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螳螂不念「夫妻之情」,在交配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2020-10-26 蘇策

受到一些科普知識跟神話故事的影響,很多朋友都將心狠手辣的女人,稱為「蜘蛛精」,因為在他們模糊的概念中,似乎有一種蜘蛛,會吃下自己的丈夫,歹毒之心,人盡皆知。

但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很少有人知道,母螳螂在交配期間,也會吃掉自己的「丈夫」,這些行為被稱為」性食同類「。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母螳螂會吃掉自己的「丈夫」?

為什麼母螳螂「性食同類」的行為,會發生在交配期間?

為什麼公螳螂不跑呢?

帶著一連串疑問,我查閱了大量資料。

簡單了解下螳螂

螳螂位於昆蟲界食物鏈的頂端,體長一般在55~105毫米之間,目前已知的螳螂種類大約有2000種,中國目前已知有147種,其中有中華大刀螳、廣斧螳、綠靜螳等等,由於不能調節自己的體溫,所以螳螂多分布在熱帶地區。

螳螂的一生會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而它們的壽命也不會超過一年,通常螳螂在秋季產卵,它們的卵外部有堅硬的卵鞘保護,足以面對各種突發性天氣,使得螳螂幼蟲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執行完繁衍後代的任務之後,螳螂的生命在秋冬季節也會走向盡頭。

等到來年春夏季節,新的螳螂成蟲又會出現,然後在8~9月份進行交配繁衍,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螳螂的前肢是它們最重要的獵食武器,最前端是尖銳細長的組織,類似於一根針,並且前端布滿了鋸齒狀的刺,中間部分相對粗壯,同樣內側也布滿著鋸齒狀的刺,最後一部分直接跟身體連接,起到最基本的支撐發力作用。

螳螂通常會用前肢壓制住獵物之後,直接開始吞食,作為肉食性昆蟲,它們的「菜單」很豐富,一般體型較小的昆蟲,都是它們的獵物,甚至很多小型的老鼠、鳥類、蜥蜴都可以成為它們的腹中餐。

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性食同類」泛指在交配前、中、後期雌性吃掉雄性的行為,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印象中「殘忍」的黑寡婦(間斑寇蛛),雄蛛首先就要躲避雌蛛的攻擊,然後才有交配的資格,並且在交配完之後,必須快速離開,雄蛛才能保住一條命。

在此過程中,稍有不慎,雄蛛就會被雌性無情吃掉,這種行為由於不符合人性,所以間斑寇蛛被稱為「黑寡婦」。

而母螳螂的行為,跟黑寡婦並沒有多大區別,但是在全球2000多種螳螂中,只有少數螳螂才有「性食同類」的行為,並且雌螳螂吃雄螳螂也不是絕對事件。

至於為什麼母螳螂會吃雄螳螂,國外科學家做了三組實驗,非常直面的揭開了這個謎底。

20世紀80年代,國外科學家做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第一次實驗,他們給三十對大刀螳螂補充了大量食物,之後將他們都放在一個實驗容器中,在螳螂交配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一隻雌螳螂吞食雄螳螂的行為。

第二次實驗,他們先將母螳螂餓了好多天,然後再將它們放入公螳螂的容器中,此時令人驚呆的一幕發生了,母螳螂根本沒有跟公螳螂交配,反而立刻展開了攻擊,由於母螳螂體型提供佔優,所以公螳螂很快就被吃的一乾二淨。

第三次實驗,科學家讓母螳螂吃個半飽,然後將它們再次放入公螳螂的容器中,奇怪的一幕同樣發生了,母螳螂沒有一上來就攻擊公螳螂,而是出現了交配的情況,但是在交配過程中意外發生了,部分母螳螂直接把公螳螂給吃了。

通過這三次實驗,大致就能得出結論,那就是母螳螂之所以有「性食同類」的行為,取決於它們是否處於飢餓狀態。

如果在雙方碰面時,母螳螂處於飢餓,那麼等待公螳螂的只有被母螳螂吞食。

如果母螳螂處於半飽不飽的狀態,那麼公螳螂是可以交配的,只是在交配期間,如果母螳螂感到能量不足,還是會吞食公螳螂。

如果母螳螂在看到雄螳螂之前吃的很飽,那麼在交配過程中,公螳螂是安全的,甚至在交配結束後,公螳螂也可以安全的飛走。

以上的內容,只能簡單得出公螳螂在母螳螂眼中,只能扮演一個能量來源的角色,接下來就仔細剖析下母螳螂「性食同類」的真正含義。

在交配時,母螳螂會首先吃掉公螳螂的頭部,那麼有朋友就問了,沒了頭部,交配過程還怎麼完成?

這就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了,沒有頭部的公螳螂,反而更有利於繁衍後代,只不過這是一次性的。

母螳螂接受公螳螂交配後,在過程中它選擇吞食公螳螂的頭部,是因為公螳螂的中樞神經比較分散,頭部存在抑制神經,而負責交配的神經都是由胸部神經跟腹部神經來控制。

所以,沒有了抑制神經,公螳螂會持續進入興奮狀態,從而提高母螳螂的產卵量。

由於整個交配過程會持續2~4小時,而且母螳螂所需要及消耗的能量都比公螳螂大很多,再加上母螳螂不確定能否從其他生物中補充能量,所以它們就會吞食公螳螂,用來及時補充能量。

據研究表明,沒有吞食公螳螂的母螳螂,一次產卵數量大約在40顆左右,而吞食了公螳螂後,母螳螂的產卵數量可以達到80顆左右,而且公螳螂體內的胺基酸,其中90%都會傳遞給母螳螂,然後由母螳螂再傳遞給後代。

公螳螂為什麼不跑?

生物在本能威脅下,確實會有強烈的求生欲望,但這也要看雙方實力強弱。

公螳螂體型嬌小,力量偏弱,但勝在它有翅膀可以飛行,而且靈敏度很高,在大自然中屬於「敏捷行生物」,而母螳螂體型偏大,全身充滿著力量感,所以母螳螂的攻擊力要遠高於公螳螂,屬於「力量型生物」。

到了交配季節,動物本能的就會去完成交配使命,所以公螳螂會尋著氣味來到母螳螂身邊,如果母螳螂要對它出手,那麼公螳螂會被母螳螂的前肢直接給壓制住,幾乎沒有逃生的可能。

所以,在被母螳螂壓制的情況下,不是公螳螂不想跑,而是跑不了。

繁衍後代

看到母螳螂把公螳螂看做食物來源後,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惑,難道母螳螂真的這麼絕情嗎?

其實無論在公螳螂還是母螳螂眼中,它們都需要在短暫的時間中完成交配繁衍的使命,因為螳螂在夏季成年,秋冬季節死亡,所以留給它們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公螳螂在交配後沒有被母螳螂吃掉,它們還是會去繼續尋找母螳螂交配,這是它們的宿命,而母螳螂的宿命就是為了繁衍下一代,當能量不夠時,它肯定會選擇自己跟下一代,在保證自己能吃飽的情況下,才有能力去繁衍,所以公螳螂在母螳螂眼中,確實扮演著」能量來源「的角色。

或許這一切,都是宿命吧!

但話又說回來,並不是所有母螳螂都是「性食同類」的行為,正常情況下,公螳螂被母螳螂吃掉的機率,在5%左右。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私信刪除)

相關焦點

  • 母螳螂交配後,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記得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黑貓警長》裡有一個故事(暴露童年系列),漂亮的螳螂姑娘和英勇的螳螂小夥在消滅蝗蟲的戰鬥中結識,隨後它們就結婚了,幸福而快樂地度過了一夜。第二天,大家發現螳螂小夥被吃掉了,黑貓警長還以為是「一隻耳」幹的。經過調查,結果令大家很驚詫,原來是螳螂姑娘把自己的丈夫吃掉了。螳螂姑娘解釋說,根據螳螂的習性,新郎官是自願的。黑貓警長就釋放了螳螂姑娘。
  • 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大家都知道,螳螂在交配完成以後,會把公螳螂直接吃掉,為什麼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呢?
  • 母螳螂交配完後,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螳螂是一種無脊椎的肉食性昆蟲,它的體型偏大、攻擊性強。螳螂是一種益蟲,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螳螂它看上有點可愛,因而很多人在小時候經常會抓來玩,但實際上它非常兇,因為它前肢上有兩把「鋸齒形的大刀」,若一個不小心被它的大刀「切」到,那滋味可著實不好受。
  • 為什麼螳螂交配時,母的要把公的吃掉?
    為什麼螳螂交配時,母的要把公的吃掉?小時候看過黑貓警長的小夥伴,一定對一個情節印象深刻,螳螂夫婦結婚後的第二天,新郎莫名其妙地失蹤了,最後發現竟然是「新娘」吃掉了「新郞」,可以說是許多人的童年陰影了。那麼為什麼交配時,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呢?
  • 螳螂在交配完成後,為什麼母螳螂要把公螳螂吃掉?
    在小編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令小編至今難忘的場景,那就是有一個情景是螳螂夫婦交配完之後,母螳螂就把公螳螂給吃掉了,這個事情在小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螳螂在交配完之後,母螳螂要把公螳螂給吃掉呢?而今天的答案絕對令你大吃一驚!
  • 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那麼,為什麼母螳螂會吃掉自己的「丈夫」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地來了解一下螳螂。螳螂是昆蟲綱螳螂目下所有昆蟲的總稱,目前已知的螳螂目成員超過了2400多種,它們分布於除了南北極以外的各大大陸上,由於其屬於昆蟲,不能調節自己的體溫,所以它們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相對較少。
  • 母螳螂在交配時吃掉公螳螂,公螳螂為什麼不跑呢?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動物,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是很了解的,螳螂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經常在生活中看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雄性螳螂在交配前中後某個階段被雌性吃掉,也就是說螳螂在交配之後會把自己的老公吃掉的。
  • 母螳螂為什麼要在交配時吃掉雄性?
    性食同類八月,屬於螳螂的交配季節來臨了。此時已經成熟的雄性螳螂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會出發尋找雌性螳螂。但是它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雌性螳螂不僅不會把它們當作「丈夫」看,還會把它們當作食物一樣吃掉。不過雄性螳螂沒有辦法,它們體內的基因驅使著它們靠近雌性螳螂,至於它們在交配完成後能不能活下來,則完全要靠運氣了。
  • 螳螂交配的時候,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丈夫?科學家道明原因
    神秘的大自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的,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趣味小知識,所以才會有動物世界這樣的節目讓我們多了解一些美麗而神秘的大自然。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與動物習性有關的奇聞——雌性螳螂竟然會在交配的時候把雄性螳螂吃掉。
  • 母螳螂在交配之後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不逃走?
    為了下一代的茁壯成長,螳螂新郎義無反顧地把自己奉獻給螳螂新娘當作食物,相信凡是看過「黑貓警長」的人都這段情節記憶深刻,甚至還給很多人(包括筆者自己)的童年留下了陰影。事實上,這樣的描述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其實人們早就觀察到了大自然中的螳螂之間存在著這種現象。為什麼母螳螂在交配之後會吃掉公螳螂呢?
  • 母螳螂在交配之後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不逃走?
    為什麼母螳螂在交配後會吃掉公螳螂呢?其實生物學家們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經過大量的觀察和研究之後,他們給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那就是作出這種行為的母螳螂通常都是處於飢餓的狀態。母螳螂不但要保證自己的生存,而且還肩負著繁衍後代的重任,它們對食物的需求會更加的巨大,再加上螳螂的機體所包含的營養非常豐富,可以對母螳螂起到良好的滋補作用,研究數據顯示,那些在交配後吃掉配偶的母螳螂,其繁衍的後代數量明顯增多(可以達到20%),因此可以說,如果公螳螂遇到的交配對象正處於飢餓狀態
  • 科普:為什麼母螳螂交配後會吃掉公螳螂?
    在動物世界,至少有138種動物經常發生同種殘殺,互想吞食的現象:父母吃子女,子女吃父母,妻子嚼食丈夫,兄弟姊妹互相殘殺,對於動物的這種殘殺現象
  • 為何螳螂交配的時候要吃掉自己丈夫?學者說出原因,看完長見識了
    如果是自然界中哪種生物最殘忍,可能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都是獅子、老虎等之類的猛獸,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種很常見而且不起眼的生物——母螳螂。很多人都將母螳螂稱作自然界中的「黑寡婦」,因為它們竟然在交配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丈夫」公螳螂給吃掉,而且公螳螂據說還是心甘情願的,難道真的是為了愛情?
  • 為何螳螂交配時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其實他的犧牲是螳螂繁衍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螳螂在交配時,母螳螂會吃掉公螳螂,乍看之下十分殘忍,但最近有個新的研究指出,公螳螂的犧牲其實有著對繁衍很顯著的優勢
  • 母螳螂為何會吃掉自己的丈夫?
    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其中有一集就是母螳螂在交配之後將公螳螂吃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著實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絲陰影。在片中最終交待了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原因,那就是為了保證母螳螂在交配以後,能夠在身體內儲備更多的能量,來確保下一代的正常發育和順利出生,為此不得不吃掉公螳螂。
  • 螳螂交配完後,母螳螂為什麼要把公螳螂吃掉專家:你們都錯了
    ,這就是螳螂,這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性呢?在前幾次,螳螂都是在沒吃食物的情況下交配,最後公螳螂都被吃掉,但是生物學家在後面全都把母螳螂餵飽,然後在讓它們交配,無一例外,全都沒有吃。,所以交配還會繼續,直到被吃完才結束,簡而言之,就是公螳螂是在犧牲自己的性命提供養分給他的後代。
  • 為何螳螂交配的時候要吃掉自己丈夫?學者說出原因,看完長見識了
    如果是自然界中哪種生物最殘忍,可能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都是獅子、老虎等之類的猛獸,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種很常見而且不起眼的生物——母螳螂。很多人都將母螳螂稱作自然界中的「黑寡婦」,因為它們竟然在交配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丈夫」公螳螂給吃掉,而且公螳螂據說還是心甘情願的,難道真的是為了愛情?
  • 螳螂交配完後,母螳螂都會吃掉公螳螂嗎?為什麼公螳螂不跑?
    性食同類,意思是說,在交配前後雌性會吃掉雄性。比如:母螳螂在交配前後,會吃掉前來求偶的公螳螂。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雌性要吃掉雄性呢?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有3個假說。補充能量假說性食同類之所以能發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雌性相對雄性而言體型更大,在交配前後,雌性可以利用體型優勢將雄性吞入囊中。
  • 雄性螳螂交配後就被吃掉,它們為什麼不跑?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一般冷血動物都有這樣的習慣同類相殘,這種行為很常見一般都只是遵從本能而已,填飽肚子是生存大事,它們沒有意識去思考倫理道德的問題。而還有部分昆蟲因為存在吃同類的情況,例如蜘蛛和螳螂等,一般雌螳螂可能會在在交配前、中、後吃掉雄性螳螂。
  • 為什麼螳螂交配母的會吃掉公的?原因讓人難以理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自然界中,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或者說是有保證物種生存下去的方式。儘管不同的物種繁衍後代的方式可能會不相同,但是大多數物種還是靠雌雄交配來繁衍後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