的內心,就很有可能會通過人的形貌得以呈現啊。

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

第一個特徵:獐頭鼠目。

老人家常常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以貌觀人」。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有著很深的心機,他們做人做事,不是那麼地踏實,而是暗藏不良的居心。這樣的人,和人交往,往往目光閃爍不定,與人言談常常「顧左右而言他」。

這樣的人,在長期的為人處世中,這些人因為生性多疑,為人狡猾,不信任他人,一心只想為自己賺取不當利益,他們顯得有點猥瑣和陰暗。漸漸地,這些人就會「相由心生」,形成了獐頭鼠目的貌相怪特徵。

所以,真正的聰明人,懂得合理避讓這些人,因為他們知道:躲在暗處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個特徵:背後來一刀。

古人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很屬於偽裝。他們在和身邊人交往的時候,總是表現得很有禮貌,在眾人面前,待人接物也是彬彬有禮,和我們交往也是很熱情的樣子。

但是,一旦他們的利益和我們發生了衝突,這些人就會一改自己彬彬有禮的面相,露出為了利益不顧一切的姿態,甚至兇狠的貌相。在必要的時候,他們還會拉幫結派,組成一個利益的小圈子,然後找準機會,背後給我們來一刀。

所以,對於這樣平時心平氣和,一有利益衝突就齜牙咧嘴,甚至會背後給我們一刀的人,我們一定要懂得守住我們的底線,懂得遠離和反擊才行啊。

第三個特徵:皮笑肉不笑。

「皮笑肉不笑」意思是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勉強帶笑,給對方以不舒服的感覺。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是常常會遇到一些很不自然的事情,然後,我們也會有「皮笑肉不笑」的時候。

但是,一些長期形成了皮笑肉不笑的人,我們就要提防了。這樣的人,在和人交往的時候,不管是誰,他們總是一副笑臉,但是,這副笑臉卻是很僵硬的,很勉強的,明眼人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和這樣的人來往,我們往往難以得到他們的真誠,而他們也不會真心對待我們。這樣的人,常常表面對我們皮笑肉不笑,背後卻常常會耍一些陰謀詭計,讓我們吃了啞巴虧卻有苦說不出。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遠離這些總是「皮笑肉不笑」的怪特徵的人。

易經忠告:「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悲天憫人,必有福報」,真有理

「心懷慈悲,其相必善」。

一個渾身散發著悲憫之心的人,一定是一個有理想,有獨特人格魅力的人,他以天下蒼生為重,若偉人毛澤東,心中只裝著人民。

慈悲換言之就是一種溫暖,就是一切美好的來源,就是人生的一種正向能量。它能引導人從差走向好,讓處於心靈低谷的人走出陰霾,煥發出內心的潛能。

人生需要修行,而修行修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心念和行為,把它從貪、嗔、痴修改為慈悲、智慧,這樣我們自己就會越來越清淨、快樂、無畏,也能有更大的心量和能力去幫助該幫助的人。

悲天憫人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而非苟安!有了它人會不斷努力,永不頹廢。

悟透易經中的道理能幫你度過人生的坎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易經傳承幾千年,有很多的易學家,研究很深了,非常了不起,但是從來也沒有人能全學完的,全部解開易經,但是有些學習易經的人卻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筮佔之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又稱作《周易》。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我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抱怨說,文言文內容太過晦澀難懂,今天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

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把文言文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文,把書中難懂的內容用圖解的方式就讀給你看,從起卦開始,保證沒有基礎的小白也能,讀的懂,學得會,用得上。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通過結合例子給你分析問題,把晦澀難懂的問題,變成人人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知識,實在是讓我受益無窮。

馮友蘭教授之所說:「《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因為其中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我們不妨多多研究一下。

相關焦點

  • 易經告訴你:相由心生,心術不正之人,往往有3個特性,不能深交
    俗話說:」大道至簡「,真正的大智慧往往蘊含在最簡單的話語中,古人深知這個道理,於是創作出《易經》,用最簡明易懂的語言,闡述世上最深刻的道理。雖然人心是隱藏著的,但是也並非是沒有任何痕跡可尋,佛家常常說一句話,那就是「相由心生」,也就是一個人的外表和他的內心是緊密相連的想要對一個人有實質的認識,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如何從一個人的外在來解析這個人的內心。
  • 相由心生:有這三種「怪相」的人不要多交往,心術不正要警惕
    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人臉上的表情通常可以反映這個人的內心。心狠手辣的人目光也是兇狠的,溫柔善良的人則比較溫和明亮。作為集古人智慧的《易經》中寫道: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會有這三種「怪相」,一定要警惕。
  • 易經:「相由心生」,心術不正的人,臉上有這些表現,要警惕
    《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字面上描述的內容,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一說到《易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迷信,其實這是千百年來的一大誤解。在古代,《易經》被稱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們公認的中華民族智慧結晶。世事無相,相由心生。佛家認為,世事原本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些事的解讀,卻是從人心生長而出的。
  • 相由心生正確嗎?
    看到相由心生這四個字,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它的意思是:一個人的長相好壞是由他(她)的內心善惡好壞決定的。我想提問者可能也是這樣理解的。不過這樣理解是不夠全面的,為此,我還特意問了小度,回答如下:"相由心生,命隨心轉。這句話出自佛教的《無常經》。
  • 人分4種福相,2個貴相,2個富相!相由心生,是福還是禍?
    各位,我們常說,吉人自有天相!面相這個東西呢,一直是很受大家的重視,在曾國藩的日記當中,就記錄了他認為的4種福相,分別是兩個貴相,兩個富相。原話是這樣說的「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我們分開來說,一一解析。第一點就是,端莊厚重!
  • 《易經》:人到五十,這3種人來家做客,切記不能讓其久留!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易經》:人到五十,這3種人來家做客,切記不能讓其久留!1、放高利貸的人《易經》:"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說:"不請自來的三位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敬而且熱情地招待,終久獲得吉祥",表明此時儘管處在不適當的地位,但還沒有遭受大的損失。人到五十,我們已經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要負起一個家庭的重任。如果在這個年齡,我們有了一定的錢財積累,那麼,我們就要懂得正確對待「守財」的方式。
  • 易經建議: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含義的
    想說的話不能說,想做的事不能做,人生中有太多的顧忌,也有太多的遺憾。然而,告別了青春的物質貧瘠,中年男人不僅有地位和事業,還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人到49歲(一般指這個階段的人),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然而,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的判斷能力。
  • 易經告訴你:「命苦」的人,身上常常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他人
    談起《易經》,很多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卻不知,這其中蘊含著大道智慧,講的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要是熟讀《易經》,深入研究,你便會恍然發現生命乃至世界的奧秘。《易經》提醒我們,萬事萬物皆有因果關聯。一些順遂之人,我們不能只瞧見他們的好運氣,還需要知道他們背後所種的種種善因。至於「命苦」的人,也是他們早已種下苦果,命苦也怨不得他人,他們身上常常有3種特徵。
  • 「相由心生」
    寬廣的草原一個人的內心狀態往往會在面相中表現出來,比如內心純潔的人看起來純真質樸,心地善良的人會顯露出慈眉善目,內心奸詐的人外表透著狡黠,兇狠的人看起來豹頭環眼……,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相由心生。相由心生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周圍的環境會隨著人的心態的變化而變化。當內心充滿善意的時候,會發現周圍的一切都是很和諧、很順暢的;如果心存嫉恨、憤憤不平,則會感到周圍環境緊張、壓抑、不友善,一切都顯得很擰巴。因此,你的世界,是由你創造出來的,你的一切,都是你創造出來的。你改變不了別人,你只能改變你自己。
  • 相由心生的真諦
    在平時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聽到兩句經典的話語:形象是一張名片/相由心生!著名作家莫言在銷售行業,在眾多營銷講座中,有一句話我想所有從事銷售工作的人員是深有體會的,地產銷售也好,金融貸款也好,汽車銷售也罷,保險銷售也罷,這四大行業在傳統人員眼中是「不務正業」的職業,從我個人眼光來看,我非常看好這四種職業的人士
  • 為什麼說「龜背蛇腰不可交」?老祖宗識人術,相由心生,心又生相
    有些人在交友的時候只注重利益的重合,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只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他們就願意去結交;有的人則全憑自己的喜好,他們不注重朋友的條件。這兩種擇友觀都是偏面的。交友只注重利益,這交的怎麼會是真正的朋友,而只顧著自己喜歡與否,不去了解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就叫朋友,也是難以長久的。正是交友的不容易,古人就在交友上,產生了很多智慧。
  • 相由心生,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
    相由心生,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許多人都會認為:相由心生的「相」指的大約也就是一個人的相貌,好比「美醜」;許多人都會認為:相由心生的「心」指的大約也就是一個人的心術,好比「真假善惡」。
  • 易經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做這3件事,要警惕
    易經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做這3件事,要警惕。1、別恩將仇報有恩不報,忘恩負義,已是不義之人。若恩將仇報,禽獸不如。幫你的人,放在心裡,陪你的人,不要拋棄。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人不做白眼狼,不報恩也就夠意思了,恩將仇報,反咬一人口,是個人就做不出來。恩將仇報就是個無恥小人,不但壞心,而且損德。
  • 易經識人術: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告訴我們: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第一種人:獐頭鼠目之人。
  • 相由心生:從心理學角度怎麼看
    原創: hdpsy 說煩解憂俗話說:相由心生,即一個人內心的想法和精神狀態會對自身的長相產生一定的影響。今天我想從心理學角度來談談相由心生。20年前剛來上海的時候,周日我喜歡坐在衡山路咖啡館中看馬路上百態,除了上海女人的精緻和溫婉,老外的發自內心的快樂以外,我還觀察到開車的司機和有私家車的人的狀態的迥異。
  • 人們常說「相由心生」,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人們常說"相由心生",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往往都會聽到"相由心生"這樣的詞語,表示能夠從一個人的面相上面,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所想,甚至可以斷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而這樣的面相學,在我國家是流傳的比較久的,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人開始關注面相,以此來判斷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在我國家更多的就是如此,想通過觀察到臉部的規律來進行預言。
  • 相由心生,長得難看就是心術不正?真是笑話!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大體上說的是相由心生的案例。小編很搞不懂,在現在這個醫美特別發達的時代,還有人靠著這一套迂腐的傳統說法去識人。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樣子的說法對於一些人不太公平,畢竟臉是爹媽給的,是蛋白質的結構決定的。
  • 王陽明:相由心生,臉上有這3種怪相的人,要多加小心!
    在王陽明自己的心學體系中,就曾說到:「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有這3種怪相」。1、兇神惡煞一個人的心有多邪惡,是外表難以隱藏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磁場是難以改變的,通過舉手投足間的狀態,不難發現一個人的真實樣貌。人是很奇妙的一種生物,身上的容貌往往會因為環境和個人,而發生改變。就像是一個常年愛哭的人,眼角往往會比不愛哭的人多兩條淚溝。
  • 成語「相由心生」是何意?難道一個人的好壞,就看他是否美醜?
    一、相由心生大家應該聽說過「相由心生」這個詞,很多人覺得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或者心境與他的相貌是統一的。我們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外貌,就可以得知此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進而推測出這個人到底是好是壞。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而且特別不靠譜,接下來通過幾個例子簡單分析一下這個說法有何漏洞。
  • 佛教:相由心生,命好的人會有這三種面相,你有嗎?
    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個人的容貌,也是隨著一個人的心念隨時在轉變的,一個人高興快樂,就會一臉喜氣,給人陽光燦爛的感覺;一個人如果一身病痛,就會愁眉不展,一副病懨懨的樣子;一個人如果發怒生氣,就會滿臉不高興,一副令人望而生畏的模樣。命由己造,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