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竹林境「狀元府」有棵百歲蘋婆樹

2021-01-12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0月24日消息:燈籠巷北側的7號、8號,是福州清代最後一位狀元王仁堪的「狀元府」。其實,它是王仁堪的祖居,建於清乾隆間。王仁堪的祖父王慶雲官至工部尚書,故祖居又稱「尚書第」。王仁堪中狀元後,人們便稱之「狀元府」。

「狀元府」前門坐北朝南,後門開在孝義巷,坐西朝東,成曲尺形。主體建築共三進,祖居東面為王氏祠堂(現為燈籠巷7號)。王氏祠堂原為先世「西清王」的「課讀之所」「荊花館」。清道光九年,王慶雲中進士後,將「荊花館」建為祠堂。這樣祠堂與府邸相連的結構,在福州名人故居中很罕見。

王家為望族。王仁堪的胞姐王壽眉嫁給末代帝師、倉山螺洲的陳寶琛。光緒年間,王壽眉創辦「女子師範傳習所」和「女子職業學堂」,並將「荊花館」部分房屋用來辦學,為福建培養了第一批新式女教師。

如今「狀元府」格局猶存,但已破損、侷促,住著近30戶居民,成了大雜院。23日,記者跟隨文史愛好者齊上志走進燈籠巷7號。蘋婆樹就種在庭院天井東側的小假山上。

這棵樹枝繁葉茂,高10餘米,胸徑約1.2米至1.5米。樹冠伸到孝義巷的馬鞍牆頭外,濃蔭蔽日。葉子為橢圓形,深綠色。在枝葉中,記者發現了幾串開著嫩黃色花朵的總狀花序,還有幾串像紫葡萄的莢果。樹幹上有市園林局去年10月掛的一級古樹名木保護牌子。

齊上志家就在附近。「每年春夏之際,這棵蘋婆樹就開花,到農曆八月中旬結出莢果,果仁煮熟了可以吃,味道像板粟。」老齊說。

記者採訪了市園林局,據專家介紹:「一級保護的古樹是指樹齡在300年以上;名木,是指品種奇特,或有特殊價值,或有紀念意義的樹木。這棵蘋婆樹在百年以上,據說是留學人員帶回的外來樹種。之所以列入一級保護,估計跟它種在『狀元府』有關。」

「蘋婆樹在福州還有不少。西湖賓館、三坊七巷的小黃樓和郭伯蔭故居、白馬河公園等處都有。
『狀元府』的這棵算比較老的。」這位專家說。

剛直狀元王仁堪

王仁堪(1848~1893),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光緒三年,王仁堪考取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光緒十年,慈禧太后將上交國庫銀私自截用,欲修清漪園(即後來的頤和園),醇親王奕譞亦助紂為虐。王仁堪上書彈劾他,反遭貶謫。光緒十九年,王仁堪被調任蘇州知府,後因積勞成疾去世。

王仁堪以剛直著稱,遇事敢言,頗為朝野稱讚。在文學方面,他也享有聲譽,且擅長書法,不少書法作品被刻為碑版行世。

蘋婆樹和鳳眼果

梧桐科蘋婆屬常綠果樹。它原產中國南部,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種植。蘋婆樹大約每年三四月開花,七八月果實成熟。成熟裂開後的蘋婆果實像丹鳳眼,故又稱「鳳眼果」。「鳳眼果」可食用,用它煲湯做菜,味道和形狀有點像板慄。蘋婆樹樹姿優美,適宜做園林綠化樹。

推薦閱讀:

南陽:對南水北調工程區古樹名木加強保護

揚州古樹名木保護範圍不小於5米

百年古樹轟然倒塌 網友呼籲「體檢」

成都主城區現有古樹名木1816株 7株稱「千歲」

(來源:福州新聞網 )

相關焦點

  • 百歲古樹斷臂 園林工作人員為蘋婆樹「截肢」
    園林局工作人員正在對枝葉進行修剪本報訊(記者張鴻鵬/文劉興/圖)本報曾報導《狀元府百歲古樹「斷臂」》一文,昨日上午6時許,幾名園林局工作人員來到福州鼓樓區燈籠巷7號狀元府祠堂內,修剪「斷臂」的蘋婆樹。工作人員表示,由於這株蘋婆樹是福州一級古樹名木,接下來,他們會進一步對這株古樹進行保護。昨日上午9時許,在狀元府祠堂內,居民陳依姆正拿著掃把清掃院落裡的枝葉。與原先相比,陳依姆感覺院落裡亮堂了許多,她指了指不遠的蘋婆樹說,早上6點多,七八名園林局工作人員趕來,對蘋婆樹進行修剪,將幾根枝幹截去。「太好了,現在不用擔心颱風來臨會把它颳倒了。」
  • 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原標題: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衣錦坊裡剛種的兩棵蘋婆樹東南網10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肖春道/圖)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區,路面大都是石板路,這給景區的綠化造成難題。福州市園林局計劃在今年11月中旬前,在三坊七巷種上16棵大樹。昨日,兩株蘋婆樹和一棵香樟樹首批入住景區。園林工人用了6個小時,才種完這3棵樹。首批入住的3棵大樹,位於衣錦坊。因為這裡的道路較寬。昨日下午,記者在衣錦坊內看到了這三棵樹。福州市區的蘋婆樹不到30棵,入住三坊七巷的蘋婆樹,是從外地調來的,每棵價值5萬多元。
  • 來福州鬧市逛一圈,故事比美食更驚喜!
    已故地理學家竺可楨曾分析了其中原因,他說「福州是中國東海岸生長荔枝的北限」,在1110年和1178年,福州曾有兩次荔枝大面積死亡。佘教授說,國內的荔枝品種有140多種,主要栽培品種有30多個,廣東、四川等地的荔枝,很多在6月就成熟了,而福州本地荔枝屬於晚上市的品種,要等到7月底8月初。在福州本地荔枝品種中,最有名的是「元紅」。
  • 端午粽意濃,福州三坊七巷分享百年福果
    福州三坊七巷一棟棟歷經數代人精雕細琢的閩都特色古厝內,分布著數十棵各類百年果樹。端午仲夏時節,坊巷中的果樹陸續結果、成熟,百歲荔枝瓤肉瑩白如冰雪,百年芒果果實金銀壓枝頭,更有楊桃、百年蘋婆、楊梅、橘子等多種水果在盛夏成熟,果香飄坊巷。
  • 福州這個村竟有上百棵百年古荔枝樹!「區縣頭條」
    最老的樹有多老,連村裡的老人都說不清,但這並不妨礙村民對荔枝樹的認識和喜愛。你看這棵樹樹幹這麼粗,肯定有100歲以上,旁邊這棵樹幹細的,才50歲。西邊村副書記賴先鋒用歲數形容荔枝樹,仿佛是介紹自家的百歲老人一般自然,倒是讓外人覺得有點奇特。每一棵百年古荔枝樹,樹根都有碗口粗,交錯盤結地在地面凸起,像一隻有力的大手牢牢抓住地面,難以撼動。
  • 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 百年蘋婆樹落了一地雪
    原標題: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 百年蘋婆樹落了一地雪  這周是蘋婆樹的盛花期,想觀賞要抓緊東南網5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 包華/圖) 昨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一株蘋婆樹上開滿了蠶豆大小的黃色燈籠狀花。
  • 清朝狀元後人現狀:獨居無水無電的狀元府,堅守祖宅,靠乞討為生
    在現在這個競爭的時代,所有的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第一位,花費大把的時間精力在孩子的學業上,就是希望孩子能考一個好的大學,有文憑,有文化。其實這種想法不單單是在現代,在古代很多學子也都是寒窗苦讀十幾年,就是希望能高中。如若能考取狀元,這將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 福州古樹圖鑑:清風拂來滿城綠,炎夏長長樹蔭涼
    在《福州古樹史話》中,有這樣一段話:「不僅因為福州宜樹,更在於福民愛榕,千百年來的相依相守,榕樹以其親和與美德,贏取人們的崇仰。」 正是因此,樹才與福州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抬頭望向窗外,搖曳的碧色治癒學習、工作的勞累,清風拂面,滿眼生機。
  • 深秋補花樹啟動半月 福州塔頭路種80棵小葉欖仁(組圖)
    前天晚上,塔頭路補植正式啟動,截至昨晚已在中央綠化帶補植了80棵小葉欖仁,為塔頭路增添了一大片綠蔭。本周之內,塔頭路還將補植上100多棵花樹,品種為小葉紫薇。  7米多高小葉欖仁 為塔頭路添綠蔭  「針對市民推薦的補植路段和樹種,我們最終決定在塔頭路中央綠化帶補植80棵常綠的小葉欖仁和110~120棵的小葉紫薇。」
  • 即墨府前街多棵樹木遭水泥「封喉」盼拯救
    近日,即墨讀者陳先生給記者反映稱,位於青島即墨府前街朝陽小區北側的多棵樹木遭到水泥「封喉」,呼吸困難,這些大樹隨時有被水泥路面「憋死」的可能,陳先生希望通過媒體報導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儘快「拯救」這些被「掐」住脖子的樹木。
  • 福州早上「奢侈」了一回,買了一棵菠菜將近一元,餵魚
    這幾天福州的天氣降溫了,水溫一般在25度左右了,對於熱帶魚來說是最舒服的。低於25度就要上加熱棒了。但是我一直都放在裡面,因為加熱棒低於設定溫度才開始工作。現在的人都是對著手機電腦,如果電腦桌上放一個小魚缸,看著魚遊動的樣子,同時種點水草。欣賞魚的同時還能緩解視疲勞。讓身心放鬆,一舉多得。對於喜歡養魚的魚友大家交流。
  • 【張培安走街串巷】一街倆狀元:孫如僅,孫毓溎
    孫毓溎雖然是個文狀元,卻有較強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能力,在調任浙江按察使期間,他整治武林不法之徒,捕捉擾民盜賊,剿撫私鹽鹽梟,保住了浙江一方的平安。    文革時期,孫狀元及其家族帶有御碑的墓地,慘遭破壞,今天孫家這些具有文化價值的墓地碑碣已蹤跡全無,墓誌碑現存博物館,部分散落民間,一代狀元,就此湮沒在濟寧這片文化沃土裡,惜哉悲哉。
  • 9棵真正行道樹 換下矮灌木
    N本報記者 陳昕穎/文 毛朝青/圖 本報訊 福州金山金巖路上被砍掉的9棵行道樹,昨日終於補種上了「真正的」行道樹。在本報持續關注下,砍樹者——金山紅葉茶葉園藝公司先是補種上了9棵松柏和灌木叢,但園林部門和市民普遍表示,不能接受形不成樹蔭的行道樹。昨日,該公司再次買來福州傳統的行道樹羊蹄甲等品種,種在原地。
  • 陳文龍:與文天祥隆名並峙的南宋狀元
    林則徐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去福州臺江「萬壽尚書廟」祭祀陳文龍,並題寫對聯云:「節鎮守鄉邦,縱景炎殘局難支,一代忠貞垂史傳;英靈昭海澨,與信國隆名並峙,十洲清晏仗神庥。」把陳文龍與文天祥相提並論,對陳文龍的愛國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受賈似道拉攏鹹淳四年(1268),度宗皇帝親臨殿試,賜進士664人及第,擢文龍第一,狀元及第。
  • 詩詞賞析·李商隱《無題》紫府仙人號寶燈
    圖片來自網絡紫府仙人號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譯文:紫府中有一位名叫寶燈的仙人/道士,他勤學苦練以至於大冬天來茶飲都來不及喝凍成了冰;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一個下著大雪、雪月交光的夜晚,他仍舊沒有偷懶休息,而是在那高高的有著積雪的樓臺上辛勞夜讀。釋義:紫府:古代以紫為貴,紫府大概就是貴府的意思。仙人:可以指傳說中的神仙,也可以指修道之人。號:名號。
  • 此人原本是狀元,但因拒絕皇帝將其改名,不僅狀元沒了,還被囚禁
    俗話說名字是父母給的,能不換就儘量不換,而且換名字還有可能帶來各種麻煩和扯皮的事情,這不清朝就有這樣一個事情,有改名字而引發的「血案」。 乾隆見到祝順昌,發現此人果然很有學識,十分高興,認為自己選的果然沒錯。不過乾隆有一個地方不滿意,那就是祝順昌的名字。 乾隆認為,祝順昌的名字有「順昌大捷」的意思,有辱清之嫌,不如改名為「祝順清」,這樣才有利於大清。 於是乾隆當場表明身份,並提出要祝順昌改名,才能承認他這個狀元郎。
  • 哈爾濱有棵100歲老榆樹,被雷劈、風折後,躺著活過來了……
    樹木,一般都向上而生,可在哈爾濱,有一棵「榆樹精」,它靜靜地躺著生長。如今,它已近百歲,已然成「精」……它能成活到今天,實屬不易,經歷過被雷劈、被風虐,它的軀幹橫臥在地,似乎已經死去。,一場罕見的暴風雨突襲香坊區……城市瞬間暴雨如注,狂風亂舞,一道驚雷擊中了當時名為香坊公園(如今已改名尚志公園)裡一棵大榆樹。
  • 260歲老榕樹遭蟲害樹枝枯萎 苗慄縣府忙搶救
    原標題:260歲老榕樹遭蟲害樹枝枯萎 苗慄縣府忙搶救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苗慄縣竹南鎮港墘裡一棵樹齡260年的老榕樹是縣府列管老樹,近期飽受病蟲害滋擾,樹葉被啃食,樹枝枯萎,居民希望能重視搶救。鎮公所農業課長張力仁說,縣府8日派人了解,推測榕樹生長情況差,蟲蛀現象多,且因氣候變化不利蟲類生長,蟲屍與落葉滿地,縣府允諾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