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治蚊引進的麥穗魚,如今正在入侵歐洲,在中國售價10塊錢一斤

2021-01-08 山河獵人

北半球氣象意義中的夏天,是在5月下旬左右,在這段時間後,北半球也就正式步入夏天,來到了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說起來其實沒有那麼多人是喜歡夏天的,原因就是因為夏天雖然乾爽活潑,但這個季節中因為高溫天氣的緣故,會導致人體產生一定的不適感。並且在夏天之中,還有一個令人生厭的生物會捲土重來,它就是蚊子。

蚊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化石記錄能夠追溯到白堊紀時期。但它們獨特的生活習性還是讓人對它實在沒有好感。據了解雌蚊如果想要繁殖,就需要吸血來發育卵巢,所以這樣的特性下,蚊子每年夏天的時候就會困擾人類的生活,即便人類想出了眾多的驅蚊方法都沒有用,所以為了不少地區都採用了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引進天敵,只不過這樣的方法也存在弊端,因為不注意的話,引進物種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泛濫物種,就比如這個如今在歐洲泛濫的麥穗魚就是如此。

麥穗魚因滅蚊作用,被廣泛引進歐洲地區

對於麥穗魚這個魚類,應該很多國人都不覺得陌生吧。它是小型淡水魚類,原產於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和蒙古等地,生活在淺水地區,主要棲息在水體流動較為緩靜的淺水地帶,在石頭群內潛藏。而它的作用就十分明顯,在麥穗魚長到25毫米的時候,他就會該吃枝角類搖蚊幼蟲和孑孓,簡單來說就是吃蚊子,所以在滅蚊治害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和食蚊魚一樣,麥穗魚被作為「滅蚊大師」而引進其他國家。

就目前查明的國家,麥穗魚被引種的地區主要在歐洲地區,從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法國,丹麥,德國,希臘。波蘭,荷蘭,英國等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引種,這深刻地說明著,就是歐洲人也深受蚊子的侵擾,所以才會積極引進麥穗魚。只不過麥穗魚雖然體現了強大的作用性,但這個物種卻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入侵物種,它的許多特性,讓它即便很小,也能夠成為地區生態的難題。

麥穗魚是著名的入侵物種,能夠引起本土生態破壞,雲南滇池如今已被入侵

事實上,國內的釣友更加願意稱麥穗魚而「小強魚」,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生命力頑強得如同小強一般。作為小型魚類,麥穗魚的天敵特別多,但這種魚對於耐寒和水的酸鹼度適應力很強,這個代表著這種魚的分布範圍能夠遍布幾近所有水體,從數量上完勝其他族群。其次的話,這種魚還特別鬼精,它雖然天敵很多,但很懂得躲避大魚等天敵的侵襲,並且反過來啃食這些大魚的魚卵,這就導致了其他魚群的數量極具縮減,讓它一家獨大。這樣的例子就是在國內其實也有發生,著名的雲南滇池原本沒有麥穗魚,引進後如今造成了大量本土魚類的滅絕,而麥穗魚就是元兇之一。

麥穗魚有可能會成為歐洲新興泛濫物種,在中國卻成為盤中餐

所以麥穗魚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有機率成為入侵歐洲並且泛濫物種的存在,讓歐洲人也是十分關注,畢竟他們對於它沒有什麼辦法,反而它卻能夠破壞生態。據了解已經有部分地區的麥穗魚族群特別壯大。只不過這個物種,雖然被譽為原生水體中打不死的小強,但其實在國人面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應該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吃過一盤香噴噴的油炸麥穗魚吧。不然的話,也應該在農村餵養雞鴨的地方經常看到這種小魚吧,因為這樣的功用,所以這個物種除了在雲南高原中難以被治理外,其他地區族群都還相對穩定。據老家的行情,也僅僅售價10-25元一斤,按照它的大小,其實也不算便宜了,一直都有著不少人喜歡食用,評價香而下飯。不得不說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魚類呢?歡迎留言評論。

行者無疆,大道無垠,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歡迎品鑑【山河獵人】為你帶來的奇聞異事,該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圖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原產美國的食蚊魚,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性入侵物種,中國也廣泛分布
    01原產美國的食蚊魚,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性入侵物種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叫做食蚊魚,這是一種體長形,略側扁食蚊魚的原產地是美國德克薩斯—瓜達魯普河, 後漸分布於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西洋沿岸的低洼地和溝渠等水體中,如今食蚊魚已經是一種全球性的入侵物種,遍及,美洲,歐洲,東南亞,亞洲等等地區。
  • 中國東部人民的美味,麥穗魚為何在雲南成入侵物種,並且泛濫歐洲
    麥穗魚入侵麥穗魚入侵雲南,完全屬於引狼入室,這是因為麥穗魚善於捕食蚊幼,在早期,滇池因為當地的工廠而導致汙染嚴重,滋生了許多蚊蟲,所以雲南便引進了麥穗魚來滅蚊。麥穗魚泛濫歐美羅馬尼亞在20世紀60年代從我國武漢引進草魚和鰱魚魚卵時, 麥穗魚混在其中偶然帶入的,之後, 隨著其他歐洲國家通過從我國引種以及歐洲國家間相互引種等方式, 在歐洲廣泛擴散。
  • 大集和菜市場上的麥穗魚10塊錢一斤 即可當魚飼料魚又可當美味
    這些小魚叫麥穗魚,是養殖其他魚類時自生的小魚,個頭也就是這麼大,已經是成魚了。這種小麥穗魚味道很鮮美,熬湯或者是裹面油炸一下,那味道,嘖嘖,沒比了。這樣的小個頭鮮活麥穗魚,價格10塊錢一斤,比幾斤重的鮮活大鯉魚還要貴2塊錢一斤。
  • 麥穗魚在這個小菜市場賣火了 10塊錢一斤 攤販帶來的小魚不夠賣
    這是一位顧客購買的一份以麥穗魚為主的小雜魚,10塊錢一斤,這些10塊零6毛錢,攤販收了10塊錢。最近幾天,在青島錢塘江路菜市場一位攤主的小麥穗魚賣火了,以前這種小魚只是用來作為觀賞魚的飼料魚,沒想到竟然成為了人們的美食。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就目前所知道的數據,外來物種對於中國農業漁業和生態系統物種資源造成了直接或間接損失了1198..8億元,造成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資源的間接損失達到了每年1001.1643億的地步,這些數據都告訴我們對於外來物種的入侵並不能輕視。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外來物種都是壞的,有些物種一開始是因為一些好處而被引進的。就比如這個「食蚊魚」就是如此。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物種入侵事件,在這個年代並不少見,如今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物種入侵事件的不可避免,很多過去因為地緣隔離,很難到別的地區的物種,都跟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被引進其他地區。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但如今卻已經泛濫成災。雖然滅蚊魚的體型比較小,但是你可不要小看它的滅蚊能力,一條成年的食蚊魚一天能吞噬2000隻左右的蚊子幼蟲。不過滅蚊蟲雖然在滅蚊方面有著不俗的實力,但並不招人喜歡,因為滅蚊魚是屬於外來物種,原本在中國是沒有滅蚊魚的存在的,但因為世紀初我國科技並不發達,國內發生了許多瘧疾等蚊蟲傳播疾病,因此我國就向國外引進了滅蚊魚,而且中國不只有一次引進了食蚊魚。
  • 入侵中國的「大肚魚」,最初為引進了滅蚊,如今人們拿它沒辦法
    如今小龍蝦已經被中國人當成夜宵,並且已經成為養殖品種,只有人工進行飼養才能保證有充足數量供貨,可以說小龍蝦算是「入侵物種之恥」。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入侵物種都能通過吃來解決,比如有一種魚類,當時因為滅蚊而被引進,然而現在人們卻對它無可奈何。入侵中國的「大肚魚」,最初為了引進滅蚊,如今人們拿它沒辦法。
  • 中國曾引進的「大肚魚」如今億泛濫成災,各路吃貨都拿它毫無辦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現在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去河邊釣魚,在河邊你是否常常見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這種小魚叫做食蚊魚,也叫大肚魚,是一個在中國南北省市中都可以看到的一個物種,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不是產自我國,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 魚至賤則無敵!中國最嘴賤的原生魚~麥穗魚
    麥穗魚,原產亞洲,體長不到十公分,是中國最常見的淡水魚,幾乎有水的地方就有它生活,麥穗魚生命力極其頑強,如果哪個河流汙染嚴重,其它魚都死光了,那麼剩下的幾種裡肯定有麥穗魚。因為麥穗魚太常見了,太容易捕到,難免被養魚迷們嘗試著放到魚缸裡飼養,麥穗魚清殘餌還是很有用的,模樣也不是太難看,但是養過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魚特別嘴賤,不僅啄草還愛啄魚,在魚缸跟打了雞血似的見魚就啄,體型比麥穗魚大幾倍的金魚都能被麥穗追著打,被啄的體無完膚。其實麥穗魚不僅養在魚缸裡很煩,在其它地方也是令人討厭的傢伙。
  • 過去用來餵鴨的小河魚,如今成為香餑餑,80塊錢一斤,成下飯好菜
    過去農村的小溪小河裡面的野生河魚特別的多,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多到人們只吃大的而不吃小的,那些小的河魚就用來餵鴨子,在當時用小河魚餵鴨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因為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捉,小河魚的數量銳減,如今小河魚卻成為稀有食材,成為餐桌上的香餑餑,80塊錢一斤供不應求,不管是小河魚炒青辣椒、剁椒醬蒸小河魚還是小河魚煮湯,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下飯好菜,深受人們喜歡。
  • 食蚊魚是入侵物種?官方:適量投放(圖)
    食蚊魚吃蚊更吃魚?    市水務局:食蚊魚在廣州已本地化,不算外來物種   市城管委:自然界會自我調節,未必破壞生態平衡   文/記者劉幸 通訊員盧紹琨、羅堅   為了控制登革熱,市水務系統採取了多項措施進行防蚊滅蚊,其中一項就是在河湧等水域投放了大量食蚊魚
  • 外來入侵物種——食蚊魚
    背鰭條 7~9,胸鰭條 13~14,腹鰭條 6,臀鰭條 9~10。食蚊魚的存活溫度範圍寬,存活水溫為1℃~40℃,適合溫度為25℃~30℃。食蚊魚對環境適應能力極強,耐高溫、耐低溫、耐低溶氧且有一定的耐鹽性。食蚊魚為卵胎生,在中國其繁殖期為春季中期至秋季中期,年更替世代數可達3~4代。
  • 廣州投放食蚊魚應對登革熱 引發外來物種入侵擔憂
    廣州投放食蚊魚應對登革熱 引發外來物種入侵擔憂 2014-10-15 18:43:27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食蚊魚是被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之中的魚類,這一措施引發了有關人士對食蚊魚投放引發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生態平衡的擔憂和爭議。  自9月以來,廣東省出現了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全省已出現登革熱病例3萬多例,其中最嚴重的廣州市佔了27000多例。
  • 農村引進吃蚊子的魚,蚊子變少它卻稱霸了,釣魚的人最怕遇到它
    大家可能會覺得,相較於其他國家,中國人提到入侵生物都是一臉不屑,會覺得在處理應對入侵生物這件事上,外國人的做法實在是太小兒科了,外國人要麼就是毫無辦法,要麼就是浪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去對付入侵生物,反觀中國人的做法,中國人在解決了入侵生物問題的同時,還能生財有道。
  • 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如今在中國農村泛濫,吃貨對它沒興趣
    除了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雞,水裡遊的魚也不能倖免於難。就在2019年,我們永遠地告別了進化了兩億年的長江白鱘。這些物種滅絕帶給人類的痛苦,有一部分是因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部分原因是物種入侵。光是全球100種威脅性最大的外來生物裡面,就有51種已經出現在了中國,我們平時見到的牽牛花、小龍蝦、牛蛙都是入侵的物種。
  • 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如今在國內泛濫,體積太小吃貨都無法下嘴
    說到大自然,就會想到大自然裡面的生態鏈,生態鏈裡的生物一直都是要豐富多彩才好,但是如今很多地區都出現了生物物種單一的情況。比如在河裡漸漸只看得到這一種魚類,在一片花園裡漸漸只看得到這一種花朵。一般人不會去在意這些情況,但是如果仔細了解一下就會知道,這些物種就算是入侵物種了。
  • 農村這種魚一天能吃300隻蚊子,被外國人當成寶,在中國卻不夠吃
    說到魚,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除了平常吃的比較多的鯽魚、鯉魚、帶魚等以外,還有很多稀奇的。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在農村的水塘中,小河裡,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我們也吃過不少。在我國各地,它有著''草生子'',''混姑郎'',''肉柱魚'',''柳條魚''、等俗名。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吃貨網友:油炸倍香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名山大川更是旅遊者的最愛,走在山中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更能深刻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所以常常有不少的驢友,喜歡和朋友一起到青山綠水的地方去旅遊生活,領略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