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將領級別最高的1位,本來擬授元帥軍銜,勳章編號超過9位元帥

2021-01-08 飛天國史

在1955年我軍授銜時,國民黨軍起義將領最高的軍銜就是上將,其實在最高的版本中是有一位擬授大將軍銜的就是傅作義,按照級別傅作義肯定夠了,但他授銜時已經不在軍隊,所以沒有授銜。不要以為傅作義就是國民黨起義將領中級別最高的,還有一位比他更高,如果要授銜必須是元帥軍銜,而且還是排在朱德之後第二位。

程潛是湖南醴陵人,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是秀才,這一年發生了著名的戊戌變法,程潛覺得的文人不能救國就考進了湖南武備學堂,因為成績優秀一年之後被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公費留學,國民黨大佬黃興和宋教仁就是這個時候和程潛成為好友。辛亥革命時程潛和黃興在漢口指揮炮兵作戰,絕對算得上是中華民國的開國元老,孫中山決定成立黃埔軍校時,他心目中第一任校長就是程潛,蔣介石本來是程潛的助手任副校長的。

抗戰時期程潛也是高居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跟閻錫山李宗仁這些大佬平起平坐,在整個大陸時期,國民黨政府共授予了17位一級上將,相當於新中國的元帥軍銜,程潛就在其中,授予時間比陳誠、白崇禧都要早,可見程潛的資歷絕對沒的說,而且程潛比傅作義還有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起義的態度,傅作義是被逼無奈才起義的,並且主動,平津戰役傅作義給我軍製造了相當大的麻煩,而程潛基本就沒有反對過共產黨,一直都是堅持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政策。

我軍橫渡長江之後,時任湖南省主席的程潛也沒有反抗,反而積極準備起義。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央軍委總共有五位副主席,除了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還有一位就是程潛,1955年,除了授銜還有授勳包括三枚勳章,這些勳章都是有編號的,編號越往前自然級別就越高,比如第一元帥朱德編號是004,彭德懷是006,林彪是007,001、002、003分別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而005就是程潛,排在九位元帥前面僅次於朱德,很明顯如果程潛也授銜的話肯定是元帥軍銜,而且還得排名靠前,毛澤東還曾經跟他說過,要授他元帥軍銜,但是程潛堅決不要,說自己對人民軍隊寸功未立,怎麼能接受元帥軍銜?

相關焦點

  • 程潛、傅作義是級別最高的起義將領,為何未授予軍銜
    憑藉自己的資歷和聲望,以及不錯的為人處世,程潛在國軍中一直有著極高的地位,被授予陸軍二級上將、一級寶鼎勳章,擔任過陸軍總參謀長,還曾參與過副總統的競選,可以說是官至極品了。 抗戰勝利後,程潛對蔣某人的積極內戰政策極為不滿,管理湖南期間,他與陳明仁暗中聯絡,籌划起義事項。
  • 詳解各國軍銜:朝鮮獨特的元帥
    報導稱,在朝鮮歷史上,只有金日成軍銜為大元帥。金正日生前軍銜是元帥。在金正恩被授予元帥稱號之前,朝鮮擁有「元帥」軍銜的有金正日、吳振宇、崔光和李乙雪4人。【世界其它各國】元帥這個稱號漸行漸遠 除朝鮮之外,其他國家的元帥目前只有一級。不少國家的元帥銜一般只在戰時授予功勳卓著的高級將領,平時很少有人被授予。
  • 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元帥軍銜,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是美國軍隊中級別最高的軍銜,象徵著美國軍人至高的榮譽。那麼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呢?也就是說二戰前美國的最高軍銜是上將,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是沒有問題的。但等到美國參加二戰後,就發現問題很多。首先是和盟軍聯合作戰的問題,當時英蘇等國的最高軍銜都是元帥,而美國僅僅是個上將,讓美國將軍們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加不利於美軍爭奪聯軍統帥的位置,總不能讓美國的上將去指揮英蘇的元帥吧。
  • 這兩人同為大將軍銜,一個領元帥工資,一個卻只領上將工資
    五五授銜時,粟裕、陳賡、肖勁光等十位功勳卓著的元勳,被授予了大將軍銜。他們都是人民軍隊在各個時期最傑出的將領,最終被授予大將軍銜,也是組織上對他們傑出貢獻的最大肯定。但你知道嗎?十大大將雖然軍銜相同,但軍隊內的級別卻並不相同,而他們的工資,也是不同的。
  • 1965年,軍銜制改為行政級別,十位大將分別享受什麼待遇?
    1965年初,為了改變軍內的等級觀念,促進同志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軍民之間的團結,實行了九年之久的軍銜制度取消,只保留元帥軍銜,其他將領則改為行政幹部級別。十位開國大將也不例外,當時有七人被定為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他們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羅瑞卿、王樹聲。除了已經去世的陳賡,還有一位大將享受元帥待遇,一位享受上將待遇,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在十位大將當中,張雲逸年紀最大,級別最高,被定為行政三級。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授予啥軍銜
    在紅二方面軍中,紅六軍軍長段德昌、政委周逸群、紅三軍政委萬濤,都是軍級以上的將領,在湘鄂西蘇區錯綜複雜的鬥爭中,他們先後犧牲,這對於紅二軍團的實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紅四方面軍中,黃麻起義的領導者潘汝忠、吳光浩,紅四軍軍長曠繼勳、許繼慎、政委曾中生、紅25軍政委王平章,都是傑出的軍事指揮者,他們的犧牲,對於紅四方面軍來說,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龍韜虎略:我軍36位軍事家的由來與排名
    36位軍事家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國家主要領導人,有5人,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和兩位國家主席楊尚昆、李先念。二是十大元帥和十大將,共20人。也就是說1955年被授予大將以上軍銜的20名將帥(包括林彪)全部入選。三是在新中國建立前獻身的高級將領,有11人。顯而易見,十大元帥和十大將是當代軍事家的主體。而作為統帥和領袖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亦當屬元帥級人物。
  • 開國將帥中,在五個不同等級的軍銜,哪一位將軍的年齡最大
    就在這1360位開國少將裡,年齡最大的是史可全將軍。他是湖北天門人,1927年參加紅軍,在革命隊伍中一直負責後勤供給工作,並非屬於作戰型的將領。相對而言,比那些在前線上陣殺敵的將領危險性要小。所以被授予了少將軍銜,當時他的年齡達到了63歲,是開國少將裡年齡最大的一位。然而,在1955年共有175位開國將領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 各國都有「大元帥」,毛澤東卻辭讓不受:穿上大元帥的制服不舒服
    因此在1952年初次設計軍銜體系時,我國也仿照蘇聯來了個兩檔七級。「大元帥」頭銜最直接的來源,就是蘇聯軍銜制度中的第一檔。1945年,史達林被授予蘇聯最高軍銜「蘇聯大元帥」,這標誌著他身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的地位,也用以表彰他在衛國戰爭中發揮領導作用為國家建立功勳的成就。雖然現成的例子擺在那裡,但如果揆諸歷史,大元帥並不是蘇聯的最新發明。
  • 解放戰爭,我軍陣亡的5位最高級別將領:若沒犧牲可匹配什麼軍銜?
    作為獲勝的一方,解放軍其實也付出了相當代價,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戰爭過程中我軍陣亡的5位最高級別將領。按照貢獻和陣亡時的職級,如能堅持到全國解放,55年授銜都可以評定中將甚至更高的軍銜。第一位是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
  • 最高「軍銜家庭」:父親是元帥,丈夫是上將,她是中國首位女中將
    雖然父親是開國元帥,丈夫也是上將,但她本人也創造了奇蹟,成為了我國的第1位女中將。那麼這位傳奇女性是誰呢?一、坎坷的童年俗話說,虎門無犬子,因此,將軍的後人往往都比較英勇。這句話雖然沒錯,但之所以會如此,不僅僅是因為將軍的後人繼承了他的基因,正因為將軍的坎坷與動蕩影響到了孩子,逼著孩子走向剛強。聶榮臻元帥的女兒聶力女士就是如此。
  • 1955年,主管授銜工作的四位負責人,分別是什麼軍銜?
    引言1955年,我國針對一些在戰場上做出特殊貢獻的將領舉行了授銜儀式。授銜儀式完畢後,有人覺得自己的軍銜低了,也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軍銜高了。不管怎麼說,大部分將領都是很滿意的,因為是根據很多方面綜合評定的。
  • 他曾一度輝煌,是「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是蘇聯元帥
    庫利克,全名格裡戈裡·伊萬諾維奇·庫利克,曾經榮膺4枚紅旗勳章和4枚列寧勳章的「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蘇聯元帥。他那一度輝煌,最終卻極為悲慘的生涯。開始于波爾塔瓦的一個農民家庭。1912年,年輕的庫利克加入沙俄軍隊,並作為一名炮兵一一個將和他一生結下不解之緣的兵種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庫利克加入布爾什維克,並於當年11月在家鄉組織了赤衛隊。
  • 我軍軍銜標誌上的星和槓
    我軍歷史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衡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 八路軍六位師長,有五人後來成為開國元帥,只有一個人是上將
    八路軍六位師長,有五人後來成為開國元帥,只有一個人是上將 在抗戰全面爆發後,國共雙方再次合作,紅軍也統一接受蔣介石改編為八路軍,而南方的紅軍改編為新四軍。
  • 他是大軍區政委,55年為何沒授軍銜?他又是什麼級別
    在同年的儀式上,九名指揮官獲得了上將的軍銜,三名獲得了中將的軍銜。至於大軍區政委,開國上將五個,開國中將三個,不參與軍階考核的四個。今天我們說的陶鑄,是廣州軍區首長,雖然沒有軍職頭銜,但他後來的成就已經超過元帥,正國級別了。陶鑄,1908年生,湖南祁陽人。他是文武雙全的人才,畢業於黃埔五期,參加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也是世紀英雄。理論上,陶鑄可以作詩,還留下了很多好的文學作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