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周末,不少遊客到泰寧縣杉城鎮勝一村鸕鷀嶺泰泉生態農業山莊釣蝦。
釣什麼蝦?小龍蝦!
白天親手釣蝦,晚上自助煮蝦,遊客們樂在其中,山莊生意十分火爆。
釣蝦
廖俊養的泉水小龍蝦乾淨、味美。
山莊莊主廖俊,今年38歲,在外打工多年,沒闖出自己的事業。2015年,他回到勝一村,決定自己創業。「我老婆是四川人,家裡有人做水產。我們有一次出去外面吃飯,無意中發現泰寧水產行業還沒有做起來,就決定養小龍蝦。」
說幹就幹,廖俊流轉了100畝稻田,2016年開始建場地,排水、挖渠、種草,2017年年初開始投放蝦苗。
不少人喜歡吃小龍蝦,但小龍蝦的「口碑」卻不好,人們認為小龍蝦大多是「髒水」養的,一些「吃貨」們想吃也不得不忌了口。
廖俊決定從顧客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以「健康」為招牌,創新養殖方式,用山泉水培育小龍蝦。
「一開始沒什麼經驗,沒過幾天龍蝦就大批死亡,存活率大概只有20%左右。」查閱大量資料後,廖俊發現多年前建的進水水溝漏水嚴重,泉水水源不夠,換水慢,導致養殖的龍蝦營養不足,成活率低。
從2017年年中起,廖俊引進一種叫「吃不敗」(伊樂藻)的水草,並逐步改進育蝦池,大大提升了龍蝦的成活率和生產量。「這種水草不僅能給蝦做飼料,還給它們提供了脫殼的場所,我們的小龍蝦長得不僅乾淨健康,而且個個飽滿有肉!」廖俊樂呵呵地說。
一開始打市場時,他每天帶上幾斤新鮮蝦到縣城各個餐館推銷,讓他們試試口感。後來回頭客多起來。他又推出龍蝦垂釣。一到放假,就有不少自駕客來體驗。如今,僅在泰寧市場他一天就賣出200公斤龍蝦。
釣蝦項目開始後,不少顧客反映,山莊生態這麼好,如果還能釣魚烤魚就更好了。廖俊立馬騰出兩片育蝦池,發展魚塘20畝左右,形成了「上荷下魚」的新模式。
「我種的是蓮花新品種——太空蓮子,除了蓮花可供觀賞外,蓮蓬也可以採摘出售。這種蓮蓮子、蓮藕多,餵魚就不用再投放飼料,魚塘的環境也更為自然,遊客都說這裡風景美,魚肉美味。」廖俊說,「今年,我們在城裡開了實體店,還在梅橋村租了70畝地擴大養殖,一年可創收6萬—10萬元。我們希望以此為特色養殖產業,帶動周邊村民參與進來。」
(三明日報泰寧記者站陳靜 通訊員 李瀾安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