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在想,和外國人語言不通怎麼交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件語言不通,不用翻譯軟體也聊了幾個小時的趣事。
旅行中總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事,之前在泰國吃夜宵的時候遇到燒烤小哥用特別生動滑稽的動作向我們表達雞翅,還和我們開玩笑可以用眼皮開啤酒,雖然大家都不懂對方的語言,但是還是能做簡單的溝通,而且讓溝通變得更加的有趣。然而這一次,在語言不通、不用翻譯軟體的情況下和一個緬甸大哥卻聊了三四個小時,我自己都驚嘆到了。
這是我的一次的房車旅行,我和朋友一起來到了中緬邊境--瑞麗。
瑞麗一寨兩國景區
我們駐車在一條全是大樹,安靜、車又很少的路邊,我們炒了鴨子,在車外擺上桌子喝起了小酒。偶然間有一個人從我們桌邊路過,朋友隨意的說了句「Hello」,誰知對方突然回應了,於是我們便邀請他一起喝酒。剛開始他還有點拘束,只是聊天(他說緬甸語,我們說漢語,偶爾夾幾個英語單詞),後來在我們一直邀請下也加入了喝酒吃菜聊天的隊伍中。他告訴我們他來自曼德勒(我之前聽說過曼德勒,不然我就不懂他是在說自己來自哪裡了)。其實我們也想用翻譯軟體溝通,不過打開有道詞典的時候發現並沒有緬甸語或傣族語。他告訴我們在緬甸男生都是穿裙子的,教我們怎麼系裙子,以及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系法。
用我們在大理買的扎染當裙子
還跳舞了,我們亂跳一通,他跳了孔雀舞,向我們表達了他們那邊的舞蹈特色。
一不小心沒紮好,我們也跟著演示
他還給我們看了他的護照,告訴我們他叫什麼名字(劉吐吐溫)。朋友把之前在大理拿過來的一束花晾乾準備做乾花,他告訴我們花是拿來獻給尊者的(他們信仰的)。還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真的不知道竟然能交流這麼多,聊了這麼久,也刷新了我對語言不通還能的交流認知。
這位大哥其實看上去很年輕,看了他的護照才知道也有50歲了,不過擁有如此開朗的性格也真是難得。旅行中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故事,你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