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鴨的技術,怎樣配制飼料,育雛方式有哪些

2020-12-04 楊文金說三農

稻田養鴨的技術,怎樣配制飼料,育雛方式有哪些

原創 | 平臺:楊文金說三農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稻田裡面養殖鴨子,可以促進水體運動,讓水稻植株彼此簇擁在一起,避免發生倒伏。以往單純的種植水稻必須要做兩件關鍵的事情,那就是田間除草和施肥,但是有了鴨子以後,就可以省去這兩件麻煩事,因為鴨子在稻田之中可以自由採食雜草,與此同時,排出的糞便也可以作為肥料,改善土壤的肥力也避免了以往農民使用大量的化肥對土壤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養殖戶的日常工作也可以減少,因為不必派專人負責打掃糞便。

不過還是需要額外配置飼料,可以按照以下原則來實施,因為每個地區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根據當地的價格還有飼料類型來選擇,但必須保證營養,不管過多還是過於缺乏,都會容易導致生病。有的時候單純依靠飼料也沒有辦法確保營養充足,這就需要額外向其中加入維生素或各種微量元素,同時需要兼顧適口性。

不要一次性配製太多天的日糧,否則很容易變質,吃起來不新鮮也會影響鴨子的食慾,所以配置一次可以吃五六天即可。如果要調整飼料,那麼必須要給鴨子一定的適應時期,而不是一次性改變。共養管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首先需要意識到育雛期間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個期間最為重要的是調節好溫溼度,還有空氣品質等,萬一育雛室內的環境惡劣,不僅會影響到鴨子健康,還有存活率降低。

如果是圈養,那麼在任何季節都可以育雛,但因為是共養的生態模式,所以最好能夠選擇在春夏季節。大約在三四月份孵出小鴨子,因為氣候條件比較適宜,有利於其快速的生長,在戶外可以接收到充足的光照,每日的活動量也有保障,因此有利於鴨子的成活率和體質提高。另外春天育雛還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在度過了育雛階段以後剛好也迎來了適宜插秧的時間,所以彼此之間相互都不用影響。

不過春季的戶外氣候條件變化比較大,尤其是南方地區降雨次數很多,長期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引發各類疾病,所以防病工作應該作為該季節的重點。等到了夏季時基本都已育成,不過也迎來了新的難題,那就是容易引發中暑。所以在夏季初期的時候就要做好遮陰的工作,比如可以搭建遮陰棚,營造樹蔭等。

如果選擇在夏季育雛,基本上小鴨子就是在六七月份左右孵化出,這個季節最大的好處就是成本比較低,因為我們不需要額外採取保溫措施。不過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比如說因為溫溼度都比較高,所以鴨子的食慾很差,這就會影響到生長的速度,可能需要更長的周期才能養成,而且為了防暑也需要做很多細緻的工作。至於育雛的方法,其實有好幾種可以選擇,養殖戶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比如可以在地面上平養,鋪上一層乾淨的墊料,儘量創造乾淨舒適的環境,這種方法投入不多,不過有時容易發生疾病。另外還可以在鴨舍內距離地面有一定空間的地方設置網面,剩下的地方和上一種方法一樣,把飼料飲水的裝置都放在網上,這樣更加清潔也便於管理。另外養殖戶還可以準備一些比較大的紙箱子,然後把雛鴨放在裡面,在邊緣鑽幾個孔來換氣,等到鴨子長大了一些,需要從中轉移一部分。

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成本比較低,比較適合小規模。不管採用哪一種方式在破殼以後應該在24小時裡提供飲水,並且溼潤腳步,最好水的溫度和室內溫度差不多。沒過多久以後水就會渾濁,這時需要及時更換,而且定期要給用具消毒。喝水以後就可以開始吃飼料,在剛開始的幾天不要餵的太多,可以每天餵8次左右,等到其逐漸的成長每天可以自由採食和水,額外補充光照的時間也可以適當縮短。

給雛鴨準備的飼料不僅要乾淨新鮮富含營養,而且顆粒不能太大,這樣才能很好的被吸收,超過了10天以後就可以適當提供一些米飯。之後免疫工作應該及時,也許在不同的地區程序和種類完全不同,所以養殖戶需要提前調查。在稻田裡面養殖鴨子這種方式比較粗獷,管理起來也沒有圈養那麼容易,只有經常查看健康狀態,對長得瘦弱和健康出現問題的及時淘汰才能確保收益。

相關焦點

  • 稻田養鴨:稻鴨雙豐收,新農人的家庭農場種養秘籍
    一、稻田養鴨的優勢 作為一種有效的有機立體種植技術,稻田養鴨是以水稻免中耕為基礎鴨子在稻田裡自由行走,覓食。其可以刺激水稻的生長,減少水稻中的雜草和害蟲。鴨糞便作為肥料也是一種很好的農業肥料,可以很好地被水稻根部吸收利用,減少環境汙染。其對土壤質量的變化和水稻的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是稻鴨種養技術有利於無公害有機大米的生產。用無機肥減少稻田和水稻的汙染。鴨子的糞便可以代替化肥。10公斤鴨糞相當於49克氮、72克磷和32克鉀。
  • 烏骨雞的育雛,從房舍的準備到飼料的配製,它們方法你都知道嗎?
    朋友就應該知道,通過小胖介紹的一系列的與烏骨雞養殖相關的技術之後相信大家對於烏骨雞的養殖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掌握,在前面小胖給大家有提到過關於烏骨雞繁育相關的問題,但是只是提及了一下,有的朋友覺得這方面的介紹還不夠詳細,想要多了解一下那麼今天,小胖就在這裡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烏骨雞育雛前所需要做的一些準備,掌握了這些知識,你就能在孵化烏骨雞的時候得心應手,應對自如了。
  • 養鵝解決難養技術知識 規模養鵝要怎樣才能好養 品種有哪些
    養鵝解決難養技術知識 規模養鵝要怎樣才能好養 品種有哪些養鵝時怎麼高效養鵝養鵝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預防鵝生病效果好,要想養出不病好養的鵝注意觀看呀。產蛋鴨。一般蛋用型母鴨的利用期約350天左右稱為第一個產蛋年,生產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常見的蛋鴨品種有什麼。
  • 鴨子的飼養:稻田養鴨的好處,你都清楚嗎?
    最近這些年來呢,一些鴨子養殖戶對於養殖技術可以說是不斷的成熟和完善。而且那有很多的養殖戶都開始稻田養鴨了。其實呢,這項技術是一項非常環保的技術。所以說,那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的養殖戶都選擇在稻田養鴨的原因。大家不知道是這項技術真的是有很多的優點呢。
  • 稻田養鴨 小鴨出殼就「上崗」「當差」兩個多月
    小鴨出殼就到稻田「上崗」   稻田養鴨,這一種養殖模式近年來很流行。按照過去經驗,一畝稻田最多養20隻鴨。不過,有一位揚州老專家很「較真」,今年在自家50畝稻田裡養了2000隻鴨,平均每畝養了40隻鴨。   一畝稻田到底適合養多少鴨?   在魚米之鄉,稻田養鴨並不是新鮮事。古時候,一家一戶種稻養鴨,鴨子進入稻田是常有的事兒。後來,人們根據實踐,總結出了稻田養鴨技術,卻沒有大面積推廣。
  • 豬場自製流體飼料系統與飼料配製飼餵技術
    所謂的流體飼料,就是含水量超過百分之百以上的飼料,也稱為粥料、水料、液態飼料,如果豬場規模不大,自己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就達到了。 流體飼料的設施和配製並不複雜,設施完全可以自己簡單自製,成本很低廉。
  • 稻漁田綜合種養,鴨-魚稻田養殖技術
    稻田養魚歷史悠久,稻田裡養鴨也很常見,但多數是以稻後養鴨為主,秋鴨居多。稻田養鴨中,真正稻-鴨共棲的情況並不多見,其主要原因是農民怕鴨子下田後踐踏秧苗。至於稻-鴨-魚共棲立體種養,人們認為凸顯的矛盾更多,既害怕鴨子下田踐踏秧苗,又擔心鴨吃魚,還有就是擔心水稻需要淺灌而養魚需要深水之間的矛盾等。
  • 農業2.0: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稻田養蝦
    近日,全國稻田綜合種養現場觀摩交流會在湖北省潛江市召開。會議指出,稻田綜合種養以稻促漁、以漁保稻、稻漁雙收,實現了一地雙業、一水雙用、一田雙收,是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的成功探索。        稻田養魚        6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格拉齊亞諾赴浙江考察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魚以稻田中的雜草為食,同時為水稻提供有機肥料,掉入水中的害蟲被魚捕食,形成「稻養魚、魚養稻」的良性生態圈。
  • 怎樣養鴨子才長得快?養鴨子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就是住處的搭建,需要在室內的空地上準備好稻草,同時採用分欄的方式來進行育雛,保持在二十攝氏度以上不超過二十六攝氏度的室溫進行培育,需要注意及時觀察雛鴨的發育。 2、飼養:半個月的雛鴨可以放入水池內訓練,注意水位的提供不要太深,然後可以逐漸調整下池的時間。
  • 鴨飼料的高效配製 長春日報2015年12月11日數字報刊平臺|長春日報...
    由於現代育種技術的發展,鴨的生產性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飼料佔養鴨生產總成本的60%~80%,因此對飼料和營養的要求也更高。  肉鴨飼料的配製  要保證肉鴨既能正常生長發育又能充分發揮其遺傳潛能,飼料應根據其不同生理階段和營養需求的特點進行配製。
  • 養雞秘籍:散養土雞育雛管理和飼料配製,早點學會,養雞更省心!
    一、雛雞飼養管理關鍵措施 合理的全價配合飼料是育雛的物質基礎,但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把握好「兩開」,做好「三控」和「三度」工作是育雛成敗的關鍵。 1、兩開:即雛雞的開水和開食, 要遵循先開水、後開食的原則。 雛雞出殼後還有一部分卵黃尚未吸收完,雛雞飲水能加速這種營養物質的代謝過程。開食飼料以營養豐富、易消化、適口性強的全價配合飼料為宜,飼餵次數根據日齡增加逐漸減少。
  • 養鴨和養鵝的區別?養鴨養鵝效益分析
    養鵝要有地方放牧,鵝跟鴨最大的不同是鵝吃草。要想賺錢要儘可能地多讓鵝吃草。然後補餵精料,就是大鴨飼料。晚上也要喂,讓它使勁吃,儘可能短地讓鵝提前出欄。但要少批量,多次飼養。要一批大量地餵除非你銷路不愁。能餵多少別人給你銷多少。不能找到銷售點。最好不要一批餵太多。根據你的市場來決定多少。在鵝長到70齡左右趕快銷售,不然就會越餵越虧。還有要有寬的水塘,鵝離了水那是不行的。鴨主要吃飼料沒有鵝的利潤高。
  • 大棚養鴨技術 番鴨臉不紅怎麼辦 如何讓番鴨快速臉紅
    大棚養鴨技術 番鴨臉不紅怎麼辦 如何讓番鴨快速臉紅 目前許多鴨農用低投入高產出的塑料棚室養鴨,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由於對塑料大棚的環境特點、要求掌握不夠,出現了一些問題,諸如天熱時的「霧水」、天寒時的冷凝水等,嚴重阻礙了這項技術的應用和鴨的正常生長。
  • 池塘養魚又養鴨,是不是一舉兩得?要注意哪些事項
    養魚兼養鴨是近年來推廣的一種生態養殖模式。即水下養魚、水面養鴨,這樣能為池塘魚兒增氧,又改善塘內生態系統和營養環境、鴨糞可以餵魚、鴨子能常戲水會減少鴨寄生蟲和疾病等好處。那麼,池塘養魚又養鴨,是不是一舉兩得?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魚塘水下養魚和水面養鴨怎麼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生態養殖好處多,五種生態養鴨小方法,總能找到適合的
    再加上最近幾年,生態養殖項目越來越火熱,為了迎合大眾的胃口,生態養鴨順勢而出,養鴨不再以傳統養殖為主。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五種生態養鴨模式,希望大家可以找到喜歡的生態養鴨方式去進行養殖。一:林下養鴨生態養殖就是我們利用一些存在的資源去進行合理的養殖,也就是一些土地資源進行合理放養。
  • 養殖技術|蛋雞育雛後期飼料,您用對了嗎?
    特別是育雛後期(15-42天),雛雞生長發育快,體重、骨骼發育迅速,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有些養殖戶在此階段為了節約飼料成本,會直接換成營養水平低的育成粉料,無法滿足育雛期的營養需要。 育雛、育成期的生長發育狀況直接影響產蛋期生產性能。特別是消化道發育不完善,直接影響雞隻的採食能力和對飼料養分的消化利用效率,進而影響體重增長和雞群的健康水平。
  • 高產蛋雞育雛不同階段的營養供給,變化飼料讓你的雞長的更快
    1、蛋雞的育雛階段18日以內。蛋雞在雛雞階段,生長速度非常快,在18日之內就可以達到出生時體重的4-6倍,同時羽毛也開始生長,所以在這個時候雛雞對飼料中的粗蛋白營養要求十分的高,但是這個時期雛雞器官發育不完全,消化吸收能力非常弱,所以這個階段應該給雛雞餵養容易消化的高檔雛雞開口配合飼料,用來滿足雛雞對粗蛋白營養物質的吸收。
  • 養鴨需要具備哪些飼料加工設備和養殖設備?養殖戶需要了解下!
    最近農業部發布了通知,甘肅又爆發了「豬瘟」,自然禽類和蛋類有再次推動,養殖戶開始飼養家禽類的動物,那麼如果開始養鴨,都需要哪些飼料加工設備和養殖設備呢?成套飼料顆粒機組飼料顆粒機組像家禽類的飼料顆粒機組一直深受養殖戶青睞,顆粒飼料相對於養殖戶自配料可以直接增加鴨群們採食量
  • 魚塘養魚又養鴨,給魚提供了飼料又省了成本,還能一舉兩得
    其實這是當然的,為了增大經濟效益的收入,我們還可以進行「一塘兩用」,比如魚塘養魚又養鴨,這樣不僅給魚兒提供了飼料,而且又省了成本,還能一舉兩得。具體情況,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池塘養魚又養鴨其實屬於混養模式,這樣就可以幫助鴨子更好的運動,也能夠讓魚塘裡的魚增加氧氣,吃到更多的飼料。那麼魚、鴨混養有哪些好處呢?
  • 龜飼料的配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