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氣象意義中的夏天,是在5月下旬左右,在這段時間後,北半球也就正式步入夏天,來到了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說起來其實沒有那麼多人是喜歡夏天的,原因就是因為夏天雖然乾爽活潑,但這個季節中因為高溫天氣的緣故,會導致人體產生一定的不適感。並且在夏天之中,還有一個令人生厭的生物會捲土重來,它就是蚊子。
蚊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化石記錄能夠追溯到白堊紀時期。但它們獨特的生活習性還是讓人對它實在沒有好感。據了解雌蚊如果想要繁殖,就需要吸血來發育卵巢,所以這樣的特性下,蚊子每年夏天的時候就會困擾人類的生活,即便人類想出了眾多的驅蚊方法都沒有用,所以為了不少地區都採用了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引進天敵,只不過這樣的方法也存在弊端,因為不注意的話,引進物種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泛濫物種,就比如這個如今在歐洲泛濫的麥穗魚就是如此。
麥穗魚因滅蚊作用,被廣泛引進歐洲地區
對於麥穗魚這個魚類,應該很多國人都不覺得陌生吧。它是小型淡水魚類,原產於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和蒙古等地,生活在淺水地區,主要棲息在水體流動較為緩靜的淺水地帶,在石頭群內潛藏。而它的作用就十分明顯,在麥穗魚長到25毫米的時候,他就會該吃枝角類搖蚊幼蟲和孑孓,簡單來說就是吃蚊子,所以在滅蚊治害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和食蚊魚一樣,麥穗魚被作為「滅蚊大師」而引進其他國家。
就目前查明的國家,麥穗魚被引種的地區主要在歐洲地區,從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法國,丹麥,德國,希臘。波蘭,荷蘭,英國等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引種,這深刻地說明著,就是歐洲人也深受蚊子的侵擾,所以才會積極引進麥穗魚。只不過麥穗魚雖然體現了強大的作用性,但這個物種卻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入侵物種,它的許多特性,讓它即便很小,也能夠成為地區生態的難題。
麥穗魚是著名的入侵物種,能夠引起本土生態破壞,雲南滇池如今已被入侵
事實上,國內的釣友更加願意稱麥穗魚而「小強魚」,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生命力頑強得如同小強一般。作為小型魚類,麥穗魚的天敵特別多,但這種魚對於耐寒和水的酸鹼度適應力很強,這個代表著這種魚的分布範圍能夠遍布幾近所有水體,從數量上完勝其他族群。其次的話,這種魚還特別鬼精,它雖然天敵很多,但很懂得躲避大魚等天敵的侵襲,並且反過來啃食這些大魚的魚卵,這就導致了其他魚群的數量極具縮減,讓它一家獨大。這樣的例子就是在國內其實也有發生,著名的雲南滇池原本沒有麥穗魚,引進後如今造成了大量本土魚類的滅絕,而麥穗魚就是元兇之一。
麥穗魚有可能會成為歐洲新興泛濫物種,在中國卻成為盤中餐
所以麥穗魚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有機率成為入侵歐洲並且泛濫物種的存在,讓歐洲人也是十分關注,畢竟他們對於它沒有什麼辦法,反而它卻能夠破壞生態。據了解已經有部分地區的麥穗魚族群特別壯大。只不過這個物種,雖然被譽為原生水體中打不死的小強,但其實在國人面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應該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吃過一盤香噴噴的油炸麥穗魚吧。不然的話,也應該在農村餵養雞鴨的地方經常看到這種小魚吧,因為這樣的功用,所以這個物種除了在雲南高原中難以被治理外,其他地區族群都還相對穩定。據老家的行情,也僅僅售價10-25元一斤,按照它的大小,其實也不算便宜了,一直都有著不少人喜歡食用,評價香而下飯。不得不說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魚類呢?歡迎留言評論。
行者無疆,大道無垠,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歡迎品鑑【山河獵人】為你帶來的奇聞異事,該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圖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