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同濟師生玩得有點大!
藍天白雲,天朗氣清,一抹黃色突然劃開藍白,直衝雲霄,爬升、俯衝,在空中自由翱翔。它不是一隻普通的飛機玩具模型,而是一隻來自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木鳥」復原飛機。
1898年,考古人員在一座古埃及墳墓裡發現了一個類似小鳥的木質物件。該物件重約30克左右,材質為當地的無花果木。因為外形似鳥,故被稱為「埃及木鳥」模型。目前該模型被保存於埃及開羅古博物館內。
近些年來,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埃及木鳥」就是最早的飛機模型。因為它具有鳥類所沒有的垂尾,並且垂尾上保留有平尾脫落的明顯痕跡。有關專家認為,若補上平尾,這隻「木鳥」就是一架小型滑翔機,非常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
那麼,「木鳥」究竟能否像飛機一樣飛起來?近年來,同濟大學航空與力學學院的師生團隊對古埃及「木鳥」模型展開了一系列研究。他們通過CAD建模,手工製作木鳥模型,經過反覆試驗,在電腦上採用切片法設計出了「木鳥」的骨架等內部結構,並在雷射雕刻機上用輕木等材質加工出「木鳥」的各個部件。最終組裝、復原了一架10:1的放大版埃及古墓「木鳥」,在今年五月成功試飛。復原後的古埃及「木鳥」身披金黃色蒙皮,採用「T」型尾常規布局,地面遙控,形態可愛,惟妙惟肖。
正如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教授,同時也是此次「埃及木鳥」復原團隊的指導老師沈海軍所說:「通過復原工作,我們可以追溯人類飛行器的起源,更好地展示和理解古代人類文明的神奇魅力,為現代飛機設計提供靈感和啟示。」
關鍵幀:
古人智慧魅力無窮
今人探索可能無限
埃及木鳥金甲披身
人類文明延綿不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會傑 文字:丁璡燕 編輯: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