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最近小清媽媽有點緊張,因為7歲的小清大門牙掉了已經半年了,可是新牙一直沒長出來。看著小清光溜溜的牙床,新牙還能長出來麼?媽媽是否應該帶孩子去看牙醫呢?
一般來說,乳牙鬆動脫落,恆牙萌出是不需要外界幹預的自然變化。可是有一些原因會影響乳恆牙的正常替換,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01
乳牙(也就是俗稱的「奶牙」)曾經有過根尖周炎或者外傷病史,炎症導致乳牙的牙根提前吸收,鬆動,提前脫落,而恆牙依然在正常時間萌出,導致家長以為恆牙萌出時間延後。比如小寶的門牙在4歲的時候因為摔跤撞鬆了,過了半年門牙就掉了,期間一直不腫不痛。而正常門牙萌出年齡是7周歲左右,那麼在這2年半裡小寶長門牙的地方就會一直空著。
02
恆牙先天缺失。所謂牙齒的替換,就是一個乳牙脫落,一個恆牙長出。而有一定比例的小朋友會有恆牙先天缺失的情況,這類孩子也會部分伴有乳牙先天缺失,或者乳牙融合牙的發生。恆牙先天缺失的診斷需要靠X線片檢查才能發現,所以X線的檢查十分重要。
所以當小清媽媽帶著他去見口腔醫生後,醫生檢查了小清的口腔情況,做了X線片檢查,發現小清牙齒的數目是正常的,但是門牙的牙根只發育了1/2,牙床部分也不是很飽滿。因為正常恆牙需要牙根發育到2/3才會萌出,於是醫生建議小清媽媽觀察3個月再複診檢查。
一般X線片檢查確定恆牙胚是否存在後,醫生會根據預估牙齒萌出時間做出相應處理決定。
對於門牙,如果恆牙存在,醫生會判斷牙齦情況是否需要行開窗助萌術,幫助因為牙齦過厚而無法萌出的牙齒長出來。若非如此則都是觀察處理。
而對於後牙,情況變化會更多。譬如是否需要製作間隙保持器,是否需要做早期矯治等等。因為乳磨牙一般在10周歲左右開始替換,乳磨牙的提前脫落,可能導致鄰牙的傾斜從而影響繼承恆牙的萌出。
隨著小朋友的生長發育,牙齒會有很多種變化,有些是正常生理性的,有些則是病理性的問題,而家長無法一一清楚判斷。所以每3個月到半年帶孩子拜訪一次牙醫十分必要,也許一次普通的檢查,一張簡單的X線片檢查就能讓醫生告訴家長很多孩子的未來牙齒變化方向。常言道: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很多早期的預防措施或者治療能夠幫助孩子減少後續看病時間和精力。
資料:上海市奉賢區牙病防治所
原標題:《乳牙掉了,恆牙遲遲沒長出怎麼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