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支出20餘萬元67歲陳運蓮勉力支撐 誰來接班救助這5000流浪貓...

2021-01-08 網易新聞
5000多隻流浪貓狗每天要吃數百斤大米煮成的乾飯。

11月13日,成都一撥愛心人士雪中送炭為救助站捐助一車大米。



  「找不到接班人,還得苦苦撐著!我若放棄就意味著它們只有慘死……」

  在成都雙流近郊的「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現有4000多隻流浪狗和600多隻流浪貓,都由67歲的創辦人陳運蓮收養著。

  18年來,她憑藉一顆愛心以及社會的捐助,救助的流浪貓狗多達數萬。陳運蓮說,她已沒有任何的退路,無論如何也得堅持。

  「沒有人知道我的壓力多大!」陳運蓮說,5000多隻流浪貓狗每天吃兩頓,外加15個工作人員的工資,一個月需付出20餘萬元。

  「捐助得多我的壓力就小,捐助得少我的壓力就大!」

  陳運蓮說,雖然有好心人和企業的捐助,但對於5000多隻流浪貓狗的消耗遠遠不夠,其餘的資金都要她自己想辦法。為撐起這個「家」,在18年的時間裡,陳運蓮賣掉了她在荷花池的店鋪,花了幾百萬修建救助中心,而這也用盡了她所有的積蓄。


  據說,救助中心的每一隻狗都有自己的名字,緣分、小白、小寶……每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不幸,但幸運的是,它們遇上了陳運蓮。

  「我也快70歲的人了,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如今,67歲的陳運蓮因長年過度勞累患上腰椎間盤突出。3年前,她便開始尋找接班人,但都說,「責任太大,不敢接手!」「是啊,這個莫得退路,因為它們是生命,不像做生意,做生意我覺得不想做了把門一關,大不了虧一點,但這個莫法關門,關門就意味著它們只有慘死。」一籌莫展的陳運蓮,當下除了堅持,卻也別無他法。

  華西都市報記者朱建國攝影報導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領養代替購買 雙流4000餘只流浪狗等待新主人
    在成都雙流縣永安鎮新街村一社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領養代替購買,有愛就有天使」公益項目一直在持續地進行中,目前尚有4000餘只流浪狗等待愛心人士領它們回家。僅本月前9天,這些流浪狗就消耗了20多萬元物資。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中心仍堅持領養代替購買,宣傳珍愛生命、保護生態,堅決反對任何虐待、殘害動物的行為和思想。
  • 一隻流浪狗的救助之旅
    在1個多月前,「可樂」還是一隻流浪狗,鼻子到嘴角幾乎完全撕裂,舌頭和牙齒都外露,難以進食加上長時間流浪,讓它身上肋骨清晰可見,不足20斤。一位市民偶然發現,數百網友捐款,507份眾籌資金,上萬元捐款,讓流浪犬完成2次手術、漸漸恢復。市民街頭救助、專業社工介入、網絡籌款、等待領養人——「可樂」的救助之旅,是成都救助人士多年來摸索出來的流浪動物救助樣本。
  • 成都一隻流浪狗的救助之旅:網絡籌款 等待領養人
    在1個多月前,「可樂」還是一隻流浪狗,鼻子到嘴角幾乎完全撕裂,舌頭和牙齒都外露,難以進食加上長時間流浪,讓它身上肋骨清晰可見,不足20斤。  一位市民偶然發現,數百網友捐款,507份眾籌資金,上萬元捐款,讓流浪犬完成2次手術、漸漸恢復。
  • PetStory寵物攝影走進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
    這段時間,川西平原上都被陰雨的天氣所包圍,由於天氣的原因,PetStory寵物攝影的部分拍攝計劃被迫取消,對於想拍攝自家寵物的客官們
  • 誰「殺」死了流浪貓狗?
    如今70多歲的陳嬢和10幾個50歲上下的護工守望著,為這群貓狗打掃、餵養,20多年來,日以繼夜。這麼多狗狗貓貓照顧起來,耗費無數精力和金錢,每個月光吃掉的錢,都是6位數。這群特別的城市流浪者,在垃圾堆裡尋找殘羹剩飯,在花壇屋簷下尋求擋風遮雨的「庇護所」。偌大的城市,它們何以為家?
  • 誰「殺」死了流浪貓狗?
    10幾個50歲上下的護工守望著,為這群貓狗打掃、餵養,20多年來,日以繼夜。」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自掏腰包的民間救助老人,「愛之家」的負責人陳嬢,從事流浪動物救助工作已經20多年了。上世紀90年代,陳嬢下海經商,生活十分優渥,成為成都第一波富起來的人。
  • 好心人建起流浪貓狗救助基地
    一群普通市民常年義務救助收養流浪貓狗,使這些「毛孩子」避免再次遭受人為傷害。為了讓逐漸增多的流浪貓狗有棲身之地,2016年10月,愛心人士多方努力,建起流浪貓狗救助基地,至今有7條狗、5隻貓入住,在嚴冬裡為它們營造了一個安全、溫暖、溫馨的家。
  • 樂山這個29歲女孩,4年收養流浪貓狗百餘只,每年花費近20萬
    ,為了照顧、醫治它們,每年花費近20萬元,生活難以為繼,面臨斷糧的窘境,請求社會愛心人士領養。隨著家中流浪貓狗猛增,2019年7月,糖糖又租住了五通橋區冠英鎮馬桑村的一間民房,取名糖豆小院,花錢裝修安置這些被遺棄的貓狗,目前院內貓狗有80餘只。
  • 四川:民間組織救助災區動物 提供完善解決方案
    這也是中國災難史上首次有民間動物搜救隊參與救援行動。  兩隻義犬的故事  5月28日,60歲的陳運蓮決定去四川彭州銀廠溝尋找兩隻義犬「前進」和「乖乖」。自1997年,陳運蓮開始收養流浪動物,並創辦成都「愛之家小動物救助中心」,收容了近千隻流浪貓和狗。
  • 常州男子建流浪貓庇護所 一年不到救助近300隻貓
    庇護所裡等待被領養的流浪貓   20多名義工為常州流浪貓庇護所提供幫助今年38歲的他是我市一名流浪動物救助志願者,從去年9月到現在,他已經救助了近300隻流浪貓,為他們找到了新的家庭。   姚成財更願意別人喊他的網名「海風」, 2015年開始,他就從事流浪狗救助活動,因為他的組織能力,以及對動物生活習性了如指掌,提起「海風」,在流浪動物救助志願者中幾乎無人不知。而一次偶然的「尋貓」,他開啟了流浪貓救助之路。
  • 大學教授救助流浪貓狗,學校將其送交城管,欲辭職又被索賠55萬
    據澎湃新聞報導,浙江財經大學錢教授因為在校救助流浪貓狗遭到學校阻止,向學校提出辭職辭職後被要求支付55萬違約金。錢教授不同意學校的要求,向當地勞動部門提出勞動仲裁。6月9日,錢老師收到勞動仲裁部門的裁決書。
  • 徐州67歲老人收養300多隻小動物
    1月7日,徐州市因寒潮到來「凍感十足」。位於銅山區劉集鎮丁場村的「徐州紅葉小動物救助站」,是300多隻流浪小動物的「家」,創辦這個救助站的徐桂芝老人正想方設法,確保這300多個「毛孩子」安然度冬。
  • 從被誤解到被理解 寧波畫家十年如一日救助流浪貓
    這隻貓叫大黃,並不是什麼名貴品種,它是吳平安兩年前救助、收養的一隻流浪貓。吳平安說,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十年如一日地救助流浪貓。而救助也要科學、理性,否則事態就會往另一個極端發展。吳平安的流浪貓救助模式概括起來為:餵養、救治、絕育、領養或者放歸。
  • 徐州67歲老人收留300多隻流浪小動物!
    1月7日,徐州市因寒潮到來「凍感十足」。位於銅山區劉集鎮丁場村的「徐州紅葉小動物救助站」,是300多隻流浪小動物的「家」,創辦這個救助站的徐桂芝老人正想方設法,確保這300多個「毛孩子」安然度冬。「紅葉小動物救助站現在有270多隻流浪狗,將近80多個品種;還有40多隻流浪貓,我們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徐桂芝看著這些「毛孩子」,充滿愛憐地說。徐桂芝今年67歲,家住建國小區。大概十幾年前,徐桂芝救下了幾隻流浪狗,從那時起,她就與這些流浪小動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路邊看到受傷的流浪狗,非常可憐,它們也是生命,我不能見死不救。」徐桂芝說,「只要我遇到的,我都救。」
  • 68歲老人收養1500隻流浪貓狗,每月花8萬,工人10個月沒發工資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重慶老人文軍紅和她收養的1500隻流浪貓狗的故事。文軍紅今年已經68歲了。20多年前,還沒退休的文軍紅收養了人生中第一隻流浪狗,這隻狗狗陪伴著她度過了9年時光,這也讓她對小動物們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在此之後,她便開始頻繁收養流浪貓狗。十幾年下來,文軍紅的愛心救助站裡已經收容了上千隻流浪貓狗了。
  • 中國寧波網丨從被誤解到被理解 「我叫吳平安 我救助流浪貓10年了」
    十年來救助流浪貓融入他的生活十年來,救助流浪貓已經融入了吳平安的生活。因為流浪貓白天怕人不敢出來,他每天晚上10點到11點甚至到凌晨的時間是屬於流浪貓的。如果流浪貓是小貓或者身體不健康,則需要先花大量時間調養和救治:小貓哺乳期後要連續打四針疫苗,養到六個月才能進行絕育流浪貓的救助不僅要花大量精力,還要付出不少財力,如果一隻貓不生病,僅日常餵養、疫苗和絕育,要花費兩千元左右。而如果貓有病則無法估算,比如吳平安在大黃身上迄今已經花了上萬元。
  • 浙財大教授救助校園流浪貓狗受阻欲辭職 被索賠55萬
    根據協議內容,由於錢老師辭職時尚未完成十年服務期,因而需向學校退還大部分人才引進待遇,並支付剩餘期限每年3萬元違約金,總計約55萬餘元。錢老師是一位主要研究社會法和勞動法的教授,近年來將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立法作為自己的研究重點。
  • 78歲老人守護40餘只流浪貓,眾籌善款為愛發聲
    這個疲憊的背影是78歲的杜阿姨在美聯眾合動物醫院等待被救治的流浪貓咪流浪貓,腎衰 ▲流浪貓:眼疾 ▲流浪貓,口炎▲遇見杜阿姨,是它們最大的幸運。她笑著對記者說「 我住在小區東邊貓貓的窩在小區西邊到了吃飯的時間它們就會一起到東邊來接我,可喜人了。」
  • 南安市郊流浪動物救助基地 四位義工收養180多隻流浪貓狗
    昨日(1月22日),在南安市郊,義工小黃身邊圍繞著十幾隻狗狗,她蹲下來逐個撫摸,眼裡滿是柔情。在南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建立了一個流浪動物救助基地。他們收入不多,卻瞞著家人拿出積蓄為流浪貓狗安家。  這個基地佔地1000多平方米,條件不算很好,但是動物們身上都很乾淨,兩三隻住一個圍欄裡,每個圍欄都安置了睡覺的小床。
  • 浙財大教授在校救助流浪貓狗受阻欲辭職,校方提55萬違約金
    由於認為學校打壓師生救助校園流浪貓狗、阻撓其從事動物保護實踐和科研,錢老師決定從浙江財經大學(以下簡稱「浙財大」)辭職,但她沒想到過程如此艱難。錢老師2014年和學校曾籤訂過一份人才引進補充協議。根據協議內容,由於錢老師辭職時尚未完成十年服務期,因而需向學校退還大部分人才引進待遇,並支付剩餘期限每年3萬元違約金,總計約55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