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論:巴黎聖母院火災不要拿因果報應來說事

2021-01-08 華商網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標誌性的塔尖燒塌,美麗的玫瑰花窗損毀……

       圓明園毀於戰亂和野蠻,是歷史的傷痕;而巴黎聖母院此次火災事故是和平時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遺憾。兩者的相同之處恐怕只因為它們都是世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它們的消失同樣是全人類的損失。

  作為超過800年歷史的古建築,在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哥德式尖頂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為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損壞而感到痛惜。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場坐鎮指揮,並在推特上感嘆,「眼睜睜看著我們的一部分在燃燒」。法國《費加羅報》說,這場大火「燒在整個法國的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嘆息,巴黎聖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國和歐洲文化的象徵。中國網友也有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巴黎聖母院的花窗圖片,懷念這一消逝的偉大奇蹟。

  就在社交媒體一連串「心碎」的表達聲中,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卻多了起來。有網友表示,法國巴黎聖母院火災讓他們聯想到被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還有人對巴黎聖母院的焚毀幸災樂禍。

  事實上這兩件事真的有什麼可比性嗎?圓明園毀於戰亂和野蠻,是歷史的傷痕;而巴黎聖母院此次火災事故是和平時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遺憾。兩者的相同之處恐怕只因為它們都是世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它們的消失同樣是全人類的損失。

  那些拿因果報應來說事的人,其實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作怪。文明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管是圓明園還是巴黎聖母院,它們都凝聚著藝術工匠們的智慧結晶。如今巴黎聖母院被焚毀,不僅僅是巴黎人民、法國人民的損失,更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從今往後,巴黎聖母院的倩影將只能永遠留在到過此處人們的腦海與相片中。

  文明需要人們銘記,歷史也需要人們銘記,不能用某些幌子來遮蓋歷史,但也不應該打著歷史的名義發洩自己的情緒。牢記歷史並不等於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前行。愛國沒有錯,但請保持理智。(央視網評論員 李雪菲)

來源:央視網

編輯:謝磊

相關焦點

  • 外交部評巴黎聖母院火災:對文化的珍視超越國界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吳嘉林、成欣)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7日就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答問時說,巴黎聖母院是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對文化的珍視、對美的熱愛超越國界。  當地時間15日傍晚,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教堂屋頂和塔尖被燒毀,但主體建築得以保存。
  • 工地抽菸、電線亂放……巴黎聖母院火災後曝安全問題
    工地抽菸、電線亂放……巴黎聖母院火災後曝安全問題 2019-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弘宇   中新網4月25日電 綜合報導,在法國巴黎聖母院火災後
  • 巴黎聖母院大火原因是什麼?法國總統馬克龍回應了巴黎聖母院大火!
    據法國消防部門稱,當地時間周一(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首都巴黎市中心的聖母院發生火災。  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火災可能是由大樓內正在進行的裝修工程引起的。法國執法官員排除了縱火和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動機,他們將此次火災視為意外事件。  ​​
  • 又見《巴黎聖母院》
    初次接觸《巴黎聖母院》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部小說,後來上大學時又重溫這部小說。《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則新聞讓我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再次想起了《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上班空隙,又一次看了這本小說。
  • 鐘樓怪獸,巴黎聖母院的魔幻世界
    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在《鐘樓怪人》(又譯《巴黎聖母院》)中的如此描寫令世人認識了外表奇醜但內心純善的怪人卡西莫多。這個容貌奇特的「半獸人」只是文學創作中的存在,不過聖母院兩座鐘樓之間真有一座怪獸出沒的長廊,裡面不乏面目猙獰、半人半獸的奇特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惡魔沉思者」——夜梟已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元素。
  • 巴黎聖母院在燃燒
    今天凌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不僅將法國世界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吞噬了,更讓全世界的文化藝術愛好者感到無比心碎!即使這一生沒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這座塞納河畔輝煌雄偉的教堂,始建於1160年,花了整整一百年時間,才在1260年完工,距今約760年歷史。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被雨果拯救的巴黎聖母院,和它被侮辱的歷史
    塔尖失火的巴黎聖母院 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晚上19時,北京時間 4月16日凌晨,巴黎聖母院失火,引起世界惋惜。但在歷史上,這不是巴黎聖母院第一次著火,也遠遠不是最嚴重的一次。早在兩百多年前,它就差點被毀,是法國文豪雨果拯救了它。
  • 巴黎聖母院塔尖公雞找到了 它的命運牽動著法國人的心
    巴黎聖母院塔尖公雞找到了 它的命運牽動著法國人的心時間:2019-04-17 21:52   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巴黎聖母院塔尖公雞找到了 它的命運牽動著法國人的心 海外網 當地時間15日晚間,法國著名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火災發生時,無數圍觀者目睹教堂頂上的箭形塔尖隨著尖頂崩塌
  • 命運的交響曲——《巴黎聖母院》
    起火位置位於巴黎聖母院頂部塔樓,其房頂房梁皆浴火燃燒,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好在,不幸中也有萬幸,巴黎聖母院大火未殃及內部藝術品,坍塌尖塔周圍銅像早被轉移,而且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得以保留。
  • 誰有資格為巴黎聖母院設計新屋頂?居然是中國90後情侶?
    蔡澤宇和李思蓓(圖片來自蔡澤宇朋友圈)「巴黎心跳」設計圖昨天,有個消息在杭州人的朋友圈裡刷屏了——在一場為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教堂重建的設計競賽中,名為「巴黎心跳」的投稿獲得了冠軍,它的兩位設計師是來自中國的蔡澤宇和李思蓓。
  • 揭秘丨火災前的巴黎聖母院裡竟有這麼多寶貝
    撰文:操傲文圖源巴黎聖母院官網當地時間4月15日18時50分,巴黎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數百年來,巴黎聖母院一直是法國藝術品和文物的重要收藏地,其中包括三部管風琴、大鐘以及一些油畫和雕塑。延伸閱讀用畫筆還原巴黎聖母院撰文:秦漢(藝術評論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穿了木頭、燒壞了玻璃,更燒碎了法國人的心。但所幸的是,還沒有燒毀石頭。也就是說,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依舊相對完整,裡面的藏品像「耶穌荊冠」等聖物也都被搶救出來。這棟人類的寶貴遺產必將在未來涅槃重生,而這樣的經歷,其實對它來說並不算陌生。
  • 《巴黎聖母院》:四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離奇故事
    《巴黎聖母院》告訴我們:女人要有與其美貌相匹配的智慧才能保護自己。這首音樂浪漫得讓人生出悲傷,此刻再讀《巴黎聖母院》心境如何?雨果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也讓人們牢牢記住巴黎聖母院這座偉大的哥德式建築。每年多少遊客都會去巴黎聖母院遊覽參觀,看看敲鐘人和吉卜賽女郎悽美的愛情故事發生之地。四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離奇故事流傳了百餘年,令人淚目和扼腕嘆息。
  • 巴黎聖母院修復前 看這部法語原版音樂劇「彌補遺憾」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舞臺規模龐大複雜,摘取原著場景內標誌性物品,加以誇張、現代的風格展現。今年4月的巴黎聖母院大火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一曲《大教堂時代》再度成為刷爆社交網絡的致敬神曲。實際上,氣勢恢弘的《大教堂時代》,也是不少人對法語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入坑曲」。1998年在巴黎首演以來,《巴黎聖母院》在全球的大獲成功,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法語第一音樂劇,也一直是劇迷們呼喚「求巡演」的劇目之一。令粉絲激動的是,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20周年紀念版即將於12月5-8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該劇繼上海、北京站開票「爆倉」之後,廣州近日開票三小時票房破350萬,同樣火爆。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 一起來感受下被燒毀前的美麗
    用火柴搭建出來的巴黎聖母院你知道長什麼樣子嗎?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具體是什麼情   原標題: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 一起來感受下被燒毀前的美麗   巴黎聖母院作為世界知名建築之一,是法國的象徵之一,也是歐洲建築史上比較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建築代表之一。
  • 巴黎聖母院大火,這件寶貝失而復得!法國人樂開了花(圖)
    教堂頂上的「公雞」被找到(圖源:推特)海外網4月17日電當地時間15日晚間,法國著名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火災發生時,無數圍觀者目睹教堂頂上的箭形塔尖隨著尖頂崩塌,塔尖上公雞形狀的風向標也不知所蹤,因這隻「大公雞
  • 巴黎聖母院仍在重建中,每年都辦的聖誕彌撒216年來首次取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 據路透社報導,仍在重建中的巴黎聖母院216年來首次無法舉行聖誕彌撒。 「巴黎聖母院今年將取消午夜彌撒。」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撲滅了:856年歷史建築被摧毀 這場大火標誌著...
    周一(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數小時後,一名市政官員表示,該建築的結構已經被挽救。巴黎聖母院是巴黎市中心地標性建築,有著856年的歷史,不僅是這個國家歷史的一頁,也是科學和藝術史的一頁,是世界文化的圖標。
  • 巴黎之火灼痛全球,我們拿什麼留住世間好物……
    180多年前,一位年輕作家走進巴黎聖母院。在鐘樓的一個陰暗角落裡,發現牆上留下幾個用手刻畫的希臘字母——ΑΝΑΓΚΗ(命運),使他大為震撼。於是,有了不世之作《巴黎聖母院》。從此,巴黎聖母院和它所承載的文明印記,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1944年8月25日。地堡「狼穴」。
  • 經濟學人精讀:巴黎聖母院大火 | 外刊雙語
    ——維克多·雨果《巴黎聖母院》就像電影《Before sunset》裡說的那句「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有些事情總是來得那麼猝不及防。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當地時間15日,位於法國首都的巴黎聖母院塔樓突發大火,造成巴黎聖母院塔尖倒塌,建築損毀嚴重,無數人為之心痛惋惜。此時此刻,有多少人心中想著同一句話,「可惜我還沒有去過呢」?這種遺憾來得過於倉促,讓人猝不及防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