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市政為600株行道樹樹穴穿「新衣」

2021-01-08 株洲草根網

▲ 長江路上的行道樹穴煥然一新。

近日,不少細心市民發現,珠江路、長江路以及廬山路兩側的行道樹樹穴中陸續鋪上了一層大小不一的雨花石,格外好看。

天元市政施工負責人介紹,鋪設雨花石既能改善行道樹樹穴營養面積,合理保水,又能保持樹穴土壤疏鬆通氣,防止板結,滿足樹木健康生長,確保行道樹的旺盛長勢。同時與周圍步道設施相協調,兼具了道路綠化景觀。

據了解,在天元市政維護中心前期開展的「城市管理樣板街創建回頭看工作」活動中,長江路(泰山路口至廬山路口段)、廬山路全線、珠江路(市教育局至市公安局段)樣板街行道、樹圍均已進行了平整維修,施工範圍約有600株行道樹,消耗40噸雨花石。

市民周女士表示,此前隨著行道樹木的生長,人行道樹穴裡的鐵質格欄經常被撐開,既影響美觀又給市民群眾帶來安全隱患。如今,給行道樹樹穴換上這美麗的「新衣」後,再也不用擔心樹木「發胖」了。

來源:株洲新聞網(記者 易楚曈 通訊員 劉陽)

編輯:馮豔

相關焦點

  • 福建:莆田延壽路行道樹病了 「黑白」二蟲肥了
    樹葉上長著蚜蟲中國園林網12月21日消息:近日,市民楊先生在荔城區延壽路散步,發現一側行道樹的樹葉變黃了,他撿起葉子發現葉子背面布滿了白色的蟲子。而同一側的十幾棵樹的樹葉都泛著這種不正常的黃色。這些病樹下掉落的樹葉,葉面焦黃又粗糙。據觀察,延壽路東側人行道上的秋楓沒有發現這兩種蟲,樹葉也沒有類似症狀。據市園林局綠地管理科的專家介紹,延壽路從東園路路口至文獻路路口處,在2010年共種下大約80株秋楓。葉子上的白色蟲子是介殼蟲,黑色的為蚜蟲,兩種蟲子都喜歡吃嫩葉,吸食葉片的汁。夏季是這兩種害蟲出現的多發季節,冬季相對較少,但由於莆田氣候溫暖,因此莆田的冬天也發生了這樣的蟲害。
  • 8年診斷近萬株樹 「狗樹醫」聞出褐根病
    華夏經緯網12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屏科大工作犬訓練中心培訓導盲犬等多種功能犬,近年各地行道樹頻傳褐根病,訓練中心新「產制」一批「狗樹醫」,8年來到十多個縣市出診,嗅過近萬株樹,光今年就逾千株,診斷出100多株行道樹罹病,醫術高超。
  • 行道樹樹穴為何鋪滿鵝卵石?因為美觀透水透氣,利於樹木生長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9日訊(記者李愛華)近日,不少細心市民發現,武漢不少主幹道兩側,行道樹的樹穴中鋪上了一層大小不一的鵝卵石,色彩斑斕,非常好看。市民石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稱,為什麼要鋪上鵝卵石呢?這樣會不會影響大樹的生長?金橋大道一側,行道樹樹穴鋪上了鵝卵石。
  • 18天織新衣 泉州小西埕有這麼一棵愛漂亮的「雌」構樹
    小西埕的樹 18天織新衣動植物專家:這是一棵愛漂亮的「雌」構樹  泉州市區西街小西埕,一棵樹靜靜地立著,與不遠處的東西塔相望。據說它結的果實像楊梅,周邊的人稱這棵樹為「土楊梅」。  4月4日攝  如果不是時間記錄為證,你也許不相信,西街這一棵樹,從沒有葉子到綠蔭如蓋,在春天裡只用了十幾天工夫。上圖攝於3月18日,下圖攝於4月4日。
  • 江夏有株刨花楠 美成樹中「模特」
    刨花楠的花朵 通訊員趙樂康 攝 武漢晚報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金晶)市園林科研院設在江夏區安山鄉的中試基地,有一株叫作刨花楠的樹,從某個角度看去
  • 廈門行道樹多是「移民」 樹中「三巨頭」均是外來樹種
    漫步在綠樹成蔭的大街小巷裡,你可知道廈門的行道樹哪種最多?或許,你會以為是市樹鳳凰木?其實不然。記者走訪公路、園林部門發現,鳳凰木在數量上只排在第九名,不過它靠出眾的「顏值」,穩居市樹「江湖一哥」的地位。  更有趣的是,在樹的世界裡,廈門也算是一座「移民城市」。
  • 摸索市政建設和管理新路
    但是,何為「卓越」,如何「卓越」,怎樣在現有基礎上開創更高境界,從國際比較的視角中找差距、補不足?  上海道路兩側的城市綠化,樹綠花紅,層次分明,品種豐富,但管理還要更精細。花臺花壇大多高於地面,壇中泥土基本與壇沿持平甚至高出花壇。這樣的設計,極易造成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漿四處流淌,環衛工人疲於清理不說,還給道路環境造成較大汙染。其實,只須將花壇設計略低於路面即可。
  • 鄭州百萬株法桐果毛又到成熟期 生態園林城市的「小煩惱」怎麼治?
    【現象】100多萬株法桐樹果實已成熟 風吹毛絮刺撓人秋去冬來,天氣乾燥,北風增多。法桐的學名為懸鈴木,被園林屆稱為「世界行道樹之王」。 由於法桐生長速度快,3到5年即可成蔭,且法桐樹葉大,成蔭效果好,制氧能力也強,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鄭州市區開始廣泛種植法桐、毛白楊、國槐和泡桐等樹種。根據鄭州市園林局去年年初的統計,鄭州全市法桐種植數量已達140.9萬棵,是全市種植數量最大的樹種。根據粗略統計,法桐行道樹在所有行道樹中所佔的比例大概佔到80%。
  • 廈門行道樹掉下大蟲子 身體成黑色頭尾成黃色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林路然)近日,有網友反映,同安工業集中區同明路一帶的行道樹會掉下「大蟲子」,提醒市民注意。市市政園林局綠化管理中心的陳工程師看到圖片後確認,該行道樹為盆架子樹,「大蟲子」是天蛾幼蟲的一種,為盆架子樹特有的害蟲,「根據顏色和體形判斷,圖上這只是高齡幼蟲。」據陳工程師介紹,蓮嶽路、金尚路旁和中山公園內都有種植盆架子樹,以前也曾發生過這類蟲害,但並不嚴重。「一般9月至11月為天蛾幼蟲出現的時期。」
  • 和寧路部分常綠行道樹遭遇病蟲害 11棵榕樹突然變黃還「脫髮」
    住在和寧路的王女士致電本報熱線968820反映,和寧路靠近六中的幾棵常綠的行道樹兩周內突然換了裝一樣,綠色葉子成片枯黃。­  「這兩周突然葉子越來越黃,還不斷地掉落,太奇怪了,以前都沒發生過。」王女士稱,變黃的行道樹有11棵,從高樓往下看,成片綠色的行道樹中,變黃的行道樹特別顯眼。
  • 深圳福田遮陰行道樹被齊齊「剃頭」
    深圳福田遮陰行道樹被齊齊「剃頭」南方網2020年6月1日訊 近日,深圳市民看到福田區新聞路上的大樹被砍得光禿禿 。這些長勢喜人又能遮陰的大樹被齊齊「截枝」,看得不少市民直呼心痛。那麼,原本綠意盎然、為市民遮陰避陽的行道樹,為何被砍得精光?是否修剪過度?
  • 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原標題: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昨日,兩株蘋婆樹和一棵香樟樹首批入住景區。園林工人用了6個小時,才種完這3棵樹。首批入住的3棵大樹,位於衣錦坊。因為這裡的道路較寬。昨日下午,記者在衣錦坊內看到了這三棵樹。福州市區的蘋婆樹不到30棵,入住三坊七巷的蘋婆樹,是從外地調來的,每棵價值5萬多元。這兩棵樹種植在一處院落大門的兩側,每棵樹高8米左右,胸徑在30釐米以上。
  • 行道樹布滿上千隻毛毛蟲 大量爬到臥室嚇壞居民(圖)
    種在人行道的行道樹,有四棵生病了。林先生隔壁店門口的樹病得特別重:從樹根到樹幹,布滿密密麻麻的毛毛蟲,起碼上千隻,看得讓人直發毛,樹皮逐漸乾枯,千瘡百孔。  林先生說,前幾天下雨,毛毛蟲沿著樹枝爬到他後院的樹上,之後全部爬到他臥室牆壁和窗戶上,「起碼幾百隻,太嚇人了」。  市政園林局值班人員說,會讓工人儘快去殺蟲。
  • 大王椰子樹的特點是什麼?大王椰子樹有什麼作用?
    大王椰子樹又叫王棕,是一種熱帶樹種,它的樹幹又粗又直,底部粗,樹幹越往上越細,最頂端有一段青綠色的嫩莖。大王椰子的葉片很大,它的中間葉脈很粗很長,葉羽狀全裂,遠遠看去就像漂亮的羽毛。那麼,大王椰子樹的特點是什麼?大王椰子樹有什麼作用?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大樹需為地鐵讓路 南京梧桐怎奈變「無」桐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0年代中到2005年前,南京市主城區被砍掉的樹超過2萬株。現在砍樹變成了移樹,似乎已是城市建設中的進步,600棵城市行道樹因為地鐵施工而遷移,為何仍遇民意寒流?這只是第一批移植的大樹,至少還有600棵大樹即將「搬家」。這也是近年南京地鐵建設的一貫做法,2006年,地鐵二號線施工就讓190棵懸鈴木移入了白下區、玄武區、鼓樓區的苗圃。3月10日這天,風波依舊未見苗頭,當地的《揚子晚報》記者還以樹的口吻發表文章說「我們穿上厚厚的外套開始新的生活」。
  • 9棵真正行道樹 換下矮灌木
    N本報記者 陳昕穎/文 毛朝青/圖 本報訊 福州金山金巖路上被砍掉的9棵行道樹,昨日終於補種上了「真正的」行道樹。在本報持續關注下,砍樹者——金山紅葉茶葉園藝公司先是補種上了9棵松柏和灌木叢,但園林部門和市民普遍表示,不能接受形不成樹蔭的行道樹。昨日,該公司再次買來福州傳統的行道樹羊蹄甲等品種,種在原地。
  • 泉州迎津街21株綠化樹被綁燈帶燈條 園林局拆除
    雲鹿路牛肉店前的行道樹被繞上燈帶  昨天上午,市民王女士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市區新華北路西湖公園段,有一家燒烤店前,店家為了做生意,在樹上掛了密密麻麻的燈管,晚上看起來雖好看,但在每株樹上東串西串
  • 行道樹掉大蟲子對人無害 屬天蛾幼蟲對樹木有傷害
    廈門日報訊(記者林路然)近日,有網友反映,同安工業集中區同明路一帶的行道樹會掉下「大蟲子」,提醒市民注意。網友表示,連續幾天經過同明路,都會見到這些「大蟲子」在地上蠕動,有半片樹葉大小,身體成黑色,頭尾成黃色,有些許白色斑點花紋。
  • 沒想到,這33棵行道樹掛滿碧根果
    市林業專家提醒,行道樹生於車水馬龍的公路邊,市民在觀賞碧根果、了解樹木知識時,請杜絕私自摘打等不文明行為,同時切記注意交通安全。挺拔優美行道樹, 碩果纍纍日前,記者帶著好奇的心情,在市林業工作站站長楊旭濤的指引下,趕到滁城鳳凰東路滁州電大門前,一探碧根果樹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