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女士有兩個女兒,大的19歲,小的11歲。以下是她敘述的事情始末——
狗刨進深水區遭拒,11歲女孩再也不想遊泳
錢女士母女經常在這家遊泳館遊泳,每周都要去兩到三次,每人都辦了卡。三人中,小女兒個子最小,但也有1.5米,每次遊泳都在深水區遊。
7月31日晚上6點多,三人再次在深水區遊泳。當時遊泳館裡泳客挺多,深水區也有小孩在遊泳,還沒遊多久,救生員就吹響口哨,示意讓錢女士小女兒停下來。「他當著那麼多小孩子的面,一邊叫我小女兒去淺水區,一邊學著狗爬的樣子,說這樣也叫遊泳?口氣很諷刺的樣子。」
當時錢女士就問,孩子明明會遊泳,為什麼要讓她去淺水區?救生員說,狗刨不叫遊泳,狗刨的泳客只能算初學者,只能去淺水區遊。說完,還當著錢女士小女兒,又學了一遍狗刨,深水區其他孩子都笑了起來。
小女兒趕緊遊到錢女士身邊,一隻手把媽媽拽得緊緊的,兩隻眼睛盯著對方看。錢女士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錢女士說,小女兒三年前就跟著爸媽學遊泳了,兩年後,學校組織孩子學正規遊泳,她也報了名,因為之前練過,進步很快,在班上遊得算快的,老師還誇她呢……在她眼裡,小女兒已經學會遊泳,雖然「狗刨式」難看了點,但至少不會沉下去,更何況自己也在身邊,應該不會出現意外。
錢女士說,自己堅持不肯讓小女兒進淺水區,救生員就一直吹口哨,弄得整個遊泳館的人全聽到了,最後還說,如果我們不從深水區上來,以後就不讓我們進遊泳館。「小女兒一聽,更加緊張了。」
雙方陷入僵持。
後來,遊泳館一個領導模樣的工作人員來調解,也勸她們去淺水區,「他態度還算好的,但我不肯啊,我小女兒又沒錯的,我不能讓她受委屈,況且小女兒確實會遊泳,狗刨怎麼了,很多人都是從狗刨開始的,難道狗刨就不能到深水區遊泳了?」
最後錢女士和兩個女兒出了泳池,換好衣服去了前臺,把辦的遊泳卡都退了。
前晚8點多,我跟錢女士小女兒通了電話。女孩說話聲音輕輕柔柔,錢女士說小女兒比較內向,膽子也小,但心裡明白著呢。
我問她,會不會遊泳?小孩子說,會。接著補了一句,遊得不好。
我說,叔叔還不會遊泳呢,很羨慕你!
她沒接話,接著再問她遊泳館的事,她沉默了,電話那頭傳來一聲,媽媽你接電話吧,反正,我再也不想遊泳了……
遊泳館: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孩子安全
前天下午4點多,我來到錢女士說的這家遊泳館,已經排起長隊,很多大人帶著孩子來遊泳。
遊泳館入口處有遊泳須知,例如遊泳館常年水溫26到28℃,可容納350人等。須知上這麼規定的:深水區2.0米,淺水區1.2米,請注意池邊標誌,初學者禁止進入深水區。
如何判定初學者,須知中沒有明示。
錢女士口中說的調解的工作人員姓蔣,是這家遊泳館的副館長。蔣副館長說,當時剛好自己值班,事後才趕到現場調解的。
「我先問救生員,發生什麼事,他說小孩子不會遊泳,狗刨的,只能遊三四米,沒辦法直線遊泳,想讓她去淺水區,但家長不同意。」遊泳館救生員之前培訓過,所有的安全隱患都以預防為主,一旦在水裡出了事,就沒辦法補救,聽他這麼一說,蔣副館長也覺得他沒做錯,所以安慰錢女士,先帶著孩子去淺水區,把狗刨多練幾遍,練熟了再來深水區。
「她可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不同意去淺水區遊泳,說淺水區人太多,學不好,我勸她還是儘量安全些好,但最後沒辦法協商,她退了卡。」至於救生員對待錢女士的態度,蔣副館長說會調查,但肯定不會說出「不讓她遊」之類的話。「救生員壓力也大的,如果出了事,家長肯定怪他們沒看牢,如果事先勸他們,又會覺得救生員故意難為他們,而且一旦出了事,救生員不僅要扣分,嚴重些的話,工作都保不住,怎麼說呢,都是為了孩子安全考慮。」
遊泳館張館長說起這麼一件事:7月18日,遊泳館深水區,有個家長也是強行帶著孩子遊泳,任憑救生員怎麼勸,家長不聽,說自己的孩子會看牢,結果孩子撲騰掉進水裡後,喝了好多水嗆了,差點沉下去……
張館長說,這兩天又是高溫又是暑假,來遊泳的孩子很多,對於遊泳館來說,安全要放在第一位。「最近幾天,每晚遊泳的人至少3000人以上,其中孩子就佔到30%。我只能說,今年對救生員更加嚴格管理了,只要有孩子下水,一定要盯牢,但畢竟每天只有6到8個救生員,那麼多孩子遊泳,他們的壓力也大,相互理解吧,可能泳客沒有理解我們的好意。」
為什麼要吹口哨?張館長說,遊泳館人多,聲音嘈雜,而且泳客都在水裡,一般聽不到救生員的話,所以救生員都配了口哨,例如泳客碰到護欄、或者安全帽脫落、遇到突發狀況,吹口哨能起到立即提醒大家注意的效果。
至於錢女士說救生員叫她們以後不要來遊泳了,張館長說,救生員應該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狗刨到底算不算會遊泳?
昨天問同事小胡,狗刨是遊泳嗎?他說當然,就靠「狗刨」遊了好多年,小胡老家在紹興水鄉,幾乎人人會遊泳,大部分都是小時候玩水玩出來的,所以必須是狗刨,只要不沉下去,就算是會遊泳。
同樣的問題,專業人士怎麼看?
事發遊泳館救生員小李說,「狗刨」不算遊泳,姿勢不對就要改,不然遇到突發狀況,「狗刨」最容易出事。「狗刨姿勢很單一,雙手都朝下打水,雙腳都朝下踩水,到底是不是亂遊,一眼就能看出來。」
杭報遊泳館教練員小張說,泳姿裡沒有「狗刨」,在他看來,「狗刨」像是蛙泳變種而來的泳姿,但動作比蛙泳簡單多了。「狗刨」雙手雙腿都是向下,蛙泳則是雙手兩邊伸開,手心向上,然後到胸口合十,雙腿做「收、翻、蹬、夾」四個動作。從正規意義上說,會「狗刨」還不算是會遊泳。
小張聽了錢女士母女的故事後說,如果當時他在深水區做救生員,發現有孩子是「狗刨」遊泳,就要看孩子動作是否規律,能否在遊泳過程中有效地換氣,這兩項都過關的話,就可以在深水區遊泳。「但狗刨畢竟不是正規泳姿,它遊泳動作頻率過快,人就容易疲勞,造成體力不支,肌肉過度運動,也會造成抽筋。」
杭報遊泳館另一位教練員小俞說,自己小時候也是先學會狗刨式遊泳的,後來才慢慢改過來。他說會「狗刨」也算會遊泳,但的確不是正規遊姿。「所謂狗刨的意思,就是像夠遊泳一樣,在水裡上躥下跳。人體力有限,不可能遊很長時間的,所以如果有孩子在深水區狗刨遊泳的話,我還是會勸他們去淺水區的。」
浙江財經大學遊泳隊左老師說,狗刨式不是標準的泳姿,甚至沒有基礎的遊泳動作,只是人在水中本能的反應,很容易造成體力下降,發生溺水等突發情況。
左老師說,如果要學遊泳的話,當然得先從淺水區練,如果不擅長標準泳姿,極有可能沒辦法自救。「假如孩子只能遊三到四米,在水裡只是撲騰的話,我覺得救生員的做法是正確的,不管是救生員也好,還是家長也好,首先要保證孩子安全前提下遊泳。」
奧運冠軍羅雪娟的前隊友,陳經綸體校遊泳教練陳瑜說,其實現在很多成年人也在採用狗刨式遊泳。狗刨式遊泳,頭一般浮在水面上,手腳沒有規範的動作,需要很大力氣才能前進。「對於救生員來說,明知道孩子遊泳有危險而不去阻止,後果會很嚴重,家長應該體諒,當然救生員要注意態度,總之,要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