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對學習英語缺乏足夠興趣和熱情該怎麼辦?

2021-01-10 風叔教育經

民辦院校藝術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足夠興趣和學習熱情,所以學習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英語新聞因為具有更加貼近生活的內容、龐大的信息量,並且有著豐富的時代感,所以運用與課堂教學中,對於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用顯著。

1 英語新聞進入藝術生英語課堂的必要性

民辦高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己任。因此,在人才的培養方面,既要符合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要求,又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對於大學英語教學,國家一直給予了高度重視,教育部對於英語教學也明確規定了要通過學習具備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時,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劇,我國的國際交往日益增多,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對於英語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也要求民辦高校培養的大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

然而就實際狀況來看,很多學生儘管學習英語多年,但卻依然無法熟練應用英語,集中體現在難以聽懂和理解各種英語新聞、電視節目,這與大學英語教育的目的是不相符的,也無法滿足社會對於大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所以創新教學方式,改善英語教學效果,強化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勢在必行。新聞英語因為其具有時效性、多樣性、廣泛性,內容眾多,語言規範,是學生學習英語很好的工具,所以英語新聞進入藝術生英語課堂具有很強的必要性。

2 英語新聞進入藝術生英語課堂的作用

(1) 強化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新聞都是對現實生活中時間的報導,所以不僅新鮮,而且與生活聯繫緊密;既滿足學生了解新事物的想法,又能夠獲得知識,所以學生也更樂於接受。通過英語新聞學習英語,對學生來說不再是被動的灌輸,而是一種在通過現實生活了解世界,這無疑讓英語學習更加生活化,所以學生的興趣自然就會被激發。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接觸各種英語新聞,通過主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學生既能夠了解到新聞真相,也有助提高英語水平,所以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也會得到強化。

(2) 迅速拓展詞彙量,掌握應用的高頻詞彙

新聞報導具有時效性的典型特點,所以其中使用的詞彙一方面嚴謹規範,另一方面始終走在社會的前沿,一些高頻詞彙在新聞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這些詞彙學生在生活中也常常會聽到中文,兩相對比,對學生詞彙量的擴充具有極高的價值。比如,通過對英語新聞閱讀和學習,很容易學會包括共享單車(bike-sharing),王者榮耀(KingofGlory)等最新熱點詞彙;因為新聞會始終追蹤熱點,所以學生接觸這些詞語的機會非常高,這也對學生詞彙記憶模式是一種變革,對拓展詞彙量同樣有很大幫助。

(3) 專業知識的延伸

我國民辦院校的藝術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更多的專業前沿知識,以及藝術的最新動態,而這些知識,新聞是最佳途徑之一。所以,通過將英語新聞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但能夠學習英語,而且有助於專業知識的強化。教師在資料準備的過程中,選擇與學生的專業貼合度較高的新聞,將其應用於英語教學中,對於學生了解藝術最新發展,和專業前沿動態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英語新聞在民辦院校藝術生英語課堂的應用方式

(1) 重視新聞材料的選擇

英語新聞素材廣泛、內容眾多、形式多樣,所以將新聞英語納入課堂,首先必須對其進行仔細選擇。材料的選擇兼顧以下三個原則:首先要選擇新穎的。學生感興趣的新聞,這樣的內容能夠更好的引起學生興趣,反映社會特點,激發學生議論。其次要選擇難度適宜的新聞,選擇的英語新聞的難度要與學生水平相符,否則反而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於民辦院校藝術生來說,選擇泰晤士報、BBC新聞等內容,不但難度高而且內容龐雜,只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信心,而《中國日報英語》中的新聞學生讀起來會更容易接受;另外內容最好與本專業具有一定聯繫,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2) 英語新聞充分結合教材

英語新聞進入課堂,並不是說直接讓教師來以新聞替代教材。而是讓新聞發揮有效的補充作用。比如,在教學單元開始之前,教師可挑選與之相關的新聞熱點內容,首先讓學生閱讀和討論,並以此來引導課堂進入教學主題。採用這種方式,既能夠讓學生通過新聞了解時事,拓展視野,學習英語應用,而且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引發學生興趣,從而更好的進入單元學習。或者教師在講解某個知識板塊過程中,引入相關的新聞報導,這樣同樣能夠強化理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善於運用英語新聞,來補充和強化英語教學。

(3) 抓住新聞熱點

在社會上出現某個熱點事件或者熱點新聞時,教師應抓住這樣的新聞熱點,在課堂上展開新聞收集、閱讀和討論。這樣的模式,對於激發學生興趣、拓展視野和強化應用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針對我國七十年大慶,國內外媒體有眾多的報導,教師可先要求學生收集此類英語新聞,尤其是國外媒體的看法,然後在課堂上交流,推出時事熱點緊密相連的新聞套餐;這些關注點、出發點各不相同的新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而且,同一時間的大量新聞同時出現,學生能夠迅速從中獲取很多相關的詞彙,用法,並且此類新聞中的語言也更有利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英語,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增強。

4 小結

綜上所述,在民辦院校藝術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巧妙的將英語新聞應用到課堂上,能夠起到非常良好的應用效果。只是對於教師來說,一方面要仔細選擇各種新聞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最適當的學習素材,另一方面要採用合適的方法來應用這些新聞素材,以便讓其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

相關焦點

  • 寒假即將來到,基礎薄弱的學生該如何來規劃數學學習
    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初中的學習才完成了一學期,所學的內容不是很多,在這個寒假,是完全有可能,也是非常有必要做好學習規劃和安排,爭取能儘快趕上。那麼在這個假期該如何來安排孩子的課程會好一些呢?來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對於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假期最需要做的就是補基礎,查漏補缺,為之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 興趣是英語學習源動力,阿卡索多元化課程提高孩子學習效果
    對於青少年來說,缺少互動的線上學習,課程氛圍單一沉悶,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缺乏動力和興趣。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阿卡索認為,興趣是英語學習的源動力,為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阿卡索不斷升級優化,不僅打造了多元化的課程內容體系,還不斷培養擴大優質外教隊伍,滿足孩子個性化學習需求,讓他們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提高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 缺乏興趣動力,就會產生厭學心理
    短短幾個月,可以塑造一個好學生,也可以毀掉一個差學生。在任何領域,那些出類拔萃能夠獲得巨大成就的優秀人才、行業領袖,他們有近80%的能力歸功於自學,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提倡終身學習。對於學生來說,能夠識記課本知識,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在考試中取得相對優異的成績,並不能算是學有所成;只有懂得自主學習,才是一個學生真正成長和良好素質的表現。
  • 為什麼選擇學習KET/PET來提高英語水平?
    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Main Suite Examinations,縮略為MSE)是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設計的非母語人群英語技能五級系列考試,劍橋通用英語分為五個級別,由初級至高依次為:KET, PET, FCE, CAE 和CPE。
  • 易學派英語遊戲化訓練方式 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
    孩子的英語學習一直是家長擔心的問題,學的不好,學的不精都會影響他們的前程。一怕記不住單詞,二怕聽不懂內容,三怕開不了口,對於孩子來說為了考試而學習的英語「聽說讀寫」就像是一個大大的枷鎖,孩子們往往為了應付學校的考試而注重應試的英語學習,比起日常的使用,英語對於孩子來說更多是存在於考卷中的一門語言。易學派英語專門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做的「快速解決詞彙記憶、快速提升英語成績、解決英語學習偏科、中高考英語成績差」等問題的智能化英語教育機構。
  • 眉山東坡小學創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國網1月13日訊(李小紅 鄒玉嬌)為了創造更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記憶英語單詞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孩子們愛上英語學習,近日,眉山市東坡區東坡小學開展了五年級英語單詞挑戰賽活動。 比賽中,老師們確定了單詞挑戰賽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年級重點單詞和短語,以及三、四年級的重點歸類單詞,共計200個重點單詞。
  • 初中英語學習並無捷徑,掌握學習方法很重要,想提高成績看過來
    ,很多的學生在這個時候都感到迷茫了,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學好英語了。 4、保持對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對於學生學習英語來講
  • 疫情期間自主學習效果引擔憂,iEnglish助力學生英語能力提升
    尤其是英語不像其他學科,埋頭做題就可以,還需要英語語言環境的搭建,英語語感的培養等。英語早讀、英語課堂、校園英語角都在盡力為學生營造積極的英語溝通氛圍,大多數學生的家中都缺失了語言環境這重要的一環。令老師驚嘆的英語進步張老師的擔憂不無道理,然而,班級上一名學生的變化讓張老師吃驚不已,該學生平時英語成績不算突出,好在勤奮好學。
  • 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怎麼辦?
    其實和他一樣的家長大有人在,也有許多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曾經有許多學生把英語成績不好同愛國掛鈎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事實上,英語作為一門在國際舞臺上廣泛使用的語言,的確重要,而且國際網際網路上大多數的信息和內容是以英文為載體的,而國際上許多知識也是以英文來呈現的,而且還有許多著作是原文轉譯成英文,再被引進到國內的。由此可見英語的作用。
  • 激發和保持長期學習熱情的英語黃金標準課程體系
    DDC英語語言(Language Arts)課程體系,全面引進了美國全國資優生教育協會重點推薦的資優生黃金標準課程體系-Michael Clay Thompson(MCT)Language Arts課程。這套經典學術課程,專為資優生系統學習英語語言所設計,極具挑戰性,不斷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長期學習熱情。
  • 沒有興趣怎麼辦?你可能只是缺乏勇氣
    在知乎上有這樣的問題:本人大學生,自認為正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年紀,但問題出現了,我該做什麼呢?對於很多事,我的興趣都是淡淡的,可以做,但又隨時可以放下,三分鐘熱度,過後甚至覺得無聊。沒有遇到哪件事讓自己有強烈的衝動。 於是覺得自己很可悲又無用……該怎麼辦呢? 在我看來,這事兒跟勇氣有關。你可能會說:「太雞湯了吧?興趣跟勇氣有什麼關係?」我們來分析一下。
  • 高中英語學習,掌握這些方法,學好英語並不難!
    高中英語相對於初中英語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考試時各種題目也都有一些深度了,想要學好高中英語,考試時候取得好成績,還是要制定一些學習計劃,並且根據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制定,以便於重點提高。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想要學好高中英語,其實只要掌握以下方法,再加上認真練習,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了,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方法:1. 單詞缺乏詞彙量,一切都是空談,想要提高英語成績,必須積累詞彙量。所以,課本上的單詞不僅要記住,其固定搭配、句型和用法也都需要掌握。
  • 調查顯示:六成大學新生對學習缺乏動力
    其中,「對所學內容缺乏學習動力」的,本科生比例為65%,高職高專為60%;「缺乏自學方法」的,本科為55%,高職高專為58%;感覺「學習氛圍不濃」的,本科為45%,高職高專為47%。大學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高中教學方式和大學教學方式之間較大的差異性,都可能是引起這些學習問題的原因。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家長們這麼在乎孩子的英語學習,那麼又該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方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家長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長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起到了什麼樣的重要作用。要想使幼兒對英語學習內容感興趣,是需要運用各種手段以及教學方法,使孩子能夠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 這3個英語很溜的孩子,父母用這些方法點燃他們學習熱情
    在英語被視為未來人才必備技能的當今,教育部制定的新《英語課程標準》就指出,要具備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除了應有良好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外,積極的情感態度同樣重要,其中很重要的兩個因素便是「動機興趣」「自信意志」。比起接受老師「填鴨式」的教育和父母「催逼式」的陪寫作業,主動學習和快樂學習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厚積薄發,將英語融會貫通地應用起來。
  • 高中生學英語如何破解興趣難題?作業幫巧英語有108個大招
    之前學英語太枯燥了,沒有什麼激發我的興趣,我已經討厭英語,就差最後放棄了。」「容姐,我好喜歡你,感覺英語也沒那麼恐怖,大招超好用。」在古容容老師的後臺聊天系統裡,高三學生儘管學習繁重,但並不吝於每天的留言。通過一節節在線直播課程,古老師讓那些討厭英語的學生,重新燃起興趣。在高考最後衝刺階段,有所收穫。
  • 最基礎的英語學習教材該怎麼用?看這一篇就夠了
    很多朋友對於英語啟蒙這一重要的學習板塊—高頻詞,依然不是特別了解,尤其是高頻詞的學習教材都有什麼?該怎麼用?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需要搭配什麼教材········等等一系列的困惑。  其實關於高頻詞的學習我分享過蠻多了,畢竟這是英文基礎,國外孩子也繞不開,而我家孩子在這一方面的學習也是用了一些時日、費了一番功夫的,所以我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心得。
  • 為什麼要複習和鞏固少兒英語學習呢
    在少兒英語的學習中,家長會輔導孩子,是為了及時鞏固和消化。如果不能鞏固,消化不了,就會堆積更多的疑惑,自己能理解和把控的原來越少,會逐漸失去興趣。在複習英語的時候,要先把沒明白,不懂的地方,給找出來。怎麼去找呢,就是讓孩子分享,家長當學生。
  • 家長別"拔苗助長":孩子不該過早學習英語
    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相比,小學英語課程是英語教育的「另一端」。據報導,從2005年秋季開學起,北京市中小學外語必修課課時將增加,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他提出,小學全面開設英語必修課應當緩行,少兒英語也應和升學脫鉤。    張樹華委員認為,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必修課,擠佔中文、數學以及文體活動時間,加重小學生的負擔,是一種急功近利、提前透支、拔苗助長的做法。從長遠看,最終效果也只能形成「一時泡沫」,得不償失。目前本市英語師資缺乏,水平低下。據張委員的調查,北京市許多初中學校常常以非英語專業或剛剛畢業的學生來擔當教師。
  •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從教育起點公平到教育過程公平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高校的反應相對滯後,專業設置失衡,培養的大學生素質和能力不適應市場的需要。此外,少數民族的語言、飲食習慣、厚重的鄉土情結等影響著學生對就業區域的選擇,少數民族大學生擇業會考慮風俗習慣、飲食、居住、交流等較為適應的地區。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狀況,高校採取措施,給少數民族學生補習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