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運管局幫扶雙峰山村架橋修路

2021-01-10 瀟湘晨報

近日,記者一行經半通線一路繞山而行,來到了隆化縣西阿超鄉雙峰山村。深秋的雙峰山,群山盡染秋色,入目「山包林蔭俱染黃」。依山路而行,伊瑪吐河在陽光的照射下,清凌凌蜿蜒而下。剛拐過一道山彎,就看到一座破舊的鋼筋吊橋懸於河上,沒等細看,一座嶄新的水泥大橋闖進眼帘。這就是今年6月正式通車的雙峰山村二道河跨河大橋——「雙峰山大橋」,也是目前二道河自然村唯一安全便捷的出村路。

一河之隔,望路興嘆

僅有215口人的二道河自然村在伊瑪吐河東,河西是縣級公路半通線。河上沒橋的年代,人、車都得蹚水過河,60多歲的老人基本都腿疼。夏季大雨、冬天河道冰水相接、春天開河人和車都過不去。

一河之隔,望路興嘆。在村邊修一座能走大車、經久耐用的橋,這個願望,二道河村民盼了很多年。清朝,修了一座木橋,被衝走了;20世紀80年代,修了一座吊橋,現在側傾了。吊橋使村民免受蹚河之苦,但走不了大車。走在橋上晃晃悠悠,近幾年掉下去的人不少。

「有了新橋,終於不用再走那老吊橋了!」正在清掃街道的貧困戶陳金才說起之前的老吊橋,至今心有餘悸。2013年春夏之交,58歲的陳金才家剛蓋好房子。為了多掙點錢,一大早他趕去西阿超鄉東碾子溝村的藥地打工,卻不慎從橋上摔下,造成肩胛骨、肋骨等全身18處骨折。做手術加上住院一共花了5萬多塊錢,家裡也因此雪上加霜,成了貧困戶,他也再沒有出門打過工。直到駐村幫扶隊到來後,給他安排了公益崗,負責村內道路清掃、垃圾清理等工作,一年有了8400元的純收入。

自2016年省道路運輸管理局駐村幫扶以來,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想群眾之所想,辦好實事。2018年,在省交通運輸廳、廳公路局,以及縣委縣政府、縣交通運輸局的大力支持下,申請專項資金,投資220萬,修建了全長101米、寬5.5米的雙峰山大橋,結束了二道河村長期依靠一座吊橋通行的歷史。同時,協助鄉政府修建了西阿超村東碾子溝自然村到二道河大橋2公裡的通村路,發揮了一橋便兩村、富兩地的作用。「那會去東碾子溝,得過河再走山路起碼2個小時,現在這段路修通了,我出門也不怵了,慢悠悠溜達過去也就半個小時。」陳金才說。

雙峰山村書記張鑫說:「因為這河、這橋,外村的姑娘不願嫁到二道河,村裡年輕人也越來越少;河灘幾百畝稻田要流轉,沒人承包;玉米收穫了,別的村能賣1.2元,二道河賣1元,賣啥啥便宜,買啥啥貴;車開不進來,糧食運不出去。現在修好了橋,每年春天開河,村裡人再不用擔心糧食賣不出去了。」村民陳國祥自己家有輛車,平時跑跑運輸,做點小生意。在橋修好之前,自己家的車夏天從來沒進過村,只能放在河對岸,趕上汛期還得擔心車會不會被衝走,只有冬天河面結冰後,鋪點沙子小心翼翼開過去。「現在大橋修好了,我還能幫鄉親們往外拉糧食,自己掙了錢還能幫大夥也多掙點。說起來,我爺爺的爺爺那會都盼著這麼一座橋呢!」陳國祥高興地說。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省運管局局長,駐村第一書記王孟章初來這裡扶貧,坐車去了一趟鞭子溝自然村,徹底被「震驚」了,「河套就是路,全是碎石,顛得我吃不下飯。」該村是雙峰山最遠的村,只有27戶,大多養牛羊,進村也只有一條河溝子路。從2016年開始,駐村工作組通過各方協調,投資342萬,共修築11.5公裡的各自然村之間的通村路。「從雙峰山駐村點到鞭子溝12公裡的路,開車至少半個小時,現在只需要10分鐘。」據了解,雙峰山村爭取資金52萬元,修建通戶水泥路3700米,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徹底擺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現狀。

雙峰山村即是整個隆化縣的縮影。省鐵路管理局局長、省派駐隆化縣扶貧工作隊臨時黨委書記孫有才說:「隆化縣所有深度貧困村全部達到戶戶通,可以說全縣現在沒有壞路,這都是五年精準扶貧的結果。『讓所有深度貧困村的老百姓都能穿一雙乾淨鞋,晴天不著土,雨天不踩泥,』這事現在實現了。」

路通百業興

路通百業興。雙峰山村通過優化調整種植結構、擴大養殖規模、發展光伏產業、用好金融政策、促進產業帶動,增設公益崗、加強技術培訓、引導外出務工等措施,全村所有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產業就業全覆蓋,兩項以上覆蓋率達到85%。推進土地流轉568畝,實施規模種植,惠及農戶120戶500人,每畝可穩定收益450元,通過參與勞動,群眾既得租金又掙薪金。老百姓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對他們脫貧致富有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截至目前,雙峰山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8戶、863人,低保戶146戶170人,特困供養戶7人,持有殘疾人證72人,全村已於2019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今年剩餘未脫貧的1戶2人,於今年9月底達到了脫貧標準,徹底實現了脫貧清零。村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2665元增加到2020年的8326元,戶戶通水泥路,村村通動力電,貧困戶產業就業覆蓋率100%,百姓從此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

「架橋修路助脫貧,百年夢想終成真。」這是今年8月雙峰山村二道河組全體贈給省運管局駐村工作隊的一面錦旗,就掛在駐村工作組辦公室一進門的牆壁上,也一直記在全體駐村隊員心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節點,雙峰山村民實現了「修橋」的百年夢想,他們正朝著小康之路闊步前行。(王冉冉)

責任編輯:韋紅媛

【來源:河北交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不用去大醫院 山村可做康復
    不用去大醫院 山村可做康復在全省首家村級殘疾人康復綜合服務站裡,20多件康復器材可免費使用和租借華聲在線9月2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婷婷 通訊員 羅忠華)手扶助行器,腳穿矯形鞋,9月新學期開學後,綏寧縣唐家坊鎮小鄉村13歲的楊鑫,終於圓了「獨立」上學夢。
  •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紮根38載,窮山村變「金窩窩」
    紮根38載,窮山村變「金窩窩」——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歐愛國 通訊員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徽12月22日一大早,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62歲的鄺啞巴像往常一樣來到村集體的菜地,看著一株株新長出的芥菜苗會心一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往地裡澆水、施肥,一天幹滿8小時就能拿到80元。
  • 湖南省「一村一碾米機」示範推廣活動在雙峰啟動
    7月27日,由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湖南省「一村一碾米機」示範推廣啟動儀式在雙峰縣體育中心舉行。市委常委、副市長梁立堅主持啟動儀式,省財政廳副廳長何偉文宣布湖南省「一村一碾米機」示範推廣正式啟動,縣委書記禹敏致辭。
  • 「湖北」省危險貨物道路電子運單企業覆蓋率達100%
    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運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省運管局全面推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運單管理制度的落實,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企業覆蓋率達100%。2020年6月開始,省運管局下發了《關於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運單管理工作的通知》。
  • 雙峰駱駝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雙峰駱駝
    雙峰駱駝,拉丁學名為Camelus bactrianu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獸亞綱、偶蹄目、胼足亞目的一種動物。駱駝屬哺乳綱駱駝科。在中國,駱駝很早就被馴養成為家畜。漢代時就有「乃非駝難入之漠」的名句,以形容通往西域途中的沙漠及戈壁。
  • 「我的脫貧故事」致富決心開啟了我的修路歷程|三都水族自治縣鳳羽...
    為了改變家鄉貧困落後的面貌,我開始有了修路致富的想法。「國家已經給我們承包了土地,窮只能是我們自己不爭氣,我們的發展不能只等政府來幫扶,想致富先修路,我們要主動出擊。」2014年,我在一次群眾大會上提出了修路的想法。當時,大家都知道我們這裡不僅偏遠,還坡陡石頭多,想要修路,工程量十分巨大。
  • 關愛單親家庭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普陀「架橋」「護苗」當好引路人
    「五老」代表林惠珍說,經過前期的調研摸底,「霞光」工作室將通過經濟幫困、學習幫困、心理諮詢幫扶等幫扶項目,為沈家門學區的三所學校單親家庭少年兒童送去經濟補助、提供學習場所、開展心理問診等。「我們計劃與沈家門街道合作,為個別無學習場所的困境兒童提供固定的學習場所,管理輔導人員由教師、家長和我們『五老』輔導員等志願團隊組成。」林惠珍說,隊伍確定後會落實具體的值班表,將各項職責落實到人。
  • 寧海縣供電「陽光暖燈」讓山村老人溫暖過冬
    寧海縣供電「陽光暖燈」讓山村老人溫暖過冬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7
  • 山村有海?老人時常會問:鎮海,那是什麼海吶?
    至此,在打贏全國精準脫貧攻堅戰的三年行動中,鎮海煉化累計向貴州、西藏、浙江等三地的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捐贈幫扶超過1000萬元,涉及農產、基建、教育等十多個項目,並派出幹部駐村扶貧,為山村帶去發展新理念,幫扶山村經濟從「輸血」、「造血」到 「循環造血」的轉型。
  • 【鄉村振興看河南③】核桃樹下牡丹豔 撥雲嶺村開山修路20年撥開...
    村裡幹部說,啥時候我們能不修路歇一年,我說不行,撥雲嶺深處深山不修路絕對不行。」4月25日,走在撥雲嶺村滿目蒼綠的山上,全國人大代表、撥雲嶺村黨支部書記楊來法對大河網記者說。   沿洛欒高速一路向西,在重渡溝站下高速後10分鐘便到了這個有著「北方莫幹山」之稱的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撥雲嶺村。
  • |深子湖鎮聖人山村:聖人山下的脫貧故事
    漵浦融媒訊 從縣城驅車近兩個小時,就來到聖人山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蜿蜒曲折的山路,高聳入雲的高山,奔流不息的河流。聖人山村全村總面積47.44平方公裡,轄37個村民小組,人口比較分散,全村的貧困人口達到了總人口的60%。
  • 法院新聞|趕集就在家門口 幫扶幹部來採購
    「趕集囉、趕集囉……」驚喜的吆喝打破山村的寧靜。 土雞、幹竹筍、四季豆米、洋芋、紅薯、黃豆、板慄…………各種農副產品整齊擺放,等著利川市法院的幫扶幹警前來購買。
  • 愛波雙峰蝸牛
    愛波雙峰蝸牛腹足綱軟體動物,多在愛波星熱帶島嶼和亞熱帶取食植物,產卵於樹上最大個體長度超過5公分沒有愛波星人食用這種蝸牛。
  • 雙峰駱駝PK單峰駱駝:各有千秋
    雙峰駝產自亞洲中國和蒙古,在我國西北方的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等地多有分布。  單峰駝主產於非洲北部、亞洲西部,部分產自蘇丹共和國、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等地,數千年前已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馴養,目前大多分布在西印度到巴基斯坦,再到伊朗至北非一帶。
  • 中印邊境,印軍要重用「雙峰駱駝」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據《今日印度》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目前正在飼養雙峰駱駝,並計劃將其「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以便用於印度軍隊的巡邏和物資運輸。《今日印度》:印軍將使用雙峰駝在「拉達克地區」進行運輸巡邏 據報導,印軍將在「拉達克地區」東部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險峻,雙峰駱駝可被用於巡邏和運輸物資。報導稱,使用駱駝的計劃於3年前制定,並在中印在邊境實際控制線(LAC)對峙期間被決定開始實施。
  • 歌手李行亮現身襄陽 結對幫扶五名貧困學生
    從襄陽走出去的歌手李行亮近年來頻頻亮相各大綜藝節目,就在人們以為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時,今天他卻現身襄陽,專門趕回來參加一場公益活動,還結對幫扶了五名貧困學生。今天上午,"授漁計劃溫暖工程"2020襄陽暖春行動活動在襄城南湖賓館裡舉行,襄陽籍歌手李行亮不僅現身表演了節目,還和來自南漳的5名貧困學生結對幫扶。
  • 駱駝戶外品牌商標「雙峰」變「單峰」
    而細心的消費者近日可能已經發現,原來駱駝(CANTORP)的商標悄然從「雙峰」變成了「單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駱駝」商標悄然變樣  最近,山東煙臺的陳女士在當地的一商場購買了一件駱駝(CANTORP)外衣,但發現這件衣服的商標與以往的駱駝商標好像不太一樣。她懷疑自己買到了假貨,而商場給出的答覆是,產品不存在假冒,這是廠家兩個不同系列的產品。
  • 下木樹,一個貧困山村的華麗蛻變
    從夢想到現實,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幫扶部門凝心聚力抓脫貧帶來的希望。  兩年前,按照文山州委、州政府「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統一部署,州民政局與下木樹村結成幫扶對子。當時,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263人,州民政局掛鈎幫扶其中63戶231人。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州民政局扶貧成效如何?下木樹村群眾的生活現狀又如何?
  • 實施精準幫扶,用大數據把脈師生成長
    根據《2020年龍華區教育局對口幫扶工作方案》,為進一步做好龍華與東蘭、鳳山教育對口幫扶工作,全面了解學校發展和學業質量狀況,實施精準幫扶。2020年12月17日—18日,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龍華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一行8人受邀先後來到廣西東蘭、鳳山開展學業質量監測工作與教育幫扶調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