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最高獎首位女性得主凱倫·凱斯庫拉·於倫貝克資料成就介紹

2021-01-20 閩南網

  據《自然》雜誌網站介紹,美國數學家凱倫·凱斯庫拉·於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因其在分析、幾何和數學物理方面的廣泛工作而獲得2019年阿貝爾獎(Abel Prize),也是獲得這一獎項的首位女性。

  據悉,亞伯獎是該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衛報》稱其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獎金600萬克朗(約合70.25萬美元),由挪威科學和文學學院於2003年首次頒發。

  於倫貝克介紹,自己是在3月17日獲悉此事,當時她的一個朋友告訴她,學院正在試圖聯繫她,「我完全驚呆了,」於倫貝克告訴《自然》雜誌,「我完全被驚呆了。」

  3月19日,挪威科學和文學學院正式宣布,將這一獎項授予於倫貝克。評審團提及了於倫貝克的「幾何分析和規範理論的基礎工作,這極大地改變了數學景觀」,並稱讚她是「科學和數學領域性別平等的有力倡導者」。

跨界研究和「與生俱來的感覺」

  《自然》雜誌介紹,於倫貝克以其偏微分方程的技巧而聞名,偏微分方程將變量和它們的變化率聯繫起來,並且是大多數物理定律的核心,但她漫長的職業生涯已經跨越了許多領域,她用這些方程來解決幾何和拓撲中的問題。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數學家、於倫貝克的博士生之一馬克•哈斯金斯表示,於倫貝克引入的技術對於許多獲得其他重大數學獎項的科學家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包括1986年菲爾茲獎得主西蒙·唐納森,他將規範理論應用到四維空間的拓撲結構中。

哈斯金斯說,於倫貝克是那種「對什麼應該是真的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感覺」的數學家之一,即使他們本人都經常無法解釋,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他回憶說,作為一名學生,她對他的問題的回答,有時讓他感到困惑。「你的第一反應是,她是不是聽錯了?因為她的回答聽起來答非所問,回答的根本就不是你提出的問題,」哈斯金斯說,「但是,也許幾周之後,你會恍然大悟,其實是你自己沒有問對問題。」

  於倫貝克回憶說,她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完成的。

  而她最具影響力的成果之一,也是她最引以為豪的成果之一,是發現了一種叫做「冒泡」的現象,這是她與數學家喬納森·薩克斯一起完成的開創性工作的一部分。在當時,二人正在研究「最小表面」(minimal surfaces),這一問題主要是研究肥皂膜如何將自己排列成能夠最小化能量的形狀的數學理論。但是,這一理論被能量無限集中的點的出現所破壞。

  於倫貝克的觀點,應該是「放大」這些點,她指出這是由於一個新的氣泡從表面分裂而造成的。她正是運用類似的技術在規範場的數學理論中做基礎性工作。規範場是經典電磁場理論的概括,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根據公開資料介紹,於倫貝克還曾與著名華裔科學家丘成桐多次合作,並於1986年聯合在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名為「穩定向量束中赫密特-楊-密爾連接的存在性研究」的文章。

  於倫貝克與華裔科學家丘成桐於1986年聯合在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名為「穩定向量束中赫密特-楊-密爾連接的存在性研究」的文章。圖據《關於純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交流》期刊

「不情願的榜樣」到女性的榜樣和導師

  《衛報》介紹稱,於倫貝克1942年出生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在新澤西州長大,從小就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她在1996年的一篇自傳體文章中寫道:「我在圖書館裡讀了所有關於科學的書,當沒有什麼可讀的時候,我感到很沮喪。」

  在最初對物理顯示出濃厚興趣之後,於倫貝克此後於1968年在馬塞諸塞州的布蘭代斯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學位,而且意料之中的成為她所在部門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

  在當時,有一些科學家看到了她的才華,並鼓勵她在這一領域繼續鑽研下去,但是也不乏潑涼水者。「我們被告知,我們研究不好數學,因為我們是女性,」她在1996年的自傳文章中寫道。「但是我喜歡做我不應該做的事情,這是一種合法的反抗。」

  畢業之後,於倫貝克先後曾在幾所大學任職,但是每次在進入一所新的高校後,總是會在最開始被男性同事忽視或邊緣化。直到1987年,她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定居,直到2014年退休。

  正因自己在學術研究過程中遭遇的困境,於倫貝克一直是數學領域女性的堅定擁護者。她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創立了「女性與數學」項目。英國考文垂華威大學數學家,倫敦數學學會會長卡羅琳(Caroline Series)表示:「她是許多代女性的榜樣和導師。」

  1990年,她在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上發表了一次全體會議演講,這是在1932年現代代數創始人埃米•諾特(Emmy Noether)之外,第二個走上這個講臺的女性,於倫貝克還獲得了其他幾項最高榮譽,包括2000年獲得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但實際上,在一開始,於倫貝克曾經是個「不情願的榜樣」。

  她不願意過多強調自己的女性身份,或者成為某種楷模,直到她那一代的女數學家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後,她才意識到,通往公平代表權的道路將比預期的更加艱難。

  「我們都認為,一旦法律障礙消除,女性和少數族裔就會進入學術界,佔據自己應有的位置。」但實際上,於倫貝克指出,修正大學本身的規則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修復人類生長其中的文化環境才是最艱難,也最要緊的事情。

  於倫貝克表示,她希望她的獎金和她的獲獎能激勵新一代的女孩們發奮進入數學領域,就像諾特和其他人激勵她一樣。

  紅星新聞記者 翟佳琦 編譯報導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福壽堂祖屋的正廳梁上,高懸一塊燙金大匾,上書四個醒目大字——「數學泰鬥」。匾上的字,由一位被天安門偉人紀念堂及其他重要機構收藏過作品的書法家書寫。匾文歷數了給瓦片籤名的那位貴賓的學術成就,及其所獲得的世界頂級各大獎項名稱。
  • AMD蘇姿豐獲半導體產業最高榮譽,成史上首位女性、第二位華裔獲獎者
    AMD蘇姿豐獲半導體產業最高榮譽,成史上首位女性、第二位華裔獲獎者 2020-11-21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德音孔昭示我周行——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資料圖:屠呦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題:德音孔昭,示我周行——記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新網記者 張素86歲的屠呦呦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過證書,成為首位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女性科學家。
  • 資料| 《 機器學習數學基礎 》
    一旦得到恰當的形式化,我們就可以使用數學工具推導出機器學習算法設計的選擇結果。這幫助我們理解正在解決的任務,同時了解智能的本質。全球數學專業的學生常見的一種抱怨是數學話題似乎與實際問題沒有什麼相關。我們認為機器學習是促使人們學習數學的直接動力。本書旨在作為構建現代機器學習基礎的大量數學文獻的指南。我們通過直接指出數學概念在基礎機器學習問題中的有用性來促進對數學概念學習的需求。
  • 德音孔昭,示我周行——記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資料圖:屠呦呦。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題:德音孔昭,示我周行——記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記者 張素  86歲的屠呦呦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過證書,成為首位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女性科學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屠呦呦並不陌生。
  • 專訪菲爾茲獎得主高爾斯:漫遊音樂與數學 發現古老猜想反例
    原標題:專訪菲爾茲獎得主高爾斯:漫遊音樂與數學,發現古老猜想反例   數學家高爾斯偶爾在公開場合表演爵士鋼琴。
  • 北京大學校友許晨陽斬獲全球「代數領域最高獎」-科爾代數獎!
    該獎項將在2021年1月舉行的聯合數學會議上頒發。許晨陽的論文「A minimizing valuation is quasi-monomial」(獨立作者)證明了Jonsson和Musta關於log-典範閾值的猜想,以及2000級院友李馳的關於體積函數的猜想。
  • 2018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對性暴力說不的剛果醫生和伊拉克女性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授予剛果醫生德尼·慕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伊拉克雅茲迪族少女納迪亞·穆拉德(Nadia Murad),以表彰他們為終止將性暴力用作戰爭和武裝衝突的武器所做出的努力。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兩位值得尊敬的人。
  • 唐自華:首位地質學最高獎女科學家——Maureen Raymo
    國內戎嘉餘、汪品先、丁仲禮、徐星都是其最高段位的會員honorary fellow。     學會最古老的獎項是Wollaston Medal,也是學會的最高獎。該獎項1831年首次頒發時,Lyell的Principles of Geology才剛剛出了第一卷。過去183年中,所有獲獎者有一個共同點:男性。
  • 向女性程式設計師致敬!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而且聽聞歷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也是女性,肅然起敬,於是整理了一些業內神級女程式設計師,在今天這個女性獨有的日子裡,就讓男同胞膜拜程序媛們吧。 Ada Lovelace(阿達·洛芙萊斯)世界首位程式設計師 Frances Allen(法蘭·艾倫)世界首位獲得圖靈獎的女性
  • 孫彩瑛身高多少個人資料介紹 引發了不少粉絲的關注
    孫彩瑛身高多少個人資料介紹 引發了不少粉絲的關注時間:2020-11-09 12:37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孫彩瑛身高多少個人資料介紹 引發了不少粉絲的關注 2020年11月6日,韓網瘋傳女團TWICE成員孫彩瑛和紋身師一起逛超市的目擊照片,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的消息甚囂塵上
  • 騰訊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誕生 系公司歷史上最高專業職級
    (原標題:騰訊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誕生 系公司歷史上最高專業職級) 騰訊數萬名技術人員中,15級以上的傑出科學家僅有十幾位。
  • 騰訊晉升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最高專業職級、AI大牛
    騰訊晉升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最高專業職級、AI大牛2021-01-09 12: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近日消息,騰訊宣布晉升張正友博士為騰訊 17 級研究員 / 傑出科學家,這也是騰訊首位 17 級科學家,是專業職級中最高水平了
  • 平凡中追求卓越——記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李懷忠
    ,他就是景泰二中的數學老師李懷忠。 (左一) 2020年12月26日,在重慶舉行的第十三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頒獎儀式上,景泰二中的數學老師李懷忠榮獲第十三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二等獎
  • 袁亞湘院士獲第六屆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8月12日在湖南湘潭舉行的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第十四屆年會開幕式上,頒發了第六屆蘇步青應用數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獲此殊榮。   袁亞湘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他在非線性優化方法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的傑出研究成果。
  • 德音孔昭,示我周行 記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86歲的屠呦呦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過證書,成為首位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女性科學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屠呦呦並不陌生。廖福龍介紹說,青蒿素進入患者體內,為何會在被瘧原蟲感染的紅細胞內濃度最高;經過人體代謝,又如何變成藥效更強的雙氫青蒿素。這些課題都等著他們去攻克。  「當前形勢大好,黨和國家倡導創新、鼓勵創業,科研環境非常好,年輕人可以自主選擇。」屠呦呦欣慰地說,「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不會只是我一個人」。  曾陪同屠呦呦到瑞典領取諾貝爾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更懂老友的心思。
  •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5個人,霍金墊底,愛因斯坦第二,第一是個華裔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世界上已知智商最高的5個人。霍金墊底,愛因斯坦第二,第一名更是意想不到。第5名霍金,被稱為「宇宙大王」,據說讓他的智商高達160。霍金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他臨終前曾留下的三大預言,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第一個就是人類徹底開發人工智慧最終會導致人類滅亡,第二個地球都將毀滅在人類的手中,最後一個就是2032年人類會徹底的進入冰河時代。
  • 進入澳大利亞工黨影子內閣的首位華裔女性黃英賢
    進入澳大利亞工黨影子內閣的首位華裔女性黃英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10日 17:05 來源:   童年備受歧視 推動對華關係  生於馬來西亞的黃英賢,8歲時隨父母從馬來西亞移民到澳大利亞南澳州,她從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生將與澳大利亞的政治聯繫在一起,而且會成為位居最高
  • 臺媒:華裔數學家IQ230超愛因斯坦成智商最高人
    (圖片源自維基百科)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導 臺媒稱,若是被問到「誰是全世界最聰明、智商最高的人?」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會回答像是愛因斯坦、牛頓、霍金等之類的人物。但在現實生活中,華裔數學家陶哲軒被公認應該是史上智商最高、最聰明的人物,他的IQ達到230,是目前人類有記載以來智商最高的分數。
  • 人人都知馬雲英語好,你可知他第三次高考數學得了多少分?
    大家都知道馬雲英語好,也有的人說馬雲的數學差,他參加了三次高考,第一次高考數學得1分,第二次數學得19分。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第三次高考數學得了89分。 可能有人認為,就是89分也不高啊。但那一年是1984年,這一年的數學高考卷被認為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