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我對過度捕撈比較重視.請問南極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

2021-01-09 澎湃新聞
X

你好,水哥.我對過度捕撈比較重視.請問南極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還有就是各國現在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王昱珩 2018-05-04

南極的漁業活動主要有兩類:南極磷蝦漁業和犬牙魚漁業。這兩種漁業都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的管理下開展。目前這兩種漁業雖然還未到「過度捕撈」的程度,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對南極生態帶來許多影響。
目前,捕撈南極犬牙魚的漁船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紐西蘭等。南極犬牙魚又稱為「南極美露鱈」,位於南極食物鏈的上層,體型大,深受食客們的歡迎,價格昂貴,有「海中白金」的稱號,犬牙魚的高價使得許多漁船不惜鋌而走險開展非法捕撈活動。
根據南大洋聯盟的一份報告,20世紀90年代中期,南極犬牙魚捕撈總量超過每年10萬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為非法捕撈;而犬牙魚的非法捕撈到現在依然很嚴重,就在去年12月,我國在煙臺拍賣了扣押的100多噸外籍運輸船非法轉載的南極犬牙魚貨物。
目前從事南極磷蝦漁業的漁船主要來自挪威、韓國、中國、烏克蘭、波蘭、智利等。南極磷蝦在南極生物鏈中處於基礎地位的物種,企鵝、鯨、海豹等南極動物不是直接吃磷蝦,就是間接吃磷蝦。但是,已經有多個研究表明,目前南極磷蝦捕撈活動集中的區域,跟企鵝、鯨、海豹等生物捕食磷蝦的區域有很大的重疊,對這些生物的影響已經不容忽視。
在歷史上,南極是曾經有過「過度捕撈」的案例。例如根據南大洋聯盟的一份報告,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在南極海域捕撈「花紋南極魚」,截止1990年,花紋南極魚的數量急劇下降到捕撈前的5%,雖然南極花紋魚漁業已經被關閉,但是其資源至今尚未恢復。也真是鑑於早期這些不受管控的漁業帶來教訓,以及為了應對南極海域逐漸增加的磷蝦漁業,《南極條約》各方逐步達成了《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並成立了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負責管理南極漁業。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謝謝,水哥,麻煩問一下南極條約有沒有保證執行的單位?就像咱們國內的軍隊一樣,可以保證法律政策的執行呢?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從南極到餐桌?全球最大磷蝦捕撈聯盟,主動劃出禁漁區
    兩年前,包括中國水產集團在內的全球五大磷蝦捕撈巨頭公開承諾,或於2020年起自主永久停止南極半島多個生態敏感區域的全年的捕撈作業,以保護以磷蝦為食的企鵝的主要繁殖和棲息地。「大限已至」,他們做到了嗎?自上世紀60年代起,前蘇聯、日本等國開始在南極進行商業磷蝦捕撈。隨著「從南極到餐桌」的市場宣傳,先後有20多個國家參與過捕撈隊伍,中國企業也於2009年進入這一領域。目前挪威、中國和韓國是世界三大南極磷蝦捕撈國,挪威的捕撈和加工能力最為突出。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正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年幼時期的磷蝦在海冰的保護下,讓很多海洋生物敬而遠之。 上浮到海水錶層的磷蝦,也絲毫不用擔心食物問題。 磷蝦的食物主要是微小的藻類,藻類在海洋環境中,繁殖能力也很強,因此海洋給磷蝦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磷蝦完全不用擔心食物不夠的問題。
  • 黃洪亮:探尋南極海洋生物中的「寶藏」
    原標題:探尋南極海洋生物中的「寶藏」  據《勞動報》報導:如果沒有工作中的一次手指誤傷,或許現在坐在捕撈與漁業工程實驗室內的黃洪亮會是一名船長。但也正是這一次誤傷,讓黃洪亮與捕撈業結下不解之緣,成就了他南極磷蝦捕撈專家的稱號,更使他成為我國開發南極漁業資源戰略行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 不在法國捕撈的銀鱈魚憑什麼叫法國銀鱈魚?!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被發現之後,犬牙魚就被瘋狂捕撈,嚴重影響了它們的生存和生態平衡。經過國際合作努力,目前犬牙魚受到」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公約管理,進行可持續性的有限捕撈,所有註冊的漁船年捕撈配額只有2萬多噸。2萬噸經全世界的市場一分配,能吃到實屬不易。(那麼大的海域,防偷漁也不容易)下面我們來說說犬牙魚的捕撈區域。首先要說的是,犬牙魚為啥總被叫做法國銀鱈魚呢?
  • 南極深海發現奇異生物
    生活在南極海洋深處的沙蚤 鰩魚生長和繁殖速度均十分緩慢,極易受過度捕撈的傷害 這是英國南極勘測隊(BAS)實施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的一部分。這組照片是在南極洲以西的別林斯高晉海拍攝的,包括銀魚、海豬、甲殼類動物。另外,科學家還捕捉到了巨型海蜘蛛、罕見的鰩魚和筐蛇尾(一種似海星的棘皮動物)等南極海洋生物的照片。
  • 不和企鵝搶食,漁企自覺禁漁,能保住南極生態嗎?
    隨著「從南極到餐桌」的市場宣傳,先後有20多個國家參與過捕撈隊伍,中國企業也於2009年進入這一領域。目前挪威、中國和韓國是世界三大南極磷蝦捕撈國,挪威的捕撈和加工能力最為突出。科學家乘坐綠色和平組織的南極科考船,在威德爾海附近水域進行環境DNA採樣 / Abbie Trayler-Smith / 綠色和平雖然目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暫時沒到達過度捕撈的程度,也得到了嚴格的管理,但在過去的20多年裡
  • 過度捕撈威脅南美淡水魟魚—新聞—科學網
    新研究顯示,漁夫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捕撈淡水魟魚。 一直以來,科學家已經知道鹹水鰩形目魚、鯊魚和其他軟骨魚正面臨過度捕撈和海岸棲息地喪失帶來的影響。但這是人們首次調查淡水魟魚的種群現狀,這種魚是唯一進化到在淡水中生存的魟魚。南美洲有最多樣的淡水魟魚,有32種棲息在亞馬遜和其他河流中。
  • 大眼金槍魚遭過度捕撈 大西洋漁業國商討對策
    大眼金槍魚遭過度捕撈 大西洋漁業國商討對策趙曼君最新研究顯示,大眼金槍魚近年來遭到嚴重過度捕撈,資源瀕臨枯竭。塔克說:「總之,入海捕撈的船太多,魚太少。」  科學家在報告中警告,大眼金槍魚現存數量不及它「可持續捕撈量」一半。除非大幅縮減捕撈量,這一魚類的種群數量可能會在10至20年內「急劇萎縮」。
  • 最稀有的十大海洋動物
    由於過度的捕撈問題,藍鰭金槍魚在2009年被列入到保護對象之中,如果不去限制,在不久之後就會滅絕。,一般在1.6米以上,並且前額還分布有鱗片,由於過度的捕撈使得玳瑁成為了瀕危海洋動物,在中國的海域之內幾乎是見不到這種海龜的。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為何一直吃不完?
    南極磷蝦主要生活在南極洲附近大洋中的種甲殼類動物,它們在活動時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集群性,由於磷蝦身體多處長著球形發光器,從遠處看可以長達幾百米米的光球或者光帶,甚是壯觀。而人類對南極磷蝦的開發是有節制的,目前人類每年會捕撈25萬噸磷蝦,與它的總質量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我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南極磷蝦捕撈國,2017年捕撈量為6.5萬噸,第一是挪威。目前南極磷蝦主要有8個捕撈成員國,分別是智利、中國、日本、韓國、挪威、波蘭、俄羅斯以及烏克蘭。
  • 南極磷蝦:5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將是最大「黑馬」?
    第二階段:前蘇聯解體後到上世紀末,捕撈國開始分化,主要以日本、智利、俄羅斯、波蘭、烏克蘭等國,而日本則成為這些捕撈國中的後起之秀,其佔有量為80%,妥妥的南極「新掃蕩」! 中國加入,南極磷蝦捕撈有了中國人的位置 中國2013年才正式加入南極磷蝦捕撈大軍,儘管加入晚,但捕撈量增長比較快速,從2013年時的3萬噸,2016年時就達到了6萬噸,當然這差不多只有挪威的一個零頭,不過如此增長速度表現了中國對南極資源利用的決心!
  • 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主要政策與啟示
    Moore等(2009)針對美國實施的「國家觀察員」項目和「漁獲」項目分析了目前該政策在海洋漁業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分析,認為區分不同海洋魚類、不同海洋哺乳動物品種,將會提高海洋漁業資源養護管理效率。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某一項具體政策實施的可行性與政策實施效果評價上,較少學者從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總體政策進行梳理,並分析對中國的借鑑意義。
  • 過度捕撈會導致什麼後果
    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外形幾乎沒有改變。因為有大多數人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導致大量鯊魚被捕捉,割下魚翅扔回海裡!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太殘忍了鯊魚被割掉「魚鰭」後會死亡嗎?沒有魚鰭的鯊魚怎麼生存?冷知識但這是錯誤的,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人類錯誤的觀念,鯊魚幾十年來被大量獵殺,再這樣下去,鯊魚將絕種。
  • 江蘇破獲10年來最大海洋偷捕案:休漁期非法捕撈14萬公斤
    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供圖6月2日晚,連雲港海監維權執法基地裡燈火通明,江蘇省漁政監督總隊直屬支隊執法人員正在連夜清點被查扣的外省籍漁船非法捕撈漁獲物,總數6800箱、14萬公斤的鯷魚和方氏雲䲁、皮條魚(又稱海泥鰍)等非法捕撈漁獲物在碼頭上堆積如山,現場觸目驚心。
  • 過度捕撈資源量有限 本地皮皮蝦成海鮮「貴族」
    清明過後,沉寂了一個冬天的漁港碼頭,又開始熱鬧起來,濱海新區有近500條漁船陸續開始捕撈作業。目前正是春季渤海灣皮皮蝦捕撈的黃金季節,由於資源量有限,捕撈漁船過多,造成單船產量比去年下降,促使售價比去年上漲,每公斤達到7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每公斤上漲了20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從3月底,就有不少漁民開始海上撒網捕撈皮皮蝦。
  • 全球頭足類動物增加 或為捕撈及氣候所致
    我不知道是人類先吃掉它們還是它們先開始自相殘殺。
  • 青島開海漁船附近海漁場捕撈 主產鮁魚對蝦海蜇等
    開海已經10天了,島城5000餘條漁船紛紛揚帆起航,捕撈新鮮的海產品。這些漁船都在哪裡作業?會給我們老百姓餐桌帶來哪些美味?今年海貨產量和行情怎麼樣?記者近日進行了一番探訪。  發布  近海魚蝦多為人工放流  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的公開信息顯示,今年秋汛開捕後,不帶冷凍設備大馬力漁船主要作業海區分布在黃渤海交匯區域的石島漁場和連青石漁場等一帶,漁獲物主要以鯷魚等低質魚類為主,捕撈產量同比增加10-20%,對船(兩船拖一網)日產量2-2.5萬公斤,日產值4萬元左右
  • 長江刀魚禁止生產性捕撈 每斤刀魚售價一度逾萬元
    在此之前,刀鱭和鳳鱭採取專項捕撈制度,即根據資源和生產情況限額發放《漁業捕撈許可證(專項<特許>) 》,獲得該許可的市場主體才可以進行相關的捕撈活動。然而,由於過度捕撈和長江汙染等原因,刀鱭、鳳鱭等長江魚類的產量急劇下降,長江的瀕危魚類已達92種。2018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現常年禁捕。
  • 一條法國銀鱈魚,引發的南極危機
    南極的壓力雖然法國銀鱈魚在智利和阿根廷也有分布,但它的主要棲息地還是在南極海域。這種生活在南極海域的古老肉食性魚類,它的血液中富含抗凍蛋白質,是南極大陸附近海域,這塊最原始,還未被人類破壞的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
  • 南極蘊藏著5億噸「深海黃金」,中國或成最大受益者
    地球環境千變萬化,每個區域都蘊藏大量生物資源。人類不能破壞每一個地區的生物種類,否則有可能導致當地生態系統發生大規模坍塌。例如亞洲鯉魚進入美國之後,當地缺乏鯉魚天敵。最終使亞洲鯉魚在美國快速繁殖,並一發不可收拾。隨著鯉魚數量快速增加,當地魚類的生存資源大幅減少,甚至當地魚類無法獲得充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