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接過父親的草捆子》

2021-01-16 殤墨行夜雪

曾經威嚴健壯的父親真的老了!當我親眼目睹他一隻手拄著棍子,另一隻手挽著捆在草垛子上的繩子,費力地背起草捆子在崎嶇的山路上攀爬時才感受得那樣真切。

兒時記憶裡的父親,怎麼如今活像一隻餓得瘦骨嶙峋的大猩猩?我有點無法駐足我繁雜的思緒,只是透過歲月的窗子,悄悄地抹去了內心流淌的眼淚,朝父親走去。

父親已經六十五歲了,在我的筆下很少出現過。因為在我心裡,他從來都堅強地像大山,威嚴地像將軍,我沒辦法將他與我的酸楚和感傷聯繫在一起。現今,父親潰垮得像決堤的水,我有點無法接受,但看著兒時場院附近的小樹已粗壯十分,看著兒子天真無邪的眼睛閃爍,宛若明亮的星星,我不得不對歲月深深俯首,讓留戀的哀曲蕩漾在心頭,融化在心底。

由於母親照顧我兒子讀書,家裡就只剩下了父親。兩棟土房子和兩頭牛是父親生活裡的伴。地理條件加上過重的體力辛勞留給了父親一身病,尤其是腿關節的風溼與增生,所以父親一直過在忍受與煎熬裡。我曾多次勸父親不要再種莊稼,不要再養牛,父親總是不肯。他說人這輩子沒有停歇的時候,只要還能動就得動,他在家裡動一動,就能應付日常的開銷,就會給我減輕一點負擔、、、、、、。在父親的執著裡,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愧疚和無奈。我也想,如果讓父親從一生的勞作裡停下來,或許父親也會無聊和寂寞,我就選擇了順從。

因為工作,我很少幫父親照顧過家裡。父親常說家裡那些事我都不懂,他不放心,我也就在這牽強的理由裡選擇了心安理得地享受,享受父母帶給我的那一份踏實和舒適。好多年,對於父親,對於老家,對於父親的地和他所飼養的牛,我真就是一塊木頭,置若罔聞。

上周接到父親的電話,說家裡的電路壞了。他說這幾天天短了,忙著忙著天就黑了,晚上吃飯都成了問題。我歸心似箭。終於等到天晴,便立即騎摩託車回家。家裡空無一人,只有幾隻鎖得嚴嚴實實的鎖垂著頭迎接我。我知道,父親一定又在地裡。

站在塬邊,泛黃的山脊,繁茂的秋色,就像是走在歲月蹉跎中的一抹夕陽。父親的身影很快出現在我的視線裡,那是比玉米、高粱、糜子等夾雜種植的「和草」還矮一截的影子。看著這影子,我的腳步蹣跚而沉重。我知道我想躍到父親的身邊,我知道我想背起那捆草走,我知道我想接過父親手中的「擔子」,甚至用我的腿撐起父親餘生的腳步,然而一切似乎終不可,我只有走好自己,父親也只有走好餘生。

割倒、整理、扎捆、、、、、這一連串的勞作,父親已經完成了。他隨後坐在了地上,抓住捆草的繩頭擱在了自己的肩上,接著用一根棍子拄著地面,緩緩地撐了起來。隨著撐起的一捆草,父親也被淹沒在草垛裡。撐起的草捆子一跛一跛地在陡峭的山路上畫下一綹印痕,高挑著的高粱穗子來回晃悠,像是在嘲笑弱勢的父親。父親拄著的棍子在地上打著不太規整的節奏,又像是在奏響著一曲生命與責任的戀歌。父親總是這樣,在有草的季節,用棍子一遍又一遍地拄過這條從來沒有一絲新鮮感的路,任由春華秋實。父親的責任就在這條路上,也在日子與生活裡。

我迅速下了坡,當然是要去幫助父親的。

「爸!我來背吧!」我說。父親像是被嚇了一跳,或是從堅毅與沉思中清醒過來,抬起頭看著我,沉寂的表情突然轉為一臉的微笑。「那好吧!你背著捆走,我下去背另外一捆。」我什麼也沒說,只是加快了腳步,繼續朝還躺在地裡的另一捆草垛子走去。

俯下身子,另外一捆草即將要扛上我的肩頭,我沉著,更自信。我的身板大於父親兩倍,我當然不會將它放在眼裡了。然而,當我趔趄著扛起那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時,我突然明白,父親每天扛著的草捆子其實並不輕。挑草捆的棍子壓在肩頭,肩膀上立即是一種難以負載的痛。

我抖了抖身子,稍作了些適應,想快速走回去,好再來第二趟接父親。或許,許多的事情終歸要迷失在事與願違裡,我的腳步實在邁不到前面去。陡峭的山路好無情,不會給我任何讓步。發酸的腿像是載上了無數比鉛還重的金屬。背著這捆草,我覺得是在背起了一座山。我的汗水滴滴答答,像沒有擰緊的水龍頭。我時不時用手摸一把滿臉的汗水,但是絲毫沒有緩解的作用,就任它肆無忌憚地溜去。那燥熱的「鹽水」順著臉頰流到了嘴裡,鹹鹹的,這味道就是父親身上常有的味道。我知道,這或許也是日子的味道。

奮力的追擊終於湊效,我走在了父親的前面,也提前到達了家裡。撂下了草捆子,我已是個渾身溼透的「汗人人」,小腿似乎還在打著戰。我狼狽而疲憊。長舒了一口氣,我知道我得回頭,因為父親的草捆子還在行進的路上。

發酸的腿腳再一次走在走過的路上,我突然不想再踏上去。可是想想,父親又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走過這條艱辛的路的呢?生活的路是不是就是這樣,重複著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我不知道父親的一生走過多少回頭路,我也不知道父親每走一次會在心裡積澱出多少感慨,我只記得幾年前,我結婚後,父親曾在一旁鄭重地告訴我,他現在要撂下擔子了,以後我自己的路我都要勇敢地走。我知道,我真得堅定地走!

其實沒走幾步,父親便再一次出現在我的視線裡。圓規樣的雙腿上方能看見的還是那跳著舞的高粱穗子,腿的旁邊還是那打著節拍的支柱樣的棍子。我接過父親肩上的草捆子,好沉!比我背著的還沉!

咬了咬牙,我背著父親的草捆子,順著父親一生走過的軌跡汗流浹背得走去!我這道,我這一生,也會像父親一樣,每天背著相同的草捆子,行走在崎嶇的歲月裡。

相關焦點

  • 書會散文//泥土地:父親的眼神
    父親對於我們上學的嚴格,讓我一度覺得他沒有鄰家的父親愛自己的女兒,因為鄰家的女孩可以隨便逃學,可以說不想上學就不用上學,而我們家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事都不能動搖父親讓我們上學的念頭。我們家五個女孩,一個男孩,且弟弟是老六,老來得子的父親看弟弟那眼神時常讓我們姐妹嫉妒。為了照顧小弟,三姐曾想放棄學業,可是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遭到父親毫不猶豫的否決,並把三姐大罵了一通。
  • 在草原上看到的一個個草捆是幹什麼的?
    大家千裡迢迢本來是想看美景的,結果草也不綠,如果再趕上天氣不好,傳說中的藍天白雲也看不見了,簡直是一大遺憾  草對牧民來說就像糧食對農民是一樣重要的,這個季節本是打草的季節(下面我會介紹到打草是怎麼回事
  • 改裝農機設備 收糧捆草一趟完成
    改良設備成立農業機耕隊助力脫貧今年,省機械設備成套局駐向前村扶貧工作隊在改裝水稻收割機上下了功夫,工作隊隊員們將改裝的捆草設備,安裝在一款水稻收割機上,設備小巧靈便、操作簡單;收割機在前面收割,一捆捆稻草伴著「噗噗」聲從車尾甩出,碼得整整齊齊,麻繩也扎得緊緊實實。水稻收割和稻草綑紮一走一過就完成了。
  • 《底層》(200)裝小草捆
    在裝草捆的前半程,李國前和李平兩個人要輕鬆一些,趙金和郭宏要累一些,因為從車廂底板開始,裝草捆的高度比較低,用叉子挑起就能直接把草捆輕鬆扔到車廂裡,因為省力,所以速度也就比較快,而車上碼放草捆的郭宏此時就要手忙腳亂,碼放草捆不只是單純地擺放那麼簡單,草捆和草捆之間要緊緊靠在一起,同時還要平整,車廂三面突出來的部分要基本對齊,如果做不到這幾點,那麼裝完後的牧草車,在運輸牧草的道路上就會出現散車和牧草捆掉落的情況
  • 8捆草「換來」5日拘留
    可能是天公作美,我將收好的玉米往家拉的時候,路邊整整齊齊地碼了8大捆苜蓿草,當時心裡還挺慶幸的,我見四下沒人,直接將8大捆草裝在了三輪車上拉回了家。現在想來,自己真是糊塗透頂了,因為這種事坐禁閉,真的太丟人了!大家千萬不能向我學!貪小便宜吃大虧。鄭某:我辛辛苦苦割了一天的苜蓿,將苜蓿整齊堆放在路邊,當我開著摩託三輪車到路邊時,發現苜蓿不見了。
  • 苜蓿乾草捆的製作與注意事項
    隨後繼續乾燥使牧草水分由40%減少到14%~17%,最終完成乾燥過程,然後改變晾曬的方式,因為如果此時仍採用平鋪暴曬法,不僅會因陽光照射過久使胡蘿蔔素大量損失,而且一旦遭到雨淋後養分損失會更多。草捆的切面從0.36m×0.43m到0.46×0.61m,長度從0.5m到1.2m,重量從14kg到68kg不等,草捆密度大約160~300kg/m3,密度可調整,而密度大的草捆有利於機械操作、堆垛、裝卸和運輸。
  • 父親假裝尋子、逃跑,如電影般情節
    無論是在家人還是村民眼中,孩子父親關某都是一個脾氣溫和的人。孩子遇害嫌疑人是父親,殺子、假裝尋子、逃跑、被抓,這如電影般的情節在內蒙古這個偏遠的村莊上演。消息很快引起了震動。監控顯示,11月23日下午3點40分,父子進了家門,之後再也沒有外出的畫面。當天下午4點半,張志偉回家時孩子已經不見了。這五十分鐘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父子的獨處成了一場致命的相遇。
  • 腦筋急轉彎:一頭牛加一捆草等於什麼?這答案讓我懷疑自己
    腦筋急轉彎:一頭牛加一捆草等於什麼?這答案讓我懷疑自己大家晚上好,小編整理了幾道讓你們放鬆一刻的腦筋急轉彎,趕緊來看看吧~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為什麼關羽比張飛死得早?
  • 【三分鐘】當天主要報紙副刊散文一覽無餘(2018年12月28日)
    林中的草地,多漆姑草、地膚和牛筋草。漆姑草正結繁星一樣的草籽。幾株翻白草搖著淡黃色的花。一隻秋蟬嗞嗞嗞嗞,低憐幽怨。我轉了十幾棵樹,也分辨不出蟬鳴何處。小雪剛過,湖面的白汽尚未散盡,秋蟬的叫聲是一種隱喻:不只是花凋零,還有身體的乾涸,以及旅途的已知。
  • 捆繩貴過螃蟹、一根32塊,大閘蟹背後的捆繩...
    這意味著,即使是按照收購端價格計算,單單一根捆繩的價格就達到了32元,遠遠超出了螃蟹本身的價格。消費者買大閘蟹嘗鮮,最終卻為捆繩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捆繩變戲法:換粗繩、泡水、多繞圈「重量不夠,蟹繩來湊,」這幾乎成了大閘蟹行業的一條不成文的「約定」。
  • 20捆稻草編個草墩子,放在家裡當凳子坐,如今年輕人只能花錢買到
    只需要20捆稻草就能變出一個草墩子放在家裡當凳子,坐個5年沒問題的。不信?快往下看!看起來好像還不錯,它的製作過程也是很簡單的↓第一步,準備充足的稻草,然後將它們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大概需要20捆左右(具體數字根據需要凳子的大小來決定);第二步,將這20捆稻草用繩子和膠水雙重固定在一起,一定要牢固,後期千萬不可以散了;第三步,直接坐在草墩子上面難免會有些扎屁股,所以想要一個舒適的凳子還需要多做一步,就是用環氧樹脂和稻殼diy一個坐墊
  • 寵主出遊3天寄養狗狗,接狗時店家將狗捆成一團:這是你的狗狗
    寵主出遊3天寄養狗狗,接狗時店家將狗捆成一團:這是你的狗狗愛爾蘭一名狗主出遊3日,期間將愛犬諾娃(Nova)送到寵物酒店暫住,但回來時,店方竟指狗狗諾娃已經死去,而遺體竟然是用膠帶捆成一團,睹此慘況,狗主坦言無比心痛!
  • 「80後總裁」趙冬冬,接過父親接力棒一路向前衝
    中國江蘇網10月24日宿遷訊 (記者華誠) 他是一名80後的大學生,接過父親遞來的接力棒,八年時間把一個儲糧小企業,通過金融槓桿和網際網路思維,壯大成一個準上市公司。   1985年出生的趙冬冬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回到家鄉泗洪,和父親一起上陣,做起糧油生意。  父親當年送他去西安讀大學,就希望他跳出「農」門 。
  • 【金榜題名】全國報紙副刊散文一覽無餘
    ★鄭州日報鄭風副刊發表作者馬海霞散文《泥瓦匠的中秋》 ★洛陽晚報三彩風副刊發表作者張建偉散文《溫柔一擊》 ★京九晚報茶坊副刊發表作者孫邦明散文《秋收秋種過國慶》 ★遼瀋晚報遲桂花副刊發表作者趙繼平散文《家鄉的土月餅》 ★遼寧日報北方副刊發表作者肖復興散文
  • 梁山寶藏爭奪戰:武松與宋江之子同歸於盡,魯智深徒弟西門慶之子接...
    這張圖片可能比較模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時間太過久遠,那時候壓縮之後所謂的高清,也只有540p,怎麼調都有些模糊。 西門慶之妻投毒害武松,讓我們想起了李鬼之妻和大樹十字坡的母夜叉孫二娘:李逵好糊弄,武松這個老江湖,原本是獨狼出行橫草不過,但是面對茅屋中這個孤苦女子,也放鬆了警惕。
  • 散文/能工巧匠成保海
    修房蓋屋時用的梁、檁、椽、柱、門、窗、框、欞,生產時用的犁、樓、耙、耮,喪事時用的棺槨壽木,外出時用的轎車、排子車、手推車,結婚時用的桌、椅、櫥、櫃以及娘家陪送的三十二件嫁妝,樣樣會做,樣樣精通。爺爺把手藝傳給父親,父親又傳給了他。   那麼,他的祖人何其人也,又是怎樣來到漳邇莊村定居的呢?這還得從明朝萬曆年間說起。
  • 汪曾祺:這確是我童年的樂園,我在這裡掬過很多蟋蟀,捅過馬蜂窩
    冬青之外,是「草房」,堆草的屋子。我們那裡燒草——蘆柴,一次要置很多擔草,垛積在一排空屋裡。冬青的北面,是花房,房頂南簷是玻璃蓋的,原是大爺養花的地方,但他後來不養花了,花房就空著。一壁掛著一個老鷹風箏。據我父親說這個老鷹是獨腦線的——只有一根腦線。老鷹風箏是大爺年輕時放過的。聽我父親說,放上去之後,曾有真的老鷹和它打過架。空空的花房裡只有兩盆頗大的夾竹桃。
  • 許飛嶽雲鵬父親節放大招 合作歌曲觀看量逾千萬
    父親節前夕,許飛和嶽雲鵬二人合力放了個大招,由許飛譜曲並製作,詩人董玉方將嶽雲鵬真實故事提煉成詞的歌曲《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催淚上線,mv首發當日單條視頻瀏覽量便已過千萬,大家表示,這個「大招」有點接不住,太感人了!
  • 用麥秤草或穀草把十幾隻幹辣椒捆在一起,把雞趕入雞舍即可
    燻幹辣椒防雞瘟:其做法是每年春、秋季節各一次用麥秤草或穀草把十幾隻幹辣椒捆在一起,點燃後放進雞舍,然後把雞含門封好,待全部燃燒散去煙霧後,再把雞趕入雞舍即可。掛衛生球防雞癌:把衛生球裝入棉紗布袋內,懸掛在雞舍內四個牆角,能防雞瘟。
  • 這菜,以前窮人的「救命草」,成捆往家搬,補血補鐵,皮膚白淨
    這菜,以前窮人的「救命草」,成捆往家搬,補血補鐵,皮膚越來越白淨。野莧菜,純天然的綠色野菜,它的味道鮮美,風味很獨特,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它,它也被稱為窮人的救命草,現在大多數人只知道紅莧菜,不認識這個野莧菜,其實呢,野莧菜味道很好,營養也比較豐富,小饞貓的老家還流行這麼一句話,莧菜,孩子的鈣片,女人的補血庫,說明這道菜的營養很高,這次呢,小饞貓用涼拌的方式烹飪這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