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創東方投資」(ID:CDF_capital),作者:創東方投資,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5月18日上午,上交所的鑼聲響起,創東方年內第二家IPO,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博股份、金博)於科創板成功登陸,股票代碼688598。
金博股份深耕碳基複合材料多年,此次上市將成為滬深兩市「C/C複合材料第一股」。公司首發股份數量為2000萬股,發行價格為47.20元/股,發行市盈率近60倍,合計募資9.44億元。
上市首日,金博股份備受投資者追捧,開盤漲幅達133.05%,最終收盤價格為90.93元。
對此,創東方董事長肖水龍先生頗有感慨地說:「金博股份是創東方於2007年成立之初投資的一家初創企業。當時非常看好金博創業團隊堅毅、進取的創業態度,以及他們擁有的顛覆性創新、國內外領先的先進技術。十年磨一劍,金博股份早就成為了細分行業領頭羊。金博股份的IPO上市,將給我們基金投資人帶來高倍數的投資回報(注:最初估值為3000萬元人民幣)。」
創東方的內部微信群自金博股份網審過會,就持續被上市消息刷屏,大家激動的原因更多在於,這是創東方很早期的一筆投資,距離當初第一筆投資已經過去整整13年。
金博股份也伴隨著創東方13年創業創投共同成長,如今終於「夭之沃沃,猗儺其實」。
金博股份的前身湖南金博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6月,坐落於湖南省益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材料圈內人士都知道,金博股份脫胎於素有「中國新材料領域研究搖籃」的中南大學——集新材料教學、科研與新產品試製開發三結合的學科綜合基地的二級機構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
金博團隊早在2005年創立之初就頭頂著黃伯雲院士「粉末冶金學科帶頭人」及「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光環。
但是經過2005-2007三年期專注於細分領域晶矽熱場系統研發之後,金博團隊就面臨著第一個挑戰:研發資金短缺,而包括創東方團隊在內的第一筆投資款也是在這個時候投資到金博的。
投資這樣早期階段的項目顯然會面臨各種風險,創東方內部有各種擔憂之聲,但自創東方成立之初,就始終有一條不變的主線——科創投資,即投資科技創新企業。創投必須面向未來,而未來必然會誕生於新科技之中,金博的「硬科技」含量讓肖水龍董事長下定了決心。
然而隨著第一款產品推向市場,公司很快也面臨第二個挑戰:市場拓展。
C/C複合材料是一種由高強度碳纖維和碳素基質構成的新型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強度大、線膨脹係數低、耐燒蝕、耐磨損、電阻率大、可設計性強等優點。既可用作結構材料,也可用作功能材料,現已逐步成為航空航天、冶金、新能源等領域的重要基礎材料之一。而太陽能光伏產業中必不可少的單晶爐、多晶爐等設備的生產就恰有其用武之地。
但在當時階段,一方面其價格相對較高,一般民用工業無法承擔;另一方面,傳統的高純度拉晶還有進口的等靜壓石墨佔據主要市場,短期內用戶需要教育的成本和周期較長。
於是,在金博在急需市場拓展之際,以創東方為首的創投機構於2010年3月追加了第二筆投資,不僅在資金上給予及時支持,還與公司團隊一同分析企業面臨的難題,尋找市場的發力點。
為打破市場僵局,公司提出了「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市場策略。於是,在創東方內部艱難過會之後,金博這個教授出身的十幾個人的班子重新分成了幾支由技術、生產和營銷人員聯合組成的團隊,開始馬不停蹄在全國太陽能規模企業挨家挨戶地登門拜訪,推廣C/C複合材料和公司產品概念。面對面地與潛在客戶進行互動交流,邀請他們到公司實地考察研發中心、中試基地和生產基地,增加對C/C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的認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司2010年下半年銷售開始有起色,並且在當年實現幾百萬的利潤;2011年利潤更是翻了一番。
緊接著,製造類創業團隊面臨的第三個挑戰也接踵而至:產能提升。
當時公司僅有4臺CVD爐(化學氣相沉積爐),而一臺CVD一個月只能產三隻坩堝,生產周期1個半月,產能完全不能滿足需求。有眾多大公司的高額訂單遲遲不敢接手。公司的生產受裝備制約而未能達到規模生產能力,其中CVD爐是一個很重要因素。
剛剛有些起色的銷售受限制,公司面臨著既需要資金維持經營、擴大產能,同時又需要投入資金、開發新產品的雙重困境。
於是,創東方及時了解到了企業經營遇到的困難,審時度勢,做出了一個具有戰略性的決策,於2011年年底聯合其他投資方再次追加了第三筆投資。金博團隊也不負眾望,於當年順利開發出多款新產品,使公司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直到2015年,公司產品領域已不僅限於最初的太陽能及半導體領域單晶拉制爐熱場系統和多晶爐熱場系統,其應用外延還拓展至真空熱處理爐/冶金高溫爐用C/C複合材料零部件及保溫材料和機械行業。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9年1-6月,金博股份在2016、2017、2018及2019年上半年營收快速增長,分別為0.84億元、1.41億元,1.79億元(半年),三年半年均增長率約30%。對應淨利潤分別為2897萬、5391萬和7767萬元,淨資產收益率為20.54%、28.46%和32.12%。
「投前看得準,投後幫得深」,這是創東方投後工作的追求目標。
隨著經營業績的逐步好轉,金博開始有意識的謀求資本市場的一些突破。然而,此時公司遇到了國有控股公司普遍性的問題——市場化運作。
雖然公司脫胎於體制內的技術孵化,並且在早先的發展過程中也享受到體制內政策優惠和寬鬆環境的優待;但隨著公司不斷地走向市場,更加需要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機制和人才優化及激勵,這也是一家現代化企業能夠克服熵增、不斷煥發生命力的長久之計。
於是,在創東方及其他股東的共同努力下,金博於2015年年底進行了股份制改革,確定了2017-2019年為審核期並開始謀求IPO計劃。
創東方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中小型科技型企業為主要投資標的,陪同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度過了發展過程中的風風雨雨,深知科技創新的不易和科技型企業創業的艱辛。
對於投資機構來講,一個技術從不太成熟,發展到成主流技術,能給投資人帶來很好的收益,所以成功的技術類投資其回報無疑是很高的,金博股份的成功上市對於創東方和其背後的LP是一種鼓舞。
但是,技術類投資有其天然的缺陷和不足,因為它一定涉及到技術研發,而技術研發有其天然的不確定性,這過程中就存在風險。
此外,技術成功的產業化過程,客戶和市場導入過程,往往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周期,很多初創期的企業往往還沒有等到這個時刻的到來就倒閉了。
高科技企業的創新創業並非坦途,金博的一路成長離不開創東方這樣的投資人堅定地站在這些有理想有追求的創業者的背後,為他們保駕護航。
-
對於科創類投資而言,創投機構更加應該做好資本服務者的角色,一方面服務好企業,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另一方面服務好投資人,為投資人創造回報,激勵更多的投資人將資金投入到科技型企業的成長中。
時代呼喚更多的「金博股份」,也呼喚創投機構在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中扮演更重要而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