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部心經篆刻出一大組的章,好想法!難怪有國際大鱷出高價收藏了。應該讓翻倍地出價。「心經」本身含量就重,更何況刻「心經」的華鳥的篆刻一組又有50枚呢(當然這是商業機密,誰也無權打聽)。
華鳥的書畫篆刻是拜過名師曹簡樓,石刻大家丁偉鳴也給過指導。我有過華鳥給刻的印章,我的名字筆畫太少,誰都刻不太好,因此,我也不太抱希望,想來當時也沒太在意,故印象並不深。但她這次將這組「心經」印花傳給我時,我一眼之下是有些吃驚的,為什麼呢?與以前印象不一樣呀,好比一個鄉下女子,一講究起來,換了穿著,又修煉了儀態,完全已成「貴婦人」了。我便馬上傳給了我幾位玩篆刻的「高朋」,結果反饋回來了不少叫好聲。其中較集中的,都覺得華鳥的篆刻有功力,刀法清哳,線條內斂而不失力度。而且邊款內容極豐富,常伴刻有一些抽象符號,給人意象性審美聯想。這也是華鳥這組「心經」組刻,從某種意味上在同類題材的「競爭」中佔了先機的原因吧。
華鳥作品 時代博物館收藏
但刻「心經」這類佛學名典還是很有「風險」的事:按「對應」美學原則,你得讓篆刻帶上「心經味」,就是說,你不能只由著自己的性子刻畫;因刻「心經」與刻人名比,得帶有特殊的佛學烙印,即得帶上特有的文化意蘊,說得簡單些,那50個印章,既然都取自於心經,那就至少得統一有「禪意」,甚至還得根據每個印章的不同內涵,給予藝術定位,其中還得考慮怎布局等等。具體起來,還得透出特殊的氣息、趣味,落實對應的刀法、線條等。
所幸慰的是,華鳥在這方面可能是意識到的,所以在許多時候,她的作品中都有一種不溫不火的情態,好像真的沒有什麼肝火,這倒是弘一法師筆下的氣息,如真這樣,那是種什麼境界了?那是很值得歡欣鼓舞的。
華鳥作品 時代博物館收藏
我與華鳥相識已久,但說老實話,從前只看到她的畫作多,有一年她在無錫博物館開畫展,請了我和一些朋友專門去觀賞,那些在日本用鐵筆畫創作的「京都城市畫」和用抽象圖形創作的「宇宙系列畫」,都是一大組一大組,掛滿了諾大的展廳,觀者雲集,這讓我印象深刻。她別出心裁的「圓」字系列畫作,可能有「祈福」的含義,記得那一次畫展中就被一位銀行家以高價收藏。為此她還請我們一圈朋友美餐了一大頓。她的抽象畫我是很喜歡的,因為能讓我這個有點詩人氣質的充分暢想,為此,每看她的抽象畫,我從中會從時空的錯亂中「洞察」出「哲理火花」,十分鐘便可「順手牽羊」地記寫一首詩文(最近見到她在畫一個「根」又像「蛛網」的系列,看了三次,竟連寫了三首呢)。華鳥的瓷瓶也很好,聽說常能賣出高價。她的書法似乎更好,我們的一位朋友眼光很「毒」,輕易沒見他讚美誰的字畫,但對她的行書則不吝讚揚。足見她多才多藝。所有這些才藝,自然會浸入她的篆刻藝術,那線條刀法,誰還敢不說幾聲好聽的呀!華鳥,我讚賞您可是由衷的呀!
讓我格外佩服華鳥的還有一點,則是她「功夫外」的功夫:一個大藝術家,看她文文弱弱,和和美美,遞給人一張名片,那些頭御可是怎麼回事呀,全然像個「從政」的「議員」了:你看,又是「亞太傑出女性聯合會文化顧問/藝術顧問」,又是世界一帶一路組織/基金會副主席;竟然還是全球人居環境論壇教科文委員會委員、國際關公文化藝術促進會設計專家委員會副會長……
很長時間沒見到華鳥了,那就再祝福華鳥:萬事如意,創作豐產!
(2021. 1.3,晚上20:38分記寫於海上方寸齋)
作者:方立平
畢業於北京大學。文化學者,作家、藝術評論家、書法家、國家級編審。
華鳥
國家一級美術師。
生於上海。連續六年入選東京都美術館《國際書道展》。參加國內外藝術展,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院以及藏家等收藏。2009年入選《中國優秀藝術家油畫排行榜前500位》。於《第十三界世界易經大會》被授予世界著名易學文化和諧大使獎、世界易經大會學術導師獎、繪畫藝術大師獎。亞太傑出女性聯合會文化顧問/藝術顧問。2016年任北京大學特任講師。世界一帶一路組織/基金會副主席。全球人居環境論壇教科文委員會委員。國際關公文化藝術促進會設計專家委員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