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其中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雖然難以找到「物證」,但也不妨礙在百姓中口口相傳,而許多神話也和中醫有著莫大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女媧補天的故事。
傳說水神共工氏與火神祝融氏大戰,共工氏敗,於是怒觸不周山,致天傾塌,女媧不忍生靈塗炭,於是煉化五彩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萬靈始得安居。
這則神話看似荒誕,實則背後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曆法修訂。農耕時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靠天吃飯」,在當時沒有系統的氣象規律的總結,對於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採收,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進行。為了適應不同地區作物的生長習慣,各個部落就制定了符合自己的曆法,以求順應自然進行耕種。隨著部落的戰爭和兼併,文化交流在所難免,在涉及到溫飽的曆法上首先就出了問題:不同的曆法對耕種的時間上有很大差異,導致部落對於農耕的時間無法準確把握,所以女媧在原有的曆法基礎上,制定了更加符合氣候變化的曆法,使糧食的生產得到保障。而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反映的就是在此基礎上定義了春夏秋冬的範圍。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女媧補天」,不如說是「女媧補曆法」,因為在漢語的使用中,「天」具有表現「時間」的意思,而曆法反映的本質也正是時間的變遷。作為意義重大的歷史事件,古人用這種神話的形式將其記錄下來,便於一般的百姓記憶傳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外在的神話形式被人們熟知,內在的核心本質卻沒有人能夠知曉了。
曆法的修訂與中醫的發展也有著莫大的關係,早在《黃帝內經》就有了講述「時間醫學」的五運六氣學說,並完整的保存在七篇大論中。針灸方面的「子午流注」針法,也是在講根據時間取穴。但兩者現在也正面臨著「共工祝融」之爭:流傳於市面的版本不一,且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要想在這方面得到發展,正需要「女媧」一樣的聰明人,能夠根據人體的真實規律,將時間醫學的「空缺」補全。
女媧補天結束了混亂的曆法之爭,統一了人們的思想,這樣的統一反而要比「百家爭鳴」更有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講,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不也是另一個層面的「女媧補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