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花語」走進汶萊、印尼、菲律賓交流 為當地民眾展現生動的...

2020-11-28 金羊網

「絲路花語」走進汶萊、印尼、菲律賓交流 為當地民眾展現生動的海絲畫卷

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穗文廣旅  2019-10-26

21日-27日期間,「絲路花語」分赴汶萊、印尼、菲律賓,開展文物保護交流會、文藝匯演、主題展覽、宣講推介等多場活動。

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長全洪與菲律賓國家博物館主席籤署合作備忘錄

文/圖 黃宙輝 穗文廣旅

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絲路花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之旅」(以下簡稱「絲路花語」)再出發。10月21日-27日期間,「絲路花語」分赴汶萊、印尼、菲律賓,開展文物保護交流會、文藝匯演、主題展覽、宣講推介、公眾互動等多場活動,為當地民眾展現一幅幅生動的海絲畫卷,闡釋海上絲綢之路綿延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

當地時間10月21日,「絲路花語」推介活動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泗水市拉開帷幕。「絲路花語」藝術團特設主題展覽,向來賓們詳細介紹我國26個海絲聯盟城市的城市風貌與歷史遺蹟。「絲路花語」藝術團還受邀參加了在Grand City商場舉行的海絲主題公眾互動活動,通過「海絲印象」「海絲心語」「海絲味道」「海絲記憶」四個環節與當地市民和遊客互動,多角度宣揚海絲文化和展示廣州形象。

在泗水市交流期間, 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長全洪與印度尼西亞旅遊部優先旅遊目的地推廣局特別參謀阿里·蘇亨德羅籤署了《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合作保護和旅遊地資源開發共享的合作備忘錄》,打造文化交流平臺,共同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

當地時間10月24日,「絲路花語」推介活動在菲律賓馬尼拉圓滿落幕。在馬尼拉的推介會上,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長全洪與菲律賓國家博物館主席伊萬傑琳·盧爾德·「露莉」·阿羅約·貝爾納斯籤署了《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合作保護和旅遊地資源開發共享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結合國內外考古資源,分享遺產保護工作中的寶貴經驗,有序推進遺產的展示利用。此外,備忘錄還約定雙方在旅遊開發領域打造合作亮點。

菲律賓國家博物館主席伊萬傑琳·盧爾德·「露莉」·阿羅約·貝爾納斯讚揚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她說,通過古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與菲律賓的貿易關係可追溯至一千年前。隨著文化活動的頻繁往來,雙方的關係會更密切。她誠邀廣州的文物專家來到馬尼拉,通過開展聯合項目,增進對彼此城市文化的理解。

編輯:alan

相關焦點

  • 要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加入印尼,印尼的大國雄心從何而來?
    而面積最大島嶼是加裡曼丹島,不過該島不僅僅屬於印尼,島的北半部分還有馬來西亞和汶萊兩個國家,印尼佔有該島最多的面積。造成加裡曼丹島「一分為三」的局面,是因為是歐洲殖民者對東南亞勢力範圍的劃分。1950年之前,該島的南北方分別是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馬來群島總共兩萬多個島嶼,面積最大的加裡曼丹島被三國瓜分荷蘭殖民地首先在1950年實現獨立,成為現代的印尼。
  • 東南亞國旗的故事: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印尼 (Indonesia) 白色跟黑色則是代表統治汶萊的兩個主要大臣,包括用較粗的白色所代表的首席大臣(Pengiran Bendahara)以及以黑色所代表的主管外交事務的第二大臣(Pengiran Pemancha)。國徽中雙手代表的是政府對人民的慈愛以及為人民帶來的社會福利、和平與繁榮;新月代表汶萊為伊斯蘭教國家;四羽翅膀則代表國家對人民所應盡的義務,即正義、寧靜、繁榮與和平;華蓋與旗子則是代表皇室的符號。
  • 民眾焚燒森林,印尼婆羅洲島遭遇嚴重空氣汙染
    為了將森林變為農田和棕櫚油種植園,當地民眾砍伐並焚燒森林,產生了大量煙霧。印尼中加裡曼丹省教育部門負責人什梅特·溫納約表示,帕朗卡拉亞市和該省另一城市桑比特的學校9月16日起將停課一周,「我們觀察到,這兩個地方的煙霧非常濃」。他沒有透露有多少學生或幾所學校會受到影響。溫納約介紹,該省的其他學校每天也將推遲半小時上課。教育部門也建議這些學校將每節課的時間縮短為30分鐘。
  • 汶萊的面積夠小了,國土為什麼還要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馬來半島那一支與其他民族交流頻繁,發展較快,演化為現代馬來民族,即一般所稱的馬來人。而婆羅洲的原始馬來人受限於封閉環境,文明發展停滯,連文字也沒有,其後裔被稱為「達雅克人」。▲加裡曼丹島面積雖大,適合居住的地區卻不算多公元11世紀即北宋年間,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大批阿拉伯商人來到東南亞,他們在經商和定居的同時,也把伊斯蘭教傳入東南亞,使馬來人漸漸成為穆斯林。
  • 馬來西亞和印尼幾乎瓜分了加裡曼丹島,汶萊是怎麼獲得一席之地的
    (加裡曼丹島位置)今天的加裡曼丹島上有三個國家,其北部屬於馬來西亞和汶萊,面積約19萬平方公裡,佔全島總面積不到1/3,其餘地方都是印度尼西亞的領土。汶萊坐落於加裡曼丹島北部沿岸,北臨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裡,比上海稍微小一點(6340.5平方公裡)。
  • 菲律賓沉香到底怎麼樣?
    很多香友會來問菲律賓料的問題,因為很多商家傳達的消息各自不同導致很多香友談菲律賓沉香色變。我雖然沒有做菲律賓的料子但是有幸朋友參與開發了菲律賓沉香的採集,在這裡給香友們分享一下關於菲律賓目前流通在市面的沉香信息,也算是為真菲律賓野生沉香正名。
  • 印尼民眾要拆關公像 印尼政府:破壞者將受制裁
    印尼東爪哇省圖班市一座據稱是東南亞最高的關公像近日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在印尼一些民間團體和網民提出「不能代表印尼文化」的抗議後,管理方將這座關公像罩上了白布。這一事件被部分西方媒體報導為,「中國神像使當地穆斯林社會緊張」。但當地政府已決定不理睬這些活動人士的主張。
  • 菲律賓拳王帕奎奧進入印尼監獄 探望菲籍女毒販
    原標題:菲律賓拳王帕奎奧進入印尼監獄 探望菲籍女毒販   當地時間2015年7月10日,印尼日惹,菲律賓拳王曼尼·帕奎奧探望死刑犯維羅索(Mary Jane Veloso)。今年30歲的菲律賓女傭維羅索2010年在印尼日惹機場攜帶藏有2.6公斤海洛因的手提箱入境遭印尼當局查獲,當年即被印尼法院判處死刑。印尼當局原計劃在4月28日把維羅索與其他8名死刑犯一起槍決,但在最後時刻決定單獨對維羅索網開一面。
  • 兩岸族韻喜福匯走進臺灣少數民族部落交流互動
    31日晚間,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族韻喜福匯暨兩岸少數民族大聯歡活動參訪團一行走進臺東布農部落,與當地布農族同胞一起大聯歡。(中國臺灣網  普燕攝)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臺東訊 (記者 普燕)「通過兩岸少數民族的演出交流,不僅讓我們了解到大陸的少數民族多元文化,同時也為我們部落的年輕人如何更好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打開了思路」,臺灣阿美族歌王林照玉女士31日接受記者時如此感嘆。
  • 清朝時期的中國人在海外建立政權——印尼婆羅洲
    印尼的第二大島是加裡曼丹島也叫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世界第七才是日本的本州,第八是英國的大不列顛島。加裡曼丹島。加裡曼丹是印尼語的稱呼,馬來語管它叫婆羅洲,島的南邊兒三分之二屬於印尼,剩下的絕大部分屬於馬來西亞,還有兩小塊飛地就是汶萊達魯薩蘭國,簡稱是汶萊。一島分三國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個。為什麼會分屬三個不同國家?從歷史上聊。
  • 汶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單從國土組成上講,如今的汶萊可謂十分憋屈。但在14世紀至16世紀時,古汶萊卻曾藉助華人的幫助,統治著整個加裡曼丹島及菲律賓中南部,建立起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龐大帝國。出於祖輩間的友好交流以及對自身處境考慮,汶萊國王選擇主動與黃森屏聯姻結盟,希望能與華人共同抗擊強敵蘇祿。  盟誓之後,實力大增的汶萊國很快就在與蘇祿國的戰爭中取得了優勢,而靠著黃森屏的出身,這個新生的汶萊國還獲得了來自明朝的認可和支持。
  • 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7.7級強震 引發民眾恐慌
    中國日報網消息:綜合外國媒體報導,位於印度尼西亞西北部的蘇門答臘島當地時間4月7日上午5時15分(北京時間上午6時15分)發生芮氏7.7級強震。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發布的消息,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蘇門答臘島港口城市錫博爾加東北約205公裡處,震源深度約為31公裡。
  • 分屬國家最多島嶼:婆羅洲——由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共享
    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陸,面積約為769平方千米,而格陵蘭島是最大的島嶼,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千米,全球島嶼數量眾多,總數在5萬個以上。婆羅洲(Borneo),也譯作加裡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是世界第三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和紐幾內亞島。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北、東、南、中、西加裡曼丹五省。
  • 菲律賓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數千民眾不顧警告冒險回家
    菲律賓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數千民眾不顧警告冒險回家 2020-01-16 09:3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爽 責任編輯:陳爽
  • 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孔子學院舉辦歡度春節系列慶祝活動
    人民網金邊2月3日電(記者趙益普)2月3日,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孔子學院在聖費爾南多市舉辦豬年新春系列慶祝活動。聖費爾南多市市長辦公室主任費爾迪南德先生、菲華商聯總會董事蔡明豐先生、紅溪禮示大學副校長阿奇邁達斯·大衛(Archimedes.T.David)及孔院中方院長巫峻、外方院長卡梅拉·迪桑等出席活動剪彩儀式。
  • 74萬平方公裡的加裡曼丹島上,1984年,汶萊是如何擁有1%領土的?
    而且他的軍事實力超級弱,又被馬來西亞三面包圍,只要馬來西亞願意,汶萊就能成為他的地盤。但事實不是如此,汶萊哪怕地盤再小領土再少,他還是好好的待在加裡曼丹島的西北部。至於為什麼,這就得從汶萊的歷史說起。根據考古發掘,可以證實在1萬多年前,汶萊乃至加裡曼丹島上就已經有人類定居。
  • 「惠女阿芳」重走海上絲路
    《刺桐花開》畫展受熱捧  交流期間,《刺桐花開——蔡永輝教授赴美畫展》在美國丹頓市中心UNT高級藝術展示中心展出,蔡永輝在展廳現場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泉州刺桐古港和他「惠女阿芳」系列作品,中國文化如同刺桐花開到大洋彼岸。
  • 絲路故事歷久彌香_社會新聞_大眾網
    當天,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人民日報《環球人物》雜誌社承辦的2020首屆「絲路友好使者」盛典舉行。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大會、中外媒體、海內外友好團體等推薦產生的百餘位候選人中,10個國家的10位個人、1個團體獲「絲路友好使者」殊榮。阿妮塔和她的中國丈夫元朝輝位列其中。  相遇是緣分,獲獎,卻不是偶然。
  • 菲律賓火山噴發煙塵瀰漫 恐有45萬民眾需撤離 (1/5)
    菲律賓火山噴發煙塵瀰漫 恐有45萬民眾需撤離 (1/5)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