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自建房大家基本上都是選擇平頂結構,可以把屋頂作為一個晾曬場地來使用,到了現在大家注重的不再是晾曬場地,而是更舒適的居住感受和更漂亮的自建房外觀造型,所以隔熱保溫性能比較差的平頂房就慢慢的不再受大家歡迎,很多人都選擇了平頂加坡瓦頂的組合方式,甚至有很多過去的平頂自建房又重新在屋面增加了一層磚木結構的坡瓦頂。磚木結構的坡瓦頂是目前來說最具性價比的一種做法,因為有很多朋友對這種做法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這裡我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磚木結構的坡瓦頂具體做法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自建房磚木結構的坡瓦頂,主體承重結構就是磚牆。
很多人想不明白到底在平頂上直接蓋瓦頂應該怎麼樣做,其實這種做法跟我們過去的瓦頂並沒有太大區別,磚木結構的坡瓦頂同樣由磚牆來承重。所以我們第一步就需要在平頂上用紅磚來砌尖頂的磚牆。值得注意的就是考慮到樓面的承載問題,所以磚牆就需要跟樓面底下的承重牆保持重合,如果說在我們需要砌牆的位置底下沒有承重牆,那我們就必須在現澆樓面的時候設置一條承重梁,對於後期才增加坡瓦頂的朋友來說,碰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在樓面上設置一道反梁,然後再在梁上砌牆。
自建房磚木結構坡瓦頂木結構的具體做法。
自建房磚木結構坡瓦頂的木結構跟過去的瓦頂區別不大,只是因為現在的坡瓦頂都是琉璃瓦而不再是過去的小青瓦,這樣就需要增加一個掛瓦條,所以木結構也就包括了檁條、椽子和掛瓦條。檁條是最底下的瓦面承重體,通常是60~70cm的間距,農村檁條一般以杉木為多,因為杉木比較輕而且結實,只有少數會使用松木或者其他木材。
自建房磚木結構的坡瓦頂椽子都是松木板,間距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土豪可以滿鋪,然後再覆蓋一層防水布,上面再釘掛瓦條,而一般做法的都是間隔10~15cm釘椽子。最後才固定掛瓦條,掛瓦條都是購買同規格的木方,間距根據琉璃瓦的規格不同而不同,通常做法是一塊琉璃瓦一條掛瓦條,比如說30*40cm的琉璃瓦,那就是37cm左右一條。
自建房磚木結構坡瓦頂琉璃瓦的鋪裝和固定。
很多人都認為琉璃瓦鋪裝很複雜,其實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就變得非常容易了,琉璃瓦的構造一般都是底下卡在下一塊琉璃瓦頂端,上面有兩個孔用不鏽鋼螺絲釘固定在掛瓦條上。琉璃瓦鋪裝值得注意的一點,從最底下開始安裝,安裝的時候計算好從上到下需要多少塊瓦,不夠一塊的就在最下面第一塊進行裁切。
比方說整個斜面需要15塊半琉璃瓦,那麼我們從最底下開始安裝的時候就只有半塊,因為琉璃瓦的固定孔都是在瓦的頂端,如果在最後收尾的話,我們就只能切掉固定孔的位置,這樣就造成最後一塊琉璃瓦無法固定的結果。初次安裝琉璃瓦的朋友需要非常注意這個問題。
自建房磚木結構坡瓦頂怎麼確定需要多大坡度?
木結構的坡瓦頂坡度用農村的話來說,就叫做多少分水,有兩分水、四分水、五分水等等,具體到底該怎麼樣選擇坡度還需要根據地方的氣候條件來決定。多雨水的南方地區坡度相對比較大,最低在四分水以上,以四分五的坡度為最多,少雨水的地區坡道比較平緩,兩分五到三分水之間。因為坡度越大排水越好,可以避免下大雨的時候出現雨水倒灌進去的現象發生。
總結,平頂自建房上面的木結構坡瓦頂施工,其實跟傳統的瓦頂結構大同小異,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就是承重牆需要和底下的承重牆位置相同,或者用梁來承重,琉璃瓦安裝一定要從最底下第一槽開始,而且整個斜面有需要切割的話,也是在最底下第一槽瓦進行切割,然後每一行安裝都必須拉線調直,注意了這幾個方面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