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如果你在冬天的雲南行走最能給你留下記憶的應該是南飛的候鳥它們振翅高飛開啟一場勇氣與智慧的冒險在聲聲入耳的鳥鳴中很壯觀香格裡拉納帕海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的越冬停歇地
-
納帕海的「鳥中大熊貓」
根據云南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和西南林業大學專家團隊監測記錄結果,今年已有400餘只黑鸛在香格裡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越冬停歇,該溼地已成黑鸛種群在國內最大的越冬停歇地。今年11月20日在雲南省香格裡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拍攝的黑鸛。 新華社發(陳志明 攝)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越冬,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
雲南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創歷史新高!雲南最佳觀鳥地圖速度收藏
隨著深冬即將到來,今年數據還有可能再創新高,越來越多的黑頸鶴來雲南大山包越冬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雲南成為了眾多候鳥越冬的「伊甸園」。斑頭雁、綠頭鴨等01 02 03大山包位於昭通市西部,目前是雲貴高原上最大的黑頸鶴種群越冬地
-
您見過「鳥中熊貓」嗎?有3個群近40隻黑鸛飛來魯山越冬
大河網訊(記者 蔡長偉 通訊員 胡曉 王永安 楊魯欣)「經過我們在沙河上遊的觀測、走訪,確定有3個群近40隻黑鸛在魯山越冬了……」12月17日,魯山縣林業局局長張文藝高興地介紹說,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多隻世界瀕危珍禽
-
「鳥中熊貓」黑鸛做客陝西寶雞
連日來,記者在陝西省寶雞高新區千河鎮王家崖水庫附近看到了被稱為「鳥中熊貓」的黑鸛[gua,並抓拍到了它們展翅翱翔的鏡頭。從2020年12月26日至今,在寶雞高新區千河鎮王家崖水庫附近,都能看到黑鸛的身影。
-
魯山首次迎來「鳥中熊貓」黑鸛棲息越冬 全世界僅存兩千多隻
12月18日下午,提及接連幾天的發現,魯山縣林業局負責野生動物保護的朱向東激動萬分,「很多人或許不了解它們,這麼說吧,它們相當於鳥中熊貓」。幾天前,朱向東在魯山沙河水域巡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群「外來者」——尖喙、白腹、黑羽,眼部、喙部及細長的雙腳為紅色。
-
鳥中大熊貓黑鸛飛抵寶雞千湖溼地棲息越冬!
千湖溼地管理處工作人員張虎近日在巡查中驚喜地發現,溼地湖面上迎來了10多隻特殊的客人,它們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
黑鸛!小天鵝!遊隼捕獵黑水雞!上萬隻野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黑鸛受傷...
新朋友請關注老朋友請分享40多隻黑鸛,4隻小天鵝,近萬隻野生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遊隼從天而降,一把就抓住了一隻正在覓食的黑水雞。極度怕寒的冠魚狗、翠鳥卻留在了保護地越冬,一隻受傷的黑鸛亟待救助,正在上演一場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秋冬季護飛行動:黑鸛保護地成為了野生鳥類越冬的天堂!
-
「鳥中大熊貓」黑鸛首次現身潛江
黑鸛是一種腹部白色、背部黑色、體形優美的遷徙鳥類,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國的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也有「鳥中大熊貓」的說法。 1月9日 潛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組織全市2021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時 在漢江興隆大壩下遊觀測到 26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這麼大種群數量的黑鸛來潛越冬
-
鳥中熊貓「黑鸛」現身河南溫縣黃河溼地
兩隻黑鸛在溫縣黃河溼地棲息。黑鸛,又叫「烏鸛」「鍋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的熊貓」。
-
「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社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委宣傳部獲悉,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12月21日起,持續監測到7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黑鸛因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
-
湖北潛江首次迎來大種群數量黑鸛越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湖北潛江首次迎來大種群數量黑鸛越冬 張曉紅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黑鸛再潛江棲息越冬 李喜榮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潛江共觀測記錄黑鸛32隻,成為當地黑鸛數量新記錄 郭浩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黑鸛在沙灘上停留
-
浙江漩門灣溼地雁鴨類首獲「全球身份證」 監測種群遷徙
浙江漩門灣溼地雁鴨類首獲「全球身份證」 監測種群遷徙 2019-12-11 19:51: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全世界僅有4000隻左右的白鶴 它們中98%到鄱陽湖越冬[圖]
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因為白鶴,兩個國家,三個地方,串聯在了一起。每年,成群結隊的白鶴從西伯利亞出發,在吉林莫莫格停歇後,來到鄱陽湖越冬。萬裡遷徙路,情牽白鶴「三家人」。12月16日,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第一屆年會暨首屆國際白鶴論壇在共青城開幕,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保護全世界僅有的4000隻左右白鶴,共商保護機制。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潛江首次發現大種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湖北日報(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張曉紅、李喜榮、郭浩)1月9日,潛江市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全市2021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時,在漢江興隆大壩下遊觀測到26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這麼大種群數量的黑鸛在潛江越冬尚屬首次。
-
雲南人跡罕見的鳥類遷徙地,駐足有2萬隻鳥類,就在香格裡拉
在鳥類的主要遷徙路線中,其中有兩條途徑國內,有一條僅留下零星的記錄,這條鳥類遷徙路線中有一個景點最引人注目,那就是納帕海。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隸屬於香格裡拉縣,佔地面積約31平方公裡。納帕海只是名字中帶有海字,但它不是海洋,是由湖泊、高山草甸共同組成的,海拔高度可達3000多米。
-
黑鸛保護地調研新增秋沙鴨群體,冬日溼地野鳥...
做好病毒防控工作,保證各位志願者的身體健康,做好「自我隔離」,不參加春節聚會!待疫情好轉後,啟動救助巡護工作,為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河流保護貢獻我們的力量!1月15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華北環境前線鳥類調研小組趕赴石家莊黑鸛保護地進行冬季鳥類調研。近萬隻野生鴨群在溼地越冬,數量最多的是斑嘴鴨和赤麻鴨,綠翅鴨、花臉鴨、秋沙鴨、綠頭鴨、小鷿鷈等密密麻麻在水面上覓食。
-
探訪武漢天興洲:黑鸛成群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通過望遠鏡,他看到成群的黑鸛在百米開外的水域中或嬉戲、或覓食。「黑鸛已經連續7年在這裡越冬了。」顏軍欣慰地說道。圖為翱翔的黑鸛 顏軍 攝天興洲位於武漢三環線內,是長江武漢段最大的江心洲。根據武漢市觀鳥協會的長期跟蹤記錄,在天興洲共分布野生鳥類229種,佔武漢市分布鳥類的53%,不僅有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還包括小天鵝、灰鶴、白琵鷺、遊隼等國家Ⅱ級以上重點保護野生鳥類27種,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鳥類49種。圖為黑鸛展翅飛翔 顏軍 攝2014年12月,武漢市觀鳥協會首次在天興洲觀測到黑鸛。此後每年冬春季,都記錄到黑鸛在此越冬。
-
甘孜爐霍:鳥中「大熊貓」黑鸛遷徙途中歇腳
進入11月,又到一年候鳥遷徙季,位於四川甘孜州爐霍縣境內的鮮水河溼地公園,是候鳥遷徙途中的必經之地。這幾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就途經這裡,當地攝影愛好者記錄下了珍貴影像。自2015年開始,鮮水源溼地公園每年都有黑鸛停留記錄,2016年曾拍到200多隻,今年再次拍到兩群黑鸛共計100多隻。這些黑鸛時而優雅涉水覓食,時而成群結隊遨遊天空,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