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鎮將打造運河文化名鎮 規劃建設兩個核心項目

2021-01-08 樂居網

奔牛鎮將打造運河文化名鎮

規劃建設「江南運河第一河口公園」和「老街復興工程」兩個核心項目

常報全媒體訊 古運河畔的新北區奔牛鎮,是依河而建、因河而興的千年古鎮。該鎮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抓手,在目前全面建成古運河奔牛段南北兩岸生態廊道的基礎上,將規劃建設江南運河第一河口公園和老街復興等工程,傾力打造運河文化名鎮,展現奔牛的古韻新風。

大運河奔牛鎮段,全長11.6公裡,是中國大運河常州段沿線風貌保存較為完整的片區之一,擁有各類物質文化遺產十多處。尤其在奔牛老街仍有不少民國時期的特色建築,具有保存和復興價值。

2017年5月起,奔牛鎮啟動了大運河文化帶的基礎工程。其中,最先啟動的古運河奔牛段生態廊道已經全面建成,南岸在拂堤綠柳旁建了1公裡多長的塑膠步道,供居民們散步休閒;北岸,150多戶民居整修一新,粉牆黛瓦、翹簷花窗,盡顯江南風雅古韻。其間建設的「平臺渡口、奔牛坊休閒廣場、奔牛閘、天禧橋」等景觀節點,為該生態廊道注入了歷史文化元素,使之成為保護和傳承運河文化的一條景觀步道,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據大運河文化帶奔牛段實施規劃項目顧問高平介紹,奔牛鎮還將適時啟動「江南運河第一河口公園和奔牛老街復興工程」兩個核心項目的建設。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將按照「保護原住民,容納老民房,減少拆遷量,降低建設難度」的原則進行實施。在老街復興過程中,計劃還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歷史風貌,一段一段地打造麻糕桶爐、茶館店、書場、老字號的布店、雜貨店、鐵鋪等,力求使人走在老街上能仿佛回到過去。

據悉,在大運河文化帶奔牛段項目的建設中,奔牛鎮按照「修舊如故,以存求真」的原則,突顯富有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和商貿旅遊的亮點,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可圈可點的、留得住鄉愁的運河文化名鎮。 (周敏 吳燕翎)

圖片由奔牛鎮提供

來源:常州晚報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常州晚報

相關焦點

  • 奔牛鎮,將這樣復興
    該規劃重點推出兩個核心項目,即:江南運河第一河口(遺址)公園與奔牛老街復興工程。 (一)江南運河第一河口(遺址)公園 江南運河第一河口遺址位於奔牛鎮大運河與孟瀆(俗稱老孟河)交匯處。
  • 常州新北區奔牛鎮:打造「融·美」大運河黨建文化示範帶
    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既是中央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奔牛鎮實現傳承運河文化、繁榮振興古鎮的一次歷史性機遇。奔牛鎮以「弘揚運河精神,重塑運河文化」為目標,通過建紅河驛站、揚古韻新風,創立「融·美」大運河文化帶黨建品牌。建立「紅色聯盟」,構建區域化黨建共同體。
  • 常州市「銀杏」教育發展基金會在奔牛鎮成立,這些優秀師生獲獎!
    程宇指出,區劃調整五年多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奔牛鎮緊緊圍繞打造品牌教育高地,一方面加大硬體設施投入,一方面努力改善教師生活環境,積極做到校園內的事有求必應
  • 千年運河煥發嶄新活力(現場評論)
    河道生態美觀、文化遺產美麗、人民生活美好、文明交流美妙,這是沿線群眾對大運河的期待,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新發展理念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圖景 冬意漸濃,江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裡,滿載著遊客的「水上巴士」來回穿梭。不遠處,建設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宛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
  • 人民日報現場評論:千年運河煥發嶄新活力
    河道生態美觀、文化遺產美麗、人民生活美好、文明交流美妙,這是沿線群眾對大運河的期待,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新發展理念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圖景      冬意漸濃,江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裡,滿載著遊客的「水上巴士」來回穿梭。不遠處,建設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宛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
  • 常州高新區分局調研奔牛鎮新市村「660」示範點培育情況
    奔牛鎮黨委書記程宇、副鎮長黃凱宇、高新區黨政辦有關人員以及技術單位代表等參加調研。      奔牛鎮新市村是常州市農村土地資源統籌配置「660」示範點,重點在村莊規劃、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產業融合項目點狀供地等方面開展試點探索。
  • 古老運河,如何一展文化新姿
    9月27日,以「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為主題的2019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暨世界運河大會在揚州舉辦,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籌)正式開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誌同期亮相。當日下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揚州召開。對古老運河而言,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意味著什麼?通過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文化如何更好滋育萬物、連通世界?光明智庫特邀嘉賓深入解讀。
  • 2018滄州旅發大會:全面展現運河文化雜技文化武術文化的獨特魅力
    讓大運河作為滄州地域文化的標誌更加鮮亮。2018年滄州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運河沿岸的吳橋縣、東光縣、南皮縣、泊頭市設立了四個分會場,讓大運河猶如一條絲帶,由南向北串起沿岸一座座各具底蘊特色的小城,並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與旅遊資源分布,打造異彩紛呈的觀摩項目和活動,全方位展示滄州的運河文化、雜技文化、武術文化,挖掘滄州文化內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 i公寓:運河CBD孤本小戶型,與城市加速共生長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啟時代新篇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秉持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須始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
  • 濟寧運河天文館項目今日落地開工
    大眾網·海報新聞11月1日訊(記者 榮斌)11月1日上午,在濟寧市2019年衝刺四季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總投資12億元的任城區運河天文館項目奠基開工,建成後將成為山東省及鄰近省區專業化最強、規模標準最高的天文科普體驗基地。
  • 常州奔牛鎮新市村規劃「1+3」 盤活閒置土地釋放「紅利」
    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如何建設美麗鄉村?新北區奔牛鎮新市村今年以來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治理,盤活103畝閒置土地,獲得財政補貼用於美麗鄉村建設,還為部分農民提供了耕地和管護經費,一舉多得,極大釋放了土地「紅利」。  該村位於新北區的西南端,共有33個村民小組,村域面積5.55平方公裡,總戶數1146戶,總人口4177人。
  • 復工啦~江陰錫澄運河公園樣板段!古老運河演繹新傳說~
    圍繞錫澄運河城區段的建設發展一直是江陰人關注的焦點!前幾日,3座跨錫澄運河橋梁全面復工,本周,錫澄運河公園樣板段(五星橋—西門橋)西岸建設也恢復施工啦~▲項目效果圖全景根據政府投資計劃,錫澄運河公園項目分期建設。
  •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華僑城錫鋼浜項目打造「城市ICON客廳」
    ▲無錫錫鋼浜地項目籤約儀式作為無錫江南古運河旅遊度假區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錫鋼浜項目優先考慮產業空間重塑,以「人-城-產」合理的空間思考帶動新產城融合發展,推動城市更新和產業空間再造、激發城市內核、賦能產業轉型。
  • 打造核心競爭力建設美麗海濱城
    湛江市委書記徐少華接受本報特派記者專訪暢談湛江科學發展之路  打造核心競爭力建設美麗海濱城  「湛江要在廣東東西兩翼中率先崛起,實現跨越式發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將科學發展觀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之路。
  • 江蘇最西小鎮亮出「漢皇故裡」名片 立志成文化名鎮
    記者近日走進了這個蘇北小鎮,實地感受了趙莊人以「漢皇故裡」為依託,打造文化名鎮的精彩故事。   ◎亮出「漢皇故裡」名片 小鎮立志成文化名鎮   從豐縣縣城驅車,沿321省道往西行駛約15公裡,遠遠望去,一尊臨風而立、氣勢恢宏的劉邦雕像即映入記者眼帘。劉邦雕像自2014年8月動工,歷時兩年多完成。
  • 加強項目文化建設,塑造企業靚麗形象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工程項目作為企業的基本構成,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窗口」和企業的「縮影」。為確保企業文化在施工一線落地生根,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水平,打造「中國中鐵電化」卓越品牌,建設幸福企業。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彌蒙鐵路四電系統集成項目經理部黨工委圍繞工程項目建設工期、安全、質量、效益等目標,以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思想,以「鑄魂、化制、育人、塑形、強企」為主線,以企業價值體系為核心,以項目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諧文化建設為重點,推動企業文化在生產一線落地生根。——高度重視,制度保障。
  • 北京聯手北三縣共同建設這個國家級項目
    、推進河道水系治理、梳理運河歷史文脈、推進文化項目建設、提升旅遊休閒功能、促進跨域交流合作、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而為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定調。讓濱河綠道貫通,重點河道通航,打造文化展示區、生態景觀區、疏解整治提升區。-------這是大運河北京段將構建的「一河、兩道、三區」發展格局。
  • 衡陽市規劃局赴雁峰區調研規劃建設相關工作
    「1」是打造船山書院文化節這個平臺,「5」是突出5條發展主線:一是以回雁峰為核心的傳統景點發展線,二是以山林村為核心的生態發展線,三是以東洲島公園為核心的水島岸湘江西岸衡陽外灘發展線,四是以高精尖為核心的工業旅遊發展線,五是以名校為核心的優質教育文化發展線。「N」是通過產城融合在五條發展線上形成N個經濟崛起點,打造稅收增長極。
  • 葉紅專:大力開展項目建設提速行動 打造武陵山區旅遊中心城市
    吉首高鐵新城路網體系已基本成型,會展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三甲醫院、濱水風情小鎮等項目正在抓緊優化規劃,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葉紅專就項目規劃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他叮囑吉首市負責人,要抓住高鐵、航空時代即將到來的機遇,科學做好產業規劃和項目布局,加快產城融合發展,努力把高鐵新城打造成湘西新門戶、城市新中心、產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