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氣象防災減災故事④)

2021-01-09 人民日報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

我國是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影響

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

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

氣象人如何築牢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

近期我們陸續推出氣象防災減災故事,

一起看看

氣象人在災害來臨時都做了些什麼?

本期是第四期。

▌來源:中國氣象報

本文首發於《中國氣象報》2016年9月23日二版

文章有修改

故事回溯到2016年9月,第14號颱風「莫蘭蒂」於15日正面襲擊廈門……

颱風過境,

廈門倒下了65萬棵行道樹。

「莫蘭蒂」,兇得很。

2016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

像是一條狼,

正面撲了過來。

而精準預測出其「狼性」的,

是廈門氣象部門。

對於天氣預報,

廈門市民感到真心服氣:「確實報得準。」

老百姓的實話背後,是多少廈門氣象工作者,為了「莫蘭蒂」,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守護了一座城。

提前預報,牽一髮而動全身

「莫蘭蒂」剛生成時,時任廈門市氣象局局長的潘敖大向市領導匯報:「中秋節,颱風可能要來。」

颱風,牽一「發」而動整個城市全「身」。氣象部門必須忙在前頭。

「『莫蘭蒂』將逐漸加強,並向臺灣東部沿海靠近。」

「『莫蘭蒂』將於14日向臺灣東南部沿海靠近。」

「『莫蘭蒂』14日至15日將對我市造成嚴重影響。」

「『莫蘭蒂』將對我市造成嚴重影響(颱風緊急警報)。 」

……

從9月12日開始,廈門市氣象局發往市委辦、市政府辦的重要天氣預警報告,一份又一份,題目不斷變化;應急響應從四級提高到一級。颱風正步步逼近,形勢愈發嚴峻。

頂住壓力,做出精準判斷

9月15日凌晨3時5分

在廈門翔安區沿海登陸時,「莫蘭蒂」帶來了15級大風,市防指馬上投入到緊急工作狀態。

9月14日下午

海陸風力明顯加大;但是到了上半夜,「莫蘭蒂」的風圈半徑卻變小了,動靜似乎又不大了。

9月14日,地面組在颱風來臨前對百葉箱觀測設備進行再次加固。 何歆 攝影

有人質疑:「不是說半夜要來颱風,怎麼感覺風平浪靜?」

憑藉多年的經驗,再加上氣象專家的精細分析和精心研判,潘敖大相信預報結論是正確的。

而此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颱風專家陳聯壽和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終身教授周仲島也相繼發來消息提示這次颱風要加強防範。

事實證明,颱風很快就裹挾著風雨,呼嘯而來。

「莫蘭蒂」造訪,廈門氣象工作者用精準的預報,將它牢牢地「接住」。

迎擊颱風,無覺可睡是常態

「氣象臺的人,沒有睡眠。」

時任廈門市氣象臺臺長的陳德花懷胎六個多月了,身子沉,壓力大,但面對颱風整個人恨不能有「分身術」。

「工作強度超強,節奏緊張,持續時間長,忙完腦子都不轉了。」

首席預報員周學鳴持續近36個小時沒合眼。

「孩子吃不上奶,吃點米糊糊算了。」

兩位新媽媽黃惠溶、孫瓊博幾天都沒有回去給孩子餵奶了。

9月14日19:00至15日7:00,時任廈門市氣象局局長潘敖大在市防辦連續12小時向時任廈門市長裴金佳匯報颱風動態。焦陽 攝影

9月14日20:00至15日8:00,氣象專家與廈門衛視《直擊「莫蘭蒂」》節目連續12小時每小時一次的整點直播。曾文慧 攝影

大家不敢睡,不能睡;

沒時間睡,沒心思睡!

15日凌晨,「莫蘭蒂」按照預報的時間、地點登陸,這也驗證了氣象工作者忙出了效果、忙出了成績、忙到了點子上。

9月15日凌晨2:40,在市氣象臺,領導首席、預報員在颱風「莫蘭蒂」登錄前進行研判。 帥紅 攝影

緊急關頭,那都是拿命換的

14日深夜

「莫蘭蒂」登陸前幾個小時,大風驟起,愈刮愈烈,到處是碰撞聲和碎裂聲。廈門市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趕忙去查看險情並採取應急措施。風太大,四個漢子一起頂著門,進而固定。固定好後,人剛撤離沒幾分鐘,突然,一陣「譁啦」聲,現場的玻璃碎落。如果晚走幾分鐘,碎玻璃有可能直接砸向四個人,真險!

15日3時

颱風剛登陸,廈門市氣象局電路跳閘,在風雨最強、風險最大的時段,局機關服務中心的電工幾乎是一路爬著去配電室切換了電源。

15日凌晨4時

風雨交加,廈門市氣象臺副臺長何歆去排除地面觀測故障,「路上都是倒下的樹,風吹得人走不動,要去的地方垂直高度有30米,更是困難。」但他就這樣一步步硬挺著向前挪動。

9月15日7:00,高空組在強風下施放探測氣球,氣球變成「勺」球。羅昌榮 攝影

爭分奪秒,時間比金子還金貴

廈門市氣象局有兩支應急搶險隊伍,在災難來臨前都已整裝待發,全員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15日5時,雷達機房漏水導致接收機無法開機,裝備保障人員馬上採取烘乾措施。廈門觀測站出現溼度、地溫、溫度、氣壓等設備故障問題,工作人員及時啟動備用站,確保數據採集和傳輸正常……

9月15日凌晨5:00,地面組冒著風雨對自動站進行檢查。 何歆 攝影

每一項搶險任務都在爭分奪秒展開,廈門市氣象部門人心匯聚,連軸高效運轉。

風雨過後,思考與探索不止

在滿目瘡痍的街道上,同時忙碌著的有救災志願者、街道辦領導、社區居民、環衛工人、學生等等,他們無一例外地說收到了天氣預報,且做了防範。

對於廈門市氣象部門來說,迎戰「正面襲擊廈門、強度又這麼強」的颱風,這種情況鮮少經歷。這次經歷,提高了預報員對災害性天氣到來的種種可能性的認識,錘鍊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抗壓能力;也為日後面對極端天氣進行預估與研判打好了前戰。打破了常規的預報量級後,預報員的思維模式發生了轉變。

郭金煉作為市防指副總指揮,對記者一字一句地說:「氣象部門為我們決策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

樹倒城仍立,一場災害見證一個城市的風骨

在廈門這座城市,一個颱風,讓人到處看到暖暖的情。

社區幹部「36小時+」清理垃圾;

警察從 G20安防到現在,已將近30天沒有休假;

城管手工清理出幾十公裡的路;

路政人員緊急維修破損路段……

前來協助廈門市氣象局的廈門市公安邊防支隊勤務中隊的官兵們和氣象局的職工一起清理環境。帥紅 攝影

這次颱風防禦,展示了廈門堅韌、務實、樂觀、協作、文明的城市性格。

同心協力,抗擊風災,重建家園,凸顯出廈門這個城市獨特的風骨!

災後清理工作園區勞動場面。帥紅 攝影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作者:記者 王晨 通訊員 曾文慧

圖片來源:廈門市氣象局、中新網、新華網等網絡綜合

(來源:中國氣象局)

相關焦點

  • 盤點影響福建的超強颱風 「莫蘭蒂」曾重創廈門
    中國天氣網訊 超強颱風「瑪莉亞」正在海上狂奔,很可能於11日上午直接在福建至浙江一帶沿海登陸。2000年以後,對福建影響最為嚴重的颱風當屬「桑美」和「莫蘭蒂」,而「瑪莉亞」或將成為7月登陸福建的最強颱風。福建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受其地理位置影響,是颱風登陸的「大戶」。
  • 印象廈門·2周年,還記得兩年前席捲整個廈門的颱風「莫蘭蒂」嗎
    今天,2018年9月15日,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而在兩年前的今天,對於廈門來說,颱風莫蘭蒂的登陸,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一轉眼,兩年過去了。超強颱風莫蘭蒂2016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是當年全球海域最強風暴之一。
  • 武義縣氣象局開展網格員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培訓
    武義縣氣象局開展網格員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培訓 發布日期: 2020-11-20
  • 颱風「莫蘭蒂」致5省份248萬人受災 44人死亡失蹤
    颱風「莫蘭蒂」致5省份248萬人受災 44人死亡失蹤 2016-09-18 14:52: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趕超莫蘭蒂:曾經的「廈門第一颱風」--5903號Iris回顧
    正常颱風到這個位置上時,根據位渦守恆原理,颱風環流很容易受臺灣中央山脈影響產生繞流,從而在臺灣中央山脈西側形成一個背風低壓,反映到颱風路徑上就是偏北份量增多,路徑北翹——IRIS如此、往後的8304、莫蘭蒂等等颱風都是如此。所以IRIS的路徑由之前的西北方向進一步轉為北北西,迅速逼近臺灣南部沿海,南臺灣的風雨似乎在所難免。
  • 今年影響上海的第一枚颱風會超過「風王」「莫蘭蒂...
    從中國、日本、美國、歐洲中心等預報模式來看,對於「泰利」的強度,各家的預報結論基本都認為其鼎盛形態可能達到超強颱風級別,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可達16級或以上,超過51米/秒。 「泰利」的強勢氣場令人想到去年橫掃浙閩蘇等地的2016年度「風王」「莫蘭蒂」: 同樣的季節,穩定的路徑和快速發展的強度。
  • 5·12共話防災減災 這些安全知識你要知道
    導語:2016年5月12日,是中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2016年適逢邢臺地震50周年,唐山大地震40周年,河北九六大水20周年,汶川地震8周年。日常中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普及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減災技能,這樣才能在災難到來時做到有效防範。
  • 江蘇衛視《一路繁花相送》「一路匠心」外景曾遭颱風「莫蘭蒂」
    江蘇衛視《一路繁花相送》將播 劇目拍攝「一路匠心」 外景曾遭颱風「莫蘭蒂」摧毀由劉淼淼執導,鍾漢良、江疏影、炎亞綸、李晟領銜主演的「治癒系」都市情感劇《一路繁花相送》將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 颱風成拍攝過程最大X因素 外景遭「莫蘭蒂」摧毀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日前發布了「過往版」、「關係版」預告片以及超長花絮,唯美、小清新的畫風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據悉,該劇國內部分是在「鷺島」廈門拍攝完成的。據導演組透露,之所以將取景地定在廈門,是因為這座城市的浪漫文藝風格與《一路繁花相送》的「治癒系」完美契合,是愛情童話絕佳的誕生地。
  • 颱風「山竹」或正面襲擊珠海:全市停課,沿海將封路封橋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山竹」將以每小時3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於16日下午到晚上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14-16級,45-52米/秒,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登陸後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颱風「山竹」具有「範圍廣、強度大、破壞力超強」的特點,整個環流幾乎覆蓋了南海,其六級大風半徑達600公裡。
  • 颱風艾雲尼捲土重來?為什麼它戲稱為「國寶型颱風」?
    國寶型颱風艾雲尼,是今年第4號颱風,英文名:Ewiniar,名字來源:密克羅尼西亞,名字意義:傳統的風暴神。搞笑的是,發現艾雲尼的衛星雲圖和國寶紅山玉龍形狀非常形似,被人戲稱為「國寶型颱風」!紅山玉龍在內蒙古翁牛特旗發現的神秘玉器,雕刻的動物,鼻頭上翹,眼睛微凸,顎下有網格狀的紋理,頸背上似鬣毛,有飛騰的動感,造型簡素,玉質溫潤光潔。
  • 超強颱風「威馬遜」帶給海南的遺憾和反思
    在這次強颱風過境中,有人傷亡,有人被困,有房倒塌,有樹擋路,有塔吊折彎,水、電、路、通信、齊齊中斷,讓人們的生活陷入極度混亂之中,黨政領導、軍警部隊、公安幹警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為了抗風救災殫精竭慮、日夜奮戰,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但這場對海南產生毀滅性打擊的超強颱風,除了滿目瘡痍的傷痛和遺憾,也給海南帶來了難得的反思機會,那就是:在下一次超強颱風造訪時,海南能否從容應對?
  • 颱風「利奇馬」 刮出應急好與壞:城鄉應急差距大
    作為台州市氣象服務中心主任,李建糧有個重要任務,就是去「追風」。從2004年颱風「雲娜」算起,他「追風」已經15年。台州溫嶺市是歷年颱風最愛光顧的地方之一,上一次超強颱風「雲娜」從這裡登陸,過境的13個小時裡,造成了浙江全省164人遇難,經濟損失百億。中國氣象局和省氣象局預測,「利奇馬」也將以相似的強度登陸,要求各部門嚴防死守,做好準備。
  • 南京市棲霞區開展2020年度防災減災知識競賽
    央廣網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景明 通訊員尹曉丹)為進一步加強棲霞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促進民眾防災減災科普宣教工作,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12月4日下午,「2020年度棲霞區防災減災知識競賽」在棲霞街道石埠橋村雲霞居小區市民廣場舉行。
  • 全國防災減災日|這些口訣你一定要知道!
    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准,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 廣西桂林17級大風打破颱風威馬遜紀錄!比超強颱風還厲害?
    3月21日晚上9點前後,廣西桂林市臨桂區遭雷雨大風、冰雹襲擊。根據臨桂區國家氣象站的實測數據,當天晚上9點13分,這個氣象站測到了最大陣風60.3米/秒,也就是17級。這是廣西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狂風,超過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在潿洲島創下的紀錄!
  • 廈門市政府通報颱風「莫蘭蒂」災後恢復重建情況
    新華社廈門9月19日電(記者 尚昊)福建省廈門市人民政府19日晚間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20日全市將全部恢復通水,98%的因災停電戶將恢復供電。颱風「莫蘭蒂」給廈門帶來重創,目前災後恢復重建的各項工作正緊張有序開展。
  • 17級超強颱風海神即將襲擊日本,或帶來百年一遇破紀錄超強降雨
    海神是今年的第十號颱風,目前已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了強熱帶風暴級。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超強颱風海神將會在9月7號凌晨在日本衝繩地區登陸,預計最大瞬間風速將達到80米/秒。這個速度是怎麼樣的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風速達到65米/秒的時候,用雨傘輕輕碰一下玻璃就會把它碰得粉碎。
  • 最新氣象評估報告出爐!「利奇馬」居我國超強颱風前五位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從8月4日生成,到13日14時中央氣象臺停編,今年以來的最強颱風「利奇馬」生命周期長達216小時。在這九天裡,「利奇馬」先後兩次登陸我國並攜狂風暴雨襲擊我國東部沿海。
  • 「莫蘭蒂」影響南臺灣 創恆春120年最高風力紀錄
    「莫蘭蒂」影響南臺灣 創恆春120年最高風力紀錄 2016-09-當日,超強颱風「莫蘭蒂」掠過臺灣南部地區,最大陣風達16級,造成多地停電,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9月14日電(記者劉剛 許雪毅)今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的中心,14日白天從臺灣南部恆春半島附近約40公裡處的海面上掠過。暴風圈籠罩南臺灣,其中恆春的最大陣風達到16級,創當地120年以來最高風力紀錄。
  • 珠三角大颱風妮妲即將登陸廣東 正面襲擊大都市(圖)
    2016第4號颱風妮妲最新消息:@中國氣象愛好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還有不到兩天時間,颱風妮(ni)妲(da)就要登陸廣東了!中央氣象臺已經發布颱風橙色預警,香港天文臺在7月31日晚上10點10分發了1號風球!這代表妮妲已進入香港800公裡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