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獺神秘死亡,困擾科學家20多年,「真兇」指向貓科動物

2020-11-22 騰訊網

近20多年來,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簡稱加州)沿海地區多次發生了海獺神秘死亡的事件。後來,科學家經過鑑定之後才發現它們是因為感染了弓形蟲這種細胞內寄生蟲而患上了弓形蟲病,最終引起死亡。要知道,一般只有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才會感染弓形蟲,如雞、鴨、豬、牛、貓、狗等家禽家畜和家養寵物,此外人和飛鳥也會感染。那麼,作為一種海洋哺乳動物,海獺是如何感染弓形蟲的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20多年,直到最近,科學家才找到背後的根本原因。

圖:生活在美國加州沿海的海獺,喜歡結群生活,它們會「手拉手」在海面上休息,防止順著水流飄走。

海獺

海獺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動物,生活在距海岸線幾百米之內的水域,喜歡以魚類、貝類、海膽、螃蟹等為食,毛髮緻密,喜歡漂浮在海面上休息、進食。由於過度捕獵、環境破壞、食物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海獺已經成了瀕危物種

海獺共有3個亞種,生活在加州沿海的海獺也叫加州海獺,是加州的標誌性野生動物,一度在2000年時僅剩下1700隻左右,到2016年時數量增長到3000多隻,但依舊十分稀少。因此,保護加州海獺是美國相關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重要工作。

圖:加州海獺媽媽和海獺寶寶在海面休息。

揭開謎底,找到「真兇」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野生動物健康中心與加州魚類和野生動物部的科學家,針對加州海岸的海獺因感染弓形蟲而發病死亡的情況進行了研究,期間共對1998年到2015年期間超過100隻感染弓形蟲病而死亡的海獺進行了病理學分析。此外,由於海獺生活的水域距離海岸線較近,因此便於科學家進行密切觀察,從而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

最後,科學家通過比較寄生在海獺和生活在附近的短尾貓、家貓(包括流浪貓)等貓科動物體內的弓形蟲的遺傳數據以及觀察到的海獺的生活習性,確定了致病病原體與宿主之間的聯繫:向海獺傳播弓形蟲的「真兇」,正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貓科動物。

圖:短尾貓,美國數量最多的野生貓科動物,屬於猞猁屬。

那麼,貓科動物是如何把弓形蟲傳播到海洋裡的呢?

要知道,家貓、短尾貓等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寄生蟲發育為成蟲時或者經歷其性成熟時期所寄生的宿主),弓形蟲寄生在貓科動物小腸上皮細胞內,形成囊合子隨著糞便一起排出來。

當其他動物誤食這些糞便或被這些糞便感染的食物時,囊合子就會在其體內發育成包囊,最後導致全身感染。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貓科動物外,弓形蟲只能夠在其他動物體內進行無性生殖,不會向外界傳播後代。

研究發現,加州沿岸的貓科動物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向生活在海中的海獺傳播弓形蟲:

(1)貓科動物的糞便經由潮水、雨水、河流等途徑進入海洋,導致海獺直接誤食。

(2)海洋蝸牛吃掉了貓科動物糞便,然後海獺又吃掉了海洋蝸牛,最終導致發病。

圖:一隻加州海獺躺在海面上進食。

弓形蟲的囊合子生命力較強,並不能被雨水等有效殺死,因此最終可以感染海獺。科學家發現,有許多海獺因此感染了弓形蟲,但發病死亡的僅在一小部分。此項研究結果標誌著科學家首次確定貓科動物通過傳播弓形蟲最終導致海洋野生動物患上致命疾病(但是,貓科動物並不是傳播弓形蟲的唯一途徑,食用了生肉或半熟的肉的人或動物也可能感染)。

可能還有其他威脅

此項研究的主要參與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凱倫·夏皮羅認為:雖然目前僅在海獺中發現感染弓形蟲的現象,但貓科動物可能也會向其他海洋野生動物傳播弓形蟲;此外,或許還有許多其他病原體(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從陸地被衝到海洋,但是目前人們還不是很清楚。

研究結果說明,貓科動物的糞便給海獺這種瀕危野生動物造成了較大威脅,因此,正確處理貓科動物的糞便是保護海獺以及其他潛在的可能感染弓形蟲的海洋動物的關鍵。科學家呼籲生活在當地的居民,不要把家貓的糞便隨意丟棄,減少其糞便流入河流和海洋的機會。而對於生活在加州海岸附近的流浪貓和短尾貓,科學家就不能提出更好建議了。

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跨越整個美國!科學家發現美東部負鼠身上的寄生蟲感染了西海岸的海獺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研究人員測試了從南加州到阿拉斯加的海獺身上是否存在神經型肉孢子蟲(Sarcocystis neurona),這是一種寄生蟲,也是海獺死亡的重要原因。神經肉孢子蟲是一種與瘧疾有關的單細胞寄生生物。它的宿主主要是一種常在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偏遠地區出沒的夜行動物——維吉尼亞負鼠(也被稱為北美負鼠)。
  • 可愛海獺數量驟減 淺海生態系統平衡岌岌可危
    海獺加利福尼亞海獺正在神秘地死亡,它們的減少將會如何影響海洋生命?原因在於加利福尼亞海灘上突然有大量被衝上岸的死的或將死的海獺。恩斯特,這位美國地質勘探局和加利福尼亞-聖克魯茲大學的海獺研究者正在尋找海獺死亡的原因。在最近幾十年裡,海獺的死亡率大幅度升高。如果海獺消失,將會永遠改變加利福尼亞淺海生態系統。這是因為海獺主要以一種多刺、硬殼的海膽為食物,海膽以茂密的海草為食物。如果海獺不能控制海膽的數量,海膽將會過量啃吃海草,造成一片貧瘠的海底世界。
  • 寵物「貓」正在殺死大量野生動物,對瀕臨滅絕的海獺構成威脅!
    通過在貓的糞便中傳播傳染性的卵囊,貓可以在不靠近野生動物的情況下使它們生病或死亡。  即使是水生動物也不是安全的,因為雨水會把貓的糞便衝進河流、湖泊和海洋,貓的糞便裡有成群的弓形蟲卵囊,這些卵囊可以在冷水中生存數年。
  • 海獺抱鯊魚?有15cm陰莖骨,曾挾持幼崽迫雌獺交配的海獺想幹啥?
    但是在它們呆萌的外表下,卻是雄性海獺的惡名遠播,和對其他動物的暴力行為。所以在自然界,有很多雌性海獺為此而被雄性海獺咬掉了鼻子,造成身體器官的損傷,或者被雄性海獺生生按到水裡淹死。科學家已經證實在生物界有超過10%的雌性海獺死亡事件,都是由於雄性的侵犯性行為所導致的。如果雄性海獺追求的雌性海獺帶著幼崽,它則會挾持這隻雌性海獺的幼崽,逼迫雌性就範。
  • 貓砂害死海獺,沒有一個鏟屎官是無辜的
    貓砂害死海獺,沒有一個鏟屎官是無辜的 2020-10-16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誰殺死了萌萌的海獺?兇手可能是——貓!
    美國加州中部就是如此,這裡的海獺數量沒有回升,這讓科學家們覺得很奇怪。上世紀 90 年代,他們發現,一些海獺的死亡可能與弓形蟲有關;也是因為這種寄生蟲,貓被列入了殺死海獺的疑犯名單。 但對於一些海洋動物來說,弓形蟲卻可能是致命的。 在海獺體內,弓形蟲可能會感染大腦,引發腦膜腦炎,從而迅速地殺死海獺。如果不是直接致命,感染也可能會讓海獺變得更加虛弱,容易被其他寄生蟲入侵;或者是迷失方向,容易被船撞到或者被鯊魚吃掉。
  • 這種貓科動物被體重不到自己一半的動物捕食,成為「貓科之恥」
    貓科動物一直被視為自然界最強大、最優雅的食肉動物群體,擁有大批粉絲,尤其是幾種大型貓科動物,更是自然界猛獸的象徵。在陸地食肉目當中,貓科被視為「單挑無敵」的存在,但有些人更加支持另一個群體,那就是以靈活好鬥著稱的鼬科。
  • 300多頭大象神秘死亡,真兇終於找到了
    大象集體死亡最早發現端倪可以追溯到今年3月,而到了5月左右,動物保護組織「大象無國界」報告稱,他們在航空調查時發現了數量驚人的死亡大象,地點在波札那的奧卡萬戈三角洲,詭異的是死去的大象各個年齡段都有。
  • 繼齧齒動物和鳥後,流浪貓開始影響海洋動物,讓它們患上致命疾病
    而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一些海洋哺乳動物,正在流浪貓和散養貓的影響下瀕臨滅絕,這鍋家貓還真甩不掉。▲弓形蟲可怕的弓形蟲弓形蟲大家不陌生,它是一種寄生蟲,寄生於細胞內。受到弓形蟲傷害較多的有白鯨和夏威夷僧海豹、而近年人們發現海獺也在弓形蟲的威脅之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獸醫和病理學家Karen Shapiro收集了從1998年到2015死亡且身上顯示有弓形蟲的135隻海獺,結果發現雖然弓形蟲不是海獺致死的原因,但隨弓形蟲一起跑到海獺身上的一種獨特的病毒,是其中一些海獺致死的原因。
  • 中國最神秘的貓科動物:40多年前才被發現,國內動物園沒有一隻
    中國最神秘的貓科動物:40多年前才被發現,國內動物園沒有一隻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十多種美麗的貓科動物,如體型龐大的老虎,性情兇猛的豹子,性格高冷的雪豹,目光狡猾的猞猁,表情搞怪的兔猻,身體靈活的豹貓,中國獨有的荒漠貓等等
  • 喜歡SM、性侵幼年海豹,你能想到這是看似可愛的海獺做出的事嗎
    可就是這麼一種看著可愛又聰明愛乾淨的動物,其實卻是一種喜歡&34;的動物。海獺在性行為上極具攻擊性和侵略性。何為侵略性性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暴力性行為。雄海獺在和雌海獺進行交配的時候會狠狠的抓住雌海獺,然後用自己的嘴巴咬雌海獺的鼻子,有時候甚至咬穿鼻子撕下對方的幾片肉。
  • 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神秘貓科動物,竟是1000年前被放歸野外的寵物貓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博爾德人類學教授米歇爾·索瑟(Michelle Sauther),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從事了30年的研究工作,她主要是研究靈長類動物。但是她在島上總能遇到一種奇怪的森林生物:一種野生的,體型過大的貓,它們都有著典型的斑紋。此前科學家們不知道這些奇怪的動物來自哪裡,因為這個島國從來沒有自己的本土貓。
  • 北極凍土現神秘生物,似非洲貓科動物,史前文明或真的存在?
    一般貓科動物都生活在熱帶區域,當地的環境是非常炎熱的。但在北極凍土居然發現了一隻神秘的生物,神似非洲的貓科動物,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關注,紛紛探查這一隻在北極凍土層所發現的動物,究竟是什麼生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海獺的前爪有3項特殊技能,其中一項與它的愛情有關
    在人們看來,手部的靈活運用有益於大腦的開發,而海獺同樣擁有靈活的「雙手」,因此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這樣一來,海獺的皮毛在保暖的同時,也很有可能會面臨打結的困擾,加上它們不會定期更換毛髮,所以只能靠前爪不斷梳理
  • 荒漠野生動物|神秘荒野精靈時隔多年再現敦煌!
    「你可能從來沒聽說過這種享有「地球上最神秘的貓科動物」的美譽的貓,它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僅分布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因而被稱為「中國特產」貓科動物。近日來,在敦煌的西湖國家生態公園,發現了荒漠貓和其他野生動物,接下來,就將為您揭開這種小型貓科動物的神秘面紗。
  • 青海湖拍到荒漠貓 荒漠貓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
    青海湖拍到荒漠貓 荒漠貓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時間:2019-12-17 1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海湖拍到荒漠貓 荒漠貓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13日披露,近日青海省海晏縣漁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青海湖巡湖過程中首次在該區域記錄到荒漠貓
  • 幾百頭非洲大象神秘死亡,竟是這個原因——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9月21日刊載題為《科學家將導致300頭非洲象神秘死亡的細菌歸咎於氣候變化》的文章,
  • 幾百頭非洲大象神秘死亡,竟是這個原因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導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9月21日刊載題為《科學家將導致300頭非洲象神秘死亡的細菌歸咎於氣候變化》的文章,作者系塔萬達·卡龍博。文章稱,可能是細菌毒素導致非洲大象死亡。文章摘編如下:獸醫學家已經確認,一種細菌毒素是導致今年波札那大象大規模死亡的原因。
  • 貓溫柔可愛,卻是「動物殺手」,而且攜帶的寄生蟲威脅海洋生物
    澳大利亞的貓每年殺死超過20億隻野生動物澳大利亞已經對家貓和野貓進行了數百種研究,得到了驚人的數據。目前,澳大利亞的野貓有200萬到600萬隻,每隻野貓平均每年殺死約740隻本地動物;家貓數量大約為400萬隻,每隻家貓平均每年殺死75隻野生動物。
  • 海獺們的居家生活照
    自十八世紀起,興盛一時的動物皮毛交易使得海獺的種群數量驟降,最終導致其一度瀕臨滅絕。為了存活,海獺們開始了漫長的遷徙,從日本經俄羅斯長途跋涉到了美國阿拉斯加地區和加利福尼亞半島的深處。  目前,兩個海獺亞種群的棲息海岸線自俄羅斯的千島列島橫跨至美國阿留申群島,並延伸至華盛頓州地區,而第三個海獺亞種群則棲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