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遇到過吃完飯就想方便的情況,有時還會被別人調侃為「直腸子」。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往往和結腸功能紊亂有關。
當食物刺激到了腸胃黏膜,從而發射到結腸上,就會導致結腸蠕動突然增強,飯後腹瀉也因此而出現。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引發類似問題,比如我們最為恐懼的「癌症」就是其中一種!
這包括了我們熟知的胃癌、腸癌等等,當消化系統發生癌變之後,首先就會影響到腸胃的消化功能。
本身腸胃消化能力就已經受傷,在飯後增加了腸胃的負擔,而且食物還會不斷刺激腸胃黏膜,從而導致了飯後腹瀉。
僅憑這一症狀無法判斷癌症,如若同時伴隨以下四個異常出現,就要警惕癌症來敲門!
1、腹瀉頻繁來敲門,屬於一大警告
腹瀉症狀大家都出現過,比如在大量吃生冷食物或著涼之後,就會引發腹瀉出現。但最近經常發生頻繁的腹瀉,特別是在飯後出現了稀溏樣糞便,就要警惕消化道癌症發生。
特別是直腸內單細胞出現癌變之後,就會對腸道黏膜造成反覆性的刺激,導致患者便意頻發,在飯後更為明顯;
另外發展到晚期後的胰腺癌,也會有頻繁腹瀉的問題出現,特別是吃下脂肪類型的食物後,就會引發脂肪腹瀉。因為胰腺分解脂肪消化酶能力下降,無法對脂肪進行分解和利用,導致了這種情況。
2、大便發黑有異常,是消化道內出血
大便的顏色會受色素影響,當我們食用過多天然或後天添加色素的食物之後,大便顏色也會因此發生改變。而且在補鐵時,顏色也會有所改變。
但如若在飲食正常情況下,飯後腹瀉還伴隨顏色發黑,就需要高度重視起來,特別是持續幾天症狀沒有緩解時,更應立刻進行檢查;
當癌症導致消化道內出血後,血液會被腸道內的菌群分解,隨著大便排出體外,這是大便發黑的主要因素,在嚴重情況下,患者還會排出血液粘稠性大便,這也是消化道癌症晚期的表現。
3、大便帶有濃烈腥臭味,是異常信號
正常情況下的大便雖也有臭味,但卻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並且這麼多年,我們已經對大便氣味非常熟悉了。
如若大便呈現出腥臭味,就屬於異常的表現,這種症狀往往和黑便同時出現,正是血液被分解後的表現,它完全不同於正常大便的氣味,類似魚肉腐爛的腥臭刺鼻味道,讓人「虎軀一震」!
4、大便形狀發生改變,和以往有明顯不同
特別是發生在腸道內的癌變,由於癌腫不斷發展,佔據了腸道內的容量和空間,大便形狀就會被壓迫而改變,比如細條狀、扁條狀等都是常見情況。
而且癌腫不斷對腸道造成刺激,再加上消化能力的減弱,患者大便次數也會迅速增加,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時常發生。
如若飯後腹瀉還伴隨以上四個症狀,很可能是細胞癌變的信號,需進一步對癌細胞進行篩查,找到導致腹瀉的真正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