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際網路給生活帶來哪些便利?日常生活全覆蓋
國外一家大數據公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很有趣地詮釋了中國網際網路的體量:一分鐘的時間裡,滴滴打車上有1388輛計程車、2777輛私家車被叫服務;微信上有395833人登錄,19444人進行視頻或語音聊天;在淘寶和天貓上,774個人下單完成了購買…… 據統計,中國有接近7億網際網路用戶,網際網路也已深入到各地區各行業,涉及大家的衣食住行。
-
在大數據時代下,你想成為「看門狗」還是「猴子」?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依靠各種高科技數碼產品變得更加高效與便利,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在網際網路上有一個自己的虛擬檔案,用於使用各種服務型軟體的功能。世界領先級管理諮詢公司曾這樣表示: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而這個浪潮,被人們成為「大數據時代」。
-
細思恐極,大數據時代,我們都將「一絲不掛」
其實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也早有覺悟,我們的信息早已是網上公開的秘密。 要不然,每天那十幾個騷擾電話,難道是我的粉絲打給我的嗎?也得有啊…… 在這個高度精確定位的網絡生態當中,網上之前有過戲言「和你聊天還不如淘寶,淘寶都知道猜我喜歡的。」
-
大數據時代彰顯位置信息價值
當地理信息被匯聚成基於位置的大數據,當行動裝置和智能汽車把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信息的採集者和被標記者,當真實的世界和數字的世界融合到一起並可被標記、分析、預測,這一切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今天,地理信息的邊界正在瓦解與重構,跨越與融合,從PC到移動、車載等智能終端,從傳統3S到LBS和O2O,從面向政府到商業智能,地理信息正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大商業!
-
銳捷宋子航談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變革
【IT168 專訪】隨著雲計算、虛擬化和大數據等熱門技術紛紛落地,數據中心網絡的建設也不斷變化。數據中心流量和帶寬的指數級增長,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對傳統網絡的想像,很多企業對高速智能的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的需求已十分迫切。 數據中心網絡和乙太網標準的發展,都對新一代核心交換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大橋通車後,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這裡更熱鬧了。」當地居民姆瓦希波尼說。蒙巴薩利科尼浮橋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路橋)承建,今年1月1日正式通車。肯亞總統肯雅塔在該項目完工典禮上表示:「對蒙巴薩民眾來說,這是最好的新年禮物。」蒙巴薩是肯亞第二大城市,商貿活躍、交通繁忙,但南部地區和主島通行不暢是「老大難」問題。
-
智慧大數據時代遙感不能缺席
【深圳商報訊】(記者 王海榮 劉雙 實習生 張文鑫)「定位導航、遙感、地理信息、虛擬實境等產業的出現,帶動大數據產業發展。面對體量巨大、速度超快、形態多樣、真偽難辨、價值無窮的大數據產業,遙感應該如何發展?」昨日,參加中國遙感大會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稱,在大規模加快遙感大數據的應用推廣前,還需打通多條通道。
-
便利蜂七夕大數據:巧克力、紅酒熱銷 「單身狗糧」意外走紅
便利蜂最新公布的大數據顯示,雖然人們過七夕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用巧克力和紅酒表達愛意,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七夕標配。便利店已成為都市人日常首選的購物渠道,七夕也不例外。來自便利蜂的數據顯示,從昨日起,一些商品的銷量就開始出現異動,通過計算近兩日的累計數據發現,巧克力、蛋糕、紅酒、口香糖是銷量同比增速最快的品類,保險套、一款名為「單身狗糧」的薯片也有明顯增長。
-
行走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者」少帥
行走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者」少帥——訪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華區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孔宇華 外部的需求從上個世紀就開始萌芽,從最早沃爾瑪的數據倉庫,從相對簡單的報表,發展到「啤酒與尿布」的數據挖掘;到進入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了更加龐大、即時、複雜的數據分析需求。隨著愈發激烈的商業競爭環境,公司決策層需要通過更加深入的客戶行為分析來獲取競爭優勢。 大數據時代的挑戰促使新型技術的不斷衍生。
-
迷你狗:智能微超給社區帶來怎樣的便利
近年來,隨著新零售風口的興起,自動售貨機發展迅速,在生活小區,交通樞紐、景區、醫院、工業園等人口流動量多的地方都出現它的身影。現在的自動售貨機也逐漸多元化,簡單化,滿足不同年齡群體的消費需求,做到購物輕鬆、便捷。
-
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搜狗聽寫》
搜狗近期上架了旗下語音產品——《搜狗聽寫》App,這是一款能夠錄音並且實時語音轉文字的移動速記工具,得益於搜狗強大的語音技術,《搜狗聽寫》的準確率和效率都很高,而且具備比一般語音速記 App 更高的專業性,對於大家平時記錄、採訪、筆記、寫作等一定大有幫助。
-
陳奕昆:大數據時代下汽車企業數據運營思路
在7月11日,以「D造客戶生態」為主題的「2019(首屆)中國汽車客戶生態高峰論壇」上,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奕昆為大家解讀了「大數據時代下汽車企業數據運營思路」。如下是他的演講實錄:非常榮幸「D造客戶生態」的邀請,我能夠參與這個論壇,跟汽車界的朋友分享我們新源汽車生態的認識和見解。今天演講的題目「大數據時代汽車企業數據運營的思路」主要分享四部分:第一部分,會跟大家分享整個汽車產業界目前發展的一個現狀,以及下一步在整個新能源、電動汽車未來下一步15年發展一個大體的方向。
-
便利蜂薛恩遠:便利蜂願成為「新消費」的孵化地
12月8日消息,便利蜂在2021年供應商大會上發布《便利蜂2020年度人氣100商品榜》,評選出十大熱餐、十大牛奶、十大零食、十大甜品等10個品類。「這是一份將年輕人消費行為具象化的榜單。」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解釋,「作為一家數字驅動的便利店,便利蜂綜合全國20個城市1800家門店的銷售量、復購率、好評度等消費大數據,對商品進行多維分析,得出這份屬於他們的排行榜。」數據顯示,Z世代(95後及00後群體)成為便利店增長最快的用戶群體。
-
便利蜂的「便利經」
記者在位於北京海澱中街的便利蜂門店看到,即便過了午餐時間,店中仍是人來人往。風幕櫃中的冷藏食品、保溫櫃裡的熱飲、貨架上的速食便當、一字排開的網紅飲料,為都市白領帶來生活便利。自2017年2月14日在北京首批五店齊發,打出橙色招牌的便利蜂已成為北京街頭巷尾的日常小店,2020年在北京地區已實現營利。便利蜂和傳統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
人工智慧大數據進入心理學有什麼意義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心理學的研究打開了全新的大門。隨著網絡及各種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普及,虛擬環境與真實生活不斷融合,現實社會中人的各種心理與行為現象能夠被電子化記錄成大數據保存下來,例如網絡訪問行為、社會情緒、社會態度、心理健康問題等。
-
人們為何都熱衷於去全家集便利店 其緣由在何處?
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看中了便利店「便利」的特點,從時間、地點,甚至是購物方式上,都能給人帶來便利的條件。就如我們身邊的這一家全家集便利店一樣……TA無處不在,在社區、商業區、寫字樓、公寓等地,都能看到TA的身影,而且與我們的直線距離也非常近。如在社區附近的全家集,離我們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只需要走幾步路就能到達。
-
哲學筆記:急功近利的時代,哲學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很顯然,我們缺乏獨立精神的培育之道。想要扶正社會,就得給世界設立一個比世俗遊戲更高更深的目標,這需要容納世俗的遊戲法則。這樣生活於其中的我們才會承認目標的可貴和崇高,這樣我們就不會覺得獨處是一種損失。企圖通過社會的良好秩序達到個人內在的精神富足,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
便利店 臺北人的第三生活空間
此時的便利店內,老人和學生的身影已經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年輕人、情侶、加班來買宵夜的上班族等等,直至深夜時分,人來人往始終不曾間斷。臺北便利商店基本上都是有座位的,當你買到了鮮美的食物,可以在店內大快朵頤,也可以歇歇腳。享受完美食之後可以去洗手間方便一下,因為很多便利店也是自備洗手間的。其次,臺北便利店的生活機能很強大,在這裡你可以交水電費、煤氣費(臺灣叫瓦斯費)、電話費、交通費、學雜費、電視費、保險費、勞健保費等等。
-
2020百度沸點年度生活方式榜單:大數據下中國網民生活圖景的變遷
在疫情發生後,「宅」成為生活的主基調,人們把生活中熟悉的場景紛紛搬上了「雲平臺」,由此形成了雲喝酒、雲健身、雲蹦迪等雲社交生活新場景,以及在線辦公、在線網課等學習工作的新形態。以「在線辦公」為例,百度此前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搜索大數據-復工篇》報告顯示,遠程辦公需求在一個月之中環比上漲了663%,「雲開工」成為主流。
-
支付「非接觸」 生活更便利(財經眼)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數據來源:人民銀行製圖:張芳曼 夜光收錢碼、「無感支付」……非接觸支付漸成潮流 「有了這夜光收錢碼,再也不用擔心夜間顧客掃碼不方便了。」「80後」楊青在浙江杭州市勝利河美食街經營一家小吃店。夏天到了,不少小店的生意高峰移到了夜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