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手環花樣百出的時候,iWan選擇了專做睡眠手環,通過重力、心率、溫度三維度來跟其它手環的睡眠功能區分開來。一早醒來你能看到自己夜間深睡眠、淺睡眠、做夢、醒來4個層次分明的睡眠分析,這樣專注睡眠的手環有什麼特別之處?
為什麼做睡眠手環?創始人許友金調侃:「再做類似的估計點名時間都不會讓我們上線了」, 當然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看好這個市場。 市場上有很多可監測睡眠功能的手環,可老許發現很多只是使用三軸傳感器來識別你是否翻身,根本談不上精確, 相反,人睡覺時的心率倒是能反映一些情況,因為每個人深睡眠、淺睡眠、做夢、醒來4個階段時的心率是可以測量的。
所以老許決定做一個集合了三軸傳感器、心率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全新睡眠手環,為了順利捕捉到心率,手環上的心率監測是通過雷射光譜來捕捉的。
硬體土鱉轉型做網際網路產品很頭痛1) 軟體
之前一直做硬體,突然轉型做網際網路硬體產品讓老許覺得很為難。 不知道怎麼設計好的App, 不知道怎麼跟網際網路用戶打交道?按之前團隊的思維:做一個軟體的時候,今天、明天、後天幹什麼都最好跟「裡程碑」一樣地規劃好,而不是隨時都要跟著用戶跑。
具體來說,像小米那樣的公司可能兩天需求、兩天開發、一天測試……一個禮拜就能出一個App版本;而自己只能要求兩天做一個小的需求,10天出一個大版本,這對於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網際網路顯然是不夠的。
我問老許你懂App設計嗎? 老許很歡樂地表示「我不懂,但我會用,我覺得好用了才通過」 除了自己用,團隊還從點名時間上搜集用戶反饋、請各種做軟硬交互的大師來做培訓,老許自己則每天6點起床,凌晨12點多睡覺,一心一意撲在這個「缺少網際網路思維」的新產品上,且想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善產品的用戶體驗。
2)硬體
雖然之前做過硬體, 手環的工藝上也遇到了不少問題。一開始請設計團隊做的方案很酷很薄,可那樣塞不進電池、震動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運動傳感器這麼多器件,就改成了現在的TPU材質封裝形式,材質手感跟柔軟,綠白相間。但真正做的人才知道:注塑時兩種材質的融合很不容易,在高溫高壓情況下要讓兩種不同顏色的材質壓縮在一起,卻又綠白分明,產品的不良率達到了30%。
老許還透露了一個小細節:市面上所有的手環,只要能買到,他們都買來拆解了一遍,預研了6個月,才正式開模,然後一家一家找模具廠,最後幾乎把東莞的模具廠跑遍了。才有了下圖中的手環雛形。
睡眠手環的意義睡眠在老許眼裡是非常重要的需求,睡好了覺有很多健康問題就不會發生了,可全中國有那麼多人睡不好覺,那麼多人想改善睡眠,卻一直不知道從哪下手。老許表示自己的手環就像當年的老白金一樣,會給用戶一個積極地心理暗示,讓他們買了之後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更是從心理上培養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我問老許這產品這麼神?老許說現在不能透露,怕別人抄襲,到時候你用了就知道。
我聽老許講願景的時候內心其實很激動,作為一個自高中時代就開始失眠的敏感人,我多麼希望睡一個安穩覺,如果這款手環上市後真解決了我的睡眠問題,我將稱它為第一個解決問題的穿戴式產品。
最後,老許的iWan手環正在點名時間上籌款,他們迫切希望收到 「網際網路用戶」 的反饋,如果有話說,就去網頁看看吧!
相關:
因為藍牙4.0 音響不僅僅是音響!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