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粽意濃,福州三坊七巷分享百年福果
昨日上午,「尋味坊巷·果香之旅」2020年三坊七巷水果節啟動,分享百年福果、探尋坊巷人文,感受福州古厝文化。二梅書屋內的百年荔枝樹,今年又結出了累累果實「守護者」認養活動昨日上午,在水榭戲臺舉行的水果節啟動儀式上,福州古厝集團相關人士介紹,三坊七巷院落內分布點綴著不少名木果樹,其中數十棵年齡超過百年,這些百年果樹與坊巷古宅相依相存,每棵果樹皆見證著每座古厝的興衰浮沉,保護百年果樹就是保護古厝的文化傳承。如今,坊巷中的多棵果樹陸續結果,有荔枝樹、芒果樹、蘋婆樹、楊桃等。
-
福州竹林境「狀元府」有棵百歲蘋婆樹
「狀元府」前門坐北朝南,後門開在孝義巷,坐西朝東,成曲尺形。主體建築共三進,祖居東面為王氏祠堂(現為燈籠巷7號)。王氏祠堂原為先世「西清王」的「課讀之所」「荊花館」。清道光九年,王慶雲中進士後,將「荊花館」建為祠堂。這樣祠堂與府邸相連的結構,在福州名人故居中很罕見。王家為望族。王仁堪的胞姐王壽眉嫁給末代帝師、倉山螺洲的陳寶琛。
-
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 百年蘋婆樹落了一地雪
原標題: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 百年蘋婆樹落了一地雪 這周是蘋婆樹的盛花期,想觀賞要抓緊東南網5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 包華/圖) 昨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一株蘋婆樹上開滿了蠶豆大小的黃色燈籠狀花。
-
「尋味坊巷·果香之旅」三坊七巷水果節開幕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東南網6月25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以百年果樹為主題,推出「尋味坊巷·果香之旅」 2020三坊七巷水果節活動,活動將持續到今年9月份。據介紹,三坊七巷裡有多棵名木果樹,百年果樹與坊巷古宅之間相依相存,每棵果樹皆見證著每座古厝的興衰浮沉,保護百年果樹就是保護古厝的文化傳承。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話說福州三坊七巷,不可小覷,起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為中國唯一保存的坊巷布局街道,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提到福州的三坊七巷,首先有必要了解南后街,「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客裡偷閒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這是清末舉人王國瑞描述南后街的一首詩,詩中作者將南后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生動體現了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風貌。明、清時期,「粉牆黛瓦石板路」的南后街是一條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街市。
-
福建有座「裡坊制度活化石」,打卡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比較有名的地方,所以來福州的我們當然也要到這裡打個卡!三坊七巷起源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街坊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還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之稱。
-
漫步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走進古福州城的喧囂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說起「三坊七巷」,眾多老福州人津津樂道,有著說不完的舊時故事。而對於林覺民來說,這裡承載著他與妻子的諸多美好回憶,在捨生取義的那一刻,或許老宅子裡發生的點點滴滴往事,正是他割捨不下的眷戀吧。
-
上下杭為何能與三坊七巷媲美,兩者現在成為最能代表福州的網紅點
其實,雙杭與福州可以媲美的三坊七巷,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掛屏若時光倒流百年,在福州杭杭看到的應該是處處繁華。如今,上杭歷史文化街也將煥發新的魅力。與安泰河邊繁華的三坊七巷相比,臺江上下杭更顯靜謐,適合散步,探尋老城隱秘的記憶。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由南向北排列的十條巷子的簡稱。三個廣場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條胡同是。
-
臺灣紙藝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獨特創意成亮點
2013/12/27 11:09:23 來源:東南網 創意園中,隨處可見福州元素 水榭戲臺、文儒坊、
-
遊三坊七巷,怎能少得了它!
十年前的「古厝」歌福建資深詞曲作家、福州語歌曲協會主席賴董芳這些年創作了許多福州話歌曲,這其中與古厝有關的有不少:《金厝邊銀鄉裡》《媽媽的院子》,而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數十年前賴董芳創作的這首《三坊七巷導遊歌》。歌中將三坊七巷的坊巷名,每座古厝的特點,從這裡走出的大人物以及福州的特色工藝品、美食全部囊入其中。用福州話唱來,繪聲繪色,「土味十足」。
-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落戶福州三坊七巷
「網紅小金魚」打卡牆 福建日報記者樹紅霞 攝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昨日落戶福州三坊七巷。這裡既能親近非遺項目「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又能領略福州金魚文化和飽含福州元素的金魚文創產品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東南網9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樹紅霞)坊裡流金巷是銀。福州三坊七巷的明清古建築,都是活著的歷史。如今,這裡又多了一處古厝活化利用的網紅打卡點。
-
農村這種野果,被稱為鳳眼果,以前掉地上都沒人撿,現賣20元一斤
新鮮的蘋婆果脫殼曬乾後就能成為商品,現在市場上一般賣20元一斤左右。不過,很多都去都是沒有賣蘋婆果的,目前廣東地區那邊偏多,因此價格還要根據地區差異來看。蘋婆樹苗價格多少錢一棵?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橫縣真蘋婆200棵起批,12元一棵;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真蘋婆,株高1.5~2米,10棵起批,4200元一棵;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真蘋婆,株高3米以上,冠幅3米以上,分枝點高1.5米~2米,100棵起批,300一棵;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橫縣假蘋婆,8.5元一棵,10棵起批等。此價格來自惠農網供應大廳,沒有包括物流等其他費用,僅供大家參考。
-
兩岸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 在三坊七巷開幕
N本報記者 之光/文 包華/圖 2011年兩岸城市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昨天上午在福州三坊七巷宗陶齋舉行,福州、臺北兩地小學生用手中的畫筆,畫下了自己的族譜, 「同根同述說源情相牽」的兩岸關係。 兩岸城市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此前已舉辦兩屆,分別在福州、臺北舉行。
-
畲族銀雕在三坊七巷展出 將持續到5月9日免費開放
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主辦,林仕元技能大師工作室承辦的「無字千秋——畲族銀雕藝術作品展」,昨天上午在三坊七巷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開展。「珍華堂」畲族銀雕第四代傳承人林仕元和第五代傳承人林偉星參加開幕式。「小錘敲過數千年,無字傳承幾度秋」。
-
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濃縮了福州的人文薈萃
雖然全國上下的古街很多,但三坊七巷在福州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福建人常說,到福州沒有去參觀三坊七巷,就等於沒到過福州。在走過這裡的大街小巷後便知道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假。三坊七巷是福州這座千年古城歷史文化的精髓,它見證了福州的歷史,濃縮了福州的人文薈萃。三坊七巷有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接四組成,因而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