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335課:我們說的「跨院」,是院子大,跨了兩個院子嗎?

2021-01-13 騰訊網

先奉上標題中的問題答案:我們經常聽說的「跨院」不是指院子很大,跨了兩個院子,而是指主院旁邊的院子。詳見下面「跨」字的第(8)條解釋。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足」部的一個漢字「跨」,跨是現代漢語常用字,需要加強記憶。其詳情如下:

跨。讀音有四個:

(一)kuà。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跨,渡也。從足,誇聲。」形聲字。本義是越過。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謂大(就是拉大)其兩股間(就是兩腿之間的距離)以有所越也。」其實,這個誇,聲中有義,因為誇字的有大,過度的意義。

(跨門檻)

《洪武正韻·禡韻》:「跨,越也,足過也。」比如《左傳·昭公十三年》:「康王跨之。」杜預註:「跨,過其上也。」大意是:康王一,兩腳跨在玉璧上。又比如《荀子·儒效》:「故外闔不閉,跨天下而無蘄(qí,通「圻」,邊界)。」楊倞注稱:「跨,越也。」意思是:家家不必關閉大門,走遍天下也沒有什麼邊界。

現代漢語跨也多用本義,比如魯迅《祝福》:「你到土地廟裡去捐一條門檻,當作你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祝福》劇照)

本義之外,跨還有很多用法,比如:

(1)越過時間、地區或行業之間的界限。比如,跨年度、跨行業、跨專業。比如蘇軾《濠州七絕·彭祖廟》:「跨歷商周看盛衰,欲將齒發鬥蛇龜。」

(2)超出;勝過。比如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四:「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是說王、楊、盧、駱的才力現在很少有人能夠勝過。魯迅《五論「文人相輕」——明術》:「一面把不利於自己的批評,統統謂之『漫罵』,一面又竭力宣揚自己的好處,準備跨過別人。」

(3)邁步,抬腳向前或向旁邊移動。這實際就是本義的延伸。魯迅《藥》:「天氣比屋子裡冷得多了,老栓倒覺爽快,仿佛一旦變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跨步格外高遠。」

(大跨步)

(4)佔據;佔有。《莊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大意是說:況且我獨自佔據著這一窪之水,享受著這破井之樂,這也算是夠美的了。井底之蛙佔據了井裡的一窪之水。

(5)兼有;及於兩個方面。比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同時兼有荊州和益州。這是諸葛亮給蜀國規劃的戰略計劃,在三國鼎立之前,蜀曾同時佔據荊州與益州,後來失去了荊州之地。

(三國鼎立時期的荊、益二州)

(6)騎。《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跨,騎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絝白虎,被豳文,跨野馬。」司馬貞《史記索隱》稱:「跨,乘之也。」穿著有白虎圖案的褲子,穿著有斑紋的上衣,騎著野馬。

(7)橫架其上。比如《徐霞客遊記·粵西遊記一》:「二水合而西南,則又觀音橋跨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

(趙州橋)

(8)把物件掛在手腕、肩頭、腰間或脖頸上。比如《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石秀提了包裹,跨了解腕尖刀,來辭潘公。」也指附在旁邊,比如「跨院」,就是指正院兩旁的院子。

(天津靜園的跨院)

(9)同「胯」。兩股之間。比如《漢書·韓信傳》:「眾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顏師古注稱:「跨下,兩股之間也。」大意是:如果不怕死,就拿刀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這是韓信受胯下之辱的那一段歷史,最早的胯,寫作跨。清代畢沅在《經典文字辨證書》卷二裡說:「胯,正;跨,俗。」古時,「跨」是「胯」的俗字。

(影視劇裡的韓信受胯下之辱)

(二)kù。這個讀音出自《廣韻》。踞。未見典籍有應用實例,具體意義到後面「踞」字時再講。

(三)kuā。讀音出自《廣韻》。兩個用法:

(1)坐。《廣韻·麻韻》:「跨,吳人云坐。」《集韻·麻韻》:「跨,吳人謂大坐曰跨。」顯然,這是方言用法。

(2)通「誇」。誇獎;讚譽。這是假借用法。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跨,假借為誇。」

(四)kuǎ。這個讀音出自《廣韻》。腰胯。顯然,這是口頭語言的讀音。這個用法實際應當涵蓋在第一個讀音裡。

跨的小篆寫法如圖:

(跨的小篆寫法)

你看,實際上,「誇」的字形中,上面的大,實際上就是人張開雙腿的樣子。也有象形的因素。

(【說文解字】這335,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這樣的院子,才是大鄭州改善「優等生」!
    從近幾年和未來的軌道交通規劃來看,鄭州已在悄然跨河發展。 沿著鄭州一路向北,以鄭新跨河大交通體系大概30分鐘路程,便有一處可以實現你心中理想的房子,那便是雲松·80院子。
  • 70歲大媽院子裡大酥梨落得滿地都是,大媽說只能看不能動,咋回事
    周末綿綿秋雨,我們一行到河南鄉下採風,這個村子大部分都住地坑院,我們路過一座地坑院,院子裡有炊煙升起,我們便走過去看下,剛好看見一位大媽從灶房裡出來,手上端著兩個大碗,應該是做啥好吃,我們在上面給大媽打招呼,中午做啥飯好飯,大媽說做煎餅,你們下來吃點。
  • 《說文解字》第78課:「遍插茱萸少一人」裡的茱萸是什麼?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78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這個字有兩個讀音。(1)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音pí。給的解釋是:「艸也。一曰芘茮木。」「艸也」,是一句,說明這是一種草,但沒說明是什麼草,所以暫時存疑;「芘芣木」好說,《詩經.東門之枌》裡說:「視爾如荍,貽我握椒。」毛傳說:「荍,芘芣是也」。鄭玄箋註:「美如芘芣之花。」孔穎達疏引陸機的說法:「芘芣,一名荊葵」。芘芣就是錦葵,錦葵科。
  • 《說文解字》第70課:藕是荷花的根嗎?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70課,仍然是「艸」部漢字,仍然是每課六個漢字,今天要講的六個漢字如圖:《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芙蓉本」《爾雅.釋草》裡說:「荷,芙渠;……其本蔤」郭璞作注說:「莖下白蒻在泥中者。」聽起來還不是特別清楚,更清楚的還有《本草綱目.果部.蓮藕》:「以蓮子種者生遲,以藕芽種者最易發。其芽穿泥成白蒻,即蔤也。長者至丈餘,五六月嫩時,沒水取之,可作蔬茹,俗呼藕絲菜。」其實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藕。
  • 鄭家院子、唐家院子、童家院子……
    ◀位於鬧市的謝家大院記憶中,兒時的家有一方院落,參天老樹,湛藍天空……中國人對於院落的執著歷史悠久,有院才是家,它蘊涵著濃濃的人情味。李正權說,吊腳樓的最大優點就在於節約土地,利用陡坡懸崖,既合理又適用。他介紹,重慶農村民居建築以單家獨戶為主,集中居住的極少,其建築格局的主要形式就是院子,與北方的村、莊、屯,與湖廣的圩、集,與福建客家人的土樓,甚至與川西的民居相比,重慶農村的院子都顯得更分散、更零碎、更細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反映了重慶人生存能力更強。深山老林一小院,前不挨村後不巴店,你不為那主人的精神折服麼?」李正權感嘆。
  • 鄭家院子、唐家院子、童家院子……昔日院子今何在?
    記憶中,兒時的家有一方院落,參天老樹,湛藍天空……中國人對於院落的執著歷史悠久,有院才是家,它蘊涵著濃濃的人情味。院子是重慶民居的重要特色,在廣袤的農村存在院子,在主城也有古院落,有的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日前,著名民俗專家李正權走進曾家巖書院,給市民講述重慶民居的歷史發展。
  • 《說文解字》第359課:「疋」部的兩個生僻字,其實也很有意思
    《說文解字》540部,「疋」部之下只有兩個漢字,分別是「(囪疋)」和「(爻疋)」,因為它們是生僻字,所以現在的GBK字庫裡沒有這兩個字,只能描述字形,拆成了左右兩部分有利於分析字義,其實它們的讀音都可讀作shū。本課就講這兩個字,其詳情如下: 1、(囪疋)。
  • 鄭家院子、唐家院子……重慶到底有多少個「院子」
    記憶中,兒時的家有一方院落,參天老樹,湛藍天空……中國人對於院落的執著歷史悠久,有院才是家,它蘊涵著濃濃的人情味兒。院子是重慶民居的重要特色,在廣袤的農村存在院子,在主城也有古院落,有的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日前,著名民俗專家李正權走進曾家巖書院,給讀者講述了重慶民居的歷史發展,其中,形形色色的院子,喚起了不少人的鄉愁記憶。
  • 《說文解字》第87課:「參差荇菜,左右芼之」,「芼」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87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是蒼的繁體字,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cāng。給的解釋是「艸色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引申為凡青黑色之稱。」這是蒼的本義。即草色,引申為青黑色。《廣雅.釋器》裡有:「蒼,青也。」《詩經.王風.黍離》裡有:「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毛傳》給解釋:「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人們為什麼稱蒼天呢,就是這個原因。
  • 《說文解字》第91課:《詩經》裡的「如履薄冰」,你能讀準嗎?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91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1、。讀fàn。農村人評價土地,說某塊地薄,就是指這片土地相對貧瘠。比如王禎的《農書.農桑通訣.播種篇》裡說:「地不厭良,薄即糞之」土地不怕優良肥沃,如果貧瘠了就給它施肥(糞是肥料);(7)粗陋。比如我們請人吃飯時會說的薄酒淡菜、薄酒淡茶。(8)命運不幸。比如我們說的佳人薄命,用的是這個意思。(9)不厚道。比如《史記.商君列傳》裡有:「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
  • 老重慶 | 鄭家院子、唐家院子…… 重慶到底有多少個「院子」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實習生 張夢蝶 陳柯宇/文、圖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記憶中,兒時的家有一方院落,參天老樹,湛藍天空……中國人對於院落的執著歷史悠久,有院才是家,它蘊涵著濃濃的人情味兒。院子是重慶民居的重要特色,在廣袤的農村存在院子,在主城也有古院落,有的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
  • 《說文解字》第123課:《詩經》「伊餘來暨」,究竟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23課。講一個漢字「餘」。這個字在《說文》540部裡歸「八」部,在現代漢語201部部首檢字歸法歸「人」部,檢字時要注意。餘。現代漢語常用字。這個字有四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讀音yú。
  • 《說文解字》第126課:「解釋」的「釋」,它的本義是怎麼來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26課,講兩個漢字,分別是悉和釋。這兩個字在《說文解字》中是「釆」部漢字,詳解如下:1、悉。讀xī。現代漢語常用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詳盡也。」《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解也,從釆,釆,取其他別物也。」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稱:「從睪,睪聲」苗夔的《系傳校勘記》稱:「睪聲當作亦聲。……睪,目視也,目視所以分別物也。」我們來分析一下釋的小篆字形:(釋的小篆字形)左邊是一個表示釆,即表示辨別;右上一個橫著的眼睛,表示審視、觀察。
  • 《說文解字》第329課:細說「踰」字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講「足」部的四個漢字:(上將下足)、 、 、踰。四個字中,只有「踰」算常用字,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踰」。因為課程是依《說文解字》字序的連續課程,所以生僻字解說相對枯燥,請大家堅持。四個字的詳情如下: 1、(上將下足)。
  • 影視劇中陝西方言的跨文化解釋
    語言學家洪堡特說,「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人們的任何想像」[3]。陝西方言是陝西三秦文化的符號載體之一,它不僅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也反映著一個使用這種語言的群體所共有的一種文化根源、思維習慣、價值判斷和行為模式。因此這種語言在這個文化群體內部的使用過程中,其文化的意義是複雜深厚與眾不同的。我們可以從地域環境和歷史傳承的角度來理解這種語言的文化意義。
  • 《說文解字》第165課:細說「和」字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65課,專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中的一個漢字:和。和是現代漢語常用字,相對內容較多,有讀字典的感覺,請耐心。詳情如下:和。《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咊,相應也。從口,禾聲。」形聲字。
  • 老人常說,這5種樹,不能種在院子裡,為啥?
    家裡有院子,會種很多花草樹木,養花沒啥講究的,想養什麼都沒關係,只要植物能正常生長,但是種樹可大有講究了,有些樹不是你想種就能種的!不是有句老話說麼,前院不栽桑,後院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2、柳樹柳樹多是臨水而栽,水在風水中代表的是財,水能生財,門前栽柳樹,寓意風生水起,家裡生財,但是不能種在院子後方,因為柳諧音「流」,房屋後栽柳樹,有「流財」的不好寓意,所以老人家不喜歡在屋後栽柳。
  • 《說文解字》第137課:成語「犁庭掃穴」的「犁」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37課,講四個漢字,這四個漢字全部是《說文解字》「牛」部漢字,分別如下:1、 犓 。讀chú。《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以芻莖養牛也。從牛芻,芻亦聲。《春秋國語》曰:『犓豢幾何。』」什麼是芻呢?我們前面在「艸」部已經學過,《說文》給的解釋是「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就是割草之後,綑紮起來,後來也指給牲畜吃的草料。
  • 《說文解字》第29課:烏鴉為什麼又稱為「孝鳥」?
    今天的6個漢字依然是「石之似玉者」,《說文解字》課程中會不斷有在量意思相近的字集中在一起,這就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的枯燥,因為很可能一課的課程下來,所講的內容完全是同樣的內容,還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基本說出了古人的想法,他的留言如圖:
  • 《說文解字》第148課:成語「萬馬齊喑」,「喑」究竟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48課,講四個漢字,分別是「喑、<口+疑>、咳、嗛」,四個字全部是《說文解字》「口」部漢字,詳情如下:1、喑。讀yī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喑,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從口,音聲。」形聲字。顯然,許慎說,這又是一個方言用字。是宋齊兩地對小兒哭泣不止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