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不能挑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泛濫

2021-01-08 人民網

水果不能挑 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泛濫

本報記者 曹政

「不光不能挑了,想多買點、少買點都不行,盒裡裝幾個就只能買幾個!」想買二斤蘋果的市民陳女士挺納悶兒,家門口幾家水果店都「升級」了,可買水果卻比以前更麻煩:很多水果都被分裝進塑料盒,只能論盒買。

記者走訪發現,多家水果店都開始給過去散裝的水果層層「穿衣」:封上保鮮膜、裝入塑料盒、套上塑膠袋。過度包裝的同時,老百姓購物也直呼不便。水果裝盒風潮為何掀起?背後有啥邏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水果不讓挑:

大小水果紛紛裝盒賣

三源裡「百果香」水果店裡,售貨員左手吊起一串葡萄,右手拿著剪刀把打蔫了的一顆一顆剪掉,最後裝進一次性塑料盒裡。他周圍,已經碼好了一層層包裝完畢的金橘、蘋果等水果。

很多消費者習慣散挑的水果也都被打包裝進盒裡。南果梨雖然標著7.5元一斤,但已全被保鮮膜裹起來,分裝在塑料盒裡。幾位顧客挨個兒拿起、端詳、又放下,遲遲無人購買。「都裝進盒裡了,不能挑,不知道新鮮不新鮮!」一位顧客說。

過去像梨、蘋果這樣的水果幾乎都是散裝的,顧客挑完了稱重算錢,數量、質量都能由顧客自己掌控,現在可選的餘地小多了。以南果梨為例,一份8個,單身小青年吃不了,想少買點還不行;三口之家想多買點,只能買兩份,一共16個,又怕吃不完壞掉。

類似的情況在知名的連鎖水果店裡更普遍。記者接連走訪果多美北太平橋店和花園路店發現,蘋果、梨、柑橘、獼猴桃等大部分水果都被包裝起來,有的套好保鮮膜,有的裝進硬塑料盒,散裝水果相對較少。記者數了一下,每家水果店裡裝盒銷售的各類水果大約有四五百盒之多。

陳女士抱怨說,過去這種包裝水果主要在電商渠道賣,現在實體門店甚至超市都被「傳染」了,「上門買水果就是為了挑新鮮的,為什麼商家都愛論盒賣?」

裝盒就光鮮?

商家止損圖方便

水果裝盒銷售的風潮為何愈演愈烈?

「如果是散裝的,就跟市場沒啥區別了。」朝陽北苑一家名為「果蔬好」的生鮮超市售貨員說,這些水果進貨時都是散裝的,運到店裡後再分裝到塑料盒裡,「包裝起來的水果好看、乾淨,像橘子、梨之類的水果,散裝也壞得快。」

「賣水果的就怕水果壞得快,這是最關鍵的原因!」本市一家水果店老闆週遊向記者透露,水果裝盒主要原因是商家為了止損:其一,對於盒裝水果,顧客不會像散裝水果一樣反覆挑選;其二,裝盒是水果保鮮措施之一,可以延長銷售時間。

記者注意到,水果裝盒的銷售方式主要集中在新近升級的水果生鮮超市和高檔超市中,傳統菜場和平價超市中,大量水果還是散裝售賣。

週遊解釋,「還有一些盒裝水果,由於包裝精緻,價格也能往上抬,所以商家更喜歡裝盒。」包裝成本的增加,難免要算進水果的價錢裡;但一些裝盒的水果延長了銷售時間,新鮮度難免也會「打折」。

不可降解:

包裝垃圾從塑膠袋變「三件套」

商家圖方便,也給環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過去市民買水果,產生的塑料垃圾基本就一個塑膠袋;如今,水果先套上保鮮膜,又裝進塑料盒,最後再套一個塑膠袋,產生的包裝垃圾變成了「三件套」。

「一個月大約能用八九千個一次性塑料盒。」一家面積百餘平方米的水果店負責人坦言,這些一次性塑料盒成本大約幾毛錢,基本都是網購而來。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水果一次性塑料盒」,各式各樣的商品不計其數。在排名前三的一家店裡,正在熱銷的一款草莓包裝盒,每箱含600個盒子,報價215元。這款產品月銷售量達1387箱,算下來這款包裝盒在一個月內就賣出了83萬個。「這些塑料盒的材質類似於礦泉水瓶,都是不可降解的。」這家店面負責人直言。

「白色汙染」已經是世界難題。「與一次性餐盒一樣,水果塑料包裝大多被老百姓扔掉了。」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盛敏表示,除了在源頭上減量外,包裝垃圾還應該有可靠有效的回收渠道。如果能建立起比較健全的垃圾分類體系,塑料包裝會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另有環保人士建議,對大量使用塑料包裝的商家,應該收取一定的環保處置費用。

相關焦點

  • 買水果不能精挑細選,只能論盒買水果,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
    「不光不能挑了,想多買點、少買點都不行,盒裡裝幾個就只能買幾個!」想買二斤蘋果的市民陳女士挺納悶兒,家門口幾家水果店都「升級」了,可買水果卻比以前更麻煩:很多水果都被分裝進塑料盒,只能論盒買。消費者購買水果時,不能精挑細選,只能論盒購買,禮品盒中裝了幾個水果就只能買幾個水果,這在眼下是一種普遍現象,很多超市、水果店都這麼幹。水果店這麼幹不難理解,背後完全是經濟利益在作祟。因為水果比較容易敗壞,損耗率一直比較高,層層包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水果損耗率。
  • 水果「包裝」銷售 看著漂亮卻不實惠了
    走進超市和水果店,隨處可見散稱的水果被裝在塑料禮盒或者封上保鮮膜,外觀看上去賞心悅目。面對被包裝過的水果,很多消費者表示購買時比以前麻煩了,不僅不能檢查水果的質量,而且還只能按盒來買。那麼,店家把水果進行包裝後再銷售,是為了提高賣相和防止破壞嗎?
  • 記者調查醫院外水果店 果籃外表華麗水果糟心
    但是到底這樣的果籃和普通的散裝水果會有怎樣的區別?今天,《都市快報》全媒體記者就為大家進行詳細地對比。在西安市雁南西路上,接連有著好幾家醫院,而沿途的水果店也真不在少數。每家的水果旁都擺放著幾個已經包裝好的,大小不同的果籃。商戶:「大的120,小的85。」記者:「不便宜啊。」商戶:「都是這價。」
  • 一條街上3家水果店,賣同一種奶油草莓,為何價格卻差3倍多?
    今天出門的時候發現水果店都在售賣草莓了,一時心血來潮,不如就買點草莓吧,可這一看,農場君不禁犯難了,都是奶油草莓,怎麼價格還五花八門的:同樣一條街上,3家水果店,賣同一種青浦奶油草莓卻賣出了4種價格,最貴的45一斤,最便宜的才13一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微」版包裝水果物美價廉受青睞:圖個新鮮 隨吃隨買
    在無錫一家水果店,半個西瓜、一顆火龍果等等這樣的微包裝水果,被放在了顯眼的地方,也成了好多消費者的首選。市民們認為,少量地買水果就是圖個新鮮,還可以隨吃隨買。   採訪中,水果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小包裝水果物美價廉,剛好滿足了市民的家庭日常消費需求,因此購買這種包裝的市民很多。而在另外一家水果店,雖然沒有這種微版包裝的水果,但是水果店工作人員則表示,為了迎合市民的消費需求,他們可以將店裡很多大包裝的水果,拆分成小包裝。
  • 水果禮盒「坑爹」:一盒水果壞的竟然一半多
    可每次打開禮盒,王女士都氣憤不已,看上去外表光鮮的水果禮盒卻「敗絮其中」,有的禮盒裡面竟然有一半以上的水果都壞掉了。「這些禮盒都是從醫院附近的商店買的,外包裝很漂亮,價格也不便宜,打開之後一大半都不能吃,你說這不是坑人嗎?」王女士指著一盒剛剛打開的獼猴桃說,這盒獼猴桃非常軟,外表看起來還是好的,可是剝開皮一看,裡面果肉都發黑了,還散發著一股臭味,根本不能吃。
  • 消費升級不等於過度包裝
    「華而不實」性價比低買東西有個好包裝,裡子面子都過得去。然而,包裝過度,消費者感覺不一定好。武漢姑娘劉茜就曾遇到過「包裝的煩惱」。「很多快遞和外賣的包裝真的很誇張!之前我買一個電動牙刷,本來我認為東西會裝在一個小盒子裡,但快遞寄過來一個大箱子,害得我在快遞點找了好久才發現。
  • 水果店降低損耗的方法有哪些
    水果美味多汁,營養美味,多吃水果對健康大有益處,毋庸置疑,水果行業的前景是光明的,市場很廣闊,所以許多人紛紛開了水果店,當然,經營水果店需要掌握很多經營技巧,例如以下降低損耗的方法:1、冷藏冷凍條件允許的話,如果冷藏的地方夠大,可以將更多的水果放置其中,延長水果保質期
  • 榴槤有裂口能不能買?水果店老闆告訴你實情,以後別再買錯了
    最近天氣比較炎熱,這也就意味著正是水果大出的季節,其中就包括了「水果之王」榴槤了,雖然說榴槤是大出的時候,但不得不說的是,榴槤依舊還是那麼貴,降價也僅僅是降了幾塊錢一斤而已。榴槤不是一種容易保存的水果,所以很多水果都會將一些成熟過度榴槤降價處理,對於這樣的榴槤,小編不推薦買,不僅是因為口感不好,而且還因為裂口比較大,容易滋生細菌,吃了對身體並不好。
  • 朋友買菠蘿,只挑綠色發青的,水果店老闆見了:難道你是同行?
    朋友去買菠蘿,橙黃好看的都不要,只挑綠色發青的,老闆以為碰到了同行熱愛生活,從吃開始!歡迎來到廚房時間,今天,我們又來給大家聊美食了!這裡聚集眾多美食內容和諮詢,而且每天都會有所更新!既然進來了,就先點擊關注一下吧!
  • 吉小果水果店:放大品牌優勢,觸網水果店的逆襲之路
    導語:在水果生鮮O2O電商平臺的擠壓下,實體水果店需要對環境足夠靈敏,尋找並放大自身優勢,找到產品價格之外的第二戰場。受限於水果零售領域的市場環境,「好吃」和「便宜」一度是消費者選購水果的唯二標準。水果電商誕生之後,惡性價格競爭加劇,五花八門的節假日促銷疊加社區拼團優惠,使得水果零售的利潤空間一再壓縮,波及到經營水果攤的個體戶們。
  • 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怎麼「破」?
    水果店裡「赤膊」賣的檸檬、蜜柚等,在這裡每一隻都穿上了嚴嚴實實的「衣服」,精心打扮等待買主。 除了食品,商場裡的化妝品,也難逃「過度包裝」之嫌。有些奢華品牌的禮盒豔光四射,扎著漂亮的蝴蝶結,盒內的面霜體積卻很小。除了獨立紙盒包裝外,盒內多為散發著香氣的填充物、海綿或硬紙隔斷等。 「包裝那麼漂亮,拆開卻沒什麼用。
  • 水果價格貴,為什麼不去批發市場買,水果店老闆:去了就知道
    有些時候,水果是人們度過一天工作後的自我補償。試想一下,工作了一天的你回到家以後,難道不想來一杯清涼可口的西瓜汁嗎?因此,我國每年水果市場的銷售額都很高。但是今年的水果銷售卻比去年更高,因為水果單價變高了。往年一斤蘋果只要八九塊,今年一斤蘋果卻要十幾塊了。
  • 買橘子挑公的還是母的?水果攤老闆教你挑橘子,保證個個大又甜!
    橘子是秋季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它在現在應季水果裡,應該說是銷量最大的了,因為橘子相對來講價格實惠更加親民。那麼你們平時買橘子時,都是怎麼挑橘子的呢?估計有很多人聽到這個問題以後一臉懵逼,橘子還用挑嗎?感覺很多都長得一樣,沒啥好挑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橘子還有公母之分!
  • 水果店早讀課:開水果店要考慮哪些問題
    1、開水果店應該怎麼選店面開水果店選址可以選擇在小區邊上,並且小區裡面住的人,主要是自己買房的比較多,這樣後面的顧客就比較固定,比較容易產生熟客效應。開實體店包括水果店,能夠開下去就是因為有很多的老客熟客,這種老客很難蓄積下來的地方儘量避開一點。
  •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
    「要買酒送人嗎?這款賣得很好,盒子是實木的,看上去有檔次,送人不丟臉。」營業員指著一款紅色禮盒,熱情地推銷著。同樣層層疊疊的包裝,也出現在茶葉和保健品貨架上。比如一包淨含量標註為150克的龍井茶葉,外盒比一張報紙還大,真空錫紙、瓷罐、木盒、手提袋等包裝裡三層外三層,裡面茶葉才3兩。和同等重量的袋裝茶葉相比,「精裝」茶葉體積約達四倍之多。
  • 開水果店去哪裡拿貨,開水果店怎麼找貨源,水果店有哪些進貨渠道
    新手開水果店剛開始都比較迷茫,不知道怎麼去進貨,也不知道哪裡有渠道,拿貨的時候也不知道拿什麼貨合適。這裡主要介紹一些開水果店進貨渠道有哪些?拿貨的時候有些參考,在貨源上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希望對新手有幫助。開水果店怎麼進貨,開水果店的進貨渠道有哪些,開水果店一般去哪裡拿貨,貨源有哪些。
  • 水果包裝方式有哪些?如何包裝?水果食品包裝小技巧
    水果食品包裝講究的小技巧 城鄉水果消費已出現買新吃鮮、少量多次的特點。而現在市場上的箱裝水果多在10公斤以上,當然不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針對這種特點,有些經銷商推出3-5公斤包裝,甚至更少。這些小包裝水果備受消費者青睞,銷售量成倍增長。
  • 水果店該如何玩轉微信水果營銷
    現在網際網路電商蓬勃發展,許多商家店鋪都走上了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當然,像水果店也不例外,特別是新店開業時提高門店知名度的,做活動營銷的時候,通過微信賣水果已成為許多店家的嘗試選擇,下面我們就來看下水果店微信可以怎麼做?
  • 現切水果店的利潤有多高?知情者:10塊錢1小盒,人多得搶不著
    現在不少人在逛大超市的時候,就會看見一些現切的水果,這些水果擺在裡面真的是十分的誘人吶,讓很多人都忍不住去買,這些現切水果甚至都比那些賣水果的人賺錢,這簡直就是暴利。這些水果到底有多賺錢呢?有一些人說這些賣現切水果的人,他們都會在背後偷工減料,幾乎水果都不是足夠斤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