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亞洲象主要分布在這個地方

2020-12-07 小小動物大世界

亞洲象別名印度象、大象、野象

學名Etephas ma.rimus

英文名Asiatic elephant

象科Elephantidae分布雲南南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象是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最為引人注目的特徵,也是最富傳奇色彩的就是那根長約2米、彎曲、纏卷自如、感覺十分靈敏的肉質長鼻,鼻端有一個肉突。長達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傾突出口外的門齒,也是強有力的防衛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後可遮蓋頸部兩側。四肢粗大強壯,前肢5趾,後肢4趾。尾短而細,皮厚多褶皺,全身被稀疏短毛。頭頂為最高點,體長5~6米,身高2.5米,體重達4~ 6噸。

亞洲象棲息於熱帶地區。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溝谷、河邊、竹林、闊葉混交林中遊蕩。營群居生活,每群數頭或數十頭不等,由一頭成年公象作為群體的首領帶著活動,沒有固定的住所,活動範圍很廣。主食竹筍、嫩葉、野芭蕉和棕葉蘆等。大象對破壞其生存環境,傷害其同類及冒犯其尊嚴的挑釁都有自衛、報復行為。妊娠期600 640天,每胎產1仔,8~12歲才能達到性成熟。壽命50-60歲。

野生象現已很少,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馴養的家象、役象很多。我國的野生象僅分布於雲南省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屢遭獵殺,破壞十分嚴重。在其分布地區國家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對隨意獵殺野象的兇手,國家按法律予以嚴厲制裁。

相關焦點

  • 亞洲象印象——十三分布國簡介
    到今天,我已去過七個亞洲象分布國,在五個國家做過亞洲象相關的工作。除了不丹、印尼外,申請過其他各國的實習或志願項目(只是因工作內容方面的原因沒有前往一些國家)。在泰國、寮國、柬埔寨呆過兩個月以上。雖然大象本該是沒有國籍的,但它們所在的國家均有自己的政策和文化,工作象的處境更是深受社會經濟、文化和信仰的影響,因此每個國家的大象印象都略不同。本文以我對不同國家的標籤化印象為線索介紹。
  • 聊聊亞洲象的亞種
    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伊朗以及敘利亞草原,甚至擴展到以色列。但是不幸的是由於過度的捕殺,已滅絕。 最常見的分布最廣的大象亞種,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爾、不丹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以及中國雲南。
  • 誰在滅亡亞洲象:西雙版納7年14象喪命,多被軍用槍枝射殺
    人類是亞洲象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一位工作人員站在一頭亞洲象旁。 澎湃新聞記者 程藝輝 圖       全球大象主要有非洲象、亞洲象兩個品種。現在野生亞洲象的數量只有30000-50000多頭,分布在亞洲13個國家,其中60%以上在印度,10%在緬甸,8%在泰國,馬來西亞與斯林蘭卡共佔6%,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地區有少量亞洲象分布。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新聞辦主任常宗波告訴澎湃新聞,亞洲象是西雙版納熱帶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世界大象日 | 亞洲象,願你在我們遇不到的地方安然無恙
    作為亞洲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亞洲象是森林中的旗艦物種。目前我國現存野生亞洲象約300頭,分布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3個州市,其中多數分布在通過保護亞洲象形成的傘護作用,水鹿、赤麂、獼猴、野豬、印度野牛等物種也在食源地出現。蓮花塘區域內近20年來首次監測到印度野牛。3)目前,亞洲象食源地項目的工作方案,進入了《雲南省亞洲象棲息地保護與恢復及食源地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2年)(諮詢稿)》,成為雲南省緩解人象衝突的主要方案之一,獲得了國家的資金支持,為政府和保護區管理部門開展亞洲象保護管理提供了示範。
  • 與馬雲不約而同關注人象衝突,浪潮用計算力守護亞洲象與和諧生態
    雲南亞洲象 亞洲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確定的瀕危物種之一,曾廣泛分布於印度次大陸、西亞、東南亞和中國。現在地球上僅存3萬頭至4萬頭,棲息地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的13個國家面積不足50萬平方公裡的區域。 在我國,野生亞洲象主要生活在雲南的熱帶雨林中。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亞洲象僅有170頭左右。1988年,我國將亞洲象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目前我國亞洲象數量已增至300頭,其中約95%的亞洲象種群棲息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 地球的一半|在西雙版納給亞洲象建食堂
    之後的兩千多年間,人類農耕的急速擴張帶來森林的急劇減少,以及對大象的驅趕和屠殺,這使得亞洲象的分布區猛然壓縮且數量大量減少。近幾十年中,亞洲大陸上人與象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縮小了,這也使人與象的關係顯得更為矛盾而危險:一方面是大象不斷為人類所傷害,因盜獵而喪生、致殘,或被逼迫虐待來勞作表演;另一方面大象不斷侵入人類的聚居區,掀翻車輛,毀壞農田,傷害人命……屢見不鮮。
  • 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在廣州開啟新生活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擁有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目前共養育園區20日開放自駕區亞洲象新區,還原象群原生態棲息地。(完) 劉衛勇 攝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擁有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目前共養育30多頭亞洲象。園區20日開放自駕區亞洲象新區,還原象群原生態棲息地。
  • 用人工智慧,去保護中國那300頭野生亞洲象吧
    由於保護不斷加強,中國境內的野生亞洲象——這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在過去的30多年裡,從170多頭增長到了約300頭,其中,就有285頭生活在西雙版納。這主要依賴監測手段和預警機制。這裡能看到西雙版納保護野生亞洲象的不易。在過去數十年的時間裡,亞洲象保護的監測預警工作,主要依賴人工瞭望,以及跟蹤觀察大象糞便、腳印……後來,有了無人機,那麼在天氣好的時候,監測觀察員們也會用它協助步行追蹤象軌跡、預測路線,並對周邊居民發出預警。這種基本依靠人力的監測預警除了風險高,效果也不理想。
  • 奇妙的博物館故事系列二:亞洲象非洲象
    從古至今,大象的家族一共出現過170多個成員,但是到了今天,地球上僅存的種類中只剩下非洲叢林象、非洲草原象還有亞洲象這三位成員了。沒錯,它的耳朵呀要比亞洲象的耳朵大很多,而且是三角形的,很像非洲地圖的形狀。而亞洲象的耳朵呢,它是四邊形的,特別像它的一個重要分布地——印度的地圖。這一點咱們也能區分它們二者。第三個方法,咱們看象牙,非洲象不管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會有長長的象牙露在外邊,非常的明顯。而亞洲象只有雄性才長有長長的象牙,雌性雖然也長有象牙,但是呀非常的短小,不會露在嘴唇的外邊,不容易發現,這一點咱們能看得非常的清楚。
  • 巴基斯坦35歲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8年前伴侶去世十分孤獨
    談起象,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象爸」陳繼銘的語氣都柔軟了起來:「它們相當於我的家人。有時候我心情不好,看到小象特別是『羊妞』屁顛屁顛跑過來,用鼻子跟我玩,所有疲憊就都消散了。」「羊妞」是5年前來到救助中心的。它的生日也被定在了世界大象日這天。人類和亞洲象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照顧和被照顧。亞洲象曾是人類活動的受害者,也是人類「危險的鄰居」。
  • 巴基斯坦35歲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8年前伴侶去世十分孤獨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找到一條路,與亞洲象同行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談起象,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象爸」陳繼銘的語氣都柔軟了起來:「它們相當於我的家人。我們更為熟悉的是亞洲象。198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亞洲象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1988年,我國將亞洲象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亞洲象曾廣泛分布於印度次大陸、西亞、東南亞和中國。現在,它們的棲息地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的13個國家面積不足50萬平方公裡的區域。
  • 亞洲象在人類保護下,數量快速增加,如今它們闖入居民區攻擊人類
    根據報導,在西雙版納野象谷舉辦的第五屆「世界大象日」上,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聯手科技公司共同打造亞洲象保護系統。據了解該系統融合了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時下熱門的技術,那麼這個系統有何作用?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亞洲象過去以及現在的生存狀況。根據198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內的亞洲象只有180頭,和東南亞地區的數量加起來在3萬~5萬頭左右。然而2004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現存亞洲象只有180頭,這一數量從19世紀早期開始就一直呈現下降趨勢。
  • 注意野生象群出沒,24頭亞洲象進入雲南寧洱,入境數量最多一次
    在動物世界中,非洲大象是陸地最大的動物,而亞洲象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野生亞洲象棲息地主要在於亞洲南部熱帶雨林,但它們沒有固定的住所,活動範圍很廣。 中國境內僅剩約300頭的野生亞洲象與亞洲象和諧相處的正確方式,就是建設恢復亞洲象食源地,食物來源豐富,野生大象自然不會進入人類居住地,讓亞洲象留在山上,同時也提醒人們最好不要去圍觀野生大象,不去打擾,互不傷害。
  • 「為了救助象能早日回家」——訪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
    原標題:「為了救助象能早日回家」——訪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      每頭大象有一到兩名「象爸爸」,專職負責救助象的日常生活照料和野化康復訓練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盧倩樺)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世界大象日於2012年8月12日設立,呼籲人們抵制非法獵殺大象和象牙貿易,保護大象棲息地,聚焦身處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
  • 6種看似常見卻瀕臨滅絕的動物,幾乎都分布在中國
    禾花雀,禾花雀是民間的一個俗稱,其真正名稱為黃胸鵐,這種鳥類常常集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活動,曾在中國普遍分布,但看似常見的禾花雀現今卻已經成為了極危甚至瀕臨滅絕的動物。中華田園犬,中華田園犬這種產自中國本土的犬科動物,俗稱「土狗」,看起來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但其實由於人們近年來就外來洋犬的青睞以及本土純種犬的不重視,而今純正血統的中華田園犬已淪為稀有物,甚至瀕臨滅絕。藍鰭金槍魚,金槍魚作為一種商業價值高的食用魚,在市場上隨處可見,看似常見的金槍魚其實也正在面臨各種危機,其中藍鰭金槍魚便是極其瀕危的一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 全城熱益科普:亞洲象有兩大天敵一個是人類,另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自古至今,象主要有兩個天敵,人類和氣候。在遠古時期,象的滅絕主要來自於無法對冰期間的氣候波動做出快速響應,比如畏寒的亞洲象,需要在冰期尋找抵禦嚴寒的避難所。後來,隨著(古)人類的進化、種群的增加,象真正意義上的天敵出現了。亞洲象屬於長鼻目象科動物。同非洲象相比,亞洲象體形較小,耳朵較小,前額較平。通體為灰棕色,前額左右有兩大塊隆起,稱為「智慧瘤」,四肢粗大強壯,體長5~6米,身高2.1~3.6米,體重達3~5噸,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
  • 雲南邊境出現野生亞洲象,長近2米的象鼻,能撿起地上的一粒黃豆
    但是亞洲象這傢伙硬是與眾不同,它的門齒不是用來切割食物的,而是用作打架的武器,或者挖土的工具。亞洲象的臼齒,主要用來咀嚼食物。不過,與人類小時候只換一次牙不同的是,亞洲象一生要換6次牙,每次都漸進式長出4顆臼齒,而不是一次全部換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最後一次長出的臼齒也磨損了,就沒有辦法進食了,這就離死亡不遠了。
  • 倡導科技賦能,浪潮用計算力守護亞洲象與和諧生態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浪潮合作搭建了一套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實現了對300頭亞洲象的實時守護,為瀕危物種與生態保護探索出新路。亞洲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確定的瀕危物種之一,現在地球上僅存3萬頭至4萬頭,主要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的13個國家。在我國,野生亞洲象主要棲息在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市。
  • 行業 | 雲南:北鬥「跟蹤」亞洲象 監測象群動態
    【測繪學報的個人主頁】長按複製此條消息,長按複製打開抖音查看TA的更多作品7NsBSynuc88[抖音口令]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測繪學會,來源於: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內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
  • 它們曾經在中國分布廣泛,為何如今卻蹤跡難尋?
    昨日與今日:東亞 大型動物的興衰史 不僅僅是犀牛,亞洲象、虎、棕熊和亞洲黑熊,歷史上都曾廣泛分布於我國東部的大部分地區。 亞洲象在我國東部的分布變化 左滑查看:犀牛在我國東部的分布變化