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義:以功力見勝、燦若珠璣的《心經》書家

2021-01-10 魅力號外

書畫評論家:付秀宏

張成義,字仁者,筆名峰雅紫竹,峰雅閣主人,登峰居士。生於江蘇徐州,居於北京,法號恆成。系當今中青年書法家之翹楚,師從大家,堅守書法傳統道路,追求古意雅靜淡定。賞其作品頓覺心如止水,可窺靜若秋泓之氣。

張成義擅長楷書創作,從幼年時期遍摹晉唐諸名家法帖,終日勤學苦練不輟,積數十年書家之功。練《玄秘塔》之風骨,行《九成宮》之嚴謹,得《佛遺教經》之意韻,覓《皇甫誕碑》之神採;張成義的代表作金粉楷書《心經》況味無窮,融三大書家之美,他善於把每個字的魅力在點化之間藏收、提放,將忠謹篤厚的秉性滲透其間。撇捺雄健展舒,結字衡穩雋秀,勾畫溫潤自由,氣勢舒朗端莊,該作品屢獲國內外大獎,贏得諸位書家、高僧、社會名流和國際友人的好評和收藏。

張成義書寫的金粉小楷,歷數十年心得風範,作品金光處現凹凸有致,從容間見力道氣象。特採用進口金粉調和,加入自身獨特配方,形成粘稠如漆的流暢立體金墨,他每每虔心沐手,以歐體楷書寫得筆筆精到、一絲不苟,每寫一篇都是心神相合之作。他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46cm×160cm,精裱後盒裝,其下筆徐疾自如,重輕頓挫有致,結體娟秀端凝,骨韻含蓄深蘊,如漆楮如木簡,形態儀姿萬千,渾厚不見枯槁。

張成義認為《心經》裡幾乎概括了佛學精華,一口氣寫完內心很是愜意。除書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兩千多篇外,《金剛經》22米長卷在上海全國金剛經大賽獲獎,另《大悲咒》《蘭亭集序》《毛澤東詩詞八十三首》22米長卷等受到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激賞,為其題跋。長卷通篇樸茂凝重雄強,藏巧思於運筆之中,字字嚴而不拘,血脈流暢貫通,神氣完足高遠,足見張成義的深厚功力和修養。

「寫字就是修行,修行修的是心,是德行,是悟道,是心胸。」張成義行書《順治逍遙詞》《三國演義·開篇詞》《沁園春·雪》《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榜書《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天地祥和》《家和業興》《鴻業騰飛》等作品華美灼灼,溢彩流光,均承襲了傳統與勤奮、包容與熱情的根底。以上這些作品以德為先,以氣領意,儒雅中兼具富貴的藝術魅力,可謂「縱橫千裡月有輝,落筆萬頃雪成圍」。

作為世界最大藝術品市場的美國,曾對張成義書法伸出橄欖枝,他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存有一席之地。更有美國郵政郵票主票將張成義書法作品和個人肖像收入其間,他的《天道酬勤》《誠信贏天下》《樂》等作品,讓中華書法通過美國與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的通郵票成為中華文化的使者和橋梁。

早在幼少年時期,張成義就一門心思拜師篤定寫楷書,從而打下了堅實的書法根基。尤其對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情有獨鍾,至今尤獨愛其豐滿圓潤。他常告誡自己,要多臨習古代大家作品,以免把字寫「匠」。眼中定目標,雙手不停住。心中有定數,腳下自有路。他在書法創作中,深刻地意識到,表面看小楷字形孤立,雖不相連屬,但也要講究行氣,通過筆勢和體勢來完成。

張成義曾對筆者誠摯地說,寫小楷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重視形似,而忽略了精神,用筆單調,字體呆滯,缺乏神採。字之精神,在作品中表現為格調高下。寫小楷要有一股撲面而來的正氣,這樣才能生出巍然嚴正的大氣象。

一幅楷書作品,當如雄兵列陣,單個看來精神飽滿,充滿力量;通篇望去,士氣高昂,氣象森然。張成義頗有心得地講,達到這種審美境界,要點畫周到,結體熨貼,用筆精嚴,一絲不苟,巧密精思,以工整為法,以功力見勝,從而體現出一種端莊大氣的意境,於法度嚴謹之中形成奇正姿態的變化。

張成義侃侃而談書法運用之妙,還須把握正欹相生、正邪相背的道理,若楷書一味平正,毫無變化,必然陷入一潭死水,必須關照到點畫的欹側變化、字勢的偃仰收放,在自然動態中充滿生機。正為主,欹為輔,於平正中求變化。寫小楷時特別忌躁,心浮氣躁必點畫散亂,氣息粗鄙,給人於坐立不安的感覺。

唐代孫過庭云:「假令眾妙攸歸,務存骨力。」講的是書法線條骨力的重要性,在書法實踐中,張成義的金粉小楷行墨拉得開、合得攏,才得氣韻與豐潤、陰柔與陽剛的契合,最終達至立骨有神的妙境。若以上四字「正、清、靜、骨」,幾乎涵蓋張成義金粉楷書的精神品格,實實令人激賞。

張成義金粉小楷外表看金碧輝煌,但其內在追求筆法乾淨利索,色澤鮮亮處燦若珠璣。張成義的書法作品,清潔無雜筆,醇雅無塵垢,猶如碧水深潭,給人以玉露沐面之感。同時,行筆表現出沉著冷靜的自信心和書卷氣,顯示了遠離喧囂、心手合一、超凡脫俗的獨特韻味。

相關焦點

  • 華鳥「心經」篆刻及其他
    將一部心經篆刻出一大組的章,好想法!難怪有國際大鱷出高價收藏了。應該讓翻倍地出價。「心經」本身含量就重,更何況刻「心經」的華鳥的篆刻一組又有50枚呢(當然這是商業機密,誰也無權打聽)。但她這次將這組「心經」印花傳給我時,我一眼之下是有些吃驚的,為什麼呢?與以前印象不一樣呀,好比一個鄉下女子,一講究起來,換了穿著,又修煉了儀態,完全已成「貴婦人」了。我便馬上傳給了我幾位玩篆刻的「高朋」,結果反饋回來了不少叫好聲。其中較集中的,都覺得華鳥的篆刻有功力,刀法清哳,線條內斂而不失力度。而且邊款內容極豐富,常伴刻有一些抽象符號,給人意象性審美聯想。
  • 8家寺院居士告訴你 抄《心經》有多殊勝
    建宗居士:抄《心經》讓人獲得真正的寧靜和自在(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江蘇東臺彌陀寺)親潔居士恭書《心經》供養觀音菩薩(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親潔)妙著居士恭書《心經》供養觀音菩薩(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妙著)
  • 《心經》解釋:21遍心經怎麼讀
    21遍心經怎麼讀讀心經的時候,許多人都是會讀誦二十一遍的,一般的情況下,自己在讀誦心經的時候,可以看心經的讀誦儀軌進行,那麼自己讀誦心經的時候,也不至於做的不好。而且在心經的讀誦儀軌中,讀誦心經最後的時候,讀誦心經的心咒是二十一遍的。 心經讀誦儀軌:(1)上香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 心經賞析:抄心經的感應
    最受大眾喜愛的寫經經文即《心經》。據佛經上記載,抄寫《心經》的功德,不亞於抄寫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且寫經之功德在諸多佛經經典中,一再被提及,言其殊勝功德遠優於造塔供佛,寫經的好處極不可思議。印光法師語:「文雖簡略,理極宏深。至圓至頓,最妙最玄。誠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六百卷般若之關鍵,一大藏聖教之綱宗。
  • 心經常識:心經大悲咒普門品回向文
    《心經》、《大悲咒》、《普門品》都是觀音菩薩宣說的經文,都是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的,我們修持《大悲咒》、《普門品》、《心經》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對我們的人生會有很大的積極的影響。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心經》、《大悲咒》、《普門品》回向文。
  • 於戲謔中見文字功力
    今天,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宅家」中,我又悉心閱讀了魯迅先生給錢玄同的兩封信,即《190430致錢玄同》《190704致錢玄同》。在讀與思的過程中,一個直接而深刻的感受就是:於戲謔中見文字功力。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從這兩封信的具體「戲謔點」逐個說起吧。先看這兩封的抬頭稱謂。
  • 佛教: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
    學佛的人都知道,《心經》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之中,最經典的佛經之一,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卻能夠把佛法的深奧微妙詮釋得最清楚的書,實在不可多得。佛像也就是說,《心經》一書,全書僅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濃縮了幾乎六百多卷大般若經的所有要義,概括了佛陀幾十年傳法的精華
  • 心經釋疑:心經如何念
    念誦心經,大家要是知道怎麼念誦的話,不僅能讓自己對心經有更多的感受,還可以增長智慧,但是你念誦心經,要知道如何念誦才會有更好的作用。供養誦心經前,清潔雙手身形端莊,在佛或菩薩的像前供上一杯清水或點上一支香做供養。頂禮向佛像頂禮三拜。
  • 為報孝母愛,他刺血寫《心經》,唯美動人,孝心天鑑
    自唐以來,歷代抄經者眾矣,而溥心畬先生為報孝母親刺血抄寫的《心經》最為唯美動人,孝心天鑑。溥心畬(1896-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著名書畫家、收藏家。抗日時期隱身守節,靠賣書畫為生。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 念了一輩子《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是什麼意思?悟透受用一生!
    《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卻道理深深。人們所有苦惱都是因為我們執著所帶來的,執著自我,執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執著自己所認識的一切,讀《心經》就是要破除執著,在自己得到覺悟的同時,幫助他人醒來。的角度,一起來聊一聊「《心經》中所講到的空性」。《心經》裡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意思是說,因為遠離了一切戲論,所以空性的本體既沒有色,也沒有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不成立。有些人認為,《心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但明明我們的眼睛、耳朵等等就是客觀存在的,這怎麼能說得通呢?
  • 《心經》解釋:心經念誦後如何回向
    念誦心經以後,回向也是很重要的,你念誦心經,回向眾生,能讓自己念誦心經的功德擴大, 永遠都不會枯竭。那麼我們在念誦了心經之後要怎麼回向呢?(1)比較流行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合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朗誦+文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13) - 不在三皈依戒和三皈依願的基礎上聽《心經》,利益不大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14) - 戒起的作用就是閉三惡道門,開涅槃之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15)-信仰須正,不可夾雜外道知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16)-佛弟子要「無外道之邪見,無凡夫之倒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17)-受戒的時候,
  • 觀音心經誦讀後要回向嗎?
    在誦讀心經後是要回向的,這樣功德就會聚集都一起不會消失。而且大家也可以通過回向去祈願,超度等等,所以誦讀心經後一定要記得回向。在回向的時候,大家也要選對回向方式,要用心做回向,這樣回向的過程才會順利。那誦讀心經後怎樣回向呢?
  • 念誦心經的時候需要明白它的念誦步驟和回向方法
    《心經》是非常受歡迎的經典,很多人都能完整念誦《心經》,但是,除了要完整地念完《心經》的內容以外,我們還要做完回向才算是完成了整個步驟。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修持《心經》,下面我整理了誦讀《心經》的步驟以及回向文,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寫甚至刺血書寫《觀音心經》?
    《觀音心經》又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人說看《觀音心經》在天上是能量,在人間是智慧,在陰間是錢。歷代大書法家寫《觀音心經》的人不少,如趙孟等人,當代書法愛好者為了附庸風雅或者出於對菩薩的虔誠,也經常寫心經。佛教弟子為了裝點門面,也經常集名家的字成為心經。
  • 他是《俠客行》最低調高手,功力遠勝石破天,曾驚豔整個武林!
    所謂「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說的是當年歷史上一位著名高人揚雄所寫的《太玄經》這部經典書籍,詩人李白以此讚美那些一門心思研究《太玄經》書籍的人,金庸先生學究天文,他從李白這首古詩之中得到啟發,於是乎書寫了一部十分好看的作品——《俠客行》,這部小說與《笑傲江湖》一樣並沒有具體的時代背景,然而武林當中卻也誕生了兩門絕世神功,令人讀過之後盪氣迴腸!
  • 《心經》解釋: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有好處嗎
    《心經》是非常經典的經文,也是佛弟子必修的經文,修持《心經》的方式可以是抄寫,也可以是念誦,不管是念誦還是抄寫《心經》的好處都是很多的。能夠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更是有巨大的好處。《心經》是從600卷《大般若經》中選出來的。
  • 《心經》解釋:心經回向用回向法界眾生嗎
    《心經》是佛經中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我們誦經不但要為自己誦,更好回向給法界眾生,這樣我們的功德才是無量的,我們誦經的意義才是最大的。古德說:「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粒管山河。」回向之妙,能不信乎!
  • 《心經》度一切苦厄,真實不虛?佛說:不可思議!
    《心經》又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一句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說,誦讀、默念《心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什麼是「不可思議」,就是你怎麼想也想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說到這裡也許有人不信,不信沒關係,唐朝玄奘大師的遭遇就能說明這一點。哪一點?《心經》能度一切苦厄,真實不虛!
  • 《心經》讓你了卻煩惱外,還有哪些「看得見」的好處
    文/法妙明心《心經》寺院中每天晚課必誦的經典,雖然只有短短的260字,卻基本涵蓋了大般若經的全部精華,它深入淺出的詮釋了緣起性空的法理,字字珠璣,多年來受到人們的研究和喜愛,更是人們作為自己修行中的重要指導,不僅如此,心經還給人在為人處事方面有著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