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流浪者生存狀況 淄博倆流浪老者受救助

2020-11-30 齊魯網

  楊德順(左)和王伯海老哥倆夜間寒冷難耐的時候,就靠著自製的香菸取暖。 任靈芝 孫銀峰 攝

  零度以下的寒夜裡有人蜷縮在城市的角落裡抵抗嚴寒。28日夜,本報記者兵分兩路尋找城市裡的流浪人員,想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他們尋找溫暖。探訪中,記者發現有人固守著一條薄薄的棉被寧願露宿街頭也不接受救助,也有人渴盼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採訪中記者發現,這個冬天到南方去避寒,成為3名流浪人共同的訴求,可是現行的救助制度,只能將流浪人送回原籍,於是他們的希望也變成了奢望。

  魯中晨報全媒體記者 任靈芝 孫銀峰

  記者夜尋流浪者

  28日19:00許,天氣預報說夜裡最低氣溫-4℃。記者分別沿金晶大道和柳泉路抵達淄博火車站附近,尋找了寒夜裡街頭的流浪者。

  20:40許,記者跟隨兩名流浪人來到火車站出站口東邊的黑暗處,而在不遠處已經有一名流浪人和衣睡在寒風中。入睡的老人把能穿上的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但是他身下只有薄薄的一床小毯子,而身上蓋的也不過是一床夏涼被。實際上這名老人並沒有睡著,這樣的寒風也很難輕鬆入睡。在記者問起如何生活的問題後,他說:「我一不偷二不乞討,我就是靠撿破爛變賣為生,撿多少吃多少。我自己還有錢,我不需要救助……」

  流浪街頭,不得已的選擇

  相比來說,另外兩名流浪漢則容易交流很多。身份證顯示住址為吉林靖宇縣榆樹川鄉仁和村的王伯海告訴記者,自己祖籍是山東泗水,兄妹6人小時候跟著父母闖關東,可是不幸的是只有他自己活下來了。年輕時候他也幹過一些工作,也成了家,但是卻沒有孩子。「6年前,我老伴得了肺癌,花了12萬多,也沒有治好,家裡所有的錢都花光了,我又沒有其他收入只好出來流浪。可是吉林的天太冷了,我的右腳出現嚴重凍傷,大拇指幾乎要凍掉了。」說罷他脫下了自己鞋子,記者看到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他的大拇指處已經往外滲血。無依無靠的他今年4月份來到淄博,後四處流浪,通過撿拾破爛和乞討度日。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他,就希望找個暖和的地方把腳傷養好了,找個地方幹活。

  來自河北保定市定興縣楊村鄉重樓村的楊德順,同樣也是在老家無依無靠,而無奈出來流浪。他告訴記者,20多年前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青光眼,他的視力只有0.2,一輩子沒有結過婚。雖然老家也有親戚,可是老家的房子早已經沒法居住,他也不能一直依靠親戚,於是外出流浪。巧合的是,楊德順和王伯海都是10月21日的生日,只是出生年份前者為1952年後者為1941年。

  相差整整11歲的兩個陌生人,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偶然相遇,之後兩人開始相依為命。記者注意到,老楊顫巍巍地掏出一張小紙片卷上菸葉,兩人就這樣抽著煙,湊在一起相互給予一點溫暖。

  困惑,老人的出路在哪裡

  3名流浪人儘管都面臨著灰暗的未來,但是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去南方城市度過這個寒冬,最佳選擇是去深圳,哪怕到不了那裡,過了長江也行,至少不像北方這樣冷。但是記者了解到,這樣的希望卻也是一個奢望,因為現行的救助制度只能將流浪漢送回原籍。事實上兩人還都想自食其力,王伯海表示,到南方城市才能把腳傷養好,回老家就不行了。而楊德順則希望到一個南方城市,能找到一個看門的工作,因為他年齡還不是太大,也不願一直這樣下去。

  記者與淄博市救助站取得聯繫,對方表示救助站會接收這2名流浪漢。隨後,記者撥打110求助,張店公安分局火車站廣場派出所民警宋丙武等人了解了兩人的想法後,安排自己乘坐的警車,將兩名流浪漢送到淄博市救助站。

  這個寒冬還很漫長,但今夜他們不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淄博最冷的夜,他們為城市流浪者送去最暖的守護
    1月7日晚,淄博最低溫度下降到零下19℃到21℃之間,今年或將成為36年來淄博最冷的一個冬天。蕭瑟的街頭,有這樣一群逆風而行的人,他們冒著嚴寒,奔走在夜色中的淄博街頭;他們走街串巷,急切的尋找著每一個流浪乞討人員和困難群眾的身影;他們拿著手電、抱著棉衣、扛著食品,低頭尋找著城市裡的每一個角落。越是陰暗背風的地方越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他們是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的夜查人員。
  • 威海市救助站全城尋找、救助流浪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苗潤鵬攝影報導7日,威海持續低溫,威海市救助站收到熱心群眾提供線索,初村昊山路及長峰十八超市樓後有流浪人員滯留,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前往排查。上午10時,記者跟隨救助人員來到初村,發現滯留此地的流浪者已經帶著自己的被褥轉移,線索所指房屋破舊不堪,且沒有門窗。「昨晚連降大雪,心裡特別擔心流浪者凍壞凍傷,看到人沒在這個小破屋裡,心裡踏實多了」工作人員說道。隨後,大家前往長峰十八超市樓後。此時,一個流浪者躺在樓洞底層、步梯下,鋪了一床褥子、裹了幾層被子,正在睡覺。將他喊醒後,他當即表示不去,還說自己已經找到工作。
  • 龍華「流浪者之家」9年救助數千人次 正申請「轉正」
    原標題:龍華「流浪者之家」9年救助數千人次 正申請「轉正」   9年前,30歲的劉雲開開始在深圳的車站和街頭收容、救助流浪者,至今已免費救助流浪者數千人次,成功幫助100多名流浪者找到工作開始新的生活。  30多名流浪者守在電視機前等春晚  劉雲開是遼寧錦州人。
  • 溫暖的「流浪者之家」 ——記安慶市救助管理站
    溫暖的「流浪者之家」 ——記安慶市救助管理站 2018-03-21 14:30:42   來源:中安在線
  • 流浪動物生存的艱難和流浪貓能夠生存下來的現實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毫無例外地會遇到流浪動物,對待流浪動物的態度,每個人也各有不同,有視而不見勿勿而過的,有停下來主動投食的,甚至有的會選擇收養。但被我們稱為流浪動物的小動物,一般是指流浪貓、狗這兩種,但引起人們廣為關注的卻是流浪狗,甚至就流浪狗的治理展開討論。
  • 市區巡邏兩小時未見一名流浪者,濰坊救助工作寒潮前已到位
    1月7日,記者跟隨濰坊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到街面巡查發現,目前市區內的流浪者們都已得到妥善安排,願意回家或住進救助站的人員已經安置完畢,還有一部分不願意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工作人員尊重他們的意願,每晚都去他們過夜的地方送去食物和熱水。1月7號下午兩點,記者隨救助車開始了街面巡查。
  • 莫斯科要為流浪者提供生存手冊
    【環球時報記者 柳直】為讓流浪街頭的無家可歸者在莫斯科生存下去,俄羅斯名為「愛心」的慈善組織決定為這些人出版一本生存手冊。手冊中將標註市內可以免費得到食物、洗澡,甚至可以看電影等地點的相關信息。手冊一方面向流浪者提供能夠讓他們生存下去的必要信息,包括到哪兒能找到個溫暖住所及得到醫療幫助等,另一方面向他們提供幫助其回到正常生活的信息。如果流浪者來自國外,手冊中還標註各國使領館的地址。丟失身份證明的流浪者則可以尋求法律部門的幫助。聖彼得堡慈善組織曾發行過類似手冊。
  • 寒夜救助裡的東莞溫度:他們街面巡查為流浪者送溫暖
    5度的東莞寒夜裡,志願者發現了蜷縮在路邊的流浪者,並為他送上溫暖。從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8日,寒潮來襲,東莞迎大幅度降溫,東莞市救助管理站組織工作人員、社工,聯合相關鎮街社會事務局(辦)及「讓愛回家」志願者等,在全市範圍內共開展了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共開展救助114次,救助529人次,派發衣被、口罩等保暖衣物和防疫物資共1153件,食物835份,幫助5名流浪乞討人員找到了家屬。
  • 流浪者的溫暖之「家」
    救助管理站作為非常重要的民生保障機構,履行著接收社會流浪乞討人群,幫他們找親人、送他們回到家的職責,也守住了社會弱勢群體基本生存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承擔秦州、麥積兩區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巡查、勸導和救助工作,及全市和本省部分地區流浪乞討人員的中轉、接領和送返工作。年均救助各類人員達 2000人次。
  • 大瑪仕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攜手救助流浪動物
    原標題:大瑪仕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攜手救助流浪動物 5月3日,CSAPA(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伴侶動物文化巡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順利落幕,大瑪仕作為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永久捐贈企業,攜仕旗下高端寵物食品參加巡展,與現場每一位愛心人士一起,為流浪小動物的救助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 山東淄博一流浪動物救助站16隻貓狗被燒死, 警方介入調查
    山東淄博一流浪動物救助站16隻貓狗被燒死, 警方介入調查 吳軍林、張海振/@海報新聞 2019-04-26 16:47
  • 天冷情暖 株洲市民政局為街頭流浪者送溫暖
    易湘東為流浪者送棉衣。流浪者立即穿上棉襪和棉鞋。紅網時刻株洲1月8日訊(記者 顏洪 通訊員 劉靜)寒冬送溫暖,1月8日,株洲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易湘東,市救助站站長江廣贊一行前往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和街頭等地,為寄居在此的流浪者們送去棉被、棉鞋、食物等物資,也送去溫暖和關愛。易湘東為流浪者穿上棉衣。記者在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看見,數名流浪者或睡或躺呆在被褥裡。「大哥,天氣很寒冷,我們接你去救助站。」
  • 山東淄博一流浪動物救助站16隻貓狗被燒死,警方介入調查
    山東海報新聞客戶端微博4月26日消息,66歲的山東淄博市民周芳沒想到,出去買了一趟饅頭的工夫,她的流浪動物救助基地失火,12隻狗、4隻貓被燒死。25日晚間,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就此通報稱,公安機關及消防部門正進一步調查中。
  • 如何救助流浪寵物
    當你點開朋友圈,是否看到「救助流浪狗、流浪貓」的求助呢。如果你看到小狗/貓在流浪,是否會駐足並救助呢?看到流浪狗/流浪貓,應該怎麼辦?流浪動物會四處跑動,在允許情況下,希望小夥伴們先不驚擾流浪動物,確定Ta們的活動範圍,再選擇合適的方法。1. Ta到底是不是在流浪?
  • 關注城市裡這群「流浪者」
    搬家走失、生病遺棄、計劃外繁殖……讓它們無家可歸    關注城市裡這群「流浪者」  流浪動物,城市裡的一個特殊群體,人們在許多角落都看到過它們的身影。  面對流浪動物,人們態度不一。有人帶著愛心和對生命的尊重進行餵養和救助,但也有人對因其可能攜帶病菌、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的流浪動物投去厭惡的目光。更有甚者,對流浪動物大打出手、投藥毒害。
  • 懷來流浪小動物救助協會成立了
    在這個暖春將至的美好時節,我們流浪小動物救助協會即將成立。協會成立的宗旨是珍愛生命,保護動物,維護動物的生存權利,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減少殺戮,虐待,遺棄動物的行為,並依此為依託開展青少年的愛心教育,為了堅持加快發展流浪小動物救助協會體制體系,完善流浪小動物救助站的美好家園。
  • 廣東順德無專門流浪收容機構 佛山僅禪城有一家
    南都記者近日走訪順德街頭巷尾,與部分無家可歸的流浪人士交流並探訪他們暫時棲居的場所,力圖展現他們給人千篇一律的悲情命運背後各自迥異的人生境遇……  部門回應  大良今年救助  3個外來流浪人士  流浪人士的生存狀況引起各方關注。
  • 深圳一流浪漢凍死在公園牆角 曾拒絕去救助站
    龍崗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加大對各公園、路邊、橋洞等流浪乞討人員聚集的地區的巡查和救助力度。救助站將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衣被、臨時住宿點、食物等,讓他們順利度過寒冷的冬天。民政部門也希望社會各界通過微博等方式提供救助線索,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據媒體報導,朱先生久居於布吉公園廣場,附近居民反映,每當有人勸他去救助站,他都表示拒絕。
  • 零下6度的上海寒夜,他們穿梭城市隱秘角落,為流浪者找到回家路
    救助站沒有更多關於女流浪者的信息,只知道她是幾年前從安徽到上海打工,在一家飯店裡洗碗,後來飯店倒閉,生活也徹底沒了著落。「她說她要找工作,自食其力,不管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 「救助工作的難處在於,很多流浪者不肯回家,也不願意接受幫助。即便好不容易勸進站,但第二天他們走了,又會再次進入流浪狀態。」
  • 救助流浪動物,天貓寵物、聚划算攜瘋狂小狗、它基金髮起「雙百萬...
    活動中,它基金執行秘書長方丹、阿里巴巴公益品牌營銷總經理陳延磊、天貓家清寵物鮮花總經理知齊和瘋狂小狗創始人兼CEO崔佳,分別就流浪動物問題現狀、阿里巴巴、天貓寵物及聚划算公益理念、寵物企業社會責任等話題進行了分享。隨後,天貓寵物、聚划算和瘋狂小狗、它基金籤署了「百萬救助」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計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