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審題第4講:題意作文審題

2020-11-30 人民網

全國高考作文命題沿著「標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的發展軌跡逐步演變,其開放程度也逐漸遞增。特別是近幾年出現的話題作文,一直被人們看好。不過,從考場作文的實際情況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襲之作也不斷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詞藻不注重內容的作文,開始蔓延。於是,高考作文命題,如何既突出開放性,又加強限制性,成為高考作文命題者值得思考的問題。2006年全國高考試題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題方面有了悄然的變化:只給出材料,不規定話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這種材料作文,它一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可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能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範圍作文。它不同於以往根據材料寫議論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於有明確話題的話題作文,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新的作文形式,有人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後話題作文」或「題意作文」,即必須與材料內容意義的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有聯繫。這裡姑且叫它「題意作文」。

1.話題作文與題意作文的區別

(1)話題作文有話料,題意作文有材料,話料和材料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二者一致。所不同的是,話題作文的話料已提煉為話題,題意作文的材料沒有提煉為明確的話題,還須自己從中提煉。

(2)話題作文出示有明確的話題,範圍邊界明顯,不可越雷池半步;題意作文沒有出示明確話題,範圍的邊界模糊。

(3)題意作文常是由事(材料)入理的升華(契合),話題作文是由一(話題)到多的發散(相關)。

(4)題意作文以在材料範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和標題為特徵,讓審題不是從「題目」(話題或標題)出發,而是從「材料」出發,調動學生的發現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便於考生多角度立意。

2.題意作文的一些特徵

通過轉換比較,可以看出這種題意作文的一些特徵:

(1)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優點,又彌補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寫作範圍對象是與材料的內容或其某個方面的含意有關的,必須具有一定的條件性與情景性,而不失之寬泛,較之純話題作文,其寫作對象範圍相對窄了許多。

(2)給定的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為考生確定話題提供藍本、規定範圍、提示思維方向,考生的審題、立意、行文必須以此為依據來進行,而不能信馬由韁。這樣考生就很難猜題押題,從而避免了話題作文裡考生可以不管材料的過「寬」的弊端。

(3)增加了考生審視材料與擬定話題的環節,將讀與寫結合起來,通過揭示材料內容某一方面的含義來拓寬寫作範圍,搭建寫作的思維平臺,有利於強化考生的審題意識,培養考生提煉出話題的能力。

考生在難以界定題意作文的寫作對象範圍時,不必著急,因為從思維起點上看,可寫的對象範圍還是比較寬泛的,不像過去的純材料作文一定要正對材料主旨(即原材料實際上間接地規定了文章主旨)而不能就材料的某個角度或某個側面去寫,現在的題意作文,只要涉及對所給材料的感悟、體驗的,是都可以寫的。

如2008年北京卷作文題:

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在課堂上,老師拿了一個玻璃杯,裡面放了一個大石頭,差不多和杯子一樣大,老師問大家:杯子滿了嗎?

一個學生回答:沒滿,還可以放沙子。

待學生放完沙子,老師又問:滿了嗎?

全班同學回答滿了,有一個男孩卻回答沒有滿,還可以放水。

老師笑了,接著把沙子和石頭倒出來,杯子是空的。

這回老師是往杯子裡放沙子和水,然後問大家,杯子滿了嗎?如果要放石頭進去,該怎麼放?男孩就把杯子裡的沙子和水倒出來,先把石頭放進去。

此題大致可以從這幾點立意:

1.學無止境;2.變與不變;3.過程與結果、方法與結果;4.思維的魅力、思維靈活性;5.相對空間與絕對空間等等。

自己選取一個好的切合題目的立意,可以寫一篇思辨議論文,也可以寫成優美的散文。

3.題意作文的審題關鍵

題意作文的審題關鍵是把握材料中各意象即發散性思維的起點,思維起點是多樣化的,材料如同「廬山」,只有一個,而側面或角度則「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便決定著思維的多樣化,從各角度觀察分析各意象,從多個點觸發多樣化思維,也能較大地拓展命題的立意範圍,但始終只能是對材料的內容和含意從某個側面或角度的感想。

要寫好這篇「材料作文」,已難以撇開材料中的事例。完全可以說,材料「限制」了作文的內容,理解文章的主旨離不開對材料的分析,這樣也就不能寫成我們以往的可以置材料不顧的「話題作文」。

正確地審讀與立意是關鍵,因為題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審題的第一出發點,又是作文符合題意的終極範圍。」(餘聞《2006年高考語文試題分析》)

其方法,總的來說,材料往往是個別的、具體的,立意的主旨是一般的、抽象的,因此都離不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歸納與轉化。當然,具體行文時又可以逆向地由特殊到一般、由抽象到具體,而寫個別的、具體的。

具體的方法,有如下幾個可供借鑑:

(1)關鍵詞語法

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對話句、結語句),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如:

有個教授做過一個實驗,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學生進入一個寬敞的大禮堂,並自由找座位坐下。反覆幾次後,教授發現有的學生總愛坐前排,有的則盲目隨意,四處都坐,還有一些人似乎特別鍾情後面的座位。教授分別記下他們的名字。10年後,教授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愛坐前排的學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兩類學生很多。

本材料的關鍵詞是「愛坐前排」(對「前排」的理解不要狹隘)、「成功」,所以抓住這兩個詞語的邏輯關係組織成句,就會有如下立意:

①積極的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②要有不甘落後(敢為人先)的精神

③要樹立明確的目標(爭第一)

④勇於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再如:

很多人千裡迢迢尋找隱居的武大師,期望能從武大師那裡學到絕招。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在挑水,他挑得不多。,兩桶水都沒有挑滿。按照人們的想像,他應該挑得滿滿的。有人不解,問大師,大師回答說:「挑水之道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適中。」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大師的回答,其實就道出了這段文字的核心內容:挑水之道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適中。「適中」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推而廣之,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考慮「適中」的問題:比如,人若無目標,就會碌碌無為;目標過高,往往會因為無法實現而喪失信心;我們的奮鬥目標也應該定得適中。

(2)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閱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繫,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我的外公,從前會偷東西。」母親說,「有一天,他去別人菜園偷菜,被菜園主人看見了。可是,那主人看見了,轉身就走。」母親說,外公以為那人要去告官,連忙追去。不料那人進了自家的門,還把門關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門。門開了,外公說:「我被你看見了。」那人說:「看見什麼?我今天連門都沒出。」外公說:「是被你看見了,偷你的菜。」外公還說:「我現在沒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說什麼話。咱們是鄰居,你想知道我菜為啥長得漂亮,儘管問。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嘗嘗。」說著,真去天井邊的懸藍裡抱出兩顆菜,硬是塞到外公手裡。

後來,外公成為鄰裡眾口交譽的人。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又。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材料內容是菜園主人原諒了外公曾經偷東西,「後來,外公成為鄰裡眾口交譽的人」。否則,外公怎麼會成為「鄰裡」眾口交譽的人?這裡面就有因果關係,因為菜園主人正確對待犯錯誤者,而使其日後成為一個「眾口交譽」的人的。這樣立意就容易找準了,當然立意的角度是多向的。

若從「菜園主人」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寬容、寬恕感化他人,成就他人

②給別人一次改過的機會

③尊重別人,給人自尊

④採用最佳的教育方式;

若從「外公」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知恥而後進

②知錯就改

③人貴有自尊之心

④誠實乃立身之本。

……。

不能全面理解題意,寫成了「信任」、「善良」、「關愛」等則視為立意過寬、過泛;若寫成「化幹戈為玉帛」、「退一步海闊天空」、「相逢一笑泯恩仇」、「徘徊在十字路口」、「轉折」、「冷漠」、「豁達」等,則視為偏離題意。

(3)察情感傾向法

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出題人的觀點態度從去發掘。如:

根據下面一則短文,按文後要求作文:

「老師,假如我是你,我就不當老師!」全班頓時靜極了。「我喜歡當老師,」老師平靜地說,「第一是希望自己永遠充滿活力,和你們在一起,我永遠不會衰老;第二,我很貪心,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將軍可以指揮千軍萬馬,但他要聽一個人的話,那就是他的老師。」那就我啊!所以我喜歡當老師。」「為將軍的老師鼓掌!」大家笑著,叫著

要求:聽過這番話,假如你是在場的同學,請給老師寫一封信,談談你的感受。

這則材料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命題立意要從讚美老師方面考慮。

(4)辨相互關係法

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繫的。事物間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等。辨明這些關係,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如:

美國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護區內,曾發生過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把當地的狼消滅了,於是,鹿沒有了天敵,終日無憂無慮地飽食於林中。十幾年後,鹿群由四百隻發展到四萬隻。然而鹿的體態愚笨,失去了昔日的靈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踐踏而凋零了。鹿由於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動所帶來的體質衰弱而大批死亡。於是人們再次把狼請進來,鹿又奮力奔跑了,保護區恢復了昔日的勃勃生機。

從材料中看,鹿和狼的關係,鹿和周圍環境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狼和鹿共處,相剋相生,才能保證它們不失本性,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據此可立意為:生態平衡是自然界的規律,人類亦如此,自然規律不可違。從鹿和周圍生活環境的關係看,鹿沒有了狼這樣的天敵,生活太安逸、舒適,於是體態愚笨;後來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奮力奔跑,終於又恢復了生機。可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總之,以題意作文的審題立意,不能不管材料而自行確定,不能另搞一套,而要全面仔細地閱讀材料,要從材料的內容意義出發去選擇立意的角度。上面的幾種方法也不應孤立運用,而應相互聯繫、綜合使用。每則材料都可從多個側面或角度分析立意,然後再選擇某個側面或角度的立意去作文。

來源: 冠華作文網

相關焦點

  • 《綜合素質》滿分作文審題技巧
    (3)半命題作文——要看清要求,仔細斟酌之後,「完形填空」。 例如:《動力來自_______》。 (4)材料作文——要從材料中提煉觀點或改寫、續寫等。
  • 點睛——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點睛——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廣東佛山高明紀念中學 高勇  ◆導入:  2005年高考上海卷、 福建卷、湖北卷出現了一種新型的作文模式,我們把它稱為「題意作文」(有人稱作「後話題作文」「新材料作文」)。
  • 任務驅動型作文之審題立意方法
    一、審題四要點:任務驅動型作文中的「任務」是作文的出發點、聚焦點和歸結點。如果忽略、罔顧任務,再好的寫作也是南轅北轍。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審題,關鍵在於找出並理解材料中的任務。具體而言包含四個要點。高考作文是選拔性考試,既有規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點,要與人不同,就必須彰顯自己的智慧。那麼,「切入」角度就很關鍵。「切入」,就是先切而後入。
  • 中考作文快速審題「四個技巧」
    快速作文的特點是一個「快」字,它要求迅速準確地審題立意,快速高速地構思成文。因此,作為作文第一步的審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作文審題的準確與否,就直接決定了文章質量的優劣,寫作的成敗。要想準確無誤地審清題目,就要掌握一些審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為順利成文打好基礎。
  •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範文:為生命著色
    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的預測層出不窮,考生在緊張備考的同時,也要注意搜集2014高考作文素材。小編特別整理總結了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為生命著色,對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做出預測,為考生高考作文寫作提供素材。下面是2014高考命題作文「為生命著色」的素材內容,以及參考範文,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助力2019年高考專題之作文:多則材料類作文的審題立意
    其方法是先逐則分析材料的內涵,然後比較幾則材料的內涵,找出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此種審題方法簡稱求同法。例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姚明率領中國男籃的隊友們,為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幹細胞。姚明鄭重承諾,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棄一切,回國捐獻。
  • 專家指導高考議論文提分十講(一)準確審題立意
    原標題:專家指導高考議論文提分十講(一)準確審題立意 一、明白審題立意的意思(審題是幹什麼的?)不管什麼作文,靠的是作者的思想、思維和語言、情感。考場作文是特殊的寫作,就是根據命題者的要求寫,所以,先要搞清楚出題者的意圖:要我幹什麼,這就是審題。
  •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素材:人生如登山
    2014年高考作文一直都是考生們熱議的話題,小編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範文,希望為大家提供服務。  專題推薦:2014高考作文預測 範文 素材 寫作技巧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素材:人生如登山  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劇組來到東嶽泰山錄製「清明特別節目」。
  • [點評]2008年全國高考作文專家點評
    所以我覺得北京這道題開始的時候光看材料覺得好像不太好寫,但一看底下的提示,我覺得這個題也就可以很快的解決了,就是在考察你思辨的能力,你對事物的認識能力,這些東西都是我們高考作文必考的能力。  4.2008高考上海市作文題目:  平時我們關注更多的是我們自己,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作文。除了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 最新中考滿分作文審題:四步推敲釀奇葩
    近年來,中考作文在命題、評價等方面盡力放寬禁錮,不在審題等方面為難考生。話題作文的出現和盛行,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話題作文並不是不要審題,有時候話題作文甚至因為要求過寬而難以迅速正確審題。因此,要在考場中贏得作文高分,首先必須過好審題關。審好了題,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具體說來,作文審題可從下面四步入手: 第一步,審形式。
  • 那些年,我們離題萬裡的高考作文……
    4老師:是吃貨無疑了。5朋友:???說到作文,可真是一把辛酸淚只恨當年高考作文沒有多拿幾分不然現在就是撒貝寧的校友了(低調低調)作為「酒精」沙場的考試老手我終於頓悟當年沒考好是因為沒有好的輔導老師好奇現在的作文輔導是什麼水平小編好奇搜了搜,在五花八門的名師中一位老師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她是前全國卷語文命題人
  • 【作文指導】2018高考作文新預測:新時代、初心、人工智慧、芳華...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作為高考生應更加關注國內外時事,高考作文一向跟時事熱點密切相關。因此,緊跟時事是高考考生們的重要事項。歷年真題分析根據以往經驗,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都是以「當下中國現實」為核心。結合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以此為中心點,輻射開來。
  • 口袋鼠2019語文高考作文輔導:3步搞定高分作文
    所謂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很多同學都認為作文僅僅在成績中佔60分的分值,即使考不好也不會失分太多,其實不然,在一張高考語文卷中,除了作文是需要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不少題目同樣在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總結來講,高考語文的作文可以說佔了高考試卷分的一半以上。
  • 高考作文,巧搭關鍵詞生成最佳立意,再用鮮活素材錦上添花
    寫作文標題很重要,如果有一個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題目,將會給作文增色不少。作為審題之後的第一份成果,標題擬定,是非常重要的。前幾篇文章,已經提到了方法,現在看大家水平如何。下面,來看兩個標題:《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知足雲天淡,進取風雨行》這是2012年江西高考的考生作文。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
    你們覺得非常難,主要是因為你們覺得非常無聊,甚至是懶惰,不願意在語文作文分數上下功夫。話說過來高考是對於學生非常的重要,學生之間相差一分就有可能會相差千人。學生的分數對於學生報考大學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能夠提升高考分數。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那就是提升語文作文。這不鄰居家的小妹妹就是在高考中是因為2分,與985高校無緣的學生。
  • 作文成績決定語文總分,高考作文如何拿高分,學習攻略在這裡
    作文成績決定語文總分,高考作文如何拿高分,學習攻略在這裡高三學生在考試中下筆最慎重的就是作文。因為作文的得分直接影響全卷的總分。下筆前需要考慮的細節標題穩,儘可能把作文話題包括進來,擬題儘量不要與話題毫不沾邊,也不要太長。
  •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中卷,題目不難,按課文填空易出錯,要細心審題
    令人惋惜的是第七大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的第1小題「――,春風吹,――」,小東同學的答案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草》裡面的詩句,但小東忽略了一個逗號,有逗號就不能寫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道題正確的答案是:「春季裡,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
  • 初三二模語文試卷分析:題型如往常 審題需注意
    四、作文《留念》不宜偏題,但要寫出高水平還需平時的積累和練習。答題策略首先,審題時注意力要集中,思維應直接指向試題,力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審題時,結合考點,弄清問題中的關鍵字詞。最後在作文的寫作上,審題很關鍵,要留出十分鐘的時間來思考中心主旨。最好是能寫出提綱,然後根據提綱來寫作。這樣用時短,還能中心突出。
  • 高考日語作文的評分標準與寫作技巧
    不少同學都覺得作文難寫,高考日語作文成績應該如何提升呢?有沒有什麼寫作技巧呢? 第三檔(10~14分) 寫出「寫作要點」的一部分內容,語言表達基本通順。 第二檔(5~9分) 寫出「寫作要點」的少部分內容,語言表達欠通順。
  • 海南高考作文評卷類別分四檔 暫無滿分有零分
    海南高考作文評卷類別分四檔 暫無滿分有零分 2014-06-18 10:08:06「截至今天下午六點全天的評卷工作結束為止,暫時還沒出現滿分作文。」針對我省今年高考語文科目是否有滿分作文這一備受關注的問題,2014年海南普通高考語文評卷組組長徐仲佳作出表示,暫時也沒有發現有考生使用詩歌、文言文等特殊文體寫作的情況。據了解,因為語文科目評卷工作量大,尤其是作文評分還有最少時間限定,評卷工作進度較其他科目相對緩慢一些,但不會對整個高考評卷工作的推進產生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