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2021-01-16 翻越布爾汗布達山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三坊七巷向西三片為坊,向東七條為巷。走在石板地上,坊巷縱橫,獨具匠心,亭、臺、樓、閣、花草與人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縱橫交錯的坊巷,是福建民居的特色,也體現了福州市文化精髓。三坊七巷特色小吃主要有:太平燕、燕皮、春卷、魚丸、鍋邊糊等等。

三坊七巷是許多名人的故居,如林則徐、嚴復、林長民、林覺民、冰心、左宗棠、鬱達夫、林徽因等等,他們從這裡走出去,成為時代的推手,也成就了他們的輝煌。

然後來到了聞名遐邇的南后街,它是三坊七巷的中軸線,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休閒文化商業街,熱鬧非凡,行人熙熙攘攘。過去歷史上是花燈、裱褙、書坊傳統工藝行業聚集地,而今已融入了現代商業氣息,咖啡廳、酒吧、奢侈品店應運而生。

如果有機會去福州市,別忘了去三坊七巷逛逛,去感受福州明清時期古建築,它是福州這座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的精髓。在這彈丸之地出現了上百位風雲人物,也許你一腳踏下三坊七巷這片土地,就能邂逅這些風雲人物曾經走過的足跡。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鍋邊糊
三坊七巷——南后街
三坊七巷——鍋邊糊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話說福州三坊七巷,不可小覷,起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為中國唯一保存的坊巷布局街道,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
  • 福建有座「裡坊制度活化石」,打卡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比較有名的地方,所以來福州的我們當然也要到這裡打個卡!三坊七巷起源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街坊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還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之稱。
  • 漫步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走進古福州城的喧囂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說起「三坊七巷」,眾多老福州人津津樂道,有著說不完的舊時故事。而對於林覺民來說,這裡承載著他與妻子的諸多美好回憶,在捨生取義的那一刻,或許老宅子裡發生的點點滴滴往事,正是他割捨不下的眷戀吧。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提到福州的三坊七巷,首先有必要了解南后街,「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客裡偷閒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這是清末舉人王國瑞描述南后街的一首詩,詩中作者將南后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生動體現了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風貌。明、清時期,「粉牆黛瓦石板路」的南后街是一條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街市。
  • 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濃縮了福州的人文薈萃
    雖然全國上下的古街很多,但三坊七巷在福州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福建人常說,到福州沒有去參觀三坊七巷,就等於沒到過福州。在走過這裡的大街小巷後便知道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假。三坊七巷是福州這座千年古城歷史文化的精髓,它見證了福州的歷史,濃縮了福州的人文薈萃。三坊七巷有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接四組成,因而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端午粽意濃,福州三坊七巷分享百年福果
    福州三坊七巷一棟棟歷經數代人精雕細琢的閩都特色古厝內,分布著數十棵各類百年果樹。端午仲夏時節,坊巷中的果樹陸續結果、成熟,百歲荔枝瓤肉瑩白如冰雪,百年芒果果實金銀壓枝頭,更有楊桃、百年蘋婆、楊梅、橘子等多種水果在盛夏成熟,果香飄坊巷。
  • 上下杭為何能與三坊七巷媲美,兩者現在成為最能代表福州的網紅點
    如果說杭州的西湖山水是一位柔美玲瓏,娟秀裡透著嫻靜,溫婉裡透著優雅的大家閨秀。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我無數次地走過雨中的江南小巷,悠悠,綿綿的愁緒蔓延,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花。而在午後的陽光下,燦爛,甚至有點熱。當你徜徉在福州市區一隅的三坊七巷,面對的是一段寧靜悠遠的歷史。
  • 「尋味坊巷·果香之旅」三坊七巷水果節開幕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東南網6月25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以百年果樹為主題,推出「尋味坊巷·果香之旅」 2020三坊七巷水果節活動,活動將持續到今年9月份。據介紹,三坊七巷裡有多棵名木果樹,百年果樹與坊巷古宅之間相依相存,每棵果樹皆見證著每座古厝的興衰浮沉,保護百年果樹就是保護古厝的文化傳承。
  • 臺灣紙藝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獨特創意成亮點
    2013/12/27 11:09:23   來源:東南網       創意園中,隨處可見福州元素
  • 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 百年蘋婆樹落了一地雪
    原標題: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 百年蘋婆樹落了一地雪  這周是蘋婆樹的盛花期,想觀賞要抓緊東南網5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 包華/圖) 昨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小黃樓內,一株蘋婆樹上開滿了蠶豆大小的黃色燈籠狀花。
  •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落戶福州三坊七巷
    「網紅小金魚」打卡牆 福建日報記者樹紅霞 攝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昨日落戶福州三坊七巷。這裡既能親近非遺項目「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又能領略福州金魚文化和飽含福州元素的金魚文創產品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東南網9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樹紅霞)坊裡流金巷是銀。福州三坊七巷的明清古建築,都是活著的歷史。如今,這裡又多了一處古厝活化利用的網紅打卡點。
  • 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原標題: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衣錦坊裡剛種的兩棵蘋婆樹東南網10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肖春道/圖)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區,路面大都是石板路,這給景區的綠化造成難題。福州市園林局計劃在今年11月中旬前,在三坊七巷種上16棵大樹。昨日,兩株蘋婆樹和一棵香樟樹首批入住景區。園林工人用了6個小時,才種完這3棵樹。首批入住的3棵大樹,位於衣錦坊。因為這裡的道路較寬。昨日下午,記者在衣錦坊內看到了這三棵樹。福州市區的蘋婆樹不到30棵,入住三坊七巷的蘋婆樹,是從外地調來的,每棵價值5萬多元。
  • 遊三坊七巷,怎能少得了它!
    十年前的「古厝」歌福建資深詞曲作家、福州語歌曲協會主席賴董芳這些年創作了許多福州話歌曲,這其中與古厝有關的有不少:《金厝邊銀鄉裡》《媽媽的院子》,而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數十年前賴董芳創作的這首《三坊七巷導遊歌》。歌中將三坊七巷的坊巷名,每座古厝的特點,從這裡走出的大人物以及福州的特色工藝品、美食全部囊入其中。用福州話唱來,繪聲繪色,「土味十足」。
  • 兩岸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 在三坊七巷開幕
    N本報記者 之光/文 包華/圖  2011年兩岸城市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昨天上午在福州三坊七巷宗陶齋舉行,福州、臺北兩地小學生用手中的畫筆,畫下了自己的族譜, 「同根同述說源情相牽」的兩岸關係。  兩岸城市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此前已舉辦兩屆,分別在福州、臺北舉行。
  • 畲族銀雕在三坊七巷展出 將持續到5月9日免費開放
    福州新聞網4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 文/攝)畲族人崇尚銀器,無論是出生、婚喪嫁娶等人生重要日子,還是日常生活,畲家人與銀器、銀飾密不可分。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主辦,林仕元技能大師工作室承辦的「無字千秋——畲族銀雕藝術作品展」,昨天上午在三坊七巷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開展。「珍華堂」畲族銀雕第四代傳承人林仕元和第五代傳承人林偉星參加開幕式。
  • 閱覽福州,它有什麼好玩的地方?看看你會知道怎麼選擇玩
    福州市有150多處著名歷史古蹟,其中三坊七巷、林則徐墓、福州華林寺、烏塔、馬尾船政遺址、福清彌勒巖、曇石山文化遺址、羅源陳太尉宮等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華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琊王德政碑」、李陽冰烏山摩崖石刻、記載明代鄭和航海史料的「天妃靈應之記碑」。
  • 如果你到福州去玩的話,必去的6個地方,保證你不說「不」字!
    有福之州——福州,福建省省會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福州也是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最早開放的港口之一。在福州融匯了多種文化,南傳佛教,航海文化,書法碑林等等。很多朋友們問我福州哪裡好玩?到底福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一一列舉出非常值得去觀光的景點,一切為了您的完美旅行。
  • 輝煌福州夢回千年,奉上一日遊最佳攻略
    市鼓樓區 澳門 路16號,三坊七巷附近。福州 依山傍水,自然風光秀美,同時也是 福建 省一直以來的中心省會城市,因此從古至今匯聚了大批當地的大家族、名流。如今著名的「三坊七巷」裡就曾先後走出過如嚴復、陳寶琛、林覺 民和 林長民等 中國 近代史上眾多名人。 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有「 中國 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 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百年歷史的八坊十三巷,因為那溫暖的夜景而留住了我的心
    來到臨夏回族自治州當然不能錯過這裡的八坊十三巷,這裡是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地方。因為這裡的特色美食,民族工藝品及深厚的文化背景,其實很早之前沒有來過臨夏的時候就對於這裡有所耳聞。臨夏又被稱為河州,而八坊十三巷就是河州最具有特色的民族風情街,從古至今,這裡保留下來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所以被稱之為八坊十三巷。這裡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走在每一條街道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氣息。
  • 「榕臺緣·一家親」在臺福州籍青年學生回家鄉尋根
    一家親」在臺福州鄉親年輕一代尋根行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嚴復書院開幕。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8月10日電 (記者 劉可耕)福州三坊七巷嚴復書院、生平館展出的嚴復書籍以及文獻資料10日吸引著到此參觀在臺福州籍青年學生目光。開幕式上舉行授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